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春节本来是欢欢喜喜全家团聚的日子,可是去年的春节却给了我一个教训。去年腊月二十六,我们老两口和儿子儿媳带着4岁的小孙子,早早出发,回老家过  相似文献   

2.
春节是咱们的传统节日,年年岁岁,每个人都曾拥有过不同年代的每一个春节。自幼在北京城长大的我,留在记忆里最深的,仍然是20世纪50年代童年时在四合院里过春节的日子,那浓浓的、满是胡同里年味儿的时光……  相似文献   

3.
《山西老年》2014,(2):10-11
春节、元宵佳节,你会给父母送什么?很多子女都想借着节日表达对父母的关爱。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子女对父母表达孝心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想带父母做健康检查,有的准备送给父母补品和钞票,还有的希望为父母重拍结婚照……但更多的是想陪着父母出行游玩。他们说:我们想牵着爸妈的手,去温暖的地方转一转,去亲戚朋友家看一看,趁着一年一次的春节、元宵节假期,好好地陪陪他们,带他们去想去的地方。  相似文献   

4.
一转眼,春节过去了,我和老伴又一次陷入深深的孤独。我们有一儿一女,他们都在外地工作,十几年来,每逢春节,他们都能回来,而且.拖儿带女,大包小包,这是我们一年中最快乐、最幸福的日子,可是,每到节后,就是我们最失落、最无聊的日子。  相似文献   

5.
王小波 《老友》2013,(2):45-45
春节是千家万户团聚的日子,也是事故的高发期,用火、用电和防盗都是家庭安全的主要内容。春节期间.一定要提高5个方面的安全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6.
慈母心     
汤礼春 《老友》2008,(6):28-29
父母的心比大海更宽广、更深邃。风霜雪雨中历经再多的艰辛,受到再多的委屈,全都化作无怨无悔,只为儿女绽放最美的笑容。在每一个风起的日子,父母筑起的避风港坚不可摧。当儿女离家远行,纵使相隔千万里,一路总有父母长长的牵挂与温暖的关怀。对儿女,父母总有太多的放心不下,待到儿女两鬓斑白,在父母眼中仍是孩子。最亲父母亲,可敬父母心。愿天下的儿女都能更懂父母心。  相似文献   

7.
婆婆的存折     
张霞 《老友》2008,(6):29-29
父母的心比大海更宽广、更深邃。风霜雪雨中历经再多的艰辛,受到再多的委屈,全都化作无怨无悔,只为儿女绽放最美的笑容。在每一个风起的日子,父母筑起的避风港坚不可摧。当儿女离家远行,纵使相隔千万里,一路总有父母长长的牵挂与温暖的关怀。对儿女,父母总有太多的放心不下,待到儿女两鬓斑白,在父母眼中仍是孩子。最亲父母亲,可敬父母心。愿天下的儿女都能更懂父母心。  相似文献   

8.
良兵 《老友》2008,(6):27-27
父母的心比大海更宽广、更深邃。风霜雪雨中历经再多的艰辛,受到再多的委屈,全都化作无怨无悔,只为儿女绽放最美的笑容。在每一个风起的日子,父母筑起的避风港坚不可摧。当儿女离家远行,纵使相隔千万里,一路总有父母长长的牵挂与温暖的关怀。对儿女,父母总有太多的放心不下,待到儿女两鬓斑白,在父母眼中仍是孩子。最亲父母亲,可敬父母心。愿天下的儿女都能更懂父母心。  相似文献   

9.
周毅 《老友》2008,(6):26-26
父母的心比大海更宽广、更深邃。风霜雪雨中历经再多的艰辛,受到再多的委屈,全都化作无怨无悔,只为儿女绽放最美的笑容。在每一个风起的日子,父母筑起的避风港坚不可摧。当儿女离家远行,纵使相隔千万里,一路总有父母长长的牵挂与温暖的关怀。对儿女,父母总有太多的放心不下,待到儿女两鬓斑白,在父母眼中仍是孩子。最亲父母亲,可敬父母心。愿天下的儿女都能更懂父母心。  相似文献   

10.
过去的年     
退回去几十年,在我们乡下,是不把阳历年当年的。那时,在我们的心目中,只有春节才是年。我小的时候特别盼望过年,往往是一过了腊月涯,就开始掰着指头数日子,好像春节是一个遥远的、很难到达的目的地。熬到腊月初八,是盼年的第一站。这天的早晨要熬一锅粥,粥里要有8样粮食。过了腊八再熬半月,就到了辞灶日。我们那里也把辞灶日叫做小年,过得比较认真。  相似文献   

