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由现代化过程中的邻避项目而引起的社会稳定风险正不断升级,给项目建设、经济发展和社会运行都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已有研究表明,公众对于邻避项目的风险认知与其行为选择密切相关。基于此,本文以核电站为例,聚焦公众风险认知,探讨其对邻避型社会稳定风险的预测作用,并从影响因素入手,提出调控与建立积极风险认知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农户风险认知对其土地流转意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10年7~8月对豫南某市8乡398个农户的调查,采用计量经济模型从农户风险认知角度对其土地流转意愿进行了分析。研究将农户通常会遇到的风险归纳成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和能力风险三类。结果表明:粮食价格变动、家人生病、非农就业能力、信贷获取能力风险的认知显著影响流出意愿;化肥农药价格变动、土地退化和家人生病、非农就业能力和信贷获取能力风险的认知显著影响流入意愿。研究对造成这些差异影响的原因进行了解释,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相关的结论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因编辑技术的民主化应用可能带来很多风险,而且其风险后果更加复杂并具有深远影响。文章在哲学视角下对此技术的风险产生原因进行分析,主要包括认识发展的局限性与整个技术应用系统的因果性影响带来的风险,并从技术本身、责任伦理、价值抉择、相关法律规约与政策约束等几方面对其风险的管控提出建议,以图促进基因编辑技术应用与社会发展相协调。  相似文献   

4.
利率市场化是金融市场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金融国际化的必然要求.市场经济要求按市场机制配置资源.资金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将在新的利率机制作用下在国民经济全范围进行合理配置.利率作为货币资金的价格,其形成机制的变化、作用机制的调节,将会对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与决策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技术创新风险管理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技术创新不仅可为社会带来高效益,同时它又是一项高风险活动。其创新过程既要受创新主体主观因素影响,又要受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创新本身的复杂性等客观因素影响,因而使技术创新风险表现出投机性、双效性、可传递和可管理性等特征。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可通过构建三维防范体系加强对风险的预警管理,提高创新主体抵御风险的能力,合理进行风险回避、控制、分摊,以提高技术创新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研究表明:企业实际控制人的性别、年龄、学历、职业背景、履历及风险偏好等个体特征会影响其多元化经营;实际控制人的社会地位、声望、社会资本等社会特征会影响其通过非市场机制获取资源的能力,从而影响其多元化经营的目的;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对财务风险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企业实际控制人的特征。企业中已经形成了“实际控制人特征-实际控制人行为动机-实际控制人的企业决策-实际控制人的决策执行-企业成败”的决策机制。  相似文献   

7.
风险传播是认知和应对风险的前提和必然,风险传播在增强公众对风险的认知,消除不确定性的同时,又可能增加新的不确定性。风险传播环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效果、教育方式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认同被弱化。规避其影响,不应仅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更需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树立科学的风险观念,正确认识风险,积极应对、化解并参与风险传播,以此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合同解除是否影响风险转移是国际贸易法上的一个重要问题,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学界争议很多。用历史解释、文义解释以及体系解释等方法对《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相关条款的研究表明,合同解除影响风险转移。对德国新债法、英国法以及美国法的比较研究,也得出合同解除影响风险转移的结论。因此,合同解除影响风险转移是一项比较确定的规则。  相似文献   

9.
2005年以来,曾一度被关闭的中国权证市场作为一种对价支付安排,权证恢复发行和上市后,权证市场获得很大发展.但由于其运作中过度投机,已经出现较大风险。因此,我们可以运用VAR计量模型对备兑权证风险进行测量,分析影响权证风险价值的内在因素,得出最有益的结论,从而对一些风险进行有效防范。  相似文献   

10.
森林经营主体的风险态度对森林保险投保决策行为有重要的影响,对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可为进一步深入分析森林保险市场投保决策行为奠定微观基础。通过对福建省森林培育专业户的风险态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并利用Logit模型进行计量分析。研究表明,森林培育专业户风险态度主要受年龄、需负担的老人与学生数、林业收入占家庭年度总收入的比重等因素影响。年龄越大、需负担的老人与学生数越多或林业收入占家庭年度总收入比重越大,森林培育专业户的风险态度就越趋向于风险厌恶。  相似文献   

