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竹枝》本是巴渝一带的民歌。刘禹锡作《竹枝词》十一首,是为当地民歌写下的新词。他用美妙的词句描绘了民间的风土人情,为群众所爱好,为后代文人所模仿,于是《竹枝词》就成了一种新的诗体,刚健清新,富于生活气息。《竹枝词》都是写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地理环境,对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也多纪述。现就《竹枝词》中所见有关婚俗、葬俗、节俗、巫俗诸方面略加论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民歌"竹枝"在唐代以前就已存在,到唐代达到兴盛,宋元时代继续流传,明代仍传唱不衰。根据流传下来的明代文人竹枝词中对民歌"竹枝"的有关记载,可以勾勒出明代民歌"竹枝"的大体风貌:一、传唱地域主要为巴渝楚湘吴越一带,广泛传唱于大江南北。二、演唱者既有女性也有男性,演唱环境多为月下水边。三、演唱内容以爱情为主,兼咏劳作,以苦怨为感情基调。四、音调上具有柔靡婉转的南音特征。明代民歌"竹枝"的盛行无疑会启发影响到明代文人竹枝词的创作。  相似文献   

3.
巴渝古代民歌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渝人民在很早就创作出了举世闻名的通俗民歌"下里巴人"和"竹枝词",起源于农事的民歌演唱"薅草锣鼓",也在汉代就已定型。这些贴近现实生活的民歌质朴清新、通俗流畅、含思宛转,经历了千百年的传承和变异,它们曾是巴渝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巴渝地方民俗文化的重要篇章。  相似文献   

4.
考订《竹枝词》之起源,《乐府诗集》云:“竹枝,巴歙也。”巴,即巴郡,在今四川东部,歙,即民歌。“巴人夜唱竹枝后,肠断晓猿亩渐稀。”可见这种流行于川东一带的民歌,古已有之。及至唐代,《竹枝词》获得了划时代的发展。正如鲁迅所说:“唐朝的《竹枝词》和《柳枝词》之类,原是无名氏的创作,经文人的采录和润色之后,流传下来的。”鲁迅在这里所说的对先前《竹枝词》采录和润色的唐朝文人,就是颇有见识的著名诗人刘禹锡辈。周作人也说过:“说起竹枝的历史,大家总追踪到刘禹锡那里去,其实这当然古已有  相似文献   

5.
<正> 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中指出:“唐朝的《竹枝词》和《柳枝词》之类,原都是无名氏的创作,经文人的采录和润色之后,留传下来的。”这一论断,一针见血地指出《竹枝词》的本色是民歌,这是很正确的。但是,文人《竹枝词》并不是采录无名氏的作品,然后润色加工的结果,而是唐代诗人在民歌“竹枝”的故乡即巴山楚水一带经过一段时间的生活体验,掌握了“竹  相似文献   

6.
由巴渝民歌演化而来的文人竹枝词,大多以平直的风格记录了一时一地的民俗文化与社会风景,实际上是乡土志,或者说是民族志的另一种记述模式,隐喻了创作者、民族志记录者的意识与心态.创作干租界时期的上海洋场竹枝词,正具有这种活态的、深刻的思想价值,传达出晚清民初知识分子面对近代化潮流的复杂心态,及其启蒙思想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7.
文人竹枝词源于民歌“竹枝”。唐代是民歌“竹枝”的盛行时期,从唐代诗人的诗歌中可以窥见其大致风貌。在民歌“竹枝”的启发影响下,唐代文人竹枝词得以兴起,且无论在题材内容还是形式风格上,都体现出浓郁的民歌特色。同时,也不可避免地融进了文人诗的色彩  相似文献   

8.
<正> 竹枝词起源很早,是可以与音乐、歌舞结合的民歌。自唐代以后,许多诗人也写竹枝词,这种竹枝词,既具有浓郁的民歌色彩,又具有不同于七绝又类似七绝的格律形式。清代有人问王士祯:“竹枝词何以别于绝句?“王答:“竹枝咏风土,琐细诙谐皆可以入。大抵以风趣为主,与绝句迥别”。①在内容上,它以记述各地的风土人情、风俗流变为主,兼以其他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内容,连方言俗语也可以入诗,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诙谐、  相似文献   

9.
目前学界对竹枝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论刘禹锡《竹枝词》;二是考辨竹枝词的源流;三是地方性竹枝词研究。而关于唐代竹枝词的流传地域及传播方式,尚未有专门的考证。笔者通过对《全唐诗》中相关史料的钩稽认为,早在唐代,巴渝竹枝词就在长江沿线广为传播,向西传到长江上游的四川,向东经过两湖地区,传到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区...  相似文献   