11.
黄世玫 《老友》2008,(2):39-39
春节,是我国人民举家欢聚共庆新春的传统节日。每逢春节,儿女们无论多忙、离家多远,都忘不了向父母尽奉孝道,表达情意。路远回不了家的,汇上一笔数目可观的款子;路近的,送去大包小包丰厚的礼品。然而,对于儿女物质上的尽孝,很多父母却并不一  相似文献   

12.
我爱我家     
我生活在一个四口之家,虽然家境贫寒了点儿,但没有丝毫减少温暖与快乐,我生活在这个家里感觉无比幸福。过去,我的家在农村。父母靠着一些田地维持生活,日子过得很美满,但是在那样一个小山村内,有谁会重视我们的学习呢?父母为  相似文献   

13.
有一个少年。他兄弟姊妹七个,父母虽努力工作,但日子过得还是非常艰辛。没办法,父母决定带着他们回老家生活。没想到途中渡船遇险沉没,少年全家获救了,可他们仅有的那一点财产却都化为了乌有。他们一贫如洗。  相似文献   

14.
一个生在富人家的儿子,父母不可能会让他像穷人家的孩子一样,过着半饥半饱的日子; 而一个生在穷人家的女儿,父母也一样不可能让她像富人家的孩子那样,过着披金戴银和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般的生活.  相似文献   

15.
春之“节”     
万马奔腾辞旧岁,三阳开泰迎新年。奄忽岁月如同流川一般,羊年春节又来到了人问。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春节由最初的祭祀、庆丰逐步发展为祈福、庆贺、团聚、娱乐等融为一体的盛会,承载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积淀的价值取向和情感需求。在物质贫乏的年代,一年到头难熬的日子里,"春节"无疑是一抹让人心情舒畅的色彩。大人们办年货、烹美食、走亲  相似文献   

16.
我的生日,居然是一个错误。按父母的说法,那天是阳历12月8日,农历十一月十一。我一直这样认为。可当我有一天去查万年历,却惊讶地发现,那两个日子,在我出生的那年并不重合,前后差了一天。显然是父母记错了。把儿子的生日都记错了,这个错误太严重了。  相似文献   

17.
《北方人》2006,(10)
对很多人来说,“族群”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生存方式。在2006年春节前,熊熊作了一个重大决定。“我不想过30年后都可以预见的生活。”这个理由让熊熊决心脱离父母已知的世界:在云南的一个县城做公务员的父母以及他们被固定在一个小小的县级市之内的生活方式。同时,熊熊的选择完全脱离了熊熊以前23年的生活,他的同学们——多数刚刚成为见习律师或者书记员——听说熊熊的新职业后都很吃惊。  相似文献   

18.
鲁迅的春节     
葛亚夫 《社区》2014,(5):15-15
春节是个家人团圆、亲友团聚的日子。鲁迅的春节不例外,却也独具特点。早年,鲁迅对春节并无兴趣,“舍间是向不过年的,无论新旧”。20岁除夕,他在《祭书神文》中写道,“绝交阿堵兮尚剩残书”,“宁招书癖兮来诗囚”,“向笔海而啸傲兮,倚文冢以淹留”。春节,说白了,就是吃喝玩乐,鲁迅自然“不齿”。  相似文献   

19.
田萍  林海 《华人时刊》2007,(2):66-67
年复一年的春节,是中华民族民俗文化得以集中展示的日子,也因为各种隆重仪式的举行,而成为我们追忆历史、颂扬民族精神的庄严时刻。加之,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从全国来看,尽管地域、气候相差较大,但过年的习俗基本相同。正因如此,不同年代的春节,也许在亲历过的人们印象中留下难以抹去的记忆,值得细细品味。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许许多多跟年有关的轶事,笔者写下此文,权当抛砖引玉,以唤起人们对春节一些美好的记忆。  相似文献   

20.
百全 《老友》2011,(2):32-33
春节,历来是旅游的黄金时期。很多上班族平时无暇陪伴父母和家人,趁着春节长假举家出游,旅游休闲、家庭团圆两不误。然而,旅游业却有许多服务不尽人意,旅游者的权益易受侵犯,游客往往高兴而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