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书档案保密制度作为保密制度中的一种,历来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宋朝所处的特殊环境更是加强了宋朝统治者对文书档案尤其是军事文书档案的保密。宋朝统治者在吸取以往朝代文书档案保密制度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实践,创立了许多新的保密方法和保密制度。这些诸如传递军事机密文书所用的“字验法”及保密奖惩制度等新的方法和制度,不但对当时宋朝的保密工作有积极意义,而且对以后各朝乃至当今的保密工作都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宋政权一直做着天朝大国的美梦,意欲恢复汉唐的辉煌,但在现实面前不断受挫,宋朝接待高丽使臣制度的流变正是这一现象的反映。宋对高丽使臣的接待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宋初以东夷之国视之,进而不断提升,至仿西夏例,进而易为仿辽例,至南宋又有回落,最后失去直接的遣使往来。这一变化过程正是宋朝国力日衰及其在整个东亚世界中地位下降的折射。 相似文献
3.
4.
告身起源于中国,是官人任官授职的公文凭证。高丽王朝建立后受唐制影响,也采用告身作为人事任命文书。高丽朝遗存的告身仅有《金傅告身》《慧谌告身》《申祐王旨》三通,分别形成于高丽前期、中期与末期。通过对文书的内容与格式分析,可以看到朝鲜半岛告身的起源及其演变。高丽王朝的告身文书体式受到唐、宋、元三朝的影响,在实际运用中结合自身的政治结构对文书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和简化,使文书与其政治统治格局更加适配。 相似文献
5.
杨卫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3,(5)
在土族族源及历史文化研究中,青海“土人”所指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研究者们因持不同族源说而有不同的解释.文章在搜集有关宋朝史料记载的基础上,结合田野调查资料,对此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卢伟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49-51
本文在细致考察史料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论证了渤海国是以粟末琳辐族为主体建立的从属于唐王朝的地方封建政权,而非高句丽的继承国。 相似文献
7.
刘江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129-139
宋朝公文在形成、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文书形态,以及这些文书的签署情况,构成了考察各官司日常政务处理及权力运作实态的切入点。本文探讨了宋朝公文制度中检与书检的含义和作用。检是公文产生过程中的一种文书形态,具有相关公文存本的功能,使得各项政务的处理有据可查,确保文书流转的严密性。与检的使用相关,书检这一政务处理的方式,在中央及地方各级公文制度中都有所体现。书检一方面表明相关负责官员的职权范围,保证了官司事务处理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维护官员的身份秩序,是宋代公文制度中对官员等级秩序的一种巧妙安排。 相似文献
8.
体育外交:公共外交的“草根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育外交,是国家公共外交对外文化交流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塑造、传播本国国家形象的重要任务。体育以其"世界通用语言"的特色,发挥着公共外交"草根战略"的作用。体育交流,尤其是大的体育赛事往往成为国家关系改善和国家形象建构的契机,体育运动员也以其"艺术感染力"扮演着公共外交形象大使的角色。本文将结合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探讨体育外交在塑造和传播我国国家形象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郑锡元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11,(3):50-57
所谓“蒙古风”,指元代蒙古族入主中原之后,随着高丽后期与元朝在人力、物力及文化交流的活跃,引入高丽并传承流行的一些蒙古风俗.大体上是从第24代元宗(公元1259年至公元1274年)开始,到第30代忠定王(公元1348年至公元1351年)的90多年时间,主要流行于王室和官吏等上层社会,以胡服和辫发最具代表性.“蒙古风”的... 相似文献
11.
曹天禄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4(5):124-128
“大外交”是邓小平外交思想内容和特征的总括。从主体上看,“大外交”包括以国家(政府)外交为主体的政党外交、首脑外交、民间外交等;从对象上看,“大外交”包括发达国家、社会主义国家、第三世界国家和国际组织等;从内容上看,“大外交”包括政治外交、经济外交和文化外交等。邓小平“大外交”思想对于我国新时期外交活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2.
红巾军活动对高丽政局和元丽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文军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5(5):34-37
元末红巾军起义,战火波及王氏高丽治下的朝鲜半岛.本文通过对红巾军起义前元丽政治关的追溯和红巾军在高丽活动的描述,指出红巾军事件对此后高丽政局和元丽关系产生了三方面的影响一、为高丽摆脱元廷控制提供了条件;二、造就了最终取代王氏高丽政权的李成桂势力;三、使辽东局势变得更加复杂. 相似文献
13.
胡刚亮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5)
关于二战前夕苏联系取的“双重外交”政策,我国史学界大多侧重于分析其后果和得失,并据此予以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忽视了苏联选择这一外交政策的外部客观环境。其实,苏联选择“双重外交”,与当时英法、德国和西方小国的外文走向有着直接的联系。三者相互作用井最终促成了苏联“双重外交”的实施。 相似文献
14.
黄普基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12,49(5)
“高丽棒子”是中国人对朝鲜(韩国)人沿袭已久的蔑称.但是,对于这一称呼的历史由来,却一直缺乏学术考证.其实,通过梳理朝鲜文献《燕行录》的相关内容可知,它来源于韩文的“帮子”一词.“帮子”原本指的是明清时期朝鲜使行团中地位低微的服役者;它从一个特定的称谓演变为“高丽棒子”这一含有贬义的泛称的历史过程,反映出的是明清时期的使团接待政策所引发的朝鲜使团与沿途的中国百姓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5.
“和”是中国儒家学说的一个核心概念,深刻影响着中国古代的治国之道和对外关系思想.今日中国的诸多外交方针政策继承和发扬了“以和为贵”的传统外交理念,在国际社会引起极大反响.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人都喜欢早婚早育,但是宋朝却有大量的剩男剩女。因为那时推崇科举制度,任何人只要考中进士,国家就给安排房子、车子、票子、位子。所以当时男青年的奋斗目标是考上进士。而女青年的奋斗目标是嫁给进士.而且大家都不达目的不罢休。 相似文献
17.
18.
张春海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16,(4):127-137
高丽的司法制度虽移植唐制而来,但由于土俗因素的影响,与唐制仍有较大差距。以刑部而论,高丽刑部是一个审判机关,组织与职能实际上是对唐大理寺与刑部的萃取式综合。在职权与定位上,高丽刑部与唐刑部有重大差别,形成了独特的一元化的权力集中型司法体制。这种体制使得刑部拥有一种整体性权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权力的不断行使与运作,这种权力不断膨胀,使得刑部在整个政治体制中逐渐取得了特殊地位,成为制衡王权的重要机构,被认为属于言官。高丽对唐代司法制度的这些"变异",主要是由于法律体系上的不同及权力格局上的差异所致。到了朝鲜王朝时期,全盘移植并适用《大明律》,王权也有了大的提升,因而可以对司法体制进行改革了,由此基本完成了向唐代制度的回归。 相似文献
19.
徐茄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10,11(3)
外交庇护是国际交往中比较敏感的问题,关于外交庇护的性质一直都存在争议,在实践中外交庇护的情况也经常发生.因此,本文首先从几个方面分析了外交庇护的性质,并对外交庇护的现状以及面临的困境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华英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1,(12):67-68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以来,中国外交理念发生深刻变化,其标志之一就是"人本理念"的兴起。中国外交政策表现可以分为国内层面的外交"为民"、"惠民"政策与国际层面的人道主义精神及关怀的展现。"人本理念"的兴起对中国外交的具体实践影响深远,尤其是对外交议程的设置、国家利益的界定以及中国与国际制度间关系的重新定位都带来一定挑战。中国相关外交外事机制与机构在应对外交理念转型及其所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使自身不断得以成长与完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