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清朝前期廉政立法及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朝前期廉政立法及措施赵广华,朱颜贪污受贿,以权谋私,是封建官僚政治的瘤疾。历代封建王朝从巩固其政权出发,无不注重谋求廉洁从政、防止腐败的策略。清朝从顺治──嘉庆时期,正是其建立、巩固和发展鼎盛时期,在这个时期所采取的廉政立法及措施,较之以前历代都要...  相似文献   

2.
清末合法政党宪友会的成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代封建王朝为了维护专制统治,均严厉禁止人民结党立会。清王朝以少数民族统治中国,害怕人民反抗,禁令尤严。1905年孙中山等建立的同盟会可谓中国第一个正式的资产阶级政党,因其为革命党,不为清政府所容,所以直到这时还没有一个合法的资产阶级政党出现。 1906年预备立宪以后,封建禁令有所松弛。已有先进人士开始把立宪团体作为组建政党的前奏,发出“预备立宪宜先组织政党”的呼声了。为了创造建立政党的条件,立宪派自  相似文献   

3.
论党风问题     
党风,是一个政党的全体党员——从高级领导人到基层普通成员——在思想、政治、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的作风的概括,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外在表现。同时,党风也是广大的人民群众看待一个党并决定其对该党态度的形象依据。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注意自己的党风问题。早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就制定了有名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作为党员和革  相似文献   

4.
清初吏治清明 ,社会逐渐走向恢复和繁荣 ,赋税日渐增加 ,出现了历史上少见的康雍乾盛世。然而 ,自乾隆中期始 ,社会由盛转衰 ,官员腐败普遍化 ,赋税征收失控 ,以嘉庆中衰为契机 ,终于铸成清朝统治的衰败之局。在封建专制主义条件下 ,由于封建政治体制本身的痼疾 ,加以时势的变化 ,吏治从清明转为腐败 ,中央政权的统治力也由强变弱 ,时势的变化是必然的 ,社会的救治就只能从冲破封建制度着眼。  相似文献   

5.
王丽 《阴山学刊》2006,19(6):40-43
印度国大党由独立后长期执政到渐进衰落,多次失去执政地位到东山再起,由兴到衰、由衰而兴,其兴衰沉浮值得我们深思。从政治发展的角度看,国大党成功实现了政治制度化,这对于印度以及国大党自身都是意义非凡的。从政党政治的角度看,一个政党必须根据国情、党情建设党,以保证党的生命力、战斗力和对民众的吸引力。从执政党的角度看,一个执政党必须不断提高执政能力,维护执政合法性。  相似文献   

6.
李兆凯  卢秀廉 《理论界》2005,24(8):148-149
任何一个政党都有一定的理论作指导。看一个政党是否先进,最根本的是要看指导这个政党的理论是否先进。政党要想永葆生机、长兴不衰,就要不断地增强其自身理论的先进性。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政党,且是执政党,就更是如此。实践证明:保持理论的先进性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走向成功、永葆生机的源泉和动力。党要保持先进性,首要的是保持党的理论先进性。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最近指出:“党风是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如果听任腐败现象发展下去,党就会走向自我毁灭。”“我们一定要从近年来国内外惊心动魄的严酷斗争中警醒,从严治党,建立、健全一套拒腐防变的制度”。江泽民同志的话表达了全国人民的心声。由腐败而走向灭亡已经不仅是历史的殷鉴,而且也是活生生的现实。“东欧事件”的出现令人震惊,转眼之间物换星移,这难道仅仅是由于帝国主义从外部搞“和平演变”的结果吗?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很显然,东欧各国的执政党自身  相似文献   

8.
党性是无产阶级利益最高而集中的表现,是高度发展了的阶级性;党风是一个政党及其党员的作风的简称.无论从党的历史还是和平建设时期,以及高校所肩负的任务,对党员开展党性党风教育,都是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高等学校当前必须抓住理想信念,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师德建设三个方面,切实加强党性党风教育.  相似文献   

9.
党性是无产阶级利益最高而集中的表现,是高度发展了的阶级性;党风是一个政党用其党员的作风的简称.无论从党的历史还是和平建设时期,以及高校所肩负的任务,对党员开展党性党风教育,都是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高等学校当前必须抓住理想信念,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师德建设三个方面切实加强党性党风教育.  相似文献   

