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语言变异是偏离语言常规的一种语言形式 ,变异的语言传递着一种特殊的审美信息。语境是受话者进行话语理解的重要基础 ,它具有八种功能 ,其中最基本的功能是制约和解释功能。语境的制约功能对言语的选择起限定作用 ,语境的解释功能可对语音、语义、词汇、形式变异审美信息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2.
系统功能语言学和语用学是两种不同的但又可以相互补充的语言理论。语言学家对于英语和汉语中许多用一种形式间接地表达另一种功能的语言现象,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解释。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框架下,语言学家认为这种现象属于语法隐喻中的语气隐喻,是由于言语语气与言语功能之间的不一致而产生的。言语行为理论中的间接言语行为则认为这是由于说话人的字面之力和言外之力不一致而产生的。两种理论在解释时存在着许多的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3.
语境指的是言语表达的背景,通常有两种类型:一是言语的历史文化背景,包含一定社会的历史状况、文化传统、心理结构和民族特征等内容.它是独立于言语体系之外的语境要素.二是语流,又称语言环境(狭义),是指言语体系中各语言单位语义、语法上的相互制约关系.所谓据语境释义是指根据语境对词义的制约、显示作用来解释词义的原则.本文拟据词义与语境之间的关系探讨《毛氏故训传》(以下简作从毛传)据语境释义的依据和方式.  相似文献   

4.
会话中的隐喻使用是说话人有意识选择的间接表达,带有强烈的言语意图,其语用意识突显程度低。隐喻使用的言语主体、言语意图以及语境是考察其认知顺应过程的必要条件。说话人在具体的语境中总是根据自己的言语意图来决定对语言义和语境因素的利用,把隐喻表达的语言义转换成适合表达自己言语意图的言语义。  相似文献   

5.
委婉语的语境制约与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委婉语是语言实现其交际功能的重要途径。在言语交际中,委婉语的使用离不开特定的语境。语境是一个有机且不断变化的言语交际环境,包括语言语境、交际者的认知机制、物理世界、社交世界、心理世界及跨文化语境等因素。本文从委婉语的典型特征和语境的内涵着手,进一步阐述了语境对委婉语使用的制约功能和对委婉语语义的解释功能。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人类所独有的信息传送工具。人们在利用语言进行信息传递时,总处于~个特定的语言环境之中,这个环境制约和影响着传递过程中言语意义的确立。这种语言环境也称为“语境”。从形态上分,语境包括两个方面:一、文章或言谈的上下文。此属内语境。它指语言内部结构中词汇、语句、没落、篇章之间的意义关系。二.语言交际中所包括的某种情景氛围以及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等在内的社会环境。此届外语境。它指语言外部的诸如民族文化传统、历史背景、风俗习惯、现实情景、感情性格、职业身份等及话语前提。这是非言语成分。上述两种形态的…  相似文献   

7.
口语交际能力具有依赖语境和心理认知的非言语特征。在口语交际过程中,言语行为必须要全语境化,通过语境解释说话人和受话人的言语和非言语信息。口语语境的非言语信息促使交际者不断借助语境构成心理表征,使交际呈现出语言群体共有的特征和个体的差异。这些特征要求外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必须建立一定真实的语境和符合心理认知的语言输入。  相似文献   

8.
修辞是为了较好地表达思想和感情 ,适应特定的语境而采取的运用语言和语言风格的方法、技巧或规律。这说明修辞和语境的关系十分密切。语境就是使用语言的具体环境 ,也叫言语环境。语境有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之分。内部语境指一定的言语片断和一定的上下文。它包括词语之间的关系 ,各句之间的关系以及段落篇章之间的关系。外部语境指存在言语片断之外的语言交际的客观因素或主观因素。语境还可分为狭义语境和广义语境 ,或小语境和大语境两种。也有的把语境分为语言的和非语言的两种。狭义语境或小语境是指书面语的上下文或口语的前后语所形成…  相似文献   

