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的法律救济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和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的进程中,农民工在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其权益保护也面临着许多问题,除农民工自身素质不高、雏权意识不强、维权能力弱等原因外,现有体制同题和法律救济渠道不畅也是当前农民工权益保护不力的重要原因.为此,应通过尽快出台专门的<农民工权益保护法>、加大劳动监察的监察力度、建立健全专门的农民工法律援助站、为农民工诉讼开辟"绿色通道"等措施,加大对农民工权益保护的法律救济.  相似文献   

2.
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近年来农民工劳动权益纠纷不断,农民工的劳动权益保护问题逐渐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农民工劳动权益包含劳动权、报酬权、职业安全保护权、社会保障权、休息权等基本权利,农民工劳动权益受损有农民工缺乏法律常识和维权意识等自身的原因,也有法律法规不完善、用人单位不守法、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等社会原因。提出完善保护农民工劳动权益的法律法规,加大法律法规的执法及监察力度,深化二元户籍制度改革,提高农民工的基本素质等途径,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劳动权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对农民工在劳动用工中被用人单位侵权的现状进行分析,认为在当前农民工维权体制存在缺失的情况下,农民工维权难以形成一个有力的维权主体,使维权始终缺乏力度。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一要加强教育,完善服务等措施,尽快完善农民工维权主体,将农民工维权纳入到法制化管理的轨道之中;二要尽快建立起系统性的维权体制,健全就业服务与保障制度,改进权益保护体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从而维护农民工各方面权益。  相似文献   

4.
当前,农民工维权问题已经成为备受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农民工维权难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国家农民工管理制度滞后以及农民工自身原因。针对这两个问题,国家在积极探索农民工管理制度,并且专门为解决农民工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对于农民工权益的保护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农民工权益受侵害的案例仍然很多,需要我们去探索新的管理渠道,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尤其是民间组织,参与到农民工权益的保护中来,让民间组织在政府的引导规范下对农民工权益的保护起到“预防”、“盯防”、“消防”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苏州市外来农民工维权意识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苏州农民工群体为对象的调查显示,农民工在工作时间、工作环境和报酬待遇等权益方面不同程度地受到侵害,而农民工害怕失去工作机会,维权成本过高,维权知识缺乏以及维权意识淡薄等因素制约着农民工维权意识的提高。因此,我们应当唤醒和提高城市农民工的维权意识,并为维权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从而真正改变农民工群体权益受损的状况,实现其向现代市民群体的转化。  相似文献   

6.
农民工的契约主体身份转型、契约环境转型和组织机制转型有助于理解农民工的劳动权益的现状及其原因。农民工的劳动权益维护需要农民工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组织资本方面的自我强化,政府应在立法、行政、司法、普法和法律援助方面对农民工劳动权益进行维护。  相似文献   

7.
农民工组织化维权的主要目标在于追求维权效果——经济权益的实现。选取组织化维权意愿、组织化维权方式、组织化维权能力、组织化维权效果等与农民工组织化维权问题紧密关联的四大要素,通过社会调查收集数据,进行因子分析、相关分析以及回归分析发现:当前农民工组织化维权的意愿较强、方式多样、能力较弱、效果一般;影响农民工组织化维权效果的主要因素包括维权组织核心领导的能力、依托维权组织能力的重要性、依托维权组织的能力、维权组织的作用和维权组织的特征,各因素对农民工组织化维权效果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影响程度从大到小正依此序排列。提高农民工组织化维权的意愿,优化农民工组织化维权的方式,支持农民工维权组织的发展,增强农民工组织化维权的能力是提高农民工组织化维权程度、提升组织化维权效果的可行选择。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问题已成为当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解决的重大政治经济问题.本文在对农民工权益法律保护的现状及理性分析基础上,指出了农民工权益保护缺失的原因,提出了为农民工维权立法的路径选择与机制创新,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就地转移农民工在乡镇企业遭遇权益受损,其维权行为受到传统力量和市场力量双重影响并体现出乡村弱者维权的特有逻辑。就地转移农民工维权空间分两个场域:在企业交易市场中,农民工基于平等的契约关系、"模糊的公正价值"与维护尊严积极维权,但制度的契约合意性、具有伦理色彩的重复博弈和无讼的乡土传统又决定了农民工作为弱者维权不彻底。在更大的乡村场域中,农民工通过闲话、频繁流动等弱者的武器进行消极的不公开的维权,并对乡镇企业维护农民工权益起到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
农民工权益的维护是一个复杂的公共政策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工会、非政府组织等的共同努力。文章通过对农民工非政府组织——番禺打工族文书处理服务部的考察,发现非政府组织主要通过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促进农民工的文化发展与休闲娱乐活动、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等方式来维护农民工的权益,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政府职能的不足。非政府组织不仅可以协助政府解决类似农民工等公共问题,而且也为我国的公共治理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通过苏南地区农民工的调查,分析当前农民工对群体性事件的认知倾向,并运用logistics模型,分析农民工群体性事件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程度。结果表明:农民工年龄、适应城市程度、签订劳动合同、体制内维权困难、参与非正式组织与否、心理危机来源和对政府的满意度对农民工参与群体性事件有显著影响;农民工工资拖欠等权益受损问题并不是引发群体性事件的最直接的因素,只有当权益受损且体制内维权困难的情况下农民工才会选择参与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12.
农民工张海超为确诊个人患有尘肺病不惜冒生命危险“开胸验肺”,这一事件引发了社会对农民工职业病维权问题的关注。我国农民工职业病维权面临着工伤认定程序漫长和维权成本高等困境。究其原因主要是法律不健全,职业病鉴定机构监管的缺失以及社会保障缺失。若要化解农民工职业病维权困境,必须健全相关法律,完善工伤保险制度并加强政府主导作用,只有这样才可切实保障农民工职业病患者权益。  相似文献   