11.
民间借贷担保是我国融资担保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担保体系的逐步完善.其得以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诸多法律风险。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体系,防范民间借贷融资担保的风险.可以使得融资担保的三方主体能够在良好法律机制的制约下得以互利发展。  相似文献   

12.
企业融资决策不当容易造成两类风险:现金性风险和收支性风险。现金性风险形成的原因是资金的期限结构与资产结构不匹配,融资决策是现金性风险形成的本源因素。在融资决策时运用匹配原则和对冲原则可以有效规避现金性风险。收支性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经营不善,若财务结构中负债与权益的比例不合适,就会造成此类风险。融资决策是收支性风险形成的从属因素,在融资决策时运用杠杆原理根据经营前景决定负债比例可以有效规避收支性风险。  相似文献   

13.
中小企业融资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系统整理了近年国内外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文献,将融资难的原因和解决办法分类阐述。造成融责难的原因主要有信息不对称、中小企业可抵押资产少以度银行风险收益不对称。解决方法包括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开展关系型贷款、成立担保机构提供担保与再担保、科学评估中小企业信贷风险、开展风险投资等。结合国外经验。笔者认为要做好相关研宛。还需要开展范围较大、由政府牵头的中小企业金融调查,并帮助金融机构开发科学评估中小企业贷款风险的工具,高效、低成本的评估其风险。  相似文献   

14.
融资环境中制度为最关键的因素,它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基础,而信用担保体系和风险投资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作用不一致,但都受到了制度的影响和制约。通过比较中美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找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存在的困境,借鉴美国发展中小企业融资市场的主要经验,通过健全相关法律体系,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完善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和风险投资体系,创立面向中小企业的资本市场等方式来科学制定改善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提升融资风险预测精度对促进企业资金融通与缓解企业融资约束问题具有重大意义。将中国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粗糙集理论(RS)筛选出企业融资风险预测指标,利用遗传算法(GA)对支持向量回归(SVR)模型的参数进行寻优,并采用GA-SVR模型预测上市公司的融资风险。研究表明:粗糙集理论筛选后得到的17个融资风险预测指标具有较强区分企业是否出现异常状况的能力;资产规模对上市公司的风险预测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GA参数寻优后的SVR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精度与稳健性。  相似文献   

16.
高科技企业的融资是影响其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而高科技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及其融资结构受着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高科技企业的高风险特征与低融资成本的考虑使较少利用债务融资,而各行业间资产结构与融资能力的不同导致企业融资结构的差异.针对高科技上市公司融资结构所存在的短期财务风险较高、财务杠杆利用不足等问题,应当通过提高我国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完善债券市场以及发展权利质押融资等方面来改进高科技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  相似文献   

17.
欧盟的小企业互助担保融资在多年发展中取得了很好的实践效果,对于发展我国的互助担保融资具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文章在对其运作模式、管理框架、资金来源及风险管理与控制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互助担保机构实践中存在的制约因素,提出了中国发展互助担保机构解决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融资性担保公司业务的风险属性,风险防范体系的构建至关重要。但融资性担保公司风险防范体系的构建不仅需要契合它内部风险管理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外部环境支撑。简单而有效的监管体制、完善而健全的法律制度、科学而公众认可的综合评价都会促使融资性担保公司把风险防范体系构建上升为一种自觉的行为。所以,良好的外部环境建设是支撑融资性担保公司风险防范体系构建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物流企业的经营设施和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以及与国家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都有很大的差距。为了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必须大胆创新融资渠道,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企业。阐述当前我国物流企业融资的现状,提出大力发展资本融资;开拓实物型、技术型融资业务;积极发展票据性融资业务;成立面向物流企业的发展基金和风险基金;建立物流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融资;积极向金融机构借款融资;争取发行企业债券融资等融资渠道创新措施,以期解决困扰我国物流企业快速发展的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20.
资金短缺、融资难是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融资性担保机构对于中小企业向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从融资性担保贷款的风险成因出发,分析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与银行业金融机构三者的关系,进而提出构建理想的融资性担保贷款风险防控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