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着重从隐性成本的存在形式分析当前财务制度对企业隐性成本存在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2.
从隐性成本的特点我们不难看出,隐性成本对企业的影响是巨大的,加强隐性成本控制是企业无法回避和逾越的壁垒。而企业集团的特点及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要求我们必须重视隐性成本,分析隐性成本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控制。  相似文献   

3.
基于代理成本的企业隐性知识管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虹  黄瑞华 《中国管理科学》2004,12(Z1):122-125
企业知识管理中,最难的是对隐性知识的管理.本文首先分析了隐性知识管理存在代理成本的原因,其次探讨利润共享与知识主体的风险规避态度、努力程度及闲暇偏好等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指出代理成本与隐性知识主体的努力程度呈反向关系,与闲暇偏好程度成正向关系.从而设计有效的知识管理激励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以加强隐性知识管理.  相似文献   

4.
隐性成本:效益流失的“漏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正>对建筑企业而言,隐性成本指在项目部动作管理过程中,由于人文因素,对员工的情绪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由于这种因素引发的负面效应,有形或无形(更多地表现在无形)地影响到施工经营的正常进行(甚或影响到成本的可控性)的隐性造成的效益流失的过程。隐性成本包括忽视发现成本、周边环境成本、技术散发成本、员工心理成本等。隐性成本对企业的影响有多大孙先生是国资委下辖一家大型建筑企业的董事长,谈起企业利润持续下滑的原因时,他的一番话让人心绪久久难以平静:“平时.我们更多的是把眼光盯在工程标价和对固定成本的管理上,认为企业利润全面下滑的直接原因就是恶性竞争和市场诸多不确定因素带来的结果。殊不知,隐性成本造成的效益流失同样十分可怕。”隐性成本究竟会给企业带来多大的损失?一位从施工一线成长起来的董事长郝先生说,如果用有形的数据来计量。是难以统计的。因为它给企业带来效益流失的过程的本身就是隐性的。根据自已多年在施工现场担任项目经理的经验,隐性成本给企业造成的损失至少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  相似文献   

5.
企业信息化是大势所趋,各企业为了争夺竞争优势,纷纷购买和开发相应信息化软件,但是对于信息化过程中的隐性存储成本问题却较少有人关注。笔者从隐性存储成本产生原因、传统存储方式及解决隐性存储成本问题几个方面展开了论述,希望对解决企业实际问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王志平 《经营管理者》2014,(28):214-215
正交通安全设施企业作为一种企业种类,必定要追求企业利润的最大化。而要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分析与控制成本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在日常工作中,人们往往只注重直观的会计成本,如生产成本、财务成本等,这是记录在账的历史成本,是已经发生的成本,因此比较容易分析和控制。对于比较难控制的企业隐性成本,往往没有引起大多数企业管理者的重视,而成本管理和控制的难点及重点就在于企业中的隐性成本。隐性成本是一种隐藏于经济组织总成本之中,  相似文献   

7.
施工企业项目隐性成本的控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性成本是一种隐藏于企业总成本之中、游离于财务审计监督之外的成本,相对于显性成本来说,这些成本隐蔽性大,难以避免、不易量化。隐性成本认识与控制的难度较大,与显性成本相比,往往容易被人所忽视,但日益成为项目经营管理工作好坏的分水岭。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解雇威胁条件下经营者风险分担与激励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解雇威胁条件下的经营者风险分担和激励设计问题。将企业产出线性函数中的能力因子扩展为经营者的人力资本变量;同时将解雇威胁定量化,把解雇概率植入到参与约束和激励相容约束条件中求得存在解雇威胁时的经营者分成合约分享系数的隐性方程。通过对这些方程的比较静态分析得出努力程度和人力资本变量与分享系数及解雇成本的关系,解释了隐性激励与显性激励之间的替代性,并就如何提高我国经理人市场的隐性激励效率,替代控制权激励并完善相关制度环境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由于种种原因,当前普遍存在参保单位和个人少缴、漏缴、不缴社会保险费的现象,导致隐性征缴成本较高。本文分析了社保基金征缴成本过高的影响因素,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优化社保征缴成本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了应付人口老龄化可能引发的养老保险支付危机,并充分发挥现收现付制和完全积累制各自所具有的优点,我国养老保险从现收现付制向统帐结合制转轨,这就意味着政府率先单方面废除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隐性契约,打破了传统体制下职工投入——收益模式,导致"老人"个人账户无资金积累,"中人"个人账户资金积累严重不足。而这部分由隐性契约所形成的政府隐性负债现实地构成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转制成本,本文拟从转制成本的概念、规模、产生原因、以及解决方式来做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隐性股权下供应链金融系统中出现资金缺口的供应商通过应收账款融资的最优策略。将资本资产定价方法(CAPM)与净现值法(NPV)相结合,考虑三者之间的隐性股权,提出了一个由供应商、制造商、银行组成的供应链金融系统,针对是否考虑隐性股权对系统三方的最大收益进行博弈分析,发现在不完全信息博弈达到均衡时,考虑隐性股权的供应商更易以相对较低的融资成本从银行获得信贷。  相似文献   

