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休闲娱乐岛     
人名对联,也称嵌名联,自古及今,受到人们喜爱。旧时关帝庙有一联云:师卧龙,友子龙,龙师龙友;弟翼德,兄玄德,德弟德兄。巧妙安排了蜀汉四位名人,并说明了他们与关羽的关系,可谓精妙。 借用谐音法,使联语双关隐喻,也是常用手法之一,请看下联:两舟并行,橹速不如帆快;八音齐奏,笛清难比萧和。此联语谐音四位古人姓名即“橹速”“帆快”“笛清”“萧和”分别谐音三国鲁肃,汉将樊哙、  相似文献   

2.
妙读谐音联     
陆家仕 《山西老年》2014,(11):53-53
谐音联,是利用我国许多汉字的同音特点,在对联中形成一种谐音法。古往今来,这类谐音妙联俯拾皆是,读来饶有趣味。 唐朝有一个叫袁爱新的读书人,考中状元后,厌妻色衰,想纳新欢.写了一上联于案头:"荷败莲残,落叶归根成老藕;"其妻看到,明白意思,写了下联:"禾黄稻熟,吹糠见米现新粮。"  相似文献   

3.
缪士毅 《山西老年》2010,(12):46-46
我国是梅花的故乡,不仅遍植梅花,而且在联苑中有不少对联与梅花有关,在这踏雪探梅时节,倘能品味一下与梅花有关的对联,则更添赏梅的情趣。明代才子解缙曾撰有一联:"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上联中的"蒲"、"桃"恰与"葡萄"谐音;下联的"梅"、"桂"又与"玫瑰"谐音。同时,"蒲叶桃  相似文献   

4.
《联对作法》一书之理论部分集中阐述了蔡东藩的联律观.其"偶句"主要讲对联应讲求传统对仗,个别地方为"不以文害词"可以适当放宽,但对"自对"未能认识完全,容忍某些因"集古仿古"而失对者亦不妥."修词"讲对联之写作应切题切时切地切人切事,兼及"文境"."谐音"揭示了对联声律规则马蹄韵的锥形,只是每边一到四句贯彻尚不彻底,五句以上的规则则完全没有弄清.  相似文献   

5.
同音妙联     
《老友》2003,(1)
有一副极妙同音对联,联曰:猫伏墙头风吹毛,毛动猫不动;鹰立树梢月照影,影移鹰不移。这副对联不仅有着同音(谐音)之趣,而且  相似文献   

6.
"桃符"是对联的"渊源",似乎已成为联苑行家的共识。本文则认为,这其实是一种误解。文章指出:先秦文献中的对偶句式,是对联的原始形态;使对联的原始形态最终发展成为独立的文学形式的,先后是六朝的骈文、唐代的律诗、宋代的词和元代的曲。若论渊源关系,只有它们才称得上是对联的"渊源"。"桃符"不过是使对联"推而用之楹柱"从而获得"楹联"之称的媒介而已。  相似文献   

7.
上联:二二三三四四五下联:六六七七八八九横批是:二四七三这是一副特殊的对联,它是由数字组成的,而且百一副隐字联,上联缺"一"、下联少"十",利用数字谐音连起来是"缺衣少食",而横批则是:"儿(2)死(4)妻(7)散(3)"。原来这户人家在利用数字对联向人们诉说社会的黑暗!  相似文献   

8.
《联对作法》一书之理论部分集中阐述了蔡东藩的联律观。其“偶句”主要讲对联应讲求传统对仗 ,个别地方为“不以文害词”可以适当放宽 ,但对“自对”未能认识完全 ,容忍某些因“集古仿古”而失对者亦不妥。“修词”讲对联之写作应切题切时切地切人切事 ,兼及“文境”。“谐音”揭示了对联声律规则马蹄韵的锥形 ,只是每边一到四句贯彻尚不彻底 ,五句以上的规则则完全没有弄清  相似文献   

9.
重阳话寿联     
《老友》2014,(10)
正重阳节,也称敬老节。为老人祝寿题赠寿联,以表示美好祝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史籍寿联中,不乏佳联妙对,重阳佳节品之,更是妙趣横生,回味无穷。相传,清代文人王文清曾为当地一位百岁老人题赠一副对联:"人生不满公今满,世上难逢我独逢。"此联上下句虽没有直接道明"百岁"二字,但联句中却巧妙地含有"百岁"之意。这是因为联语中蕴含了民间的"人生不满百"和"世上难逢百岁人"两句俗语。  相似文献   

10.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鄂东挺进军第十七纵队司令程汝怀、副司令王啸峰不抵抗日寇,专打共产党。当地人民对他们十分愤慨。有人写了一副嵌字对联,分别寄给他两人。联语是:  相似文献   

11.
正曾国藩不仅是政治家、军事家,而且文章诗词均极有造诣,尤其善于作对联。他1838年考中进士,入翰林院。那时曾年轻风流,常出入歌楼妓院,宠爱一妓女,名叫大姑。他曾特地为她写了一副对联:"大抵浮生若梦,姑从此地消魂。"把大姑二字写入联中,工巧而又自然。曾国藩任两江总督时,曾自题对联于总督衙门大堂大门  相似文献   

