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海外华文媒体跨越国界,进入异域的传播空间,一方面契合了华人的信息需求,为居住国主流社会融合海外华人发挥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又具有浓厚的中华情结,体现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以《世界日报》的媒介文本作为研究范例,不难看出其在语义的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上都映现了中华文化内容。作为集体记忆建构的一个重要的记忆的场,它通过中华文化价值观、华族历史和群体符号边界的集体记忆机制,使得这些宏微观的文化内容得以建构中华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2.
社会记忆及其建构——一项关于知青集体记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汉生  刘亚秋 《社会》2006,26(3):46-68
任何个体化的叙述都不可避免地带有“社会文本”的痕迹,知青集体记忆正是通过知青个体化的充满张力的叙事而展开其逻辑的。通过叙事,知青“自我”意义和“群体”意义生成,在此基础上,知青通过对“代”的认同,使得自己与国家历史相联,以确定自我形象并在更宏大的社会结构中进行定位。知青对意义的定位和追寻反映了这一代人持续的和深刻的认同危机。“劫后辉煌”是知青对自己青春创伤的救赎。尽管知青集体记忆存在着复杂的分层,但是,意义已经在叙述和回忆中完成。知青文学作为一种传播广泛的刻写方式,知青聚会作为一种普遍参与的操演方式,它们对知青集体记忆的建构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而“上山下乡”历史事件的特点为知青集体记忆的建构提供了空间和可能性。我们希望有关知青社会记忆研究能够在研究实践层面推进社会记忆研究这个领域。  相似文献   

3.
李静 《唐都学刊》2024,(1):60-63
在新中国电影的革命历史叙述话语中,延安和“陕北根据地”不仅仅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更是一个超越了地理意义和历史意义的文化符号。其符号化内涵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变过程,即反抗苦难的革命叙事、情感归处的精神家园,以及战争场域下的信仰圣地。深入探讨“陕北根据地”文化符号的生成机制及其内涵变化,有利于我们深刻认识电影作为国家意识形态载体的重要作用,也可以为当下中国电影如何建构和表达新时代的国家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来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带来了经济、技术、政治的开放性,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流。与此同时,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现代性技术所引发的传统连续性的中断、空间的压缩,也对各个民族自身的文化认同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因此,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构建自身的文化身份,保持本民族的文化认同,成为当今文化研究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文化认同的构建,不仅依赖于对经济、政治制度的宏观把控,同时也需要植根于民族内部,对具有重要奠基性作用的历史体验进行微观探究。文化记忆作为历史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具有的连续性、他者性、重构性对民族内部凝聚性结构的形成和文化认同的建构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文化记忆不仅是文化认同的基础、实现文化自信的桥梁,更是社会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回溯和反思的镜鉴。  相似文献   

5.
在主流商业电影叙事中,女性自动的伟大和深度的谦卑非常普遍.从对主流影像的梳理不难看出,影像叙事在历史的嬗变中,不变的是女性身份和女性命运对主导意识形态的供奉与佐证.以主流商业电影的大作《唐山大地震》为例,影片中一个高度自觉的女性形象和其命运在软化意识形态内核、实现历史、灾难的当代重述上相当有效,这种自觉是对传统历史叙事中以女性命运被动承载家国命运的一种突破,是历史叙事对消费语境的有效适应.在这种历史叙事中,女性意识自觉退避,故而它也意味着女性性别身份走向更深度的谦卑.所以说,在当下主流电影中,真正坚固的主流价值观远未形成,传统意识形态仍根深蒂固.  相似文献   

6.
电影中设王的悬念要转化为观众感受到的"显悬念",首先要使其中的人物或事件引起观众的关注,这是悬念转化的前提.悬念设置与伦理考验关系密切,以善恶对立为基础的伦理考验是引发悬念的根本原因,悬念的强度取决于善恶力量对比的差距,取决于恶的一方的强度,同时观众对生命、命运的关注也是引发悬念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善恶不分、是非不明、道德暧昧也是电影叙事伦理的另一指向.如果说善恶对立主要表现为电影叙事超越、浓缩生活的一种戏剧化处理,那么善恶不分、是非不明、道德暧昧主要体现在倾向日常生活,力图保持一种非冲突性张力的电影叙事中,这种暧昧的道德叙事一定程度上会削弱悬念效果,引起观众在伦理判断上的暧昧和犹疑.  相似文献   

