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问题的提出人们的经济活动及其它社会活动,同自然界之间并不存在一道鸿沟,因为人类社会本身是在自然界中和自然界相互适应而发展起来的。例如人类的经济活动有一个普遍的要求,即用最少的消耗取得最大的效果。准确地说,是要求在消耗一定时,效果最大化;或者效果一定时,消耗最小化。而这正是自然界的一个无意识的原理——哈密顿最小作用量原理。比方光线通过媒质时总取需时最少的路线;悬链的平衡位置使势能取极小值;肥皂泡的外型使包围给定体积的表面积最小,等等。在生物界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许多同样的例子和精巧结构。  相似文献   

2.
运用自然界的母体生态环境系统模式,设计出适合人类居住的低能耗住宅区环境结构体系。从整体上把握微气候的利用性,提高建筑的外部生存环境质量,以获取建筑的生态适应性,减少建筑对能源的消耗,提高建筑与自然界的和谐程度。  相似文献   

3.
重庆自然博物馆的新馆设计方案——"根包石"方案是基于自然形态的创作,该创作抽取和提炼了自然界的普通而又不平凡的元素——树根和岩石,其建筑本身及周边设计都从地球和生命演化方面进行了抽象和比喻,同时巧妙地把博物馆建筑有机而又恰当地融入到了自然界当中,而且从材料选择、自然循环、屋顶设计等方面充分考虑了实用性,既充满了回归自然的美感,又反映了人文精神,是一件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理念的艺术品。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阐述中国阴阳哲学的内涵及其对建筑空间影响的基础上 ,通过对单体建筑、组群关系及城市系统三个层面模糊空间形态的分析 ,指出阴阳哲学思维下的模糊空间是一种亦内亦外、包容共存的空间形态 ,具有调和互济以满足多层面人性生活的特质 ,其在现代建筑理论和设计方法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拓扑是继类型学、几何形态学之后新兴的建筑空间的形态分析方式。拓朴学对于形态艺术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诸多建筑师将其引入到建筑之中。文章以上海世博建筑为切入点,运用拓扑分析方式研究建筑表皮形态的演化过程,旨在尝试拓扑框架体系探讨与理解现代建筑形态,以促进形态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构式的组构具有层级性,一个复杂的构式是由若干个相对简单的构式整合而成的。人类通过对客观世界体验建立起来的意象图式,是句法结构生成的认知理据。量关系事件构式建立在量关系事件图式之上,熟语性量关系事件构式是概念整合作用的结果;量关系构式源于连接图式,体现出人类通过参照量来感知目的量的认知能力。单量构式激活了有界图式,量词和计量物是自主—依存关系,量词具有侧显定位作用。  相似文献   

7.
结构形态设计突破了只把结构作为技术手段的传统观念。结合典型案例,从多元化的结构形态表现中,总结了结构形态在建筑形象创作中的表现模式,分析了结构技术对建筑形象的塑造产生的影响。对结构形态的具体表现特征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提出以结构形态为出发点构筑建筑形象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灵感是真实感人的建筑空间设计产生的本源,是其继续发展的原动力.捕获这种空间设计的先知性与可行性在于掌握科学的设计方法.从既有建筑空间作品灵感表达的形态,解析灵感思维到空间形态的实现,追溯设计灵感来源,反推空间表达的设计意图,探讨建筑空间与人居需求的契合点,探寻其创新的设计思维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建筑中最实质的两点是空间和形态。建筑符号的运用对建筑的空间和形态产生直接的影响。本文通过符号学原理来探究国内外建筑中符号的运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藤本壮介是日本新锐建筑师之一,他的建筑设计延续了日本传统空间之间相连接、内外空间似隔非隔、室内庭院和室外空间延续的设计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融入现代设计语汇,使建筑趋于平面化,空间形态以几何体为主,简约清新。在分析藤本壮介设计方法的基础上,吸收其设计方法,尝试用中国传统建筑和现代设计方法相结合的设计形式,设计"四合院"。  相似文献   

11.
语言不仅是传递客观命题的工具,更是言者用来传递主观性的工具。首先,言者对命题的认识、对事件的态度、对语篇的立场构成了主观性陈述;当言者的主观性赋予话语某一部分在态度、情感、立场上的主体地位,使它们超越其他语义内容、获得凸显感知时,就形成话语中的强调形式。其次,主观性的核心参项可以表述为不具真值语义、体现言者立场的话语形式;同理,话语强调表达的核心特征可参照真值语义、句法辖域、语用意义三个维度。最后,强调表达与主观性表达是蕴涵共性关系,强调表达是主观性表达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观性是语言中更为优势、自由的概念,不一定总是表现为强调表达。   相似文献   

12.
历史上的城乡关系经历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发生分离与对立,又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相互依存联系密切,并将最终走向城乡一体共同协调发展的历史过程。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唐宋时期是一个重要转折点。在唐宋以前,城乡之间城乡一体的发展态势较为明显;唐宋以降,城乡关系逐渐分离并形成了"交相生养"的新型关系。  相似文献   

13.
《梁书》、《陈书)历经千年,传抄过程中难免造成文字差错,后人直接引用,必然与事实不符。文章对这两部史书里面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进行了考证,对错误之处作了剖析,并参照有关史料予以纠正,有助于正确把握梁陈史实。  相似文献   

14.
自建国以来,中国的党政关系发生了十分复杂的变迁,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这些阶段性的发展经历了从"党指挥政"到"以党代政"再到"以党领政"的发展历程.党政关系的发展最终使中国行政权力从党权中分离出来并呈现出逐渐扩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现阶段的贫富分化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 ,我国现阶段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贫富分化趋势。贫富分化既抑制效率 ,又损害公平 ,是阻碍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大隐患。只要我们始终把广大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加强宏观调控 ,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就能够不断缩小贫富差距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论抗战时期我党干部教育的历史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我党在干部教育上取得了巨大成就,摸索出一条成功之路,为促进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其历史经验:一是党的高度重视;二是系统化的教育管理和行政机构;三是灵活、适时、科学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四是自己动手,克服困难的精神和勇气。  相似文献   

18.
《围城》包孕着丰厚的审丑意蕴,钱钟书先生把他对中西方化、对人性以及对社会的畸形、片面、病态及丑陋的的揭示,真诚地奉献给读者。这些对文化、对人性及对社会生活的审丑的新的纲领,极大地扩大了文学表现的感觉空间和思考空间,让读者睹见作家对中国现实生活、精神文化生活和人性善恶的严厉的审视乃至洞穿,从而反复引发人们的审美体验,这其实正是《围城》被认为是美的文学作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师道尊严”的传统受到了无情冲击。在商业化社会中,如何建立相互尊重的、朋友式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应是21世纪高等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对高校学生欠费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目前高校学生欠费现象,分析了在高校中,学生学费、宿费在办学经费中的比重及学生欠费问题给高校办学带来的不利影响。指出制度不健全、家庭贫困、就业因素、观望心理等因素是目前高校学生欠费的主要原因。同时提出了解决高校学生欠费问题的对策是:建立健全一体化的收费管理体制;解决国家助学贷款问题;严格执行学生收费管理制度;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