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黄导德 《老友》2014,(2):42-42
正孩子1岁后,我想出去工作,婆婆自告奋勇地来带宝贝孙女。老妈听说后,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婆婆人真好,给你带孩子后,什么事都做不成了,她又没有其他经济来源,请个保姆还要钱呢!你就当请了个保姆,每个月给她点工资。"我想想也是,现在请保姆可贵了,婆婆总比保姆  相似文献   

2.
放学回来,一进房间,我就看见妈妈坐在电脑前。嘿!老妈一定在玩游戏。我蹑手蹑脚地走过去,哈哈,老妈打开了word文档,看样子是在打字啊。可是屏幕上一个字也没有。“妈妈你要打字吗?”我问道。  相似文献   

3.
艾小羊 《新天地》2012,(6):34-35
艾老师:你们见过天天盼着儿子与媳妇吵架的婆婆吗?我的婆婆就是这样一个人。婚后第二年,公公婆婆以南京医疗条件好,要来治病为由,从镇江老家住到了我们家。正值冬季,天气阴冷潮湿。我给公婆的房间放了一台电视机,还在床上铺了电热毯。我与老公则像往常一样拥着一床毛毯,在沙发上边看电视边聊天。婆婆却偏偏不坐在床上看电视,而是挤在我们的沙  相似文献   

4.
在晋中平遥县卜宜乡枣林沟村里,居住着一户人家。房主人是95岁的婆婆和78岁的媳妇。两间不大的老房收拾得干干净净,房间里没有一丝异味儿。每天早上,媳妇董月花醒来时,首先看看对面床上的婆婆,然后蹑手蹑脚地来到外间,烧水、做饭、清扫地面……这是董月花每天的“早课”。当董月花为婆婆梳洗完毕,年迈但神志不失清醒的婆婆总要嗫嚅良久,好像心里的话总想说出来:如此生活有多少年了?整整一个甲子了。  相似文献   

5.
感动真爱     
原以为七十有五的公公再婚实属没有必要,我还以为再婚后的公公和婆婆之间是谈不上什么爱呀情呀的,因为他们都已经老了。 公公原是中学的一名高级教师,称得上是一名知识分子;而一直生活在农村的再婚婆婆却一字不识,大半辈子所定格的生活圈子注定他们是没有多少共同语言的,更谈不上情感的交流了。 春节前夕,我们一家三口回老家同公公婆婆过年。家门是开着的,我们径直走进了公公婆婆的房间。婆婆  相似文献   

6.
宋尚明 《老友》2013,(3):42-42
去年,我给老妈买了部老年手机,老妈嫌不会用,一口拒绝了。前不久,有一天老妈从老年大学回来,看我用手机打电活,就说她同学中也有人在使用手机,连这个同学的名字都说得十分清楚。一开始我没在意,过后一想.大概老妈是想用手机了,于是我便把早已买好的手机拿出来,递到她手里,老妈果然很开心。  相似文献   

7.
阴雨绵绵,心情也被侵染得没有一丝朝气,索性就蜷卧在宿舍里,闭上眼睛,庸懒而耐心地品味心中珍藏许久的底片。我出生在午夜,也许是秉承了夜的习性,老妈说我白天把眼闭得雷打不睁,晚上却睁得像猫头鹰。和着老爸老妈的前逼后吓,我终于学会了利用双脚满屋里折腾。无奈的他们只能坐在沙发上,一声声地长叹:养虎为患啊!现在他们偶尔提及此事,我总装作一副迷惑的表情问:老妈我是猪年出生的,也是姓猪,应该是养猪致富啊!怎么会是养虎为患呢?老妈更是无奈加无奈了。虽然表面上装作年幼无知,可是内心深处也有那么一丝丝的感触。老爸下岗后,郁闷得时常抽烟喝洒。每次喝酒回来,我打水帮他洗脚时,他总摸着我的头说:儿,以后老爸出去吃饭,带上你,锻炼你的酒量,能喝酒就能保住饭碗。我知道他那是醉言,也知道那弥漫着酒气的话里有几分为真。不过我最终一次也没有去过。因为老妈说做好功课就能找着工作。小学时我听老妈的,做着地道的乖学生。  相似文献   

8.
风中的婆婆     
近两年,75岁的婆婆脾气越来越糟,性格也越来越怪。婆婆体弱多病,但她管起闲事来却精神头十足,家里谁的事她都要操心。我每天出门前,她得跟到门厅看我换完鞋子,问我去干吗,几点回来。她的耳朵背,我说东她道西,久而久之,我有些不耐烦,开始拿她的话当耳旁风。有时婆婆会因为一点小事,就毫无道理地大闹不止,搅得家里不得安宁。那天,老公看她的毛巾太旧了,就给买回一条新毛巾换上。不料,这一举  相似文献   

9.
工作之余,我们这些当媳妇的凑到一块,唠完了各自的心肝宝贝,很自然地就讲起了婆婆。每当这时,我便不再开口。工友小高问我:“小王,看来你婆婆对你挺好,从来没听过你讲婆婆。”我笑笑,仍未开口。我的公公婆婆都是早年参加革命的离休干部。我结婚时,公婆的社会职务和家里的经济条件是屈指可数的,可是,却没有迎送的轿车和“摆几桌”的阔绰与热闹。当时,公婆也有老同事老部下在北京、上海,我和爱人商量去旅行结婚。可婆婆说“不好打搅人家,要考虑影响”。结果未能成行。因此,为结婚的事,我曾不止一次地委屈得掉眼泪,心里对婆婆…  相似文献   

