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张洁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2):324-325,328
北洋水师是清朝后期建立的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它在中国海军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北洋水师从建立伊始到后来的发展,再到后来在甲午中日海战中的覆灭,通过这一过程的分析我们可以略绘出近代中国海军现代化进程的一个概况,而且可以寻找出这一进程中的得与失。这对于我们再次回顾中国海军的发展历程,对当今的海军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3.
4.
5.
史春林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5,(3)
针对《历史研究》2004年第2期刊登的马自毅先生《“总教习”还是“洋文正教习”——严复任职北洋水师学堂期间若干史实考证》一文中的某些观点和见解,本文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与之商榷。 相似文献
6.
杨华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73-78
三峡地区春秋战国时期墓葬资料内容丰富。船棺葬的发现应与古代"巴人善于驾舟"有关。墓葬规模大小不一,随葬器物多寡不均,反映出了压迫与被压迫现象的存在。葬向上包含有三个方面的涵义:有的朝着故乡(祖源)的方向,也有的与太阳运行有关,还有的与河水的流向有关。 相似文献
7.
8.
汤芗铭这个人的是非得失,你很难界定。但是有一条,人们应该永远感激他,正是由于汤芗铭的临阵倒戈,才让武昌形势出现了大逆转。如果说,五四女侠王会悟在嘉兴南湖上找的一艘船,把共产党送上了历史舞台,那么,年仅26岁的少壮军官汤芗铭率领的舰队,就是那艘护送辛亥革命抵达胜利彼岸的幸运之舟。 相似文献
9.
石黑一雄的作品《被埋葬的巨人》以英国中世纪不列颠人和撒克逊人之间的冲突为背景,展现了英国民族塑形时期的一段晦暗的历史图景,背后蕴含着作者独特的历史思维和文学想象方式。作品通过展现记忆与真实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对历史真实性的质疑;通过时空并置的记忆书写,挖掘了历史断裂处的沉默话语;通过书写不同个体的记忆,呈现了多重历史意识和声音。正是在这种书写方式中,石黑一雄达到了对话历史、反思历史的写作目的。 相似文献
10.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127-129
山姆·谢泼德是当代美国戏剧家中最具影响力的杰出代表之一,亦是美国先锋派戏剧的领军人物。他的《被埋葬的孩子》这一以家庭丑闻为主题的剧作荣获了普利策奖,也因此奠定了他在美国戏剧史上的重要地位。作者通过呈现剧中由意象所产生的哥特式氛围、意象给观者留下的想象空间以及意象化的视觉震撼,从而使意象产生了无声的张力,收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1.
奉系军阀与东北海军的创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奉系军阀为壮大军事实力,于1922年8月接管吉黑江防舰队,改建为东北江防舰队。1926年春,正式创建东北海军。东北海军是一支包括江防、海防、水上航空、陆战队、军事教育以及各种后勤支援在内的机制较为健全的近代化海军,为当时全国军阀中海军之最。尽管东北海军在存在其间充当了奉系军阀统治东北和发动内战的军事工具,但在对外战争中也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在近代中国海军史占有一定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13.
刘景瑜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8(5)
1886年8月,中俄勘界会议进行期间,北洋水师四艘军舰入日本长崎港上坞修理,13、15日同当地警察、民众发生流血冲突,此事称"长崎事件".中日两国围绕此事交涉、解决过程,对两国影响较大.北洋水师成军后,自恃两艘铁甲舰船坚炮利,至甲午战前海军未曾有大发展,然日本借助此事更加发力建设海军,努力摆脱陆主海从的军事体制,而检证海军效果的是甲午战争的中国战败. 相似文献
14.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5):44-45
在晚清洋务运动的自强口号下,中国近代海军诞生。近代海军的建立,虽未能使国家摆脱摆脱半殖民地地位,但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抵制了外国列强的侵略。以北洋舰队为视角,分析近代海军兵源,下层士兵主要来源于北方山东沿海渔民子弟和原水师中的部分水勇。中上层军官主要来源有国内海军学校学生、留洋官学生、船生和少数洋员。总的来说,海军训练较同时期陆军严格,选才要求也更高,整体兵源素质较更为优秀。但其选才面窄、后期腐化严重的局限性也很明显。 相似文献
15.
16.
陈西军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7(4)
爱伦·坡的作品以其鲜明的浪漫主义或理性主义而著称,很少有人注意到其创作中对待理智的矛盾心态.在<过旱埋葬>中,他一方面表现出了反理性主义的倾向,另一方面又流露出了反浪漫主义的倾向,同时又不无浪漫主义的成分.在理性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模糊地带,显示出了爱伦·坡对两者的矛盾心态.这种矛盾心态是19世纪40年代美国市场化创作背景之下的结果,是时代的产物. 相似文献
18.
19.
刘明钢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4(5):69-71
上世纪50年代末期,苏联提议中苏两国共同组建长波电台和潜艇联合舰队,为了维护国家主权,中方与苏方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和斗争。最近沈志华先生根据有关资料提出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问题没有涉及国家主权。这一观点显然是不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20.
1890年马汉海权论的发表,彻底颠覆了美国传统的海权思想和海权战略,美国海权战略开始由“近海防御”转向“舰队决战”,全力追求世界海权强国地位。此后三十年间,美国海权快速崛起,主要体现在海军舰队的迅速扩充,对外贸易和商船的飞速发展以及海外殖民地和军事基地的建立三个方面。美国海权的快速崛起,不但导致美国与当时的世界海上霸主英国的矛盾和冲突加剧,而且激化了美国和日本这两个新兴海上强国的矛盾和冲突。在1921—1922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上,列强在海军实力、对外贸易和海外基地等方面进行磋商和协调,达成了一系列协定和协议,从而形成了正式认可美国世界海权强国地位的华盛顿体系,在世界海权格局中美国海权最终实现了和平崛起。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