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打破资格法的限制,选拔人才,宋代在人口众多、词讼繁杂、经济任务重、民族冲突多等繁难之县、不治之县、沿边之县实行了知县、县令荐举制。馆职、监司、知州等中央和地方官员充当了知县、县令的举主。从宋初的临时荐举到天圣七年岁荐的确立、经宝元元年的废除和恢复、元丰四年的废罢、元祐元年的恢复,荐举知县、县令制几经变化,最终确立下来。荐举制的实行引起国家选官制度和俸禄制的调整,士人对之议论纷纷,褒贬不一。  相似文献   

2.
3.
北宋发运使始见于建隆二年,从临时性的多处并设,逐步发展为江淮和三门白波两处稳定设置。江淮发运使也经历了由在京师分水、陆两司设置,到在淮南合为一司设置的演变过程。宋初设三门发运,太平兴国五年正式置使,至北宋末始终不罢。南宋发运使虽然发生了很大转变,但直至南宋末仍然设置。  相似文献   

4.
"官田"发展至宋代,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其中"系官田产"特定称谓的产生有其一定的原因。宋代"系官田产"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是指常平司、转运司及州县管辖的部分"官田";广义则近于"官田"。  相似文献   

5.
从官手工业管理看宋代路级机构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代官手工业的发展,使为数不少的路级机构参与了官手工业的管理。他们对官手工业管理职权进行分割,形成职权互相交叉的局面。在行使职权过程中,路级机构之间既分工、合作,又互相监督、牵制,构成宋代路级机构关系的主体。  相似文献   

6.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人才最多的一个朝代,究其原因,除了一系列科举改革使优秀的平民子弟易于脱颖而出,为他们施展才华提供了机会,又与实行有连带责任制的举官制度有一定关系。为了推荐出好的官员,宋人提出了许多良好的人才观,其基本观点大致有两种:一是刘挚的观点,主张人才必须德才兼备,缺一不可;另一种是袁燮的观点,认为一个人的德与才往往是分离的,所以必须“两者兼用”。但由于人才难得也难知,在具体实践中仍不免会有失误,即使像王安石、司马光等大政治家也不可避免。可是,南宋名臣崔与之推举人才甚多,却很少失误,其成功原因主要是在正确人才观的指导下做到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知人善任,真正重视人才在治国安邦中的作用;二是为国荐贤、不市私恩;三是在举人中没有宗派观念,不存门户之见。宋代有连带责任制的举人制度和崔与之举人不失误的原因,对我们今天如何做好干部的选拔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宋代官药局建立于北宋熙宁九年(1076),北宋末废罢,南宋绍兴六年(1136)重建。两宋官药局在建立之初均隶属太医局,北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改隶太府寺,南宋则是在绍兴十八年(1148)或绍兴二十一年(1151)左右改隶太府寺。这种隶属关系的改变既是官药局规模扩大后的现实需求,也是官药局由社会福利性机构向盈利性机构转变的结果。官药局隶属关系的改变是官方医疗机构医药分业的开始,继而进一步推动了民间的医药分业。  相似文献   

8.
辽朝南面朝官分为以南枢密院和中书省为中心的枢机系,以翰林院和史馆为中心的词臣系,以及其他南面机构三个子系统。着重比较研究这三个系统的构建体制、官吏任命和对应寄禄官情况,并列出辽朝南面朝官级差表。  相似文献   

9.
辽朝南面朝官体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朝南面朝官分为以南枢密院和中书省为中心的枢机系,以翰林院和史馆为中心的词臣系,以及其他南面机构三个子系统。着重比较研究这三个系统的构建体制、官吏任命和对应寄禄官情况,并列出辽朝南面朝官级差表。  相似文献   

10.
周隋时期,府兵军号的滥授及其阶官化过程,削弱了这类军号原有的军事职事功能,却使得府兵制组织系统拥有了重要的品阶政治功能;府兵军号也因此成为周隋官阶体系中本阶官位制度重要的组成部分。与周隋时期主要依赖府兵制品阶系统来构建本阶官位制度不同,在吸收前代官阶制度成果的基础上,唐代的官阶体系顺应了当时政治环境与条件变化的趋势,分化出文散官、武散官及勋官三大品阶序列。其中,文散官与武散官最终摆脱了府兵制品阶系统的束缚,各自构建出独立完整的散阶序列形式,共同形成了唐前期特有的文武分化型的本阶官位制度。由府兵军号不断发展而来的唐代勋官,此时已不再充当本阶官位的重要政治角色,其所具有的政治地位与品阶价值呈现出低落化的特征;而其高级勋官仅具有形式化的开府权,十二等勋官整体被纳入到"比""视"官品的低端品阶结构之中。总之,唐代本阶官位的形成与勋官地位的演革,为后来官阶制度及职官制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11.
宋代地方政府的政务主要是由官和吏来处理.由于宋代官尊吏卑的名分非常严格,中央的政令都是下达给地方官来执行的.但官要进行统治,又必须通过吏,所以宋代虽然吏的地位很低,但在地方政府中的作用却举足轻重.地方政府内部的官吏关系,成为决定宋代地方政治走向的重要因素.但不论是官欺压或勒索吏,还是"吏强官弱",还是两者狼狈为奸,都必然造成和加深地方政治的贪腐和黑暗.期间尽管有个别清官,也能对奸吏进行惩处,却无补于宋代地方政治贪腐和黑暗的整体形势.  相似文献   

