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4年11月2日,国际小行星联合会将中国国家天文台发现的1998CS2小行星命名为"陈省身星",以此来表彰这位数学大师对数学事业的贡献;杨振宁教授说陈省身"是可以与欧几里德、高斯和嘉当并列的几何学伟人"。陈省身教授之所以能在数学研究方面达到如此辉煌的境地,是因为他信奉"一生只做一件事"的信条,从20多岁开始研究数学,一直到93岁去世,70多年的时间一直在心无旁骛地研究数学。其实,作为一  相似文献   

2.
《北方人》2006,(5)
我从纪念数学大师陈省身的文章中知道,他有一信条:“一生只做一件事。”他对人说:自己只会做一件事,就是数学。他爱数学,有一个原因是:数学简单,只要一张白纸和一枝铅笔就行。他说他不喜欢复杂的人际关系,他也不会处理这些关系。不错,陈省身生活在红尘之中,浮嚣之声一定会传到耳里。但是,当他面对一道道数学题,面对白纸或黑板时,他会如老僧入定一样,把这个尘世都摒绝于外。于是,他的一生得到最大的成功,他的生命能量发挥到极致。杨振宁说,陈省身是可以与欧几里得、高斯和嘉当并列的数学伟人。人们会问,数学可以如此,其他行当也可以  相似文献   

3.
张丽钧 《社区》2012,(8):10-10
在一次国际数学大会上,著名数学大师陈省身教授给广大少年数学爱好者题词。他的题词只有四个字——“数学好玩”。我多次跟我畏惧数学的学生谈到过这个有趣的题词。在多数人看来,足球好玩,街舞好玩。网游好玩。而陈省身教授却说“数学好玩”。他没有欺骗世人。  相似文献   

4.
只做一件事     
陈省身曾经说,在他死后,不要修什么墓碑之类,他希望在他墓前立一块黑板,有人去墓地时,在黑板上做点数学题,他最喜欢。在陈省身家里就挂着一块黑板,陈省身自己也喜欢在黑板上做题。后来,他坐轮椅,不能用黑板,就由他的学生在黑板上写给他看。陈省身还说,他爱数学,有一个原因是:数学简单。只要一张白纸和一枝铅笔就行。他生活在扰攘的世界上,浮嚣之声一定会传到耳里。但是,当他面对一道道数学难题,面对黑板或白纸时,他会如老僧入定一样,把这个尘世都摒绝于外。这是一位只生活在数学里的伟大人物。陈省身有“一生只做一件事的信条”。陈省身说,…  相似文献   

5.
1994年春日的一天,一个电话打给了正在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作研究工作的陈永川。这是世界数学大师陈省身先生打来的非同一般的电话。陈先生告诉陈永川,现在是他回国的时候了。因为这是一个允诺,这个允诺是这对师生共同作出的。1993年的秋天,陈省身先生应邀到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演讲。听说陈永川开始考虑回国工作的问题,陈省身先生就问陈永川:“可能性到底是百分之几?”陈永川对恩师说:“当然是百分之百!既然回去,就得把各项工作做好,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回到祖国後,他来到南开大学陈省身先生创办的数学研究所,被破格提拔为教授…  相似文献   

6.
现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曾於1987年在南开大学举行的陈省身执教50年庆祝会上称赞陈省身为“中国数旱总教练”。诚如斯言,陈省身於数学建树甚伙,门下弟子众多。1995年5月,我有幸参加了中国数学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60周年年会,作为一位学数学的晚辈聆听了陈省身在开幕式上的讲话和长达一小时大会报告——“60年的微分几何”,并有机会同他交谈。他的“中国将成为二十一世纪的数学大国”这句话,掷地有声,至今仍在我的耳畔响彻。其实,陈教授在美国加州大学任职多年,海外洋弟子也颇众,而且念念不忘师恩。前不久,我在…  相似文献   

7.
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著名数学家陈省身在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对少年儿童说:"数学好玩."可是,在很多人的眼里,数学总与"做不完的题"、"考不完的试"紧紧连在一起,要么是枯燥的,要么是深奥的,或者是晦涩的.  相似文献   

8.
大师亦凡人     
数学家吴文俊今年92岁。1976年,年近花甲的他放弃已成就卓著的拓扑学研究,在"抱孙子"的年龄毅然开始攀越学术生涯的第二座高峰——数学机械化。在70岁的时候,他曾经写了一首打油诗:"七十不稀奇,八十有的是,九十诚可贵,一百亦可期。"82岁时,他站在了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的领奖台上。人们很好奇,为什么  相似文献   

9.
维特根斯坦前期和后期都对语言游戏有所描述。他从关于数学基础的相关章节出发,探讨"数学作为一种游戏"的规则,逐步梳理了数学游戏与遵守规则的关系,以及数学计算、数学证明与理解规则及解释规则之间潜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对"数学是什么"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提问的方式探讨科学哲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数学是什么",而且是针对这一课题本身的提问.通过提问,得到"数学是什么"对于科学哲学、数学哲学、数学方法论以至数学研究都有重要意义的结论,分析了对"数学是什么"问题的种种回答,特别讨论了关于这个问题的"实质性回答",并对这一个哲学问题的哲学性回答做以探讨.  相似文献   

