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马克思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剩余价值理论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劳资对立的经济根源。二战后,西方对收入分配问题所进行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尽管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但是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劳资矛盾,减少了社会动荡,促进了经济发展,使资本主义在自身运动过程中的矛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在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西方收入分配的某些理论与实践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2.
学术信息     
金融发展令收入差距拉大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宏观研究室主任张晓晶在《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研究的金融视角》的研究报告中指出,在目前资本收益的分配格局中,国家占了26%,居民个人占22%,这表明财产因素对收入分配产生很大影响。他认为:财产分配的不平等要高于收入分配的不平等,而金融的发展,包括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会加剧收入的不平等。他通过“库兹涅茨倒U形曲线”的研究发现,中国目前的收入差距没有呈现“倒U形”曲线的迹象,这也表明,如果不及时进行政策调整,今后收入差距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因此,他提出一系列金融方面的政策…  相似文献   

3.
历史上,经济学家、教育学家、社会学家和遗传学家从能力、随机、个人选择、教育不平等、生命周期和人力资本等视角阐述了收入分配问题,提出不同的收入分配理论,其中尤以现代人力资本理论最具代表性。现代人力资本理论吸收旧有的收入分配理论,提出全新的收入分配理论,使旧有的收入分配理论和新的收入分配理论得到了很好的结合。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财富分配方面的不平等状况便日益令人注目,自由与平等的矛盾也就日渐显露,平等也越来越具有经济的涵义"。因此,"构成近一百多年来西方社会正义论的主题的,正是这一对矛盾——自由与平等的矛盾"。罗尔斯与诺齐克等当代思想家们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了激烈争论。罗尔斯强调社会正义,关注"社会之最不利成员"的利益;诺齐克"持有正义"理论的"核心是反对国家出于平等动机进行再分配"。他们的论述都能够给我们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的提出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文指出,空想社会主义不过是“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一种“不成熟的理论”①。目前,国内的一些流行的观点主要根据恩格斯在此处对空想社会主义的界定,认为空想社会主义只能是资本主义的对立物,因而只能是不成熟的无产阶级的世界观。笔者认为,这是对恩格斯原意的误解.因为,首先,社会主义是一种反对削剥和不平等,为提高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而进行的社会改造的思想和行为.因此,凡具有反对阶级剥削和压迫,要求消灭私有制、实现平等和财产公…  相似文献   

6.
约翰·罗默运用分析方法及模型构建、博弈论等方法,界定了撤出式博弈的一般剥削观以及社会必要剥削等概念。出于对作为剥削根源的财产关系的重视,罗默转向分配正义研究,并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在于机会平等。罗默的机会平等主张根据外部不可控因素将社会成员划分为不同类型,接受每一类型内部成员的收入不平等,同时实现不同类型间相同百分位数者的收入平等,使努力程度相等而非努力数量相等的人获得相等回报。以机会平等为目标,罗默还设计了以息票为主要特色的证券市场社会主义方案,致力于兼顾平等与效率,使公民分享经济利润的机会平等,同时避免财富继承的代际不平等。罗默的正义理论和研究方法别具特色,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正反两方面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个人收入不平等是市场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因而对其经济学的理论解释复杂多样。本文选择其代表性的七个观点加以述评,即劳动力成本补偿论、非竞争集团学说以及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机会差异说、个人选择结果论、能力差别说与人力资本投资理论,财产收入不平等和社会权利的不平等。  相似文献   

8.
西方文化对于社会不平等有着各种各样的解释。马克思把社会不平等的根本原因归结为人们对生产资料占有上的差异 ,而韦伯则认为 ,社会不平等是财产、个人机遇和市场状况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 ,马克思的阶级概念是建立在人们与生产资料的关系的基础上的 ,而韦伯的阶级概念则是从财产、个人机遇和市场状况三个方面进行阐释的。在西方社会新的分层背景下 ,工人阶级的变化客观上要求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对阶级概念作出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9.
游本根 《中华魂》2010,(4):41-42
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曾湘泉近日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谈到收入差距悬殊问题时,曾湘泉引用财政部的最新调查称,我国的收入分配差距已经达到“高度不平等”状态,10%的富裕家庭占城市居民全部财产的45%,而最低收入10%的家庭其财产总额占全部居民财产的1.4%。  相似文献   