12.
在宋金对峙期间,宋朝为了削弱金军力量极力招诱金治下的契丹人,把这作为对付金朝的重要政策一直奉行.在宋朝的招诱下,许多契丹人投附宋朝,并为宋朝攻金,或守边效力.契丹人叛金投宋对宋金双方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老学在两宋时期发展到一个高峰,当时不但解《老》著作众多,而且学术观点各异,成为与占据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相伴随的一股巨大的学术潜流。其具体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老学与神仙方术发生偏离;老子哲学思想解释出现新突破;儒、道、释思想在老学中得到了融摄与统一。  相似文献   

14.
从佛教社会史的角度,对宋代寺制中的甲乙与十方寺制的区别及其例外情况、"革律为禅"的特定含义,二寺制与佛教戒律精神的错位、十方寺制的起源,二制寺在宋代寺院格局中的动态关系,政府对二制寺的管理,十方制的弊端及其产生原因,十方制在宋代政教关系中的意义等问题作了考论。  相似文献   

15.
文书档案保密制度作为保密制度中的一种,历来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宋朝所处的特殊环境更是加强了宋朝统治者对文书档案尤其是军事文书档案的保密。宋朝统治者在吸取以往朝代文书档案保密制度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实践,创立了许多新的保密方法和保密制度。这些诸如传递军事机密文书所用的“字验法”及保密奖惩制度等新的方法和制度,不但对当时宋朝的保密工作有积极意义,而且对以后各朝乃至当今的保密工作都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水浒传》是我国古典名著之一,记述了极为丰富的"公案"故事,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宋代的司法制度及社会生活。通过研究其中的一些"公案"故事,尤以武松复仇案为研究视角,充分展示宋代司法制度的实际运作情况,如起诉、受理、庭审、审级、判决和执行的基本程序。认为宋代的诉讼审判制度、相关法律及诉讼程序都是非常周密与详细的。最后指出宋代封建法制的腐败黑暗和司法的残酷专横。  相似文献   

17.
宋代绍兴城镇发展简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宋代绍兴地区城镇已得到初步发展 ,并呈现出城市化趋势 ,其原因是社会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交通发达。这一时期城镇的发展 ,无论是数量、规模 ,还是经济发展状况、市镇管理等 ,均居于浙江地区的前列 ,为明清时期的进一步繁荣奠定了基础。但各地城镇的发展又是不平衡的 ,显示了一定的地区差异 ,并从城镇居民的生活中 ,反映出社会的贫富现象。  相似文献   

18.
三衙的除授,是北宋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其制度日趋严密,从初期的权归枢密院,至仁宗朝之后发展为经枢密院初拟,宰相、枢密院共议,侍从、台谏等朝廷高级文臣亦有权参预。皇帝则通过或是越过宰相、枢密院集议,直接以内降手诏任命三衙;或是就宰相、枢密院所拟定的名单发表可否意见等不同的方式,来行使其最高决策权。  相似文献   

19.
北宋时期,西京洛阳的文化教育一度十分发达,是京师开封之外又一重要文化教育和学术研究中心。悠久的古都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良好的教育传统、文教设施和师资以及开放自由的学术风气,使洛阳成为四方文人士大夫荟萃之地,无论其官学还是私学都取得了巨大发展,开创了洛阳文化史上又一个辉煌时代。西京文化教育的兴盛与藏书丰富、人才荟萃等因素息息相关。学术创新无疑又增进了其文化教育的吸引力,促使藏书量进一步增加,从而实现了西京文教事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20.
论宋代的胆铜生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宋仁宗时期政府曾进行过生产胆铜的试验 ,许申的建议与胆铜生产无关。胆铜生产在宋哲宗时期得到推广 ,在宋徽宗时期达到顶点。胆铜生产的发展表明中国古代采矿业在传统的生产方法之外又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