7.
《社科纵横》2017,(6):16-20
潮汕文化是粤东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凝结成的精神形态,积淀了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潮汕文化不仅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来源,同时也是潮汕人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依据。大力寻求潮汕文化中所具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素,实现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潮汕文化的整合与统领。文章从潮汕文化的历史内涵及其当代定位、内在关联、制约因素、培育与践行路径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特殊的电影艺术观给法国电影带来的人文精神与深度模式成为法国电影在北美乃至世界电影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法国电影始终立足于建构微观的个体世界,以特殊的叙事方式、文化逻辑充分实现假定性叙事,形成了可持续性的竞争力。但是,法国电影专注个体心理世界,回避尖锐的现实问题,忽视国家、集体的认同与归属。这种囿于自我的电影叙事失去了作为公众媒体的集中放大、设置议题等社会功能、政治功能,导致电影介入现实的程度明显不够,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政治意义上的法国形象。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浪潮下城市与城市之间越来越趋同,北京因其"京味儿"传统而易于被识别。电影作为当下最主要的艺术样式之一,不仅记录下北京的城市发展,也再现了"京味儿"文化的独特内涵和别样气质。电影通过对传统的北京民风俗韵、幽默的北京语言和独特的北京人物形象展示,不仅多面向勾绘和补充了对于这座城市的文化记忆和想象,更对未来北京城市文化建构与认同提供了思路和可能。  相似文献   

10.
节日是民族文化的个性化和集中化表达,展现不同民族的文化风貌是民族节日活动的精神性特征。民族节日t的文化展演强化了共同体成员对民族价值观的道德记忆,民族的道德记忆不仅有利于共同体伦理关系的延续和扩展,激发共同体内部的团结与和谐等道德力量,而且是民族身份认同的伦理基础。道德记忆是民族的道德知识,在将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实践的过程中,道德濡化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清末民初北京歌谣的价值有重新审视之必要,就其地理叙事方面而言,除具有地理意象、地理图像和城市空间的广泛蕴含外,还具有审美和“召唤”的功能。北京历史文化的记忆,以歌谣而展现;北京独特的地域特质和文化空间因歌谣而丰富。从北京歌谣的地理叙事中可以见出,其地理意象的跳跃性、地理蕴含的多义性和文化空间的交错性,充分体现了北京城立体的、层叠的人文景观。地理叙事的介入,在审美上为北京歌谣增添了质朴活泼、清新灵动的地域特色,从而也丰富了既往历史向度研究的单一性。  相似文献   

12.
朱祥海 《社科纵横》2012,(7):101-103
作为人文知识的历史叙事实质上是在言说一种生活意义,以及人们的精神追求、价值观念和生活想象。不同的叙事立场和方法,体现了不同的传统认知和文化认同态度。合理的历史叙事,应取道于文化认同与同情式的理解立场,力求揭示文化的精神意蕴。  相似文献   

13.
程华  黄楚瑜 《探求》2023,(6):78-86
香港青少年的国家认同是近年来学界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长期以来,党史教育研究主要以内地青少年为对象,香港青少年群体出现的红色记忆不够强的现实困境,对形塑香港青少年的国家认同造成较大挑战。基于此,本文探讨通过声音、图像等符号唤起“集体红色记忆”,以历史情节的刻画与人物塑造建构、共享记忆情感链接,以行为参与、场域复归、话语沟通刻写记忆,进而培育和建构香港青少年的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14.
在鲁迅的小说中,以主人公价值处境为基点的叙事构成了表层叙事,以叙事者价值处境为探讨对象的叙事构成了深层叙事。表层叙事揭示了处于旧的历史秩序中的生命个体心灵之苦与精神之病,深层叙事则体现了写作主体疗救思想价值在文化实践过程中,由于文化的裹挟和人性情感的特殊体验、记忆而导致的分裂与崩溃。前者表现了鲁迅的人道情怀和关怀意识,后者体现了鲁迅文化选择的价值困境与伦理困惑。价值诉求的确定性与价值实践的不确定性之间相互映照构成的互动对话、紧张消解的悖论性关系,创造了充满精神内涵和意义张力的文本结构,表现了作者对启蒙理想的双重判断和双重期冀,同时也突显了高度理想化的现代价值在仍占统治地位的传统秩序中实践和生效的历史境遇。  相似文献   