10.
巴楚地域竹枝词在唐代因受到诗人们的关注而得以广泛流播,其中尤以刘禹锡为著名。他用竹枝词写风景言风土,革新了竹枝词的俚俗语言和激越声调,使得竹枝词从鄙陋变为文雅清新,实现了对竹枝这种地方民歌的成功变革。宋代黄庭坚也创作竹枝词,他在刘禹锡变革的基础之上,继续推进竹枝词的文人化倾向,他把文人的感兴与竹枝结合起来,用竹枝演唱诗词,使其诗文在民间广泛传播。这既扩大了他的诗文影响,同时也丰富了民间文艺的内容。从刘禹锡到黄庭坚,体现了巴楚竹枝词因文人的参与而逐渐雅化的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11.
随着在唐朝初年党项人迫于吐蕃东扩的压力东迁陕甘宁地区,原分布于我国西南的藏缅语族居民的民歌也被带到黄土高原一带,对大西北的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陕北、陇东等地的汉、回等族民歌和鄂尔多斯的蒙古族民歌都有大量的曲调能在川滇西部的彝、傈僳等民族的民歌中找到对应。本文试图由此出发,探讨党项人内迁对西部地区民族文化格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竹枝”,原是流传湘鄂川黔边的一种民歌.唐代诗人刘禹锡依据这种民歌的格调,创作了《竹枝词》共二十一首,遂成为唐代中叶以后风行的一种诗体.湘西土家族聚居各县,于清雍正五年(1727年)左右,先后改土归流,汉文化大量传入,“竹枝词”这种诗体很快的被土家族地区文人所接受.永顺地区的一些文人(主要是土家族),写了大量“竹枝词”,总名曰《溪州竹枝词》.它的内容主要是介绍湘西土  相似文献   

13.
一 巴人素以能歌善舞著称。据传汉高祖刘邦见其歌舞,说“此武王伐纣之歌也”,并命乐人习学。这就是巴渝歌舞。巴渝舞曲有矛渝、弩渝、安台、行辞四种;巴渝舞曲辞就是“巴渝辞”。 “竹枝词”原即“巴渝辞”。杜甫《奉寄李十五秘书二首》其一:“竹枝歌未好,画轲莫迟回。”郭知达集《九家注杜诗》  相似文献   

14.
竹枝词源流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竹枝词由东汉巴渝舞中的(革卑)舞演变而成,(革卑)舞则可能源出<下里巴人>;白虎巴人的后裔土家族的摆手舞还保留了竹枝词的某些遗风.竹枝词由地域文艺自宋代以降逐渐普及整个中国,是巴渝文艺对华夏文艺的一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巴渝文化源远流长 ,巫山原始文化、巴族巴国文化、三国文化、丰都鬼文化、巴渝竹枝词民间文艺、大足石刻艺术、宋末抗元军事文化、明玉珍大夏文化、辛亥革命文化、陪都及红岩文化等构成了巴渝文化的完整系列。  相似文献   

16.
刘禹锡谪居朗州十年,为武陵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诗文财富,对地方俊秀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他的丰富才情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武陵有志之士;他所发掘的具有武陵地方特点的诗歌内容,成为武陵后世反复咏唱的诗文题材;他在竹枝词等民歌体小诗方面的影响表现得更为集中、典型.  相似文献   

17.
刘禹锡在朗州(常德)十年,文学创作方面最大的贡献,就是受傩祭、傩戏表演中唱词的启发,创制了“竹枝词”的民歌形式.刘禹锡在夔州任职之前,已经在朗州、连州(广东连县)盘桓17年之久,早已创作了许多竹枝词.因此,说竹枝词产生于刘禹锡在夔州(重庆市奉节县)任职以后,既与史载不符,也与实际不符.  相似文献   

18.
竹枝词原为巴人民歌,其源头可上溯到春秋时期的《下里巴人》。竹枝词未必是由《下里巴人》直接演化而来,但它们同为巴人民间歌谣,必然在审美心理和文化内涵上有着相通之处。民间竹枝词最初和最主要的用途当是祭神。在发展演变中,即使是祀神之曲,其内容也多世俗化了。从风格上看,民间竹枝歌曲调多凄婉愁苦之音。从内容上看,以吟唱恋情为主,同时又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反映了当时的民俗民风。民间竹枝歌经唐代文人的大力仿作和提倡,《下里巴人》变为《阳春白雪》。  相似文献   

19.
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论述了<竹枝词>孕育于"巴渝舞"中具有威慑力量的吆吼声,脱胎于巴渝人对"竹、竹枝"的宗教崇拜活动,随着宗教性减弱,艺术性增强,最后发展成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20.
略论竹枝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竹枝词是我国古代山歌,早期流行于巴东。文人仿作的七言四句体竹枝词类似十绝,但又不完全是七绝,古体、近体皆可,一贯并行不悖。它的特色是抒情性强,具有地方色彩,打上民歌烙印,富有民歌风味。应肯定文人学习、加工民歌,探索诗歌创新作路子的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