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在义利观上的深刻洞见奠定了中国古代儒家伦理思想的基本路向。先秦儒家认为,礼义与利益并非单线统摄,而是双向互动的关系。义利既可两有,又会相互冲突。面对义利冲突,先秦儒家主张通过礼义的方式去解决和调节公私、群己、人我的利益冲突,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义以为上”“义之与比”“见利思义”“义然后取”的义利抉择原则,其内在根据是“义以为质”,把义视为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规定,从而将人是什么、应该做什么人、怎样做人这些根本问题统合到如何做一个仁人义士的问题上,为儒家君子成德之教的展开奠定了基础。先秦儒家对义利观的思考,对于新时代社会主义义利观的建构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荀子是中国先秦时期的儒家大师,也是先秦诸子文化的集大成者.荀子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有深刻影响,要言之,可分"继往"与"开来"两方面."继往"角度说,荀子在诸子中突出的批判继承了先秦学术;从"开来"角度言,荀子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发展方向,并影响了中国传统儒家学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先秦时期"愚民"的主要内涵,涉及知识、性情两个方面。就知识方面的"愚民"而言,先秦诸子普遍认为社会大众在是非辨别、利害判断方面存在愚昧无知的不足。"民愚"判断既是先秦诸子政教思想的社会基础,又是一种最早的国民性批判。性情方面的"愚民"则是先秦诸子理想社会状态中的民风民俗,蕴涵着先秦诸子对现实"狡诈奸猾"社会风气的强烈批判意识,不能简单地认为先秦诸子在具体政策措施层面提倡"愚民"、"反智"。探讨先秦诸子,尤其是几乎已成学界公论的法家"愚民"思想,应对研究者的价值立场和前提预设作一具体分析,反思"愚民"论的相对性和历史性。先秦诸子"愚民"论的话题,不仅关涉对先秦诸子思想内涵的重新认识,而且对于提升当代中国对于传统文化的自信心亦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4.
《孔学堂》2015,(3)
最素朴的思维方式可以说是前逻辑或原逻辑,预设着一个民族逻辑思想的发展方向。先秦时代具有丰富的素朴辩证法思想,辩证思维已然成为了先秦诸子自觉或不自觉地用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从先秦名学的角度看,先秦时期辩证思维对先秦名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诸子在对名实关系的探讨中,认识到了"名"本身蕴含着的矛盾对立面的关系、名与实的运动变化性以及在新的条件下原有的名实对应关系会发生改变等情况,这些都蕴涵着辩证思维的精神。以先秦儒家为例,探讨先秦时期辩证思维对先秦名学的影响,不仅有利于展现先秦时期逻辑思想发生、发展的全过程,而且对先秦时期逻辑思想的拓展和深化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一、从先秦的"百家争鸣"到宋代的"思想解放" 中国历史的每个阶段,都有其演进特征及时代风格.学术史的演进也同样如此.先秦整体上是诸子百家争鸣的时代,不但形成了孔子、孟子、荀子等人的儒家学术,而且也形成了老子、庄子等人的道家理论,同时也形成了诸如墨家、名家、法家等具有体系性与实践性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6.
先秦诸子的廉政思想及其现代价值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贤秋 《唐都学刊》2003,19(2):48-53
先秦诸子的廉政思想产生于先秦社会转型时期。尽管由于学派不同 ,但各派对廉政的认识几乎是趋于一致的。廉政必须解决好爱民、举贤和法治等问题 ,这是先秦诸子的一致共识。这些思想不仅在当时达到了相当水平 ,而且在今天也仍然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7.
《社科纵横》2018,(2):88-92
在先秦儒家思想中,人民呈现出两种看似矛盾的双重形象。一方面,人民作为一个整体概念在先秦儒家的政治理论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人民赋予了君主制存在的价值,民心的向背决定统治者的成败。这时的人民形象是正面的,看起来十分神圣、高大。另一方面,先秦儒家又多次强调人民道德低下、愚昧无知。这时的人民形象是负面的,看起来十分卑劣、渺小。人民的这两种形象可谓是判若云泥。一些学者认为先秦儒家关于人民正面形象的言论是一种政治修辞,神圣、高大的人民是虚构出来的一种幻象,其真正目的是为君主统治服务。人民作为整体好似被先秦儒家推崇,而人民中的每一个个体则被先秦儒家轻视。负面形象才是先秦儒家对人民的真实看法。这种观点值得商榷。其实,先秦儒家既承认人民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决定国家命运的力量,又珍惜人民中的每一个个体的生命价值。先秦儒家认为人民的真实人格呈现出依附性的特征,既可为良民又可为莠民。这要取决于人民所处的政治环境。  相似文献   

8.
思维方式不仅是任何一种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它的最高凝聚或内核。要深入研究先秦德家文化,必然要涉及到它的思维方式问题。所谓思维方式,是指那些长久地、稳定地、普遍地起作用的思维方法、思维习惯,以及对待事物的审视趋向和众所公认的观点。研究先秦儒家的思维方式,不仅有助于我们更进一步了解先秦儒家思想,而且对我们树立现代思维方式也有着借鉴意义。一、先秦儒家思维方式先秦儒家的思维的方式是一种整体稳态平衡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表现在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从静态角度看,先秦儒家的思维方式表现为“天人合一…  相似文献   

9.
先秦诸子的语言观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先秦诸子的语言观念[韩]朴均雨一、前言这是学生对《先秦诸子的语言观念》的浅见的读者报告。首先要说明的是,为什么学生采用这个标题?这是因为在春秋战国时代,百花齐放,诸子争鸣,每一个得“道之一隅者”(苟子解蔽篇语),没有不希望得君行道,于是,滔滔雄辩的说...  相似文献   

