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也是一门科学.中医学采用的是以有限地使用分析思维方式的前提下,对整体思维方式的彻底贯彻的思维方式.在理论的构建上,中医学可提出一种假设,即人的身体状况分为"三态":真态、常态和病态.而把研究重点放在真态和常态之间,以获取中医学在当今世界医学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
羊坊 《新天地》2011,(10):16
当今老龄化浪潮正冲击着我国社会,于是怎样养老亦成了热门话题。就我本人几年来退休养老的情况,我以为老人养老最关键的两点就是一曰"观"二曰"式"。所谓"观",即指老年人应该有正确而清醒的"衰老观"。面对退休养老大可不必烦恼、失落、悲观之  相似文献   

3.
果弘 《新天地》2017,(5):32-33
一些人进入老年后,错误地认为自己成了社会的包袱和家庭累赘.尤其是一些离退休的老年人,更是明显感到"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于是"躲进小楼成一统,不管冬夏与春秋","宅"在家里,成了"孤家寡人".其实人老心不能老,人的衰老分为两种,一种是生理衰老,一种是心理衰老.生理衰老是人类所无法控制的,而心理衰老却是可以人为延缓的.心理不老的人,不管生理上如何衰老,他(她)依然葆有青春.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经济新常态的到来,中国农业也呈现出"新常态"的特征。文章主要从农业的高成本生产和农产品的消费结构全面升级两个维度概括了农业"新常态"特征。在"新常态"下,农业高成本使农业劳动力呈现兼业化、老龄化特征,农产品消费结构升级引发社会大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度大幅提升,未来将出现劳动密集型农产品面临挑战与资本技术密集型农产品迎来机遇共存的局面。应对农业"新常态",关键是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政府应在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的前提下,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具体措施包括:引导农户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扶持农产品加工等配套产业;加强农业从业人员技能培训;牢固树立营养指导消费、消费引导生产的理念;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努力推动农业走高质量、高附加值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老枪 《中华魂》2015,(3):35
"新常态"注定要成为2015年最热词。前不久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2015年的经济工作绘制了新蓝图,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摆在每个人面前的新课题。何谓"新常态"?新就是有异于以往,"常态"就是常常有的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一种顺势而行的、不可逆转的发展状态,意味着我国经济社会已进入一个与过去30多年高速增长不同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6.
鲁迅小说探讨的核心问题是人与文化的关系,鲁迅小说世界的人物都是受到周围社会文化的深刻影响、打着时代和民族文化烙印的人物。人是"文化的动物",社会文化的优劣直接影响和制约着人的素质的高低。鲁迅小说世界的病态"文化人"群像是鲁迅目视下清末民初中国人的真实写照,是中国封建专制文化、病态社会文化的产物。鲁迅通过病态"文化人"群像的塑造、剖析和批判,旨在颠覆制造病态"文化人"的罪恶渊薮———中国封建专制文化;通过封建专制文化批判,最终实现民族文化反思、民族文化建设和"国民性改造"的文学理想。  相似文献   

7.
进入21世纪1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发生了结构性与趋势性的转变,主要表现为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走低、劳动年龄人口减少、少子化和老龄化并存、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延长和人口文化素质提高等为主要特征的人口新常态.在人口新常态背景下,我国曾经以充足劳动力和较低抚养比为主导的传统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以人口结构调整、人口素质提高和人口城镇化水平提高为主导的新型人口红利正在产生.对当前新型人口红利的开发与利用可成为支撑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来源和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8.
成功的老龄化关键在于能够用"老年获得"的正能量去平衡"老年丧失"的负能量。"老年丧失"可以说是个体老龄化的必然趋势和基本规律,"老年获得"则有赖于社会支持下的老年发展和成长性老年的前景。本文提出了老龄化的性质和方向,即负向老龄化和正向老龄化。老年发展理论主张帮助老年人保有自我性、独立性养老资源的同时,获得更多的支持性、依赖性养老资源。老年的差异性和选择性表明,"老有所为"与"老而不为"可以并存。提出了制度性退休和功能性退休两个概念来理解老年发展的可能性,提出了老年发展的理论框架和支持系统。建设积极的老年文化应以"尊重老年发展权、推进成功老龄化"为战略取向,实现共融、共建和共享。  相似文献   

9.
中医也是一门科学。中医学采用的是以有限地使用分析思维方式的前提下,对整体思维方式的彻底贯彻的思维方式。在理论的构建上,中医学可提出一种假设,即人的身体状况分为“三态”:真态、常态和病态。而把研究重点放在真态和常态之间,以获取中医学在当今世界医学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0.
巨机器是刘易斯·芒福德技术哲学思想的核心概念。芒福德用该概念对现代社会的本质和现代人生活状态进行了总的概括,也由此揭示出现代技术的起源及本质。芒福德探讨了巨机器的历史渊源,并指出与巨机器密切相关的是"巨技术"和"战争机器",而古代巨机器的现代复活是和世界大战的刺激和催化分不开的,巨机器是对人性的巨大摧残和损害:巨机器漠视生命,让现代人沦为"组织化的人"、"可替代的人"和"孤独的人群",理想中的"机器的人性化"变成了"机器化的人"。  相似文献   

