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视剧《德龄公主》是部在文本上很见功夫的细致精良之作,它改编自著名作家徐小斌的同名历史小说,并由她亲自参与编剧,文化价值和人文内涵也禀承了其对文学艺术的严谨追求。该剧借德龄的叙事视角描绘了在20世纪初中西文化碰撞的历史环境下,一系列不同文化背景的清末贵族女性形象,展现了西方现代观念、现代文明与古老中国伦理传统的矛盾冲突,揭露了宫廷生活的黑暗封闭,控诉了封建礼教的泯灭人性,呈现出本真的女性情怀和内在的审美张力。  相似文献   

2.
铁凝在中篇小说《永远有多远》中,塑造了一个介于母性与女性之间的社会角色白大省,独特的女性心理使她在剖析女性精神世界时也直指男权文化的影响对白大省母性意识的强化与女性意识的背离。  相似文献   

3.
《永远有多远》中白大省精神就是仁义、真情、善良,乐于奉献。作者在肯定后并没有就此让步,而对这种精神进行了严肃审视,得出白大省精神中缺乏坚定不移的信念支柱,她认识不到自身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白大省是铁凝小说创作中最受关注的人物形象之一,被众多评论家看作是仁义精神的化身。她的仁义一定程度上是胡同文化的美化形容,是城市文化制约的结果。白大省对自己传递给外界的形象并不满意,一直在尝试改变,但如果没有外界的评价认可,她就无法建构自己的主体价值。城市文化的长久熏陶,使白大省适应了既定文化的规约,除了做回原来的自己,不知该走向何处。  相似文献   

5.
《圣经》中的一些女性形象各具特色,性格鲜明,甚至影响了众多作家的创作。她们拥有追求灵魂平等、仁爱宽厚、智勇双全等品质,是古代以色列妇女的卓越代表,也是当时社会绝对男权话语下一股不容小视的力量。夏洛蒂.勃朗特从自我体验出发,理解和接受这些女性形象,赋予简.爱追求平等、勇敢热情、宽恕博爱等特质,使其成为文学史上一个崭新且重要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6.
在商业文化大潮的冲击下,女性作家以出卖自己肉欲生活为主的下体写作风气似乎令女性文坛陷入了一阵阴糜,面对男权文明,她们都不得不做出了暧昧的笑容.而在<女贞汤>中,刘索拉用她张扬的女性声音唱出消沉而神秘的女性历史.通过小说文本,在读者的脑海里展开了一幅幅神秘的原生态画卷,这里的女人,癫狂而充溢着生命力.  相似文献   

7.
女作家铁凝发表于20世纪末的中篇小说《永远有多远》,具有浓厚的思想底蕴和认识价值。它通过三个平凡女性的成长历程和她们的生存状态,刻画出历史转型与时代变化中,当代都市女性的思想意识与生活状态。这三位女性虽然有不同的性格和命运,但都经受了家庭与事业、生存与斗争、爱情与婚姻等多重考验。她们与传统封建思想、伦理道德范畴之间,既进行着不懈地抗争,又存在着无奈的妥协。分析这三位女性的故事,意在展示女性生存的真实境况,与女性主体意识觉醒的艰难历程。小说不仅表现出明显的女性意识,也寄予了真切的人性关怀。一方面,受传统伦理道德的制约,女性难以获得真正独立的自我意识;另一方面,女性自身对男性长期依附的心理,有效地配合了外界环境对她们的压抑和剥夺,从而酿成了女性的命运悲剧。  相似文献   

8.
《左传》所描写的女性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传》是一部以男性为中心的历史著作。其中描写了许多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本文试图通过对《左传》中女性形象的分析,来考察和认识春秋时代女性的社会地位。这对于认识我们民族传统道德观念的形成,分析当时的作品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中国妇女报》26年间女性人物报道的内容分析,发现《中国妇女报》所建构和形塑的主流女性形象既保持了一定的稳定性,也发生了若干变迁。就内在形象而言,其稳定性表现在:不同年代的生理形象均以中年女性为代表,成就形象基本上体现为“工作业绩”;其变迁性体现在女性的知识形象在逐步提升,人物的政治色彩处于弱化状态,女性的职业形象随时代变迁发生了较大变迁。就外在形象而言,不同年代的女性人物在地域身份和评价形象上均保持了较大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性别角逐中的女性——王安忆小说中女性意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王安忆的“三恋”、《米尼》、《我爱比尔》、《长恨歌》等作品中,可以考察出“性别意识”对其创作主题的影响及其小说创作的性别特征:1、性别游戏间倒错的女性位置;2、传统性爱中反叛的女性之躯;3、游离于政治与伦理的女性命运。  相似文献   