10.
西方文化对于社会不平等有着各种各样的解释.马克思把社会不平等的根本原因归结为人们对生产资料占有上的差异,而韦伯则认为,社会不平等是财产、个人机遇和市场状况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马克思的阶级概念是建立在人们与生产资料的关系的基础上的,而韦伯的阶级概念则是从财产、个人机遇和市场状况三个方面进行阐释的.在西方社会新的分层背景下,工人阶级的变化客观上要求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对阶级概念作出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恩格斯的"卡夫丁峡谷"理论认为落后国家能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实现社会主义,但对"如何跨越"没有具体阐述。对如何实现第一次跨越,列宁和毛泽东给出了回答;对如何实现第二次跨越,邓小平"南方谈话"给出了解答: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实践中遇到的挫折,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认清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绝不跨越生产力的发展阶段;遵守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严格条件,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至此,完整的"卡夫丁峡谷"理论得以形成。"南方谈话"标志着这一理论的成熟。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一个科学的有机整体,是人民立场、唯物辩证的科学观点与方法的辩证统一,其“理论与现实双向趋同”的整体性逻辑构成“两个结合”的深层本质。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源于青年马克思对“理论与现实”矛盾的解决,开启于对“物质利益”问题的深层剖析,以哲学立足现实,创立唯物主义大历史观。在这一科学理论与方法的指导下,展开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剖析,让现实印证理论,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趋势,创立剩余价值理论。由此,社会主义学说被奠定在科学的基础上,为马克思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奠定了科学前提。“两个结合”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创立和发展的根本途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社会现实的双向趋同,是一个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在卢卡奇看来,阶级是推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社会交往模式.卢卡奇的阶级理论深受“总体性”理论的影响,这与其阶级理论的三种理论渊源密不可分,即社会分工的理性化、经济利益的整体化与以货币为中介的社会整体化.因此,辨析卢卡奇的阶级概念要从阶级产生的社会基础着手,考察资本主义社会独特的经济结构及其组织形式.但也要看到,由于卢卡奇片面强调意识相较于社会现实的独立性,这使他的阶级概念在阶级产生的基础和意识产生的条件都遇到了不可调和的理论困境,从而使他的理论滑向了黑格尔主义.  相似文献   

