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说到春节习俗,大家普遍认为,中国南北方春节最大的不同就是"吃不吃饺子"。其实不止如此,中国各地的春节习俗真可谓五花八门、各有千秋。下面,我们就盘点一下中国南北不同地域有哪些不同的春节习俗吧。  相似文献   

2.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中国的第一大节。自古以来,有着丰富多彩的春节习俗。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过节的形式和内容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从中我们能清楚地看到节俗变迁的文化内涵。和传统的春节习俗相比,城市的春节越来越受到政府行为的引导,出现了一些新型的习俗,春节拜年的方式更加多样化。节俗的变迁显示了民众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春节中涉及鬼神的习俗为考察对象,从其与中国鬼神文化关系的角度切入,通过阐释鬼神情结的本质和民众理想的实现,探析了春节习俗的本质及其流传千年的内驱力,并在此基础上对社会转型期民族传统节日习俗的前途作了审视。  相似文献   

4.
正春节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也是一年当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小时候,老北京城里过春节是非常讲究的,老规矩、老理儿也特别多。相传年兽怕红色、怕火光和响声,所以人们过春节有贴春联、放鞭炮、敲锣打鼓等习俗。春节一般是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二十三到正  相似文献   

5.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透视中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除夕和春节 ,除夕及春节期间的传播习俗既涉及内向传播 ,也涉及人际传播、群体传播 ,如守岁、祈如愿、家人团聚、拜年和节日期间的社区文化活动以及贴春联等 ,都包含着丰富的传播内容 ,发挥着重要而特殊的传播功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锡伯族传统节日春节习俗的描述,探讨了锡伯族一些春节习俗的成因,从中揭示出各民族节日习俗的形成都有其历史性、传说性、多样性等个性特点,而各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互相融合,又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具有共性的多元文化的混合体。  相似文献   

7.
春节是中韩两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比较两国的春节节日民俗对两国的跨文化交流和交往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中韩两国春节(舍尔)起源、民俗习俗形式及对中韩两国深入交往和发展的重大意义等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期能够为两国民俗交流和合作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8.
"除夕也该放假,使之与民间从年底到年初的习俗大体一致。"在23日开幕的由中国民俗学会、中山大学等共同主办的"春节:地方性与民族文化认同"学术讨论会上,多位民俗专家认为,目前法定春节假日的安排没有真正做到满足人们的情感需要。会上,来自全国各地及日本等国的三十多位专家学者就春节等传统节日文化的重新彰显进行讨论,专家们认为,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重大的传统节日也该放假。叶涛,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山东大学教授,亦持有相似观点。  相似文献   

9.
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随着时代的推进,春节的礼仪方式越来越繁多,越来越时尚,人们在这个时节纷纷以各种各样的慰问、送礼、聚会等活动来表达人与人之间的情意、敬意、祝福  相似文献   

10.
又到春节了,春节是中国百姓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往年春节,大家都是乐乐呵呵围坐一座在家里吃年夜饭,走亲访友喜迎春节。如今,百姓生活水平提高了,出行旅游过春节也成为一种更为时尚的创意。旅游过节固然时尚,但小编要提醒大家的是:也别忘记了节日里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1.
对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文化特质进行了概述,即节日内涵:以天人合一为"精神植被";节日形式:基于农历的"可视化"社会生活节奏;节日活动:民间瓦肆里的"活态文化"。继而对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当下困境进行了分析,即节日内涵被"转型"尘封化;节日形式被"商业"快餐化;节日活动被"城市"架空化。最后对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现代传承给出了具体思路,即节日内涵上,对原生态意义系统进行朝花夕拾,令其成为民族的"精神安全阀";节日形式上,重启农历的"文化记忆"功能,形成新的民族生活节奏;节日活动上,推广民间传统节日体育活动,使其成为传统节日习俗的"活态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2.
先民们在刀耕火种时形成的一些习惯,历经千万年的沉淀,逐渐固化而成今天中华民族的习俗.每逢春节,这些习俗总会更为集中地呈现,年复一年延续着中国文化的精髓. 饺子馅里有岁月——猪 猪肉是中国人摄取蛋白质的第一来源,春节时,包饺子也多有以猪肉为馅.远在新石器时代,先民就曾用猪殉葬,并将猪的形象用于器皿和礼器中了.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传统节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宝贵精神遗产。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历代的文人墨客为一个个的节日谱写了许许多多具有民俗研究价值的诗文作品。通过这些作品和相关历史文献资料,我们在了解与传统节日有关的食俗、娱俗之时,还能了解一些与传统节日相伴而生的节令服饰习俗,而后者正是本文的研究重心之所在。我们希望藉由自己的研究,使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令服饰重新成为社会生活的一道亮丽风景,成为彰显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成为发展节令经济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中韩两国对传统节日春节非常重视,本文从祭祀与拜年、饮食及服饰、风俗活动、传统习俗之变化四个方面入手论述了中韩春节的传统习俗,并且探讨了这些传统习俗随着社会大环境的变迁而变化之必然趋势。通过考察两国春节传统习俗,展现两国人民过去与现在的生活面貌,比较两国春节习俗之差异,同时唤起人们对传统习俗、民族文化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一年 《山西老年》2012,(1):48-48
春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由于春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渊源,所以它的名称在不同的年代也就有着不同的叫法。  相似文献   

16.
林秀美 《社区》2009,(8):53-53
圣诞节、新年和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在这些节假日里,人们肯定少不了外出、聚餐、走亲访友。专家提醒,按照以前的经验,节假日也是心血管病高发的时候。  相似文献   

17.
春节是中国人民的传统节日,俗称过年。海外华人华侨虽远离祖(籍)国,但每逢春节到来,仍以各种方式共庆佳节。  相似文献   

18.
好书推荐     
《老友》2021,(2):F0003-F0003
?春节作者:萧放许明堂简介:本书是"中国民俗文化丛书"之一,主要介绍了春节的由来、春节的文化意义、春节习俗等内容,展示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可使读者更深刻地了解中国的民间习俗。?红色的起点作者:叶永烈简介:作者以客观的笔法创新了"T"字形结构,以写横剖面为主,也写纵剖面。全书才思横溢,文笔流畅,是一本优秀的报告文学著作,有极高的科研价值。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们的社会舆论很重视过好传统节日——春节,从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中,努力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和精神内涵,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比如,团拜活动很可以发展。春节期间单位团拜,现在已经很普及。其实,朋友也可以团拜。有  相似文献   

20.
灿考 《百姓生活》2013,(2):62-63
过春节不只是中国人的习俗,亚洲一些国家的民众也以各具特色的民俗活动辞旧迎新。 据不完全统计,亚洲地区约有8个国家将农历新年定为法定节假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