12.
张一民 《老友》2008,(7):53-53
集联是楹联的一种,是把原本不相干的诗句,摘录下来,集成一副意义连贯、格律严谨、对仗工整的对联。集联要求很高,所集诗句,非一般人的诗句,必须是古人、名人的诗句。集联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据史书记载,始于宋代王安石,他的著名集联是:"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  相似文献   

13.
明清小说在设置人物或编织情节时,常常像作对联一样,"一联""一联"地让不同的叙事单元两两相对地组织起来。这种对联思维直观地体现在"回目对联""章回尾联"和"章回插联"等三种不同类型对联的安置和运用上,成为小说构思的一个有机构成部分;但在设置人物、编织情节时,明清小说有时又脱略对联的外在形式,把不同的叙事单元像作对联一样两两相应地组织起来。  相似文献   

14.
楹联趣闻     
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对楹联就十分喜爱。古人欣赏对联,一要追求字写得漂亮,二要讲究意义吉庆。相传,因王羲之笔势流畅,字体清新,一年春节之时曾连贴三次对联,皆被人揭走。一年,聪明的王羲之忽然写出了这样一副对联:“福无双至,祸不单行。”邻人一见,无不摇头走开,自然没人再揭。然而,就是在元旦那天早晨,他挥毫又在两联的下边添上了几个字,成了“福无双至今日至,祸不单行昨夜行”的字样。人们无一不拍手叫绝。 古时候,还有一些写在楼台亭阁、名胜古迹的楹联,更是别出心裁,语颇隽永。山海关  相似文献   

15.
农历七月初七,为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七夕节。在浩瀚的联海中,有的对联与七夕相关,七夕节赏七夕对联,别有几分情趣。明末清初著名戏曲理论家李笠翁有一好友,名为宋建三。宋建三生于农历七月初七——"七夕"节,所居之地名为"百花巷"。有一次,正值宋建三寿辰,李笠翁触景生情撰就一寿联,联云:"七夕是生辰,喜事业功名从心,处处带来天上巧;百花来寿域,羡玉树芝兰绕膝,人人占却眼前春。"联语道出了宋建三事业有成,家庭美满,都因占天时(出生七夕节)、地利(居住百花巷),可谓立意见巧,想象奇特,匠心独运。  相似文献   

16.
历来评价曹操重才轻德的用人制度,多着眼于其在当时封建割据形势下所体现的定国安邦的政治作用,但这样的认识显然还没有揭示出重才轻德的全部意义,因为“才”和“德”的关系自古都是评价一个人的最基本范畴,而不是曹操一人一时之行为。曹操重才轻德实际上对其后魏晋玄学的产生和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重才轻德使才绝之士有比较优越的条件进行自由的学术思考;曹操的反传统、破常规精神,给魏晋玄学否定汉代经学以直接的勇气和方法启示;魏晋玄学中的才性之辩,吸收了曹操才德认识中的某些观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在群芳争妍的联苑里,花鸟或花木对联以其独特的诗情画意,让人读之,顿生“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之感。“听鸟说甚;问花笑谁。”这是题在昆明市西山华亭里的一副花鸟对联。  相似文献   

18.
《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的判词,分别对每个人的命运进行了隐晦的暗示,但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十二钗的判词并非十二首,而只有十一首。原来,曹雪芹是将林黛玉与薛宝钗两个人放在一首判词中,原诗为:“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诗的第一句和第四句是写宝钗的,而第二句和第三句是写黛玉的。笔者认为:曹雪芹之所以将钗黛二人的判词合为一首,绝非疏忽,而是作者有意为之。其原因可能有三个:⒈钗黛两人的命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密不可分的,两人共属一个判词,可以增强这种感觉。⒉钗黛两人的性格和命运迥然不同,放在一起可以形…  相似文献   

19.
话题设计"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司马光) "坏事都是聪明人干的,笨人做不出最坏的事来."(刘镛) "宁选才差德高之人,不取才优无德之辈."("微软"副总裁李开复) "文化知识不等于文化素质,文化技能更不等于文化人格.离开了关爱人类的基座,文化人便是无可无不可的一群,哪怕他们浑身书卷气,满头博士衔。"(余秋雨) 从古到今,人的成长都离小开"德"与"才"的问题,选人用人也无不陷入"德"与"才"的思考中,有人重"德",有人重"才",有人两者兼顾。请  相似文献   

20.
解缙巧对     
解缙是我国明代的对联大师。他少年时候读书用功,不但诗词写得好,而且善于对对联。有一次,父亲领他去游泳,把衣服挂在河边大树上,随口说了句“千年老树当衣架”,解缙应声答道:“万里长江作浴盆。”父亲听后,非常高兴。有一次,要过年了,父亲要他去求人写一副对联,他说:“待儿自己写吧。”他见对门曹尚书府内有一簇竹林,就写了一副对联贴在门上: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曹尚书一见,十分恼火:“我家的竹林,倒被他用来写对联!”随即命人把竹子砍去。解缙见此情景,马上在每一联下加了一个字:门对千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