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所蕴含的历史超越性要求重新审视共同富裕的实践逻辑,以完善共同富裕理论并为共同富裕实践提供新思路。当下共同富裕实践的主要约束条件是基础结构性张力和主体结构性张力,因此需要推进中国社会建设实践从支持型到建构型的历史转型,为财富增长效率的可持续性和财富分配公平的全面性提供逻辑基础和实践保障。建构型社会建设实践应包括财富增长效率的社会条件体系建设和财富分配公平的社会条件体系建设两个方面。前者包括稳定投资预期的社会条件建设、稳定消费预期的社会条件建设和稳定出口预期的社会条件建设;后者包括初次分配兼顾公平的社会条件建设、再分配突出公平的社会条件建设和三次分配优先公平的社会条件建设。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我国的社会福利主要是通过举办社会福利机构,向老年人、残疾人、孤残儿童这样有特殊需要的群体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和服务保障,是一种补缺型的社会福利。随着时代的发展,补缺型的社会福利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社会福利事业的期望,因此推动社会福利转向适度普惠已成为社会福利制度转型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数字经济的飞速发展为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提供了新的推动力。数字经济通过增加就业数量、提升生产效率和改善分配结构,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强化农民收入能力,从而推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但面向农村的数字技术创新、数字基础设施和农村居民数字素养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影响了数字经济发展的速度和均衡性,数字经济改善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不利于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实现。基于以上困境,加强数字技术创新,应着力从技术创新顶层设计、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和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三个方面推动,以加快数字红利释放速度;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应发挥国家财政、地方政府和企业三方作用,并适当超前部署,以保障数字红利公平普惠;提高农民数字素养,应通过宣传示范、教育培训和人才带动来实现,以提高数字经济参与主动性。  相似文献   

4.
毛晖  王一帆  张佳楠 《创新》2023,(3):53-66
推进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从生产流程绿色化、绿色生产高度化与产业结构合理化三个维度,采用熵值法构建评价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的综合性指标,并运用2009—201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探讨不同环境规制政策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和投资型环境规制对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费用型环境规制与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存在“U”形的非线性关系。因此,建议从完善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制度,保持合理的环境污染治理投资规模,优化环保税体系等方面推动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  相似文献   

5.
柳建坤 《创新》2023,(6):67-80
国家主导的贫困治理实践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因素。作为减贫政策的具体执行者,基层政府的质量对于贫困治理工作的顺利推进并实现减贫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依托社会质量理论,通过分析“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四期(2015年、2017年、2019年和2021年)数据探索农村社会质量的变化轨迹,并从政府质量视角对这一变化的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精准扶贫政策实施后,农村社会整体质量显著提高,社会经济保障水平、社会融合水平、社会凝聚水平和社会赋能水平均显著提升。与此同时,基层政府的整体质量显著提升,具体表现为政府能力、政府廉洁、政府公正和政府可信四个指标的积极变化。进一步分析发现,基层政府质量提升对农村社会质量提升具有促进作用,表明政府质量对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关键支撑作用,这为国家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及扎实推动城乡共同富裕提供了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6.
田原  孙慧 《求是学刊》2016,(4):58-64
研究资源型产业低碳转型对于推动我国实现2030年碳减排行动目标以及积极应对中国经济新常态、加快产业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探究了资源型产业低碳转型的驱动因素和阻碍因素,并构建了资源型产业低碳转型"驱动—阻碍"作用机制模型,最后提出促进资源型产业低碳转型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一个指导思想: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低标准、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总体要求,创新老年福利制度模式,健全养老保障服务体系,逐步建立保障高龄老人基本生活需求的长效机制,推进补缺型老年福利向适度普惠型发展,使广大高龄老人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不断提高高龄老人的生活质量,推进和谐宁夏建设。  相似文献   