13.
农民权益保障是指防止权益受到侵害,确保权益最终实现的制度化保护.当前农民土地权益和城市农民工的权益问题最为突出.解决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问题,是维护农民土地权益的关键.城市农民工不应成为生活在城市的“边缘人”,其合法权益应该予以保障.要用以人为本理念推进农民维权事业.  相似文献   

14.
农民权益保障是指防止权益受到侵害,确保权益最终实现的制度化保护.当前农民土地权益和城市农民工的权益问题最为突出.解决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问题,是维护农民土地权益的关键.城市农民工不应成为生活在城市的"边缘人",其合法权益应该予以保障.要用以人为本理念推进农民维权事业.  相似文献   

15.
女性农民工权益保障状况不仅表现了女性自身的利益实现程度,而且反映了女性农民工的维权意识、维权能力和一个地区的文明发展程度.安徽省女性农民工数量庞大,他们的人身、劳动和社会保障等权益受保障状况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造成女性农民工权益受损的原因非常复杂,主要是女性自身、用人单位和有关部门执法不力等多重因素综合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民工面临的困境、原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如何对待进城农民工问题是一个关乎国家长治久安的大问题,本文通过对农民工劳动就业现状和工作生活环境的描述,分析了进城农民工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的原因,建议通过建立维权体系,从法律制度上确保农民工的权益;改革工会运行机制,依靠组织力量调整劳资关系,维护农民工权益;加强职业技术教育,改变农民职业技术结构,增强他们在城市的自我生存能力;允许农民工参与城市民主政治建设,改变城市政治力量构成,畅通农民工利益表达渠道。  相似文献   

17.
农民工的权益保护是目前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从农民工权益保护的现状及现时的保护途径等方面来分析、探讨农民工通过加入工会,行使结社权来保护其权益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并分析了农民工结社权行使方面存在的问题及相关法律存在的缺陷。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正这些缺陷的建议,以促进完善和畅通的农民工权益保护的法治化途径出现。  相似文献   

18.
农民工劳动权利受到侵害,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济,原因是现存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存在问题,行政执法不严,司法救济不力,工会维权缺位。依法救济农民工劳动权利,需要完善立法,强化法律监督;严格执法,强化劳动监察;推进独立、实体化的劳动争议仲裁院建设,提高仲裁质量;设立专门的劳动法庭,加强司法救济;发挥工会职能,加大维权力度;落实法律援助制度。  相似文献   

19.
农民工维权行动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问题.基于2012年的调查数据,分析影响农民工采取维权行动的因素.研究发现:除了性别、受教育程度、行业类型、权益侵害程度变量外,心理感知维度是影响有无维权行动的重要因素;心理感知维度、维权认知维度对采取何种具体维权行动有显著影响,且影响效应有较大差异.因此,建议增强法律维权、行政维权的公信力,消除阻碍农民工发展的壁垒,引导农民工形成恰当的维权认知.  相似文献   

20.
试析农民工法律援助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建立健全的农民工法律援助机制是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是建设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要求。在全面总结农民工合法权益遭受侵犯的现状的基础上,深刻分析了农民工法律援助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而提出了建立健全的农民工法律援助机制的若干构想,从而确保法律援助机制的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