10.
独尊儒术对思维方式的影响○张东中国古代哲学由春秋战国到汉代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转折:先秦诸子的百家争鸣为独尊儒术的局面所代替。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儒家学说已今非昔比,成了官方之经学,走了独尊神位,对当时和以后的哲学思维方式发生了深远影响。一、对儒术的独尊...  相似文献   

11.
承继儒家孔子之礼统,博采先秦诸子之见长,荀子之“礼”具备了人格修养、生活实践、政治制度等多维内蕴,展示出超越传统的新气息。领悟古人的良苦用心,品味源远流长的理性关照,对于我们今天的理性建构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2.
董根洪 《学术交流》2006,(12):26-30
先秦儒家与道家都提出了著名的社会和谐思想。儒家所持的是仁礼和谐型的社会和谐思想,而道家所持的是自然和谐型的社会和谐思想。在二者都追求和谐社会,都把统治者视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力量这一共同点之外,在关于和谐社会的性质、内容与走向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等问题上表现出更多的不同点。相比较,儒家的社会和谐思想体现出更多的积极意义。尽管二者在关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特征上与现代社会的和谐不同,但儒家和道家社会和谐思想中重视民心民意、重视经济利益关系的和谐、重视思想道德与制度关系的和谐等许多观点,对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3.
义利问题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而以孔子、孟子和苟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义利现则奠定了整个儒学乃至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义利思想的基础。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历史地、全面地分析和看待先秦儒家义利观及其对现时代的正月两方面的影响,不仅有助于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进一步挖掘和研究,而且有助于树立适应时代要求的新的价值观念,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先秦儒家的义利观先秦儒家的义利观,是由孔子肇始,经盖、苟续成的。其所谓的“义”,是以宗法礼制或宗法伦理道德为基本内容的。其所谓的‘乔心则主要是抬物质利益或个人…  相似文献   

14.
《求是学刊》2017,(4):152-161
冠的本义是头部饰具,因先秦儒家的冠礼而具有了等级秩序的象征意义。法家更进一步,将履和冠并提,运用到阐述其尊君思想上,并形成了异于先秦其他诸子的绝对尊君理论。"冠履之喻"也完成了由器物之别到自然之势的象征再到君尊臣卑与社会之势的转变。西汉时期,"冠履之喻"一再被提及,法家的绝对尊君思想得到宣扬,法家学说因此也为西汉时期皇权主义的塑造提供了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5.
李波 《创新》2018,(2):80-86
先秦儒家的乐论思想最为丰富,而作为先秦儒家的集大成者,荀子音乐批评思想的丰富性则更为显著.荀子对孔子雅郑音乐观念的继承和发展完善了礼乐治世的儒家音乐观念,而他对墨子"非乐"思想的针对性批判则进一步凸显了儒家乐教的文化价值与意义.特别是荀子在一定程度上注意从音乐本身的角度对音乐体裁、经典音乐作品和音乐风格以及现实音乐生活进行批评等更显示出了先秦音乐批评的发展.经过后世儒家特别是汉儒的大力推崇,荀子音乐批评思想影响深远,奠定了中国传统音乐批评的基本样态.  相似文献   

16.
《汉志》的"九流十家"之说深刻影响着历代学者对先秦学术思想的理解,但这一观点却并非是对先秦思想的忠实还原,而是基于其时代思潮与自身学术立场所作的理论建构.先秦学者多以人论学而不称家派,至司马谈《论六家要指》始以家论学,将诸子分为六家,并欲以道家统摄诸子.《汉志》又扩展为"九流十家",将司马谈口中的"道家"降格为"杂家",并以六艺统摄诸子,以"诸子出于王官"说为其羽翼.然据《庄子·天下》篇所论,六艺与诸子并非相互统摄的关系,由此可见《汉志》"以六艺统诸子"的观点是基于其时代立场所作出的理论建构.  相似文献   

17.
王广 《唐都学刊》2005,21(3):46-47
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社会生活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诚信缺失问题,已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因此,在现时期研究诚信问题,不仅具有学理价值,而且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最近,唐贤秋博士的新著《道德的基石———先秦儒家诚信思想论》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在作者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完善而成,是一部富有新意的学术专著。通观此书,主要有以下特点:首先,该著以如何承接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着眼点,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中国历史上的先秦时期,对先秦儒家诚信思想作了一次深沉而细腻的历史巡礼。为了获得先秦思想的本真面貌,作…  相似文献   

18.
叶岗 《浙江学刊》2004,(3):163-168
<汉书·艺文志>对中国小说发生期现象作出了理论总结,但它是否仅具有目录学意义还是同时具有文学意义,学界存在着不同争议.文章认为,虽然<汉志>"小说家"有着与诸子九家共性上的经学化色彩,然而,刘、班诸人对于"小说家"在<汉志>中所处的特殊的结构性位置、借"不可观"所表达出来的对其文学性质的认定、不同于其它诸子九家之序的<诸子略·小说序>的表述结构,都表明"小说家"有着与诸子九家不同的文学化色彩,这是它在文化整体格局中的个性.这种体现在"小说家"中的经学化和文学化色彩,实出于<汉志>作者的儒家立场和文学意识,它们构成了"小说家"在<汉志>中的文化语境.  相似文献   

19.
匡小军  杨海平 《社科纵横》2006,21(8):138-139
先秦儒家关于人性的探讨,孔子提出“性相近,习相远。”提出抽象的人性问题,引发儒家对人性思想深入分析。孟子认为性善其情可为善为不善;荀子提出性恶,化性起伪。先秦儒家的人性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20.
黄如珍 《生存》2020,(11):0011-0012
先秦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其文学成就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先秦诸子散文的艺术魅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内在的思想内涵以及外在的语言论辩形式。这对高中生学写议论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尤其是它的论辩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