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振华  马晓霖 《阴山学刊》2003,16(2):98-102
《纲要》第一次强调“坚持注重效率与维护社会公平相协调 ,为我们在经济领域乃至整个社会生活中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指明了方向。用“协调、统一”论代替“优先、兼顾”论 ,绝不意味着我们要退回到过去忽视效率的计划经济老路上去 ,而是表明我们今后要在继续强调效率的同时 ,更加关注大多数人的利益 ,在促进效率进一步提高的基础上 ,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以实现社会的公平  相似文献   

2.
论按劳分配与公平和效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楠 《江汉论坛》2003,3(5):9-11
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原则的公平性主要体现在分配机会公平、分配原则公平和分配结果公平;按劳分配原则的效率性主要体现在:1.提高经济效率是实现按劳分配原则的题中应有之义,2.市场型按劳分配是效率性的分配方式,3.按劳分配实现形式的多样化能使资源配置更合理、更有效;适应中国现实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市场型按劳分配能实现公平与效率二者的兼顾。  相似文献   

3.
文章认为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是事关社会主义成败的大政策。文章分析了“共同富裕”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了在实践中由于背离了“共同富裕”的理性秩序而产生了反秩序势力,指出需要寻求有效措施抑制反秩序力的自发发展。文章还分析了效率、公平和“共同富裕”的关系,指出只有在有限不公平条件下突出公平,才可以保证效率,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4.
收入分配中效率与公平关系的一个新提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关于收入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和再分配注重公平的论述是收入分配中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一个理论创新 ,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对效率和公平的分别“注重”有其科学根据 ,从而为正确协调二者关系提供了一个原则。  相似文献   

5.
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市场经济秩序主要是市场主体通过规则、道德自律或他律来实现,竞争的市场通过市场机制保证经济活动的公平、正义和理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与效率之间的辩证关系是以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为主要方面,但也有矛盾和冲突。市场经济的伦理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极其重要方面,当前中国市场经济的伦理建设是要建构诚信、公正、效率的市场秩序与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公平分配和经济平等,建构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消除贫困和两极分化,维护社会安定,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保证和谐社会与市场经济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唐斌 《晋阳学刊》2009,(1):116-119
效率与公平问题的争论在人类发展史上由来已久,在不同时期争论的焦点和得出的结论各有侧重,其中既有二者对立的“效率公平悖论说”,也有“效率公平协调论”和“效率公平二元说”。各个时期有关效率公平问题研究的聚焦与价值偏向的差异,反映出国家政策导向与公众期待的转变,而利用期刊数据对其进行分析,能够较为直观的揭示出相关学术研究在不同社会经济条件和政策环境之下所体现出的主要特征及其变迁路径。  相似文献   

7.
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民的庄严承诺。迈向共同富裕目标的关键在于党的领导,以及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实践原则。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应注重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实现二者均衡发展,这也是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为此,必须关注公平与效率的均衡,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共享发展理念相协调,解决要素稀缺对共同富裕的制约,在宏观层面完善区域协调发展;在中观层面完善制度建设,建立三次分配格局,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在微观层面借助数字技术和技术革命提升效率、拓展社会公平空间。  相似文献   

8.
传媒价值分割和传媒财富分配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因为分配的依据、制度安排和公平效率不完全相同而对立;以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作为分配依据有可能使二者的公平效率基本一致而统一。运用正式的或非正式的制度安排,促进传媒市场的均衡,有利于提高传媒经济的公平与效率。  相似文献   

9.
实现共同富裕需要构建既体现效率又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第三次分配作为一、二次分配的补充,在新发展阶段大有可为。文章基于企业慈善行为探讨了第三次分配推动共同富裕的基础逻辑、内生动因、激励机制及模式升级。首先阐明了第三次分配推动共同富裕的基础逻辑,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社会基础,第三次分配是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的关键路径。围绕企业慈善行为进行市场因素、政府因素及利他因素下的内生动因进行剖析,并基于共同富裕目标提出“生产—人人参与”“消费—扩大内需”和“分配—人人共享”三位一体的企业慈善激励机制。对比分析传统的非生产性捐赠模式与升级的生产性共同富裕基金模式,提出企业慈善行为的升级模式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等领域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0.
2021年8月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明确指出“要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引发对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的大讨论。共同富裕是普遍富裕基础上的差别富裕,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富裕,是从部分到整体的逐步富裕,也是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过程富裕,更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全面提升。自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以来,生态补偿机制在实践中将“经济蛋糕”和“生态蛋糕”有机结合,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辩证统一,协调了生态保护者与受益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成为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基于共同富裕视角,梳理了生态补偿制度的理论逻辑,提出生态补偿财政政策的建立应当以可持续为目标,坚持人本主义理念,完善纵向生态补偿制度,构建横向生态补偿引导机制,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实现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1.
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二次分配注重公平的分配体制并不符合当代市场经济国家国民收入分配规律,而应当是初次分配就要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协调统一,再以二次分配促进公平.当前,我国初次分配存在比较严重的不公平现象.扭转初次分配不合理局面的一条有效途径是: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因为发展中小企业不仅有利于促进初始分配公平,还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有效率发展,从而较好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关于是什么力量在导引国民经济生产、分配、消费和流通的良性循环问题,计划决定论者认为是国民经济计划的力量,市场决定论者认为是市场的力量,计划与市场决定论者则认为是计划与市场的共同作用。我认为,上述三者的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但都没有指出国民经济运行导向的本质。实际上,真正导引国民经济生产、分配、消费和流通四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的公平观认为,公平体现了一种差别性原则,公平及公平的观念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罗尔斯的正义论则可以概括表述为最大平等自由原则、差别原则和机会平等原则。马克思的公平观与罗尔斯的正义论对认识我国当前的公平与效率问题、正确选择经济战略;如何缩小城乡差距与地区差距、公平分配财富、保护弱势群体的正当利益;如何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平衡稳定持续发展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公平观与效率观。在传统的发展观下,经济公平与经济效率之间的冲突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政策主张明显地带有“追求生产性效率”的倾向。科学发展观下的“经济效率”立足于经济,但又超越经济,它在内涵上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经济发展与人类自身发展、人的近期需求与长远需求统一了起来。遵循科学发展观,经济效率与经济公平之间就会日益协调与相容。这有利于整个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有利于削减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促进人类文明。  相似文献   