12.
张婷 《经营管理者》2011,(4):108-109
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是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元素。而在企业中,企业的经营者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面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企业经营者激励制度的选择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如何对企业的经营者进行激励也是所有的企业所有者一直关心的问题。企业对经营者的激励分为显性激励和隐性激励,而前者往往存在着较大的成本。本文着重讨论后一种激励方式,即职业经理人市场对职业经理人的隐性激励,首先分析了我国职业经理人市场的现状,进而阐释职业经理人市场对职业经理人有隐性激励的作用,最后对职业经理人市场的完善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下属隐性信息的获取是确保上级决策者有效决策的一个重要基础,现有的研究未能解决隐性信息获取的效率问题与预算平衡的两难问题。本文通过确认决策者的作用,在分析模型中引入决策者成本,并借鉴政府征收"所得税"的思路,不仅解决了隐性信息获取的真实性,而且解决了原有方案未能同时兼顾的预算平衡、利润最大化以及向下属转移损失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刘利军  蒋祖华  宋博 《管理学报》2013,(8):1194-1200
在分析和总结现有隐性知识获取方法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面向决策的经验型隐性知识的概念,给出其形式化定义和表征方法,进而提出面向决策的经验型隐性知识"两阶段法"获取方法,可以完成从"专家头脑中的隐性知识-初始状态隐性知识-结构化隐性知识"的知识转化及获取过程。以工厂设施规划为例,验证经验型隐性知识获取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下属隐性信息的获取是确保上级决策者有效决策的一个重要基础,现有的研究未能解决隐性信息获取的效率与预算平衡的两难问题。本文通过确认决策者的作用,在分析模型中引入决策者成本,并借鉴政府征收“所得税”的思路,不仅解决了隐性信息获取的真实性,而且解决了原有方案未能同时兼顾的预算平衡、利润最大化以及向下属转移损失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企业并购初期的组织结构设计与成本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过渡结构在企业并购中的应用,并证明了过渡结构的应用使得企业并购体管理幅度隐性增大,从而降低组织成本。  相似文献   

17.
基于资产负债表分析经济下行背景下企业部门、银行和政府间信用风险传导,利用或有权益资产负债表中显性负债和隐性担保项目构建信用风险反馈模型分析银行部门和政府间信用风险反馈,最后结合我国政府对银行救助特点,分析政府对银行的隐性救助方式与救助成本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货币供应量和汇率波动对上市企业部门、银行和政府间风险传导影响显著,风险通过隐性担保在银行部门和政府之间反馈了恶化两部门的信用风险,并且监管宽容会增加政府救助成本.建议政府调控货币供应量、控制汇率波动性、降低监管宽容程度、建立动态系统性风险损失准备金.  相似文献   

18.
宋凌峰  阳浪 《管理科学》2016,19(11):103-113
基于资产负债表分析经济下行背景下企业部门、银行和政府间信用风险传导,利用或有权益资产负债表中显性负债和隐性担保项目构建信用风险反馈模型分析银行部门和政府间信用风险反馈,最后结合我国政府对银行救助特点,分析政府对银行的隐性救助方式与救助成本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货币供应量和汇率波动对上市企业部门、银行和政府间风险传导影响显著,风险通过隐性担保在银行部门和政府之间反馈了恶化两部门的信用风险,并且监管宽容会增加政府救助成本。建议政府调控货币供应量、控制汇率波动性、降低监管宽容程度、建立动态系统性风险损失准备金。  相似文献   

19.
目前国内对高校教师隐性知识管理的研究还比较欠缺,本文探讨了高校教师隐性知识管理的内涵及存在的障碍因素,并在后现代主义的指导下简要探讨了高校教师隐性知识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20.
卿裔 《决策探索》2004,(1):15-16
居高不下的行政成本和发展成本已成为各级政府的一个突出问题。政府机构运行和发展“不计成本”,现行行政管理费用支出方式缺乏科学、系统的行政评价制度,是行政成本和发展成本过高的重要原因。现实生活中,我们很难确定政府或某一政府部门的行政成本和发展成本是高还是低,甚至不去关注政府支出,或只算看得见的支出部分,行政管理中巨额的隐性成本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