15.
作为新浪潮电影在本土美学实践的代表作,严浩的《似水流年》借助西方现代电影语言进行了电影内涵、意义表达的艺术实验,开拓出了一片不同于香港主流商业电影的影像空间。《似水流年》具有多重美学意蕴,反映了城乡切换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改变,也意味着因时间与空间中的移动,人的精神结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观等发生了改变,而这恰恰说明,个体或群体的主体性在城乡切换的多元建构中至关重要。该片展现了港人由于所处历史时空与母体文化存在的割裂性,同时也反映了其对中华母体精神的依存性,因此电影不仅具有中华母体文化内涵与精神底蕴,也具有现实意义与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6.
秦红岭 《唐都学刊》2013,29(3):17-21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主要通过三个途径维系与强化不平等的性别伦理,即男女空间的内外区隔、"看不见"的女性空间、以祠堂和贞节牌坊为代表的女性教化空间。传统建筑以区隔内外、分隔男女为主要手段的空间规训机制,一方面实现了建筑与空间对女性身体、女性活动的控制与限制,另一方面则实现了以男性为主导的性别权力格局,并以物质标识的方式彰显了男尊女卑的性别伦理。  相似文献   

17.
知青一代有强烈的身份认同意识。在一定程度上,知青文学参与了这一身份的建构。知青作家通过伤痕/苦难叙事和理想/英雄叙事,建构起知青的基本身份特征。知青身份建构是知青作家在面临现实和文化困境时,寻求自身同一性和社会同一性的结果,与时代文化也有密切联系。知青身份认同带有遮掩性和强烈的功利性需求,无法形成真正的自我认知,在时代环境变化后最终只能走向溃散。身份认同意识对知青作家的创作具有深刻的影响:一是促进了知青作家的文化身份自觉,意识到新文学对传统和民间的疏离和偏执,开启了"寻根文学";另一方面,受社群文化的封闭性和排他性影响,创作视野不够开阔,思想高度有较大欠缺。  相似文献   

18.
刘慧敏 《学术交流》2013,(2):183-186
对萨满文化中"跳神"场景的描述成为现代东北作家群小说中的一种叙事常态,并始终缠绕着两种叙事态度和叙事策略:一方面,将"跳神"场景作为东北独特地域文化的一种表征,在对"跳神"场景的细节放大中掺杂了个体的文化记忆、地域文化历史积淀和区域文化模式;另一方面,将"跳神"行为作为复杂历史语境中的一个社会事件和文化场域,在其中隐藏了国家意识形态诉求、个体精神指向、文化身份认同、文化运作机制和文学社会功效等隐性层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董辉 《唐都学刊》2014,(5):95-99
立足社会转型期多元价值观对主流价值观的冲击和挑战引起的现宴,着眼于社会共同价值信念的重塑路径及其主体性认同确立的条件与内在机制,借鉴国外建构并推进主流价值欢.的有效方略,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念的基础上,辩证批判、吸收反映并代表着人类文明演进趋势的东、西方价值观念的合理因素,面向中国社会的历史、现实和未来,探寻中国走向现代化过程中社会需要的、得到全社会赞同、支持和拥护的代表中华民族物质文化利益最大化、最优化的主流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本质上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模式一致,具有以人为本的时代特征和传统文化相生和谐的民族特色,有助于推动当代人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跨越,并从中获得塑造健康人格内在力量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20.
《社科纵横》2016,(7):105-110
目前国内学界在中西价值观的研究上取得了丰硕成果,但现有成果在价值观的维度分解及内容比较上均存在一定不合理之处。参考边沁的分类解析策略,我们可从自然观、政治观、道德观、宗教观、人生观等五个维度对中西价值观进行分解,并以此为始基开展内容上的比较研究。文化与价值观二者之间具有双向互动的关系:文化发展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形成,同时价值观影响人们的文化认同。因而,为促进当前我国的文化认同,首先,我们要在多元文化比较中实现优劣鉴别与共同发展,为文化认同提供科学"质料"与"活水"源流。其次,我们需在中西文化比较视野中来理解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文化认同奠定价值论根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