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确权何以影响农地流转——基于租金水平的中介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统计与信息论坛》2019,(7):115-122
基于浙江省284户农户的调研数据,利用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法实证检验农地承包经营权确权何以通过租金水平的中介作用促进农地流转。研究结果表明:确权会显著促进农地流转;租金水平在确权和农地流转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农地流转模式、确权时间在确权和租金水平之间存在调节作用。一方面,和农户-非机构化的农户流转模式相比,在农户-机构化的企业/合作社流转模式中,租金水平的中介效应更大;另一方面,租金水平在确权和农地流转之间的长期中介效应比短期中介效应更显著。有鉴于此,各地在长期贯彻确权政策的同时,应积极致力于提高农地流转租金水平。不仅如此,在中国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应鼓励农户-机构化的企业/合作社的流转模式,以便于确权在农地流转和促进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城乡二元制度对农民工市民化影响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别运用成本收益理论和门槛理论,分析了城乡二元制度对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市民化能力和市民化决策的影响,构建了双重约束下的农民工市民化模型,结果发现城乡二元制度不仅加大了城镇职工与农民工的工资差距、非工资胜收入差距、消费支出差距,从而降低了农民工市民化的意愿,而且也提高了农民工市民化的门槛,降低了市民化能力,因此,为了促进农民工市民化,就必须消除城乡二元制度。 相似文献
4.
基于发展权价值评估视角的农地经营权流转定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变更农地用途和开发利用强度是农地内部发展权的物质载体,也是发挥其价值与功用的物质内容,农地内部发展权物质要素的价值形态就是农地内部发展权的价值构成。基于此视角,提出一套农地经营权流转定价模型,该模型能够提离出因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提高土地利用率以及在不改变土地农用属性前提下变更农地用途结构带来的增值收益,并将其纳入到实际交易价格中,以实现土地内部发展权内在价值的外在价格化,重新调整和优化交易双方的收益分配方式。 相似文献
5.
6.
农民工市民化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步伐是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最主要的着力点。虽然近年来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和城市融入程度有了很大提高,但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转化为市民的并不多。政府应大力发展大中城市,通过加强农民工合法权益的维护、承担更多改革成本、提高大中城市的承载力、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不断促进农民工进城,不断提高农民工落户城市的比重。 相似文献
7.
8.
正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土地制度改革,支持鼓励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土地流转不仅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推动我国由农业大国转向农业强国,也有利于解放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参与第二、三产业的生产,并逐步完成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但由于土地制度不完善以及现阶段发展现实的束缚,我国目前土地流转的规模较小,流转进程较慢,农地的有效需求小于供给,不少地区甚 相似文献
9.
农地流转需要从农民、政府和企业三维视角入手,将三者纳入同一个分析框架.文章在构建农民及政府的农地流转意愿函数的基础上,构建农地流转可能性函数以及农村土地流转影响因素模型,分析了农地流转的制约因素.研究发现:(1)农地流转受农民从农地流转中获得的流转收入ic、农民在农地流转后与农地流转前外出务工收入之差△iw、农地的区位因素sl、企业在农地经营中的资本投入量k等四个变量的影响.(2)提高△iw较提高ic对农地流转的影响更显著;提高市场融资的可获得性较改善区位因素对农地流转影响更显著.(3)农地流转是经济社会发展及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结果,最终受制于农民的就业率、市场的容量及活跃程度、融资的可获得性等外部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0.
11.
社会网络对农地流转租金有着重要影响。结合安徽四县区1 010位农民田野调查数据,运用稳健回归方法和农地流转租金模型,考察了社会网络对农地流转租金的影响。结果表明:准强关系对农地流转租金有着正向显著影响,而强关系、准弱关系和弱关系均对农地流转租金有着负向影响。社会网络对于农地流转租金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间接影响而非直接影响,其中准强关系对于农地流转租金有着间接正向影响,而准弱关系和弱关系对农地流转租金有着间接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城镇化是解决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农民增收。本文采用协整分析,对城镇化与农村居民收入各项构成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注重新型城镇化发展内涵、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00-2010年安徽省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数据,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测度农民收入空间相关性和局部集聚空间格局演变,分别建立2000年、2005年和2010年农民收入空间杜宾模型和空间滞后模型,研究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对农民增收的影响程度及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安徽农村居民收入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呈正的空间自相关性,低收入集聚区沿安徽西侧边境向西南和西北部转移,高收入集聚区沿皖江城市带从苏皖边境向皖中地区扩张;空间计量模型能够分离出收入空间溢出效应,避免经典回归对工业化城镇化影响程度的高估;工业化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作用增强,但可能出现虹吸效应;不完全的城镇化发展对农民增收作用减弱,应发挥其扩散效应;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增收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问题,只有解决了农民的收入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生存质量、人口素质、农民发展前景等一系列问题。从嘉兴近三十年发展历程看,外部体制创新是农民收入出现大幅增长的主要因素,农民自主发展是农民增收的根本动力。因此,从政策环境入手,推动地方政府的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对嘉兴农民增收,建立长效机制,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对农民离土不离乡的一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有种现象,一提加快城镇化进程,某些地方干部首先想到的是扩大城市规模,而扩大城市规模的最简易办法是让农民进城,把农民变成居民。至于农村户口变为城市户口后,农民靠什么维持生计,没有多想和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19.
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个阶段的突出特征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长期以来积累下来的深层次的矛盾和困难逐渐暴露出来,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农民增收问题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也成为牵动经济发展全局的大事。如何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如何增加农民收入,引起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心和高度重视。对此,我们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