10.
春秋晚期出现的“法治思潮”和以公布新式成文法为标志的法制改革浪潮,是这一时期由松散的贵族政体向集权的专制政体、由以血缘划分阶级向以地域划分居民、由“属人法”向“属地法”、由“礼治”向“法治”过渡的伟大社会变革在法律文化领域内的集中反映。郑铸刑书开其端,晋铸刑鼎承其后,李悝《法经》集其成,公布成文法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改革潮流,它是对“临事制刑,不预设法”的奴隶制神秘主义法制原则的否定。自此以后,历代封建王朝都重视成文法典的编纂,将其作为封建王朝的基本大法,既对臣民具有普遍约束力,又是法官司法审判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国封建社会改革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从战国开始,中国封建社会经历了两千余年的历史。但作为每一个封建王朝而言,却象生命的个体,周期性地走向衰败和死亡,造成了封建王朝的更替与封建制度的发展衍变,其原因乃是封建制度下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所固有的矛盾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2.
<正> 注重党风建设,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优点,也是毛泽东同志建党学说的显著特点之一。正因为我们党在进行思想建设和政治建设的同时,又注重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所以才在中国这种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保持了共产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 党风建设,是一个涉及到党的自身建设各个方面的综合性问题。所谓党风,就是指一个政党和它的党员干部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工作上和生活上的作风。党风体现着一个政党的性质和宗旨,是党的世界观和党性的外在表现。我们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因而它有一整套无产阶级的优良作风。  相似文献   

13.
赵小锁 《学术界》2004,(3):221-226
诉讼中的任何证明活动都有一定的证明原则作指导.在中国封建社会"以情折狱"原则是司法官吏收集证据、审查判断证据、认定案件事实以判决案件时所遵循的准则.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都有关于"以情折狱"原则的直接或者间接提法,而且历代封建王朝所适用的对案件进行证明的方式,也都体现了这一原则的精神.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在党风建设方面,一个特殊的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反思,由于在党风概念上的不确切和在使用上的随意性,导致了“党风是个框,啥都往里装”。这就把党风最基本的,而又最容易忽视的问题尖锐地摆在了我们面前。什么是党风?如何理解其涵义?这个问题弄不清,就不可能对党风予以科学地分析,对我们加强党的建设的工作十分不利。从广义上讲,每个政党都体现其党的根本性质的作风。这种作风,代表着党的形象和风貌。在我们党内,最先提出“党风”概念的是毛泽东同志。他在1942年写的《整顿党的作风》一文中,明确地提出了“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在党的七  相似文献   

15.
世界上任何政党都想争取执政和长期执政。获得民意的支持是政党执政之本,为此政党必须联系民众,吸引民众。要获得民众的支持,政党还必须拿出切实的执政政绩。这个政绩首要的是经济发展,并且让发展的成果比较公正地为社会各阶层所分享。一个成熟的执政党,需要适应从在野到执政的身份转换,学会科学地管理国家,既要处理好政党与政府的关系,还要成为政府管理上的行家里手。执掌权力最容易导致腐败,为政清廉是执政党的基本操守。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经过漫长的教化、沉积逐渐形成了我国古代社会特有的肃贪倡廉机制。翻开我国古代沽瀚的典籍,历代名君贤相对“官吏清则海字平”的认识是一致的。明白吏治败坏与否关系社稷安危。诚然,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封建君主与劳动人民的根本矛盾是不可调和的,无法通过所谓的廉政措施而彻底解决。各个王朝除了极短暂的“盛世”之外,都无法摆脱政治腐败、贪官横行的现象。这是由封建王朝的阶级本质  相似文献   

17.
反腐败难点试析姜良相孙玉芳一、反腐败难,就在于自觉革命是艰难的,这是世界观上的制约因素一个国家或政党作为一个社会机体,由于种种的复杂原因,其中滋生着腐败因素,从而构成侵蚀和危害健康机体的腐败成分。从党和国家机体中的“健康成分”与“腐败成分”的比重看,...  相似文献   

18.
消除腐败、保持廉洁是我们政治生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它和物价、治安一样是当前党内外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全党在抓人民群众在议。对这个问题,党心、民心是想在一起的。人们强烈地关注它不是没有道理的。笔者遵照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精神和邓小平同志关于“总结过去,考虑未来”的指示,再根据个人感性和理性的认识,就党风的现状、某些腐败现象的成因,以及如何消除腐败略陈管见。 (一) 当前,对党风问题究竟应该怎样看呢?1988年12月30日中央书记处会议指出:“我  相似文献   

19.
所谓门阀制度,本来是指魏晋南北朝时期法律规定的封建地主阶级内部的等级制度。但实际上,在整个中国封建社会中,由于特权横行,封建官僚的门阀化现象都是难以避免的。在朝代更迭的动乱中,特别是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旧有的封建门阀不断被摧毁,但另一个封建王朝建立之后,新的官僚又沿着贵族化、门阀化的老路走下去,计财产、论门弟、查血统、比出身,自高自贵。这种现象对造成历代政治的腐败,对阻碍社会的进步发展,影响极大。因此,今天在肃清林彪“四人帮”余毒、在清算封建主义残余的斗争中,研究特权在封  相似文献   

20.
中共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全党“要继续深入抓好党的作风建设,把反腐败斗争深入持久地进行下去。进一步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密切党同群众的联系。”坚决反对腐败,克服消极腐败现象,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密切党同群众的联系,不仅是一个加强改进党的领导,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事关全局的大问题,而且是一个关系到改革大业成败、党的生死存亡的根本问题。一、腐败是破坏党和群众关系的腐蚀剂“历览前朝贤与衰,成由勤俭败由奢”。奢侈腐败是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