11.
陈省身、丘成桐是师生关系,他们先后代表着华人数学家在国际上的最高成就,在各自的领域内都做出了开创性贡献。两人有着大致近似的人生经历,也同样具有炽热的爱国之心,为中国数学界培养了大批英才。  相似文献   

12.
"李约瑟难题"数学问题新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著名数学史难题:"近代数学为什么没有在中国产生而在西方建立",是"李约瑟难题"的子问题,近三十年来,海内外学者在解释这一数学史难题时,提出了各种观点,但细究起来不难发现,很多观点均存在着不完备性;数学创新的严重缺失是"李约瑟难题"数学问题的部分谜底.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课本是落实课标的重要载体之一,也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更是学生学习数学解决问题的主要的渠道。然而数学教材中的某些设置和编排,如情境、例子等往往不太理想,影响着数学学习效果。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学生不太喜欢枯燥无味的数学。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科学的视角研究探讨数学及其对称原理和理论,并应用数学作为方法论,研究中西方传统文化和艺术中所蕴含的数学观.人们在创造和使用一切文化世界的符号过程中,时常蕴藏着人类智慧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即数学.我们将其称之为"文化符号的数学思维",即文化符号在构筑过程中同时所蕴含着某种数学原理、理论及思想.探讨艺术如何遵循数学"法则"进行创作活动,其动机不在于数学本身,而在于唤醒人们重视科学对艺术的影响作用.研究数学与文化的另一主要目的是,希望人们能从全方位的和文化的视角欣赏数学的全貌和魅力,同时阐明一个基本观点:数学不仅仅是一种抽象的思想,同时也在艺术的创作方法和工具中具备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数学能培养一个人对科学的兴趣,锻炼人的逻辑性,更重要的是能解决日常生活中面临的很多问题;是包括电脑编程、物力研究等学科的基础学科。如果数学掌握得不够好,那么对以后的很多新知识的学习,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困难。但由于很多中职生在以往教育中数学基础没有打好,造成很多中职生害怕学数学,对数学感到恐惧。很多中职生提出了"数学无用论"的言语,认为只要学会了加减乘除最基本的四则运算,就不需要学习更深的数学知识。因此在中等专业技校的数学课程上,中职生对数学的重视程度不够,与此同时,很多学校也把学生的技能培养放在了首位,对基础学科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造成很多毕业生专业知识达标、基础知识严重不合格的情况。这样的毕业生步入社会面对工作时,也需要接受新的知识培训,而往往正是因为基础知识掌握不足,造成了事倍功半的情况。因此,提高中职生对数学的解题能力是学好数学的重要手段。本文就中职生数学教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张奠宙教授说过一句话:"数学教育自然是以数学内容为核心.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劣,自然应该以学生是否能学好'数学'为依归.也就是,教育手段必须为数学内容服务."可惜的是,这样的常识近来似乎不再正确了.评论一堂的优劣,只问教师是否创设了教学情境,学生是否自主探究,气氛是否活跃,是否分小组活动,用了多媒体没有.至于数学内容,反倒可有可无起来.对于这一现象,教授称之为"去数学化",并认为"去数学化"倾向会危及数学教育的生命.  相似文献   

17.
李冶是中国数学史上宋元四大名家之一,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数学家,而且也是一名著名的教育家。他先进的数学文化及教育思想对现代高校数学教育仍然具有很强的指导和借鉴意义。本文主要从李冶辉煌的数学成就、先进的数学文化观和认识论、先进的数学教育理念以及卓越的实践教育活动等对李冶数学文化及教育思想进行系统研讨,旨在从中得到新的教益和启发。  相似文献   

18.
在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中,学生都离不开教科书。同时,学校教育尤其课堂教学,有很大的局限性,它只是学生今后投身社会积累所需知识打造能力的基础。有了读书能力,学生投身社会后,就可以独立有效地在浩瀚的书本中寻找和猎取大量的必要的知识,获得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终身受用,数学教育也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由"教"向"不教"的成功转化。  相似文献   

19.
计算机是一种实现数学模型的机器,计算机系统是一种以数学为基础的装置,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数学密切相关,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进行合理的数学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计算机专业学生应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要认识数学的价值,要有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学会用数学思维思考问题。为了解决数学教育对于计算机专业的"专业性"与"素质性"的统一问题,解决计算机课程与数学课程的融合问题,需要对教师配备、教法研究、教材建设等方面进行特别的教学规划和设计。  相似文献   

20.
开设数学实验课的实践与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实验课是我国高等院校中新开设的一门课程,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针对传统数学教学存在的教学内容"厚古薄今"、忽视应用、对近似值计算几乎排斥、现代先进的计算工具基本不用等问题,阐述了开设数学实验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介绍了数学实验课程的教学目标、基本内容与结构体系,并指出了其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位置以及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