14.
瑞典社会民主党理论(特别是所有制理论)在执政70多年内经历了多次调整与变化,从追求生产资料国有化到丝毫不触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福利社会主义;从财产的社会化到职能的社会化;从生产资料部分社会化到触及资本主义私有制的"雇员投资基金"。这一转变轨迹客观上验证了生产社会化对于生产资料社会化的要求。社会主义公有制既是生产社会化的要求,也是中国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一、收入再分配的四种模式有关收入再分配以及它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至今尚未得到人们的共识,但当代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理论和经验已经提出了四种可供选择的模式.(一)“增长第一,再分配第二”模式.这种模式把体现效率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摆在第一位,而把体现社会公平的收入再分配放在次要地位,甚至牺牲公平以求经济增长.按照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的观点,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初始阶段会出现收入分配不平等加剧的现象,随后便逐步减缓,最后这种分配不平等的增长趋势被颠倒过来.刘易斯认为,分配不平等既是经济增长的一个必然效应,也是经济增长的一个原因.也就是说,分配不平等是一种对高收入阶层有益的现象,这对经济增长是有好处的,因为高收入阶层可以使社会储蓄增加,储蓄的增加引起经济增长,这不仅仅是由于人们的储蓄边际倾向增加了,而且是由于他们的总收入以及在总收入中的份额也增加了.因此,收入的不平等不仅有利于经济增长,而且过早企图进行收入再分配还会冒阻碍经济增长的风险.只要人们等待发展走完自己的过程,暂时的分配不平等只不过是为此必须付出的代价.(二)“再分配第一,增长第二”模式.这种模式主要以亚洲的社会主义国家为代表.改革之前的中国基本上属于此模式.我们知道,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在其政治经济学著作中,运用理论抽象的方法对当时社会结构的三个组成部分——资本家、工人、地主进行了深刻的分析。运用这种分析方法,马克思准确地看到资本主义社会两极分化的趋势。与此同时,马克思还采用了另一种具体的阶级分析方法:阶级构成论。资本主义在1870年代的变化,使得中产阶级不仅没有随着资本的集中、社会形成两极对抗而从社会阶级阶梯中消失,反而随着无产阶级人数的减少而日益壮大,成为社会中的重要力量。在晚年的著作中,马克思运用"阶级构成"分析方法分析了这一中间阶级的构成状况。社会民主党理论家伯恩斯坦依据恩格斯晚年对社会结构新变化的分析,提出了新中间阶级的理论,以此作为民主斗争政策的理论依据。欧洲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民主党之所以提出"第三条道路"的理论与策略,与其现实社会中"阶级构成"的这种变化以及伯恩斯坦的中产阶级理论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针对当前高校青年学生在人权方面存在的思想认识问题,应从正面加强对他们进行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的教育;引导他们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和批判资产阶级人权思想,认清资本主义人权制度的阶级实质及其狭隘性;正确认识和评价我国的人权状况,处理好人权理想与人权现实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8.
积极稳妥地解决社会不平等问题并促进社会进步是一个全球性挑战。智能技术与全球化大生产带来的机器与人竞争、工资在全球范围内竞争等问题可能会在短期和长期两个维度导致工人低工资并在长期内处于仅能糊口水平,使得工人阶级陷入一种“悖论性贫困”状态。智能化和全球化及由此带来的阶级固化和阶级不平等深化,导致社会流动性消失,可能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稳定。无条件基本收入(UBI)作为一种应对日益加剧的不平等以及智能化可能引发的大规模失业和工资长期低位化问题的政策工具而备受关注,其在发达国家被视为应对智能化引起的就业结构挑战和改善现有社会福利制度的工具,在部分发展中国家被视为一种渐进性的减贫政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相对贫困治理将成为中国实现共同富裕的主要挑战。因此,有必要在中国倡导以渐进方式建立无条件基本收入制度,以减少社会不平等,推动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并通过实施无条件基本收入项目为国际相关进展贡献“中国经验”,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阶级理论在资本全球化进程中受到"无阶级的神话"的质疑与挑战。而考量马克思阶级理论的关键在于对人与人之间物质联系的考察,即它是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之为人的存在状态的整体考察。马克思不仅着眼于"现实的个人"的存在及其活动这一客观事实,而且包含着个人在历史观维度上所生成的"意义",即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个人之所以与交往、价值、商品、货币和资本等概念联系起来,是因为个人是以阶级的身份而存在的。阶级这一概念呈现出的正是个人在历史观维度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资本主义:一种哲学的探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研究在政治上是批判性的、在哲学上是“复杂”的,这是因为,他所关注的是把日常经验范畴与经济学中的“技术性”范畴联系起来的那种意义;而且他还从哲学的层面关注“经济学范畴”在经验话语中的象征维度,以及它们与各种层次上的权力不平等之间的关系。马克思很少使用资本主义,甚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概念,而是更多地使用市民社会的生产方式概念,他在其著作中对市民社会概念的使用导致了不少的混淆。马克思的资本概念是作为推动阶级斗争并进而促成社会生产及交换关系的革命的“主发条”而存在的,虽然这一概念具有一些缺陷,但其在方法论上和某些内容上依然是阶级社会分析理论的典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