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子在其《老子》一书中所提出的"道法自然"的养生原则、"冲气以为和"的养生目标以及"抱一"养生、以"啬"养生、以"静"养生、"守柔"养生等一系列养生方法,构成了老子养生学的基本内容,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养生论。老子的养生论不仅奠定了传统养生文化的思想基础,而且对于中国后世养生学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梁莹 《社区》2011,(12):46-46
“都说吃五谷杂粮养生,可怎么煮才好吃?”在一次饮食养生的讲座中,就有不少读者提出了这个问题。其中一位李女士就这么问:“杂粮有很多种,有的很坚硬,一起煮的话,最后根本不熟。”  相似文献   

3.
段逸山 《社区》2013,(14):53-53
自古以来.人们就感叹人生短暂,如白驹过隙.为了追求“根深柢固,长生久视”,便寻求种种养生的途径。然而,养生之风,于今为烈。琳琅满目的养生广告,五花八门的养生讲座。层出不穷的养生大师。光怪陆离的养生方法。铺天盖地.  相似文献   

4.
梁莹 《社区》2011,(8):46
"都说吃五谷杂粮养生,可怎么煮才好吃?"在一次饮食养生的讲座中,就有不少读者提出了这个问题。其中一位李女士就这么问:"杂粮有很多种,有的很坚硬,一起煮的话,最后根本不熟。"还有诸如此类的问题:"杂粮煮出来的饭太糙了,口感不是一般的难吃。","只能打成杂粮糊,是糊有营养,还是饭?"  相似文献   

5.
周诺盛 《老友》2011,(7):56-57
"顺其自然来养生,量体裁衣去锻炼。春夏秋冬遵天时,动静结合享天年。"这就是我退休3年来,通过学习养生知识和借鉴别人的养生经验,写成的自我养生打油诗。  相似文献   

6.
马烈光是个大忙人——忙得应接不暇!身为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养生研究中心主任,《养生杂志》主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审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专家,四川省中医药学术与技术带头人……他的工作日程总是排得满满的:教学、门诊、参加学术与社会活动、外出讲学举办讲座、撰写教材与科普文章、应对约稿、应邀出访……他就是长出三  相似文献   

7.
《老友》缘     
《老友》2014,(12)
正我是退居二线时与《老友》牵手的。当时我在单位老协读报时发现了《老友》,翻开目录一看,觉得内容很丰富,阅读了几篇文章后,感觉耳目一新。从此我经常去老协找《老友》读。退休后,老协给我订了一份《老友》。10多年来,我只要一有空,手里拿的就是《老友》。我爱《老友》,因为她让我了解国家大事、增长知识、感悟人生、养生保健。我把《老友》当做教科书、工具书,每每清  相似文献   

8.
我今年82岁,身体健康无大病,亲朋好友见我虽然头发斑白、牙齿有缺损,但背不驼、腰不弯、走路轻快,都说我不像耄耋之年的人。常有人问我有什么养生保健的方法,我不好意思地写了一首顺口溜,供大家一笑。老夫今年八十二,生活自理身体好。养生方法怎么谈,且让我来表一表。鸡鸭鱼肉变换吃,荤素搭配均匀好。杂粮面条禽蛋奶,蔬菜豆腐不能少。时鲜水果适当吃,蜂蜜木耳大红枣。  相似文献   

9.
秋露 《中华魂》2013,(2):54-55
有幸读到明代御医第八代传人连汝安老先生所著的《黄帝内经、易经、道德经养生精华集》一书。连汝安老先生在书中分八个篇章从养生文化概说、环境养生、经络养生、情志养生、运动养生、饮食养生、起居养生和预防养生方面详细阐述了“三经”养生文化的精华之论。其中对第八篇中最为经典的一句“我命在我不在天”颇有感受。  相似文献   

10.
回音壁     
《老友》2014,(3):53-53
正《老友》编辑部:我是《老友》的一名忠实读者,订阅《老友》已有12年了。我喜欢《老友》的众多栏目,尤其喜欢《养生保健》栏目。这个栏目使我从中学到了许多养生保健知识,使我摆脱了疾病的困扰,拥有了健康的身体。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不光满足于"吃饱",更加要求"吃好",但是许多人在营养学方面的知识很欠缺,我建议《养生保健》栏目适当增加一些食品营养方面的稿件,为读者提供专业指导。  相似文献   

11.
嵇康《养生论》的养生思想是完整并有一定体系的,在养生目的上摆脱了社会上一些不切实际的神仙想法,把养生分为"养神"和"养身"两个方面,并论述了"养神"对于养生的重要性,提出了以"知足"为主要内容的养生标准。嵇康的养生思想让养生行为变得更具有现实可操作性,他指出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实现身心和谐。  相似文献   

