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天舒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
回顾1998年中国经济,失业问题无疑已成为一个受各方面广泛关注的沉重话题,就业问题已成为十五大以来我国经济生活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难题。当前,我国的就业压力主要来自两方面。其一是增量压力,表现为未来几年内,我国的劳动力每年将以1000万人左右的数量增长;其二是存量压力,主要表现为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1亿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将被从农业中释放,以及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大批企业冗员的释放。最近的一项调查表明,约有52.3%的专家认为目前我国城镇失业率在8%以上,其中有25%的人还认为实际失业率在1… 相似文献
2.
陈朝龙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3)
对劳动者来说,失业是再糟糕不过的事了,对资本家来说,过量的失业也非吉祥之兆,因此,美国的《就业法》郑重宣称:“联邦政府的一贯政策和职责是运用符合……国家政策基本精神的各种可行手段,最大限度地提高就业水平”。然而,事实却不断地为马克思的判决书——资本主义不可能也不会消灭失业——增添着实证材料。比如,即使在经济繁荣的1941至1968年期间,美国的失业率也平均达4.4%,70年代达6.2%,1982年又进一步上升到10.6%;西欧国家六十年代的失业率为2~8%,1975年达7%,1980~82年上升到9~10%,近几年的失业率都在11%以上;就是被世界公认的经济情况较好的日本1976年失业率也有2%,1986年已接近8%。 相似文献
3.
揭示了我国农民小生产不适应大市场的主要表现,论证了农户经营市场化和商品化程度的同时提高是矛盾产生的根源,指出缓解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应当发展中介组织,变农户分散入市为有组织入市,从多方面实现矛盾的整合。 相似文献
4.
佘宝兰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98,(4)
城镇失业下岗人员日益增多,既是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内部隐性失业严重,经济发展战略上片面推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以及五十年代人口政策方面的失误等诸多矛盾在就业问题上的集中反映;又是市场经济体制,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企业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必然产物。社会主义并不要求消灭失业,而是要通过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用立法规范来控制城镇失业率。同时要尽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5.
豆宏健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5)
在当今社会偏见仍然无处不在,只是偏见的表现更加隐蔽和微妙.偏见的存在持久而顽固,它的产生既与人类心理特征和认知的缺陷有关,也有竞争和学习的社会根源.偏见作为一种破坏性的事实,对偏见的持有者和偏见的对象都是有害的,必须予以正视和消除. 相似文献
6.
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的表现与根源及其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揭示了我国农民小生产不适应大市场的主要表现 ,论证了农户经营市场化和商品化程度的同时提高是矛盾产生的根源 ,指出缓解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应当发展中介组织 ,变农户分散入市为有组织入市 ,从多方面实现矛盾的整合 相似文献
7.
寇东亮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6(2):5-8
规范伦理是现代性道德的主导理论形态;现代性道德面临着自身难以克服的诸多理论困境,这些困境的产生根源于现代性伦理学存在的"道德本体自我化"、"道德关系契约化"、"道德内容知识论化"、"道德生活殖民化"等理论缺陷;必须探寻消解现代性道德困境的有效理论途径。 相似文献
8.
实现男女平等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尽管女性在我国的地位得到了大幅提高,但男女不平等现象还是随处可见。究其原因,经济根源是探究男女不平等根源的首选,而政治、文化、历史等原因也是造成我国现阶段男女不平等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张洪修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4(2):84-87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学风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学风不正的问题目前依然严重存在,其突出表现有:照抄照搬,教条主义;断章取义,实用主义;作风飘浮,形式主义;一得之见,狭隘经验主义。学风不正有着深刻的历史、社会、体制和思想根源。找准病根,对症下药,学风建设才能取得更大成绩。 相似文献
10.
肖延方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5)
长期以来,我们根据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人口中相对过剩的论述,在理论上认为失业是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社会主义不存在失业问题,即使出现部分人“待业”,也只是工作失误造成的暂时现象。随着劳动制度改革的深入进行和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各个企业必然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从生产经营的实际需要出发,自主地招收工人和辞退工人,将有相当数量的职工由企业内部的隐蔽性失业转化为 相似文献
11.
12.
13.
试析我国现阶段贫富差距的状况、根源及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培暄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1996,(4)
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社会成员间原有的利益分配格局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贫富差距状况日益明显,形成我国现阶段贫富差距的根源是多方面的,既有按劳分配的因素又有按资分配的因素,既有历史的遗留因素又有改革开放的新增因素,既有合法的因素又有非法的因素,既有体制上的因素又有政策执行中的因素。我国现阶段贫富差距与“两极分化”在性质上存在差别。要遏制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防止两极分化,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1)
失业是和社会化大生产及现代商品经济运动相联系的社会现象.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供过于求.用人为方法实现充分就业,使企业中出现了大量隐性失业者.改革就业制度,隐性失业显性化,会给失业者本人、家庭及社会带来损失,但对提高效率,强化企业管理,降低工资成本,促进劳动力流动,优化经济结构等有一定积极作用.为消除失业带来的问题,除了要千方百计增加有效率的就业,还必须从保险范围、基金筹集、待遇标准等方面完善和改革我国现行待业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5.
16.
安立仁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0(4)
从理论上论证了技术进步在微观上的就业挤出效应及联动效应、宏观上的挤出效应及互补偿效应.认为在宏观上技术进步对就业有挤出效应(或对失业有正向作用);同时技术进步对就业又有补偿效应(或对失业有负向作用).建立了技术进步与就业关系的VAR模型,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证明了这两种效应的确存在. 相似文献
17.
高黎平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4)
正象笔者在自己撰写的《弗洛斯特短诗的哲理思想》一文的结语中所提到的那样,弗氏短诗哲理思想的研究仅告一段落,本文拟作续篇就其做进一步的纵向透视。 诚然,并非每个诗人都能写出哲理诗,更不用说情理融合的哲理诗了。对弗氏诗的哲理的具体内容已进行详尽的解剖后,细心的读者兴许会问究竟其惊深的哲辩思想缘由何处。因此,对哲理的根源及表现做一番探讨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8.
杨国顺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6(2):39-42
造成目前我国大量工人失业的根本原因是我国庞大的劳动力供应总量与相对较小的国民经济产业规模之间的矛盾性.市场经济对效率的追求和我国经济发展动力机制改革的滞后则把失业问题公开化和严重化了.解决我国的失业问题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9.
乔榛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
失业是中国目前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由于中国的失业是伴随着改革由社会主义的充分就业转化而来的,因此,要弄清楚目前的失业问题,必须联系马克思主义失业理论和我国就业体制的变迁。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失业理论的分析,进而研究我国社会主义就业体制的特征,以说明我国目前失业的性质 相似文献
20.
论西方腐败根源论在中国的译介与反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传利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
译介到我国并发生较大影响的西方学者的腐败根源论有三种 :民俗腐败根源论、寻租腐败根源论、现代化腐败根源论。当西方腐败根源理论被译介到中国时 ,学术界至少出现了两种声音 ,一种是译介者们的赞同声 ,另一种是怀疑者或反对者的质疑声。译介者们和赞同者们试着用这一理论来解释中国发生的腐败 ,而反对者则拒斥西方的腐败根源论。我们认为 ,西方的腐败与反腐败理论是在与我国有很大不同的社会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我们不能盲目崇拜 ,照搬照抄 ,应自觉进行制度背景的转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