11.
文中的"恶母"形象主要指文学作品中守寡多年,对儿子产生过分依赖心理,而对儿媳有仇视心理的这类母亲形象。作为一个群体,恶母形象具有典型特征。但多数研究者往往忽视了这个群体中具体形象的差异性。作为现代文学中两个恶母形象的典型,《孔雀东南飞》和《原野》中的焦母形象具有不同内涵,造成这种差异性的重要因素就在于男女作家视角的差别和时代精神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荆棘鸟》通过对克利阿里家族三代女性性格的刻画和生活经历的描述,展现了女性意识从觉醒到成长并最终解放的过程。老一辈女性虽然有较强的自我意识,但不能认识到自己受压迫的根源在于男权专制,因而最终未能获得独立自由;新一代女性通过实现经济和人格上的独立摆脱了男权束缚,最终实现了爱情和自我价值的圆满。  相似文献   

13.
女作家铁凝以善于挖掘女性的心理意识,以及对女性世界生存状态和整体命运的深入勘探而著称。从她的两部中篇小说《麦秸垛》和《棉花垛》可以看出,铁凝笔下的女性生命之旅具有悲剧命运的轮回性,女性类型具有更多的整体性和全面性,所塑造的女性形象不是单面的,而是复合的.铁凝的作品展示了对中华大地上女性生命本相与生存状态的独特体验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在小说《看得见风景的房间》里,福斯特给我们讲述了贵族少女露西的爱情故事。露西依靠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逐步解构男权社会的迂腐道德准则与观念,追求真爱,最终达到确立女性自我意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日本女性传统角色在当代社会的价值认同变化过程,以日剧<冷暖人间>中女性形象群为研究文本,从女性争取自主性和话语权的视角思考参与社会工作、回归家庭对女性自我发展以及社会和谐的意义.提出东方女性可通过行动提升其话语权来争取自主性发展,从而获取新的主体认同空间,彰显女性在构建和谐家庭和社会中独特的能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30年代,《玲珑》杂志为女性提供了一个言说平台,不但致力于新女性形象的塑造,也对传统男权秩序进行抨击.在女性的笔下,男子崇高、伟岸的形象开始被消解,自私、卑鄙的一面被揭露无遗.《玲珑》对传统两性关系的反思,对男权社会提出的质疑与批判,展示出女性重构新的社会性别关系的努力.在这个过程中,女性的个人立场不断得到强化,昭示了女性主体意识建构的希望之路.  相似文献   

17.
电视剧《水浒传》中潘金莲、潘巧云、阎婆惜等女性形象的塑造应该忠于原著,以不损害原著对人物描述的基本性格和主要事件为原则,否则不但不利于人们正确了解古典名著,而且还容易造成审美误导。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福克纳最具代表性的女性形象——《献给爱米丽的玫瑰》中的爱米丽以及波特《老人》中女权主义者伊娃为例,分析了作者是如何通过对这些女性形象的塑造,展现出不同时期的女权运动对南方社会的影响,以及这些女性形象对压抑她们的父权社会所持的态度,从而突出了寻求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女权主义思想主题。  相似文献   

19.
《荷马史诗》塑造了许多女性形象,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从这些人物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荷马双重的女性观,而这一女性观又是和当时的社会历史现实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20.
“疯女人”一直是众多女性作家所钟爱和关注的形象。英美女性文学的疯女人形象从《简·爱》的伯莎·梅森到《黄色墙纸》的“我”再到《秀拉》的秀拉,在一个多世纪的发展演变中,经历了被禁锢的“阁楼上的疯女人”、奋力解除禁锢“从黄墙纸后爬出来的疯女人”和不屈不挠将“疯狂”进行到底的疯女人三个阶段。疯女人所走过的从被禁锢到完全独立,从“他者”到“自我”的“疯狂”之路,正是女性自我意识由混沌到觉醒、由蒙昧到成熟的发展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