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在当今世界经济与文化日渐"趋同"的同时,文化意识上的"求异"则成为各国有识之士的共识."求异",即是保持世界文化的生态平衡.音乐是一种文化,通过一种音乐可以感受一种文化,了解一个民族.因而,保存并发展本土音乐是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对等交流的出发点.在重视本土音乐文化传承的基础上,倡导"多元文化观",开阔学习世界音乐的文化视野,才能培养出既具有强烈民族意识、又富有创造性的音乐人才.  相似文献   

2.
透视语言与"文化身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语言和文化的角度透视语言与文化身份的关系,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语言在文化身份的建构和维护中起重要作用,"文化身份"是语言的管轨,同时具有多义性和复杂性.在当今多元文化全球性互动时代,如何正确地看待不同文化身份之间的相互融合以及冲突,这对不同文化的个体身份确认和民族文化身份认同,维护和巩固各自的"文化身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21世纪的中国音乐教育,面对着本土化和全球化两种时代语境.音乐教育的本土化主要是作为传承本民族音乐文化的教育体制,需要进一步体系化,倡导"以中华文化为母语",注重民间音乐自身的传承方式.而全球化则是放眼世界,推行"多元音乐文化教育",以平等价值观在文化中学习世界各国各族的音乐.  相似文献   

4.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世纪,人类文明将进入知识时代.作为体育文化生产(科研)、体育文化传播(教学)和体育文化利用(科技产业)相结合的高校,体育文化被各国所重视.本文结合2007年我国提倡的"阳光体育运动",分析了我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及特征,并指出了在"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一、"原创力"是什么 "原创力"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贯穿人类发展历史,引领着每一个时代的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进步.当前,经济界正在围绕国际经济发展现状和趋势,以及各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开展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寻找培养企业原创力的路径;文化界在围绕文化软实力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问题,探索文化原创力及其拓展模式;科技发展本身就是"原创力"的一种表达.  相似文献   

6.
在20世纪,西方文学的变异是如此的明显,从而形成了它与过去每一个时代的文学差异甚大的特性,由此,20世纪西方文学也就被打上了别具一格的时代痕迹,弥漫着浓厚的时代文化的氛围,从而呈现出20世纪西方文学极为鲜明的"文化品格".显然,探究20世纪西方文学的"文化品格"的形成原因和认识价值,不仅有助于我们从宏观的角度把握20世纪西方文学,而且更有助于我们对20世纪的西方社会和文化更全面的了解与认识.  相似文献   

7.
从"风"到风俗的意涵演进体现为如下文化化历程商周及春秋早期,"风"被神化并呈现出自然律与文化化相结合的特色;春秋早期到中后期,"风"渐次出现牝牡相诱、风气、采集、民间音乐等义项,展现出文化化的群体品格;春秋后期至末期,官方将先王之乐的风教作用与群体文化直接相连,提出"天子省风以作乐",风俗之义最终脱离民间音乐,具有了意识形态品格.这一历程启发荀子首倡"移风易俗"命题,显示了先秦官方文化政策的形成背景.  相似文献   

8.
"西方冲击-中国反应"的中国现代化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不仅大量的历史研究已经打破支持该理论的"中国社会长期停滞论",而且中国作为另一种文明形态,有自己现代化的独特的形式与道路,不能套用西方的"语法".如果把现代化理解为人类自我解放的历程,那么中国的现代化在晚明时代就已经开始.其中以江南越地为核心的启蒙思想谱系构成了一条思想主线.它渊源于中华文化内部海洋型的江南文化(其中越文化具有母文化的性质)与内陆型的西北-中原文化冲突与融合的结果.特别是宋以后这两种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日益构成中国近代化的历史主线.因而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也可以理解为"面海的中国"(东南沿海)的海洋-工商文化的"小传统"(次要传统)冲击农业-官僚政治文化的"大传统"(主要传统),并日益从边缘走向中心,影响中国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20世纪末美国出现了"文化共融主义"音乐创作流派,其音乐体现了作曲手法和作品内容的综合性.他们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音乐素材和手段,注重从不同音乐文化背景中吸取创作养料,表现出跨文化多民族的音乐风格,以及用多元化音乐语言来展现音乐艺术的共融.  相似文献   