12.
嵇康的养生道德观以人性论为理论基础,对人和人格本身进行探讨。提出了以"越名教而任自然"为核心内容的养生伦理。不仅从理想人格和哲学层面上探求并形成其独特的养生道德理论,开启了教育伦理研究的新思维,充满了鲜明的批判意识,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精神。同时对于人们从中探寻"感悟人生,完善人格,保全生命,坚持节操"的道德修养道路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道教文化养生"就是一切有益于健康生活的文化资源向道教养生理论与实践技术转化的综合形态。作为一种学说与实践技术,道教文化养生的形成与发展与道教组织形态同步。将近五千年来,道教先后经历了三大形态:元初道教、古典道教、制度道教。这三大形态的道教都充分运用传统文化资源,建构养生理论,开展养生实践。其代表性的养生体式有:斋醮养生、金丹养生、伦理养生、治世养生、文艺养生、环境养生。  相似文献   

14.
因为工作关系,我经常有机会采访钟南山。不久前,他在一次针对白领的健康讲座中,讲了养生的四大法宝。本文就是根据这次讲座的内容整理的,供大家参考。1、心理平衡——“最好的医生就是你自己”钟南山教授表示,养生第一要义就是心理  相似文献   

15.
现代人的健康标准是强调身心两方面的健康。古人也早已认识到了这一点,他们以诗的形式阐明心理不健康会影响到身体健康。古人还以诗的形式批判了"服食求神仙"的荒谬行径,强调要想养生健体必须以唯物主义的态度,注意饮食卫生,要节制饮食,不暴饮暴食。此外还要注意睡眠卫生和节欲。这些养生健体诗对今人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老男人和小男孩的天壤之别】 新交的男友老李是个特别讲究的男人,我们相处两个月后,他邀请我的好友一起吃饭,算是进入我圈子的敲门砖。于是,董小明名正言顺地混进来了。 准确地说,那顿饭的气氛不太融洽,怎么看都像是班主任带着一群毛头小伙和小姑娘在月末打牙祭。老李热衷养生,所以倾向于选择养生锅底,正当一众吃货齐齐附和的时候,董小明高声来了句:“来个鸳鸯锅吧。不吃辣还算吃火锅吗?”  相似文献   

17.
老边 《新天地》2015,(1):39
现在社会上有不少所谓的免费健康讲座,不少老人都去听过,这些人惯用的手法就是先让你尝点小甜头,接下来等你往他下的套里钻。前几天,我和老友遛弯,遇到几位年轻人,告诉我们家附近的舞厅里搞起了讲座活动,只要听满一天就有礼品送。活动通知单上显示,这个活动名为健康讲座,活动期间只要不迟到、早退,每天都能获赠礼品,几天连续来更有额外礼品赠送。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吸引了数百名老年人前来听课。开始几  相似文献   

18.
重庆缙云山发展山地养生旅游的SWOT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SWOT方法对重庆缙云山发展山地养生旅游进行了系统分析。分析表明,缙云山发展山地养生旅游的优势主要包括:交通便捷、生态环境好、温度和海拔高度适合养生、负氧离子含量高、温泉品质一流、道教养生文化浓厚、疗养院所集中、所在地人均寿命高;劣势主要包括:养生旅游设施缺乏、知名度不高、专业养生旅游人才缺乏;机会主要包括:休闲经...  相似文献   

19.
正有钱没健康,你依然是一个穷人;修身不修心,你仍是一个病人。当社会进入了"没良心"与"不相信"循环的亚健康状态,养生就时常成为一道伪命题。中国最知名的养生大师,不叫张悟本,叫做百度——虽然你从来都不知道,那个回答你夏季养生最佳食谱的人,到底食谱是自己创作的,还是从地摊盗版书上抄来的。  相似文献   

20.
闻华 《老友》2013,(10):67-67
我今年69岁,20多年前我的头发就白了。以前,我每月要染1次发,不仅费钱,而且对身体健康存在隐患(有患皮肤癌的风险)。3年前,我开始坚持每天挠头,不再染发。现在,我头顶的黑发逐渐增多,而且面色红润,步履有力,打麻将、看电视也不用戴老花镜了。今年4月,我与老伴去四川峨眉山旅游,我一口气登上峨眉山顶,毫无疲劳之感。同行游客惊奇地问我:"你的身体这么健壮,有什么养生妙法呀?"我笑着回答说:"常挠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