10.
小麦 《社区》2009,(9):62-62
在城里住得好好的老妈提出要回乡,我和弟妹们都放心不下,86岁的老太太身边没人照料咋行?三家连忙“紧急”商讨,该不该放行。经过一阵磋商,我们平时“木知木觉”的头脑忽地开窍了,感到老妈提出的理由条条过硬,一致支持老妈回乡村寻回失去的“绿色”生活。  相似文献   

11.
自从有了电脑之后,老妈就彻底放弃了电视。以前那可是老妈的命根子,一闲下来,她肯定是要看电视剧的,以前是韩剧,到后来是港台剧,再后来就是泰国剧,老妈看得不亦乐乎。放寒假时,弟弟把他的笔记本拿回家。有一天,闲得无聊,他看起了电视剧。老妈路过弟弟的房间,伸头看了一下说你那儿也能看电视剧吗?弟弟说是啊,还向老妈炫耀,  相似文献   

12.
和居住在乡下的婆婆真正相处的日子是在我生小孩子“坐月子”期间。在这之前,众姐妹时常关心地问我和“乡下婆婆”相处得是否融洽,也有人向我诉说她们的“乡下婆婆”的种种不是。那时她们的诉说,曾吓得我忧心忡忡。生小孩之前,曾和婆婆见过两次面。一次是和丈夫确定恋爱关系后,那天,婆婆正在田里插秧,我跟在丈夫身后,走在高低不平的田埂上。丈夫高声喊:“妈,我把小平带回来啦。”我一不留神,一个趔趄跌坐到水渠里。婆婆看见丢下手中的秧把急忙跑过来。丈夫见我的狼狈相,笑着说:“叫你别穿高跟鞋,你不信。‘不听老人言,吃亏在…  相似文献   

13.
影子 《山西老年》2011,(8):29-29
那天上午我去体检,早上没吃饭早早就走了,体检完回到家就十点多了,婆婆正在和她的老姐妹们津津有味地唠嗑。一看我进门,婆婆立刻停住话题问我:“你回来了?饿坏了吧?我给你弄饭吧。”我看看表说:“不用了,等中午一块儿吃吧。”婆婆起身向厨房走去,边走边说:“要不,就煮几个饺子,快得很。”我想着自己还有没完成的工作,急忙拦住婆婆说:“我还有事,天气太热我也不想吃,等会儿歇歇正好有胃口。”  相似文献   

14.
婆婆的生日     
今天是婆婆的生日,该给婆婆买什么样的生日礼物呢? 婆婆爱吃什么?喜欢什么?想来想去想不出一个好主意。最后我想,婆婆从小就失去了母亲,过早地挑起了生活的重担,婚后又为抚养七个儿女操心,劳累了一辈子。她从来舍不得买件好衣服给自己穿,不如我为老人买件好羊毛衫穿吧。当我想到这里时,另一个声音便在我耳边响起:你可真傻,婆婆过个生日还用得着你如此费神,花个三二十块随便买点什么就算了!  相似文献   

15.
朱文芝 《老友》2013,(4):42-42
我教会婆婆发电子邮件纯属偶然。那天,我正在电脑上轻车熟路地收发电子邮件。"一点(网络)即达,没有距离",婆婆在旁边看着,露出既新鲜又好奇的眼神,于是我就主动提议教她发电子邮件。"伊妹儿啊,好是好,可我这个老太婆,眼神不好,手脚又慢,行吗?"婆婆犹豫了一下子。我看得出,她想学,可又担心自己学不会、学得慢被人笑话。  相似文献   

16.
婆婆,你为何像个童养媳还没见过婆婆,就开始穿她给我织的毛衣,吃她精心为我制作的泡菜。毛衣又漂亮又暖和,泡菜姹紫嫣红地装在玻璃瓶子里,看着都香。同事们羡慕得眼睛都绿了,而我心里则装着满满的幸  相似文献   

17.
家有潮妈     
董国宾 《老友》2014,(4):45-45
正老妈年纪大了,但思想并不老。对一些新潮的词儿和事儿,很是感兴趣。"喜大普奔""累觉不爱""人艰不拆""不明觉厉"等新潮的词儿,老妈一应俱知。她还非常关心国家大事,"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能讲出些见解和感受来;"雾霾""冬奥会""网购",也都讲得头头是道。老妈说话很逗,"东西"总是说成"东东","我"说成"偶","很好"说成"大好"。兴致好的时候,她还能哼上几句最近网络上比较流行的歌曲。去年下半年,老妈非要买一部智能手机。我想着去商场为她买,刚要出门,就被老妈叫住了。老妈手一挥,  相似文献   

18.
顾思虹 《社区》2009,(33):16-16
有些媳妇最怕的就是听婆婆不厌其烦的“教诲”,从早到晚地发号施令,做媳妇的心里是有苦说不出,有冤无处诉,那种感觉比哑巴吃了黄连还苦。我曾问过一些与婆婆相处得不那么好的女友,你以后就决定不再和婆婆打交道,也不和她老人家说话了吗?  相似文献   

19.
江慧妍 《社区》2009,(6):53-53
我的婆婆是一位退休教师,退休后她的生活非常丰富,每天都到老年曲艺社唱戏,而且婆婆还懂得上网,虽然不懂“回贴”、“灌水”,但对网上的新鲜事物倒也接受得很快。  相似文献   

20.
在城里住得好好的老妈提出要回乡,我和弟妹们都放心不下,86岁的老太太身边没人照料咋行?三家连忙"紧急"商讨,该不该放行。经过一阵磋商,我们平时"木知木觉"的头脑忽地开窍了,感到老妈提出的理由条条过硬,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