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园林专业是一门重实践的学科,本科生导师制对园林专业学生学分制的完善、个性化教育和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目前园林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存在起步较晚,存在还未落到实处以及存在与其他现有学生管理机构不能很好的结合等问题,提出园林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应注重选择有责任心的导师、明确导师职责;注重将本科生导师制与园林专业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紧密挂钩;注重将本科生导师制融入园林专业学生四年学习生活过程等实施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高等教育领域,在过去的30多年中,女性获得了空前的准入机会。但是,从社会性别视角分析,在教育起点、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上,仍然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和熟视无睹的性别歧视,具体表现在:女性特别是农村女性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仍然偏少;在学科和专业上存在着性别隔离和性别分流现象;在教学资源分配和享有上存在性别差异;在教材和教学活动中存在性别歧视;在学生组织和活动中不断复制着传统角色的定型;校园文化中隐含着对女性的规诫和限制;存在着女生就业机会不公平和就业歧视。因此,推进高等教育领域中的性别平等,应是高等教育改革中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3.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高等教育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我国女性在教育权利与入学机会公平方面得到了较多的保障,但仍存在些许不平等,尤其表现在教育过程与结果方面:社会性别分工意识影响学科选择和偏移,性别刻板印象影响教育过程不公平,家庭角色与社会角色的冲突影响教育结果不公平。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性别差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关于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性别差异鲜有研究。大学生就业数据表明,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性别差异确实存在,主要内容包括就业率的性别差异、工作报酬的性别差距、就业中专业的性别倾向、就业中行业的性别差异、职业的性别隔离。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性别差异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观念原因、制度原因、市场原因和个体原因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学科、专业管理:高等教育研究的新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科与专业是高等教育研究中的两个核心概念,但由于种种原因,学科、专业管理在高等教育研究中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成为一个被人遗忘的领域。作为高等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科、专业管理既具有高等教育管理的一般共性,又有其特殊性。就其共性而言,学科、专业管理同样是一定管理主体对于学科、专业发展的一种人为规范。就其特殊性而言,学科、专业管理又是一种特殊的管理,更准确地说是一种治理。具体而言,学科、专业治理就是政府、市场与大学彼此之间进行沟通、协调、博弈、妥协与互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略论新兴专业的专业建设——以通信工程专业建设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兴专业往往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多学科的交叉性两方面的鲜明特征,这两方面共有特征,使新兴专业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存在一些共性,如应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重视多学科知识的融合等。以通信工程专业建设为例,对新兴专业的专业建设进行了探讨,包括专业建设目标定位、特色建设与发展思路等,提出了"注重交叉学科中强势学科特色"、"以科研创建培养特色"及"充分发挥选修课在个性化教学上的作用与优势"等主要论点。  相似文献   

7.
我国实行的是以专业划分为基础的高等教育模式,即专业本位体制。专业划分乃至社会行业分工是弥补人类能力局限的科学创举。大学专业本位表现为以专业类别为培养平台、专业技能为衡量标准、专业身份为取舍依据。在教育的发展过程中,高教专业本位培养模式出现了一些偏误,存在专业功利化、专业异化等问题。正确认识专业本位的合理性以及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研究显示"双师型"教师与"学科型"教师和"实践型"兼职教师相比,职业优势相当,专业优势明显,能力优势突出。表现为能够将职业与专业、知识与技能相融合,集职业素质、专业知识和精湛技能于一体,成为专业建设的实施主力。在专业建设的多个环节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与影响,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主力军和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认同感对学生当前的学习状态以及后续职业的选择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目的性抽样,采用均值比较、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对贵州省783名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现状进行调研。研究发现:贵州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达到中上程度;在专业认同的各个维度上,专业培养得分最高而专业行为得分最低;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在年级、学生填报志愿、自愿性上存在显著差异。建议:提高幼儿园教师的工资待遇,将幼儿教师职业变成让人羡慕的职业,提升第一专业报考率;增强学生选择专业的自主性;多种途径满足学生专业发展所需,为学生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在教育领域中仍然存在着性别不平等,专业性别隔离就是其表现之一。运用定量研究,证实专业性别隔离的存在,并把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连接,从教育过程中探究专业性别隔离的产生和强化,从家庭、学校及专业环境考察影响因素,提出消除关于专业的性别刻板印象及鼓励女生在专业和职业发展的具体建议,为以后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提供探索性研究。  相似文献   