9.
结合语言顺应论的动态语境观,可建立一套劝说言语行为顺应模式,这一模式认为,从劝说语用策略到语言形式的选择是说话人在顺应劝说目的和交际语境的前提下不断进行协商、选择的过程.在劝说言语行为中,交际语境包括心智世界(情感、观念)、社交世界(社会权势、社会距离)、物理世界(时间、场合).交际语境的变化要求说话人不断地选择恰当的语用策略和语言形式,直至实现劝说意图.从《红楼梦》文本中收集到的劝说实例可验证这一模式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语境顺应是指语境和语言之间需要不断相互适应,即不断作出相互选择。语言与语境之间的顺应关系是双向的,在语言使用过程中,一方面语言要顺应语境,即对话语发出者来说,运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时,要想表达得准确生动,除了遵循语言结构规则之外,还要注意语言策略的选择,运用一些巧妙的表达方式,从而使话语接收者产生共鸣并易于接受。另一方面语言也在改变和重塑语境,不同语境决定了词语的不同意义。语境对言语交际中某些语言现象可以起到帮助理解、辅助说明和补充意义的作用。理解话语意义只有依托相应语言环境才能得到确切解读。从语境顺应角度,通过语料分析如何运用语境进行语言选择和解读,旨在阐明语境在言语交际中对话语意义表达和理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运用语言顺应论,寻找到形式—功能—意义之间标志性英汉前置主位的语用理据,验证了句法变异往往并不受句法因素制约,并发现标志性前置主位作为一种变异构式的形式,是言语使用者在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中与受众协商顺应的结果,语境和结构相互顺应得以发展,形成一个以语用策略为基础的选择过程。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将对外汉语教学中所谓的功能界定为交际功能,并提出语言功能和言语功能两个概念,指出语言功能是语言形式自身所具有的功能,撇开语义、语境、语气及文化因素等的影响;言语功能则是一个个具体的言语行为所具有的功能,是语言功能在具体语境下的实现。在对外汉语功能教学体系中,语言功能是主线,言语功能是辅线,二者地位不同。在此理论基础之上,提出建立汉语交际语法体系的构想,并强调交际语法当完全建立在语言功能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3.
语境是言语交际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语境具有对话语进行解释和制约的功能。本文从语境的不同 层面,从动、静两个角度探讨了语境与交际者、语境与话语理解的关系,揭示了语言学习中正确理解语境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语言总是在语境中发生,并在一定的语境中得以理解和解释.任何语言活动都必须依附于特定的语言环境".语境即语言环境.最早的语境提出者马林诺夫斯基把语境分为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三类.而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代表韩礼德则把语境分为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包括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不管怎样分类,语言的理解总要结合语境才能领会言语使用者话语表达的实际含义."翻译是一种双语互动,在这一互动中,语义的转换是核心,翻译中的理解和表达都是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的,因此语境的分析是获得正确语义转换的重要手段.词语是最小的语言使用单位,译词的准确是确保译入文忠实传达译出文语义的基础.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以语境为依据,从译出文的字面意义出发,紧扣语境因素,才能准确理解译出文词义并选择贴切的译词".[1]  相似文献   

15.
言语交际中的动态语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语用学理论,凡是对话语产生影响,并与当前言语交际密切相关的语言内和语言外的所有主客观因素都称为语境。本文从语用学角度,强调语境的构建是一个与具体的语用行为密切联系、同语用过程相始终的动态的过程。从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两个方面分析在动态的言语交际过程中,动态语境对言语信息的释义和制约功能。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讨论了在言语交际过程中 ,交际者的认知功能在话语解释中的作用。分析了言语交际中语境选择和语境效果的关系。指出 :言语交际的关键在于言者和听者在认知推理上的趋同性和合作性。  相似文献   

17.
在会话中使用隐喻是说话人有意识选择的间接表达,带有强烈的言语意图,说话人在具体的语境中总是根据自己的言语意图来决定对语言义和语境因素的利用,把隐喻表达的语言义转换成适合表达自己言语意图的言语义。因此,在实际的语言交际过程中,会导致听话人的理解与说话人本意不符,有些甚至大相径庭,从而产生话语误解。本文试从认知隐喻学的隐喻类型出发,通过不同的隐喻思维类型推究话语误解的原因,并简要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8.
考察隐喻的使用,其说话人、言语意图以及语境三要素是认知顺应过程的必要条件,其中语境在隐喻使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隐喻的使用是在会话这一相互行为中,说话人为了传达交际意图使交际得以成功,与语言使用者的心理世界、物理世界、社交世界和语言性语境相互顺应所采取的语用策略。  相似文献   

19.
美国哲学家塞尔关于言语行为的表述认为:“任何言语都存在于一定的语境中,排除了语境因素,把某种形式看作是表示某种功能的固定手段是过于简单化的设想,是站不住脚的”,我们知道实际交际中,可以依靠说话人的语调、口气、态度的变化表现出语义轻重,但是在网络论坛聊天中,由于受空间的限制,身份的缺失,交际不是直观的,光凭文字形式是远远不够的,言语本身具有的暧昧性和多义性有会成为人们之间沟通的障碍,因此要借助传播过程中的其他条件或情境来消除.  相似文献   

20.
语境是语用的中介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引言语用研究是当代语言科学的新兴课题,它研究语言符号与解释这些符号的主体之间的关系。与该课题密切相关的一个基本概念就是本文将讨论的“语境”。这是因为,语言符号的应用过程与应用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