10.
"西方冲击-中国反应"的中国现代化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不仅大量的历史研究已经打破支持该理论的"中国社会长期停滞论",而且中国作为另一种文明形态,有自己现代化的独特的形式与道路,不能套用西方的"语法".如果把现代化理解为人类自我解放的历程,那么中国的现代化在晚明时代就已经开始.其中以江南越地为核心的启蒙思想谱系构成了一条思想主线.它渊源于中华文化内部海洋型的江南文化(其中越文化具有母文化的性质)与内陆型的西北-中原文化冲突与融合的结果.特别是宋以后这两种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日益构成中国近代化的历史主线.因而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也可以理解为"面海的中国"(东南沿海)的海洋-工商文化的"小传统"(次要传统)冲击农业-官僚政治文化的"大传统"(主要传统),并日益从边缘走向中心,影响中国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雅乐"之美学意义原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雅乐",有学者认为是指正统的音乐,即无论是从审美意蕴看,还是从审美表达看,都符合礼乐规范,能体现儒家所极力称颂、和士大夫政治文化精神一脉相承的政治伦理教化审美观念的宫廷音乐,即所谓的"古乐"、"先王之乐",这种音乐一般都在祭祀活动和朝会仪礼中采用.有的学者则认为"雅乐"即<诗经>中的<雅>、<颂>.应该说,这些看法是有问题的.实际上,"雅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而且也并非仅指音乐.  相似文献   

12.
福建红色文化具有独特的时代价值,是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可多得的文化教育素材,福建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是文化育人的内在要求.基于"三全育人"视角,从打造全员育人工作队伍、形成全过程育人链条、构建全方位育人格局三个方面探索福建红色文化融入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3.
欧洲近现代音乐教育体系的引入,促进了东西方音乐文化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音乐的发展.但"欧洲中心论"抑制了中华民族优秀音乐文化的发展.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加强民族音乐教育.本文将从"侗族大歌"引入视唱练耳课堂教学的可行性、操作方法及预期的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探讨建立一种以母语文化为基点的视唱练耳教学方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文化"概念界说新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文化"概念的界说,在文化研究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但这种界说历来又都歧见迭出、莫衷一是.从基本类型的视角来看,有描述性定义、社会性定义、主体性定义、功能性定义及历史性定义等.有机融合其可取之处淬成一家之言,把"文化"理解为是人类在社会实践史上的"人化"与"化人"的整个互动过程和成果的总和,将有利于人们达成对"文化"概念的共识.  相似文献   

15.
"新经济"是一个经济现象,更是一个文化现象.信息革命和全球市场的形成推动了各国间文化的交融与冲撞,传统文化的嬗变与融合反过来又成为决定新经济深化方向的根本人文因素.本文以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知识化为宏观分析背景,以经济与文化的互动、协调关系为主线,综述了新经济条件下生存环境与中华文化国际研讨会上来自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的主要观点.  相似文献   

16.
"纳西古乐"与纳西族传统民族音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西古乐"这一称谓源于20世纪50年代末.当时,丽江洞经音乐演奏者为避免把宗教视为封建落后的政治风气而将丽江洞经音乐称为"丽江古乐";90年代初宣科先生用"纳西古乐"取而代之,也是专指"丽江洞经音乐".长期以来由于丽江大研古乐会是以演奏丽江洞经音乐为主的,所以在许多人的观念中把纳西古乐等同于丽江洞经音乐.其实,"纳西古乐"是指在纳西族的历史发展长河中,由纳西族先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不断创造并融合外来音乐,而逐步形成并传承至今的传统民族音乐,包括"丽江洞经音乐"以及"崩思细哩"、东巴音乐和"热美蹉"等.  相似文献   

17.
在历史哲学的层面上,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中包含着对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的一种两阶段划分形式.以交往从有限的地域性交往发展为普遍的世界性交往为标志,人类历史进入了"世界历史".在经验上,"世界历史"开始于十五世纪.相比较而言,前"世界历史"时代和"世界历史"时代各有其不同的特征,在诸如生产和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范围和变迁、文化的民族特性、人的存在与发展状态等方面,表现出两大历史阶段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白沙细乐"是产生于元明之际并至今仍流传于云南丽江纳西族民间的一部古典音乐.纵观这部音乐的产生和发展,我们发现,这部音乐的社会功能经历了多次变化.最初"白沙细乐"是以民间歌舞的形式出现;后被丽江木氏土司府吸收为礼仪音乐;木氏土司衰败后又流入民间成为民间歌舞音乐;清初"改土归流"后又逐渐成为纳西族的丧礼音乐;改革开放后,这部音乐又被打造成为丽江的文化产品."白沙细乐"社会功能的每一次变化或者说变迁,都与近现代纳西族整体社会文化发展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客商"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客商"作为广东历史上的"四大商帮"之一,在中国"商帮文化"中有着独特的内涵和积极的人文影响."客商"所具有的"儒商"特质、崇名务实的经营之道,以及超常的社会亲和力,对于今天全球化背景下西方跨国公司的海外拓展有人文借鉴意义.同时,作为当今"华商"网络的重要一员,"客商"对于促进我国同东南亚各国的贸易以及构建统一贸易区有积极的作用,而且"客商文化"对于新时期我国的商业道德建设具有良好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上海租界,华洋杂居,东西方文化交融碰撞,从邵洵美的诗歌创作切入来考察,自会发现在时代重压和文化夹击之下,在心灵的焦灼与矛盾之中,他从"西方认同"到"传统复归",探寻着文化上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