8.
叶榅平 《学术交流》2023,(11):84-100
以绿色消费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然而,形成绿色生活方式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绿色消费价值认同尚未形成、促进绿色消费策略和工具选择受到多种因素干扰、绿色消费法制保障滞后等都不利于绿色生活方式的形成。因此应弥补现有绿色消费法制的不足和短板,以法制手段促进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在法治策略上,应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形塑多元主体的价值理念,以生态友好型消费群体育成为核心,从制度主义视角出发,实现政府与市场、政策与法律、公法与私法协同共治。在法制路径上,应以绿色生活方式塑造为导向,制定“绿色消费促进法”,完善以《环境保护法》为中心的生态文明法律体系,落实《民法典》规定的绿色原则,规定绿色消费义务,完善绿色消费法律实施机制,助推和保障绿色生活方式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可持续安全倡导通过对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四项原则的贯彻,实现以较低成本塑造安全的可持续状态,是破解“安全异化”现象的关键之道。能源可持续安全是在能源领域对可持续安全理念的再发展,通过国际合作的开展以及国内层面的部署,塑造长期稳定的能源安全状态。当前阶段,中国的能源可持续安全现状,价格可持续安全表现为化石能源波动性影响与可再生能源成本优势并存;渠道可持续安全表现为国际渠道高占比与国内渠道快速发展并存;运输可持续安全表现为国际通道风险长期存在与国内通道不稳定性并存;使用可持续安全呈现出由“低能效”向“高能效”的转变提升;环境可持续安全呈现出由“高排放”向“零排放”的转型过渡。中国应统合自身在国内能源消费市场规模、可再生能源发展能力等方面的优势,以推进自身优势同能源生产主体需求对接、共同助推可再生能源的时空维度突破、深度参与并积极引领全球能源治理为着手点,为能源可持续安全的塑造打好必要基础。  相似文献   

10.
培植学习型企业,营造“人人是学习之人,处处是学习之所”的企业文化氛围,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创新之举。企业学习型文化作为企业竞争力之源,通过文化力提升企业学习力和创新力;而学习力和创新力作为支持层面,它们的有机互动又通过改变企业组织管理模式、加速企业体制转型和机制转换等,增强企业竞争优势,进而提升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刘涛  李敬 《创新》2023,(6):55-66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发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让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具备了坚实的制度和政策支撑。然而,当前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任务依然艰巨,区域、城乡及群体之间发展不平衡,精神文化生活匮乏问题明显。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实现共同富裕,需要统筹谋划、系统推进,在城乡融合中促进共同富裕协同,在乡村振兴中提升共同富裕品质,在返贫治理中补齐共同富裕短板,让农民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力支撑。  相似文献   

12.
张友国  蒋鸿宇 《国外社会科学》2023,(4):121-146+244-245
能源转型与能源安全具有内在的辩证统一关系。新时代以来,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能源转型势头良好,能源安全水平得到提升。随着绿色低碳发展成为世界发展大势,中国对新能源的巨大需求以及对能源安全的日益重视,为统筹能源转型与能源安全提供了良好契机。不过,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使中国经济增长仍不能与能源消费强脱钩,诸多技术瓶颈仍制约着中国新能源的大规模利用和高质量发展,一系列体制机制短板和世界能源市场不确定性的增大也使中国在统筹能源转型与能源安全的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面对上述形势,同时吸取德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中国进一步统筹能源转型与能源安全的关键在于把握好“双碳”工作推进节奏,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产业体系,加快突破关键技术,综合应用好不同类型的政策工具,强化能源供给保障等体制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3.
全面把握营商环境与共同富裕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加快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文章基于2017—2021年中国31个省区市(不含港澳台)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营商环境对共同富裕的作用效果及其异质性,并进一步探究了其传导路径。研究结果表明,营商环境改善能促进共同富裕水平提升。此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区域异质性分析表明,营商环境在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促进共同富裕的作用效果明显,在西部地区促进共同富裕的作用效果尚未显现。营商环境子指标的影响分析表明,市场环境水平、政务环境水平、法律政策环境水平对共同富裕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人文环境水平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尚不明显。机制分析表明,营商环境可以通过吸引投资者开办企业、给本地居民提供就业岗位两条路径促进共同富裕。基于以上结论,建议各地政府多措并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制定营商环境优化方案,统筹兼顾地推进营商环境。  相似文献   