15.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活动中,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一直是党和国家以及经济学者十分关注的重大课题之一。党的十六大在十五大提出的“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的论断,人们形象地把它比喻为:“既要把蛋糕做大,又要把蛋糕切好”。这一论断第一次清晰地界定了市场与政府的职能、市场与企业的关系,为我们进一步理顺分配关系和完善分配机制,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转轨时期我国反垄断法的价值目标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其中蕴涵着规制垄断与培育市场之间的冲突、经济集中与公平竞争之间的冲突、结果正义与经济效率之间的冲突、国内价值目标与国外价值目标的冲突等种种冲突.对此,应采取促进根本价值目标效率与公平和谐统一的总体指导思想,协调反垄断法实施过程中具体价值目标之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17.
新时代共同富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密不可分,它体现了其目的性、过程性及贯穿其中的方法。要稳步推进新时代共同富裕,必须要探寻根本性的原则问题和制度问题。新时代共同富裕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提供重要的制度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关系保证了高质量发展中促进新时代共同富裕物质与精神的生产条件,其分配关系保证了全体人民按其所有、按其所能获得尽可能多的利益,而其市场体制保证了高质量发展充满活力,以巩固共同富裕的生产力基础。主要贡献在于:从整体上论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对新时代共同富裕的巨大作用;提出了中国“平放橄榄型”分配格局及“一、二、三次分配”都应“公平与效率兼顾”的观点;揭示了通过动态消除地区、行业、个人的财产收入及机会差距,从而推进新时代共同富裕的机制和途径。  相似文献   

18.
肖仲华  万婷 《社会科学家》2023,(10):128-132+149
共同富裕是政治经济命题,也是需要进行伦理表达的规范命题。三次分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依赖,理顺三次分配的伦理原则和伦理关系是解决分配问题的基础命题。社保制度本质是一种分配制度,不同类型的社保属于不同层次的分配,也遵循不同的伦理原则。养老保险和住房公积金作为市场初次分配的延伸,其使命是为未来提供确定性的保障,因之理应坚持公平的伦理价值诉求。医疗保险基金固然也来自市场初次分配的积累,但生病和医疗的不确定性决定了医保的制度设计与改革必须遵循政府从事再分配所要求的“平等共济”原则。社会保障制度固然需要“以人为中心”,但出于保障和救济的伦理诉求不同,养老保险和住房公积金是“以健康人为中心”提供保障,医疗保险则应“以病人为中心”实施救济。“医保个人账户改革”作为新一轮医保改革的核心,其价值指向不能脱离共同富裕和三次分配的伦理基础,不能脱离社会保障和医保制度设计与改革的伦理诉求,不能以“公平和效率”的名义取代或排斥“平等共济”的伦理原则。  相似文献   

19.
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宅基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是判断宅基地制度改革质量的重要依据。土地征收制度的局限性和宅基地收益权能的显化,使得我们开始重新反思“土地发展权私有论”与“土地发展权国有论”的法律正当性。基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所有制形式,国家必然享有土地发展权并参与分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为土地所有权人及用益物权人的土地发展权奠定了充分的法律基础,从而形成“土地发展权共享论”。构建宅基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需要结合中国国情,以“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为基本原则。在初次分配中,以产权为分配基础,促进土地发展权人机会平等,探索土地要素收入;在二次分配中,以现有税收法律体系为基础,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调节过高收入;在三次分配中,确定“无偿原始取得宅基地使用权”的特殊情形,实现农民集体对集体成员的自愿性、自治性、公益性救助帮扶。三环节环环相扣、三层次层层递进,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20.
论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李风圣公平与效率的矛盾效率是指资源或劳动投入与产品、劳务产出的对比关系,在这一点上大家意见是比较一致的。至于什么是公平,人们之间看法则很不一致。我认为公平就是指人们之间收入水平接近,不出现过大悬殊。如果这样理解公平,那么社会主义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