11.
我国高等教育专业设置一直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重要问题。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后,社会对大学管理、办学模式等方面的影响越来越大。近些年来,大学生结构性失业人数大幅度增加的现象再次让社会聚焦与之存在紧密联系的高校专业设置。本文对1997年以来,我国学者关于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回顾和总结,以期对我国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的进一步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高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冲突与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院校"轻通识、重专业"的现象长期普遍存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是高等教育当下遭遇的难题之一.本文从管理模式、教育观念、课程设置等方面分析了二者之间存在的冲突,并提出了相应的融合策略.  相似文献   

13.
通过讨论我国招生院校目前采取的3种主要专业录取方式,即专业清、分数优先和专业级差,对其特点及相应的报考技巧进行了思考。并对院校专业录取的可能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提出按学科大类招生培养模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符合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规律。  相似文献   

14.
通过讨论我国招生院校目前采取的3种主要专业录取方式,即专业清、分数优先和专业级差,对其特点及相应的报考技巧进行了思考。并对院校专业录取的可能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提出按学科大类招生培养模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符合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规律。  相似文献   

15.
专业差异化定价是高等教育产品差异化定价的一种实施策略,对于有效发挥收费在维系消费公平、配置教育资源及解决市场失灵方面意义重大.现行湖南省高等教育分专业定价中存在着成本依据不清晰、分类标准存误区及实施效应不明显等缺陷,需要在科学制订政府指导价的前提下,通过对不同专业实际生均成本的测算,依据不同思路分别制定"热门"与"冷门"、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不同专业的价格基准差及定价策略.  相似文献   

16.
从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形势、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及大众化教育的趋势等方面 ,阐述了地方性多科性本科院校非师范专业建设的必要性 ,指出了这类院校在非师范专业建设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就如何加强这类院校的非师范专业建设提出了思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17.
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为了促进我国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从生物科学专业结构特点和学科特色出发,结合生命科学专业定位、合理配置、教学资源整合及课程体系构建等方面进行,以突出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科体系的基础性、综合性和适应性,反映新颖的教育观念。本文就我校生物科学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科研训练、毕业论文、等方面的实践效果以及专业的条件建设进行了论述,并提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思路与措施。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大学生专业选择理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全国31个地区175所普通高校47170名2007级大一新生进行的调查及对其中部分学生的跟踪调查显示,当前我国绝大多数大学生选择专业都注重学习兴趣和就业前景等重要因素,表现出选择过程的理性;但其选择的实现和对就读专业的满意度都不尽如人意,尤其是50%以上的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满意度评价未达到"满意"水平,这就形成了过程理性与结果理性的冲突。为协调这一冲突,高等学校需要调整专业选择机制,增强专业设置和招生与学生需求的适应性,引导学生加强对自身职业生涯的规划,促使学生选择专业的结果达到理性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研究与提升学前专业本科生从教选择意愿对学前专业本科毕业生对口就业、缓解我国幼教师资匮乏具有重要价值。采用《师范生教育实习学习质量调查问卷》和《教师职业选择影响因素量表》探究实习质量与学前专业本科生从教选择意愿的现状及关系,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结果表明:实习质量中,实习生行为投入水平最低;幼儿园位置与性质影响教师指导、环境指导以及实习生行为投入水平;从教选择意愿中,从教动机水平最低;实习时长影响内在职业价值感、职业回报认识、职业选择满意度;反思与成长是影响从教选择意愿的个人内在因素;实习目标是影响从教选择意愿的外在核心因素。主要建议:探索有效路径,提高实习生行为投入水平;完善幼儿园遴选机制,加强实习基地管理;强化个人效用价值,提升从教动机;保证实习时长;实习过程中应特别关注实习生的反思与成长;贯彻并强化实习目标,提升实习生从教选择意愿。  相似文献   

20.
目前,新升本科院校约占全国本科院校三分之一。其中理工类院校占有相当比重。新升理工类本科院校扩大发展、增设专业过程中要认识到文专业的重要性;要克服实践中存在的认识模糊、不重视、文科专业管理理工化等诸多问题;要在对文科专业侧重与保护、提高位置、科学规划、突出特色等方面做好规范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