11.
人从出生到成熟到衰老到死亡,就那么几十个春秋。也就是那么几个"坎儿",眨眼的功夫就过去了。20岁之前谈梦人自母体分离出来,初谙世事至少要十四五年;而初谙世事并不意味  相似文献   

12.
人机语义研究:人工智能观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义网是未来网络应用技术的主要生长点之一,它广泛涉及人工智能、逻辑学、哲学和语言学等众多学科.通过对语义网及其相关领域技术发展脉络的梳理,可以了解到一些具有重要社会意义和科学意义的现状:第一,人机关系正在经历根本性变化--从以人为基本连接纽带转变为以机器为基本连接纽带;第二,人机交互方式正在经历根本性变革--从纯语法处理方式向语义处理方式转化;第三,机器系统的"逻辑本性"正在经历重大转变--从"同质系统"向"异质系统"变迁.这些变化说明莱布尼兹"通用文字"理想正处于新的"进化"之中,而其核心概念就是"人机语义".这种语义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异质性、相对于语义网规则的可证正确性和人机互可理解性.  相似文献   

13.
在老龄化问题研究中,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成功老龄化和生产性老龄化,这四种理念具有不同的内涵。在结合地方养老服务创新案例分析四种老龄化理念的相互关系及其政策蕴意的基础上,运用“生活质量-社会质量”视角,评估健康老龄化和成功老龄化在提升老年群体生活质量方面的效用,探讨生产性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对提升社会质量的意义,从而深化人们对各种养老理念的理解,将老龄化的问题延展至老年照顾之外的参与和增能方面,丰富养老政策的内容和内涵,为发展老年友好型社会提供政策路径。  相似文献   

14.
我现在看购物推荐评论,最看不上的就是谈性价比的人,谈性价比的购物,哪有什么享受可言啊?这是一个很哲学的问题:人和机器最大的区别在于什么?人和机器拼逻辑和更改,差得远,机器缺少人的非理性,正是这个使人成为人,也就是所谓的感情,不合逻辑但合乎情理的选择。同理,只有那些能够攻占你感情的物品,才是成功的设计,而不是性价比。性价比是山寨机,是打折的特惠商品,是那种除了"性价比"之外,什么优点都没有的孬货。  相似文献   

15.
李晓脉 《山西老年》2008,(11):57-57
人老了,长老年斑不新鲜,也不必大惊小怪;但要是在短期内突然增多,就要多加小心了。老年斑之所以还被称为"寿斑",就是因为人到高龄才会长,是自然的衰老所致。不过,说它正常,也只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医学上,老年斑叫"脂溢性角化症",  相似文献   

16.
随着日本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老年人的护理日渐成为社会的一个关注点。羽田圭介的《颓败与重生》就是以老人护理以及由此引起的家庭内部纠葛为题材的小说。小说标题中的"颓败"体现在以主人公的外祖父为代表的老年人身体的衰老、病痛的侵袭以及所面临的尴尬的社会与家庭处境。而"重生"则表现在主人公对事业的追求、自我肉体的改造、帮助外祖父实现"尊严死"等方面。这部作品表征了日本社会所面临的老龄化的严峻形势及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17.
延缓衰老的重点,历来都强调身心兼养。"养生莫若养性"是古代养生家所重视的一种延缓衰老的法则。《黄帝内经》提倡"恬淡虚无"、"清心寡欲"。就是要求人们排除杂念,使其性情纯正。保持神态安宁,心情舒畅。这样,自然有益身体健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会体会到:人的心理状况,直接影响身体  相似文献   

18.
每年的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我本认为因为衰老引起的"老年性耳聋"离我很遥远,上了年纪的人听力下降是一个普遍现象。谁知不久前一次突发的听力下降给我"上了一课",让我意识到衰老只是耳聋的一个重要原因,它还有一些外部因素,如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如果爱耳护耳,保养好一点儿,就能多使用几年。  相似文献   

19.
衰老是一个被灌输的概念。不同世代对衰老看法的异同,这不仅是代沟的体现,更是建构老龄化社会代际共识的基础。从老龄化传播的视角看来,个体的老化态度既和本身所处的生命阶段有关,也必然会受到家庭/代际传播和媒体/大众传播的不同影响。从全国402个家庭1311位祖孙三代样本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处于老年期的祖代老化态度不容乐观,存在心理状态、社会参与等方面的消极体验;处于中年期的亲代对衰老的理解相对自信;处于青年期的孙代对老化的想象最为乐观。祖代的老化态度主要受家庭传播的影响,“变老”成为全家人参与的家务事;而亲代和孙代不仅从家中老人管窥老年生活,也通过媒介所建构的拟态环境来形成自己的老化想象。  相似文献   

20.
探讨老年人社会参与的不同方面及其程度与成功老龄化的关系。采用方便取样和入户访问相结合的方式选取老年人360名,并采用自编社会参与问卷和成功老龄化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总体上,老年人成功老龄化处于中等水平。年龄段、地区、居住状况、教育状况和收入情况对成功老龄化有重要影响。其中,高龄、独居、教育水平和收入水平低下的老年人较难实现成功老龄化。2社会参与度、社会参与频率、参与角色、退休后工作状态与成功老龄化存在正相关。在控制人口学变量后,社会参与度的3个方面分别正向预测成功老龄化。以上结果表明,社会参与度对实现老年人成功老龄化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