14.
基于数字普惠金融蓬勃发展和国家推进共同富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采用西部地区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011—2020年面板数据,选取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测算区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以泰尔指数作为衡量城乡收入差距的指标,通过建立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重点研究中国西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确实可以显著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但在西南和西北两个地区的作用不同;门槛回归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收敛作用存在多个门槛,其作用效果随着城乡收入差距的减小而减弱。从研究结论的政策含义来看,完善西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不同金融机构之间的分工合作、提升金融数字化水平和居民金融素养,应该成为缩小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城乡人民共同富裕的题中应有之意。  相似文献   

15.
在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中融合数字经济,既是数字时代人民共享数字红利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数字经济在促进高质量发展、推动均衡性增长以及助力公共服务均等化中为共同富裕提供动力支持、协调机制和基础保障,成为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引擎。数字经济也给共同富裕带来诸多现实挑战,如数字鸿沟制约全民共富的发展目标、数字算法控制挤压精神富裕的发展时空、数字逐利模式解构勤劳致富的价值认同。为此,一是要弥合数字鸿沟,助力全民共享发展红利;二是要消解数字算法控制,夯实全面富裕精神基础;三是要革新数字造富理念,塑造勤劳致富价值认同。  相似文献   

16.
吴穹 《阅江学刊》2023,(5):109-123+172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从多个维度出发促进共同富裕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但是,学术界长期关注政府转移支付的减贫效应,而忽视技能培训的创富效应。建立共同富裕的测度指标体系,基于2014、2016年两期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实证检验政府转移支付、技能培训对家庭共同富裕的影响及作用渠道。政府转移支付对共同富裕的实现具有“兜底”作用;相比于政府转移支付,技能培训对共同富裕的促进成效更高;技能培训可以通过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两个渠道促进共同富裕;政府转移支付会滋生“福利依赖”,不利于推进共同富裕,社会捐助反而能防止“福利依赖”的发生,进而促进共同富裕。应该优化政府转移支付的受益结构,丰富技能培训形式,鼓励社会捐助,从而促进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7.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评价是对资助育人工作质量和成效水平的科学检验。共同富裕任务背景下,资助育人成效评价的价值向度和实施路径得以拓展。共同富裕目标导向下,资助育人成效评价通过需求识别、模式创新和角色转变,促进资助育人政策转型,助力资助育人困境突破,构建资助育人长效机制。共同富裕时代语境下,资助育人工作内容、实现机制、成效标准与共同富裕战略任务、实现途径、成果体现内在统一,成为资助育人成效评价的逻辑依据。共同富裕愿景下,高校要从运行机制、帮扶举措、政策体验、育人效果等方面设计资助育人成效评价指标框架。共同富裕价值理念下,高校要从顶层设计、体系构建、手段运用、结果审视等方面提出资助育人成效评价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8.
对“三个代表”思想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 ,我国经济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由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转型的关键时刻。与此同时 ,美国新经济的发展又向中国提出了由传统经济向新经济转型的新课题。面对来自于经济基础与意识形态的这种冲突 ,中国共产党的第三代领导人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思想 ,从而为中国意识形态的转型指明了方向。“三个代表”思想的核心是代表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就在于发展经济与共同富裕 ,为此就必须为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制度前提和文化更新。这就是“三个代表”思想的政治经济学逻辑。  相似文献   

19.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是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目标。中国共产党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共富”理念,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构建共同富裕的经济基础,通过改革开放完善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通过精准扶贫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朝着共同富裕目标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当前,必须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分配体制,从而使共同富裕取得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相似文献   

20.
立足社会发展实际推进儿童福利转型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儿童福利工作需要在做好孤儿相关工作的基础上,不断拓展保障对象、完善保障内容、夯实制度基石、建立服务体系,积极推动儿童福利制度向适度普惠型转变,这是落实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维护儿童基本权益、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是着眼国家未来长远发展、储备优秀人力资源的迫切需要,也是完善我国社会福利制度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内在要求。要准确把握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的基本内涵。这就是:立足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儿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