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佛教忏文是佛教忏法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佛教文化传播发展的产物,其实质是宗教礼仪文体.佛教忏文的产生有其异域宗教文化的渊源,原始佛教时期的忏悔文最初是作为维护僧伽清净、约束佛教徒修行持戒而产生的.佛教东渐以后,佛教忏文在中国的发展呈现出三条基本路径:一是源自佛教律仪制度的作为悔罪仪则的忏悔文;二是伴随中国佛教忏法成熟而兴起的礼忏文;三是受世俗祈禳文化影响的斋忏文.佛教忏文是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共同孕育的结晶,其产生、发展与演变的过程清晰而真实地反映了佛教传播中国化、世俗化的历史轨迹.佛教忏文的研究为我们揭示了文体与文化之间天然而紧密的内在联系,为厘清多元文化价值下的文体形态的演变与发展脉络,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启示.  相似文献   

2.
敦煌文献PT1287是敦煌古藏文最重要的文献之一,关于该卷文书的书写地点和地理传承一直是文献学研究的重点,但它到底作于何地,迄今尚无一致意见。基于作格理论,详细考察敦煌文献PT1287的作格分布,并将之与同时代吐蕃碑文和敦煌契约文书相比较,同时辅以现代三大方言的证据,发现它与碑文共同呈现典型的作格分裂格局,而与契约文书严格的作—通格系统不同。这种格局与现代卫藏和安多地区藏语所呈现的作格配列差异正相一致,从而证明它大概率是吐蕃时代在西藏写就,然后被携带到敦煌,而非由敦煌本地藏人写作。  相似文献   

3.
敦煌文书所见的三种儿郎伟作品主要是祝愿文,其中"儿郎伟"字面意思为"儿郎气勇",乃一种曲牌名。无论从具体含义,还是书写格式或使用语境看,儿郎伟与中古波斯语nīrang均未见有实质性的联系。其中驱傩《儿郎伟》所记"部领安城大祆"一句表明,安城大祆成为某支驱傩队伍的主神,反映了敦煌地区一度盛行的祆神崇拜业已融入当地民间的传统信仰。  相似文献   

4.
正《敦煌西域古藏文社会历史文献》(增订本)于2020年2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本书为英国东方学家F.W.托马斯研究敦煌西域古藏文文书的代表作,集结了作者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关于斯坦因西域考古探险所获藏文文书的整理、翻译和研究成果,共刊布和译注古藏文纸本120余件、简牍近400枚,几乎囊括了斯坦因收藏品中古藏文文书的精华部分。对于学术界来说,本书既是具有第一手价值的珍贵史料,又是极具开拓性的研究成果,它是最早发表和刊布的一批藏文文献,有助于学界  相似文献   

5.
敦煌文书中的《比丘法坚发愿文》是一位宋初的西行求法僧途经敦煌,在某次法会上为归义军政权重要人物发愿祈福而诵读的文稿.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尚未得到足够重视,且《敦煌愿文集》中录文尚有可商榷之处.本文试图对前人录文略做补正,并对其中涉及的问题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正>孟宪实先生的新书《出土文献与中古史研究》2017年3月已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一个时代的学术必有其新史料与新问题。在今日,除了依旧延续生命力的敦煌文书之外,源源涌现的吐鲁番文书与出土墓志,又成为了带动中古史学术潮流的新史料。由其引发的新视角与新问题,极大地拓展了中古史研究的思考边界。孟宪实先生的新书《出土文献与中古史研究》正是集结了其近年来在出土文献与高昌史、隋唐史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收录了24篇研究论文以及3篇书评。本书的内容从文献角度可以分为三个方面:敦煌文献、吐鲁番文献和石刻文  相似文献   

7.
正本书为"新疆通史"研究从书之一种,2013年11月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吐鲁番唐代军事文书研究》共三册,分为"文书篇"(上、下)和"研究篇"。《吐鲁番唐代军事文书研究(文书篇)》由"前言""凡例""目录""图版""录文""总附录录文"组成。它吸收了中日学者对敦煌文献分领域或专题辑录的成功经验,从已经刊布的吐鲁番所出唐代文书中,选取了803件与军事相关的唐代文书(文献),按内容将收录的696件军事文书分成八大类——军府、军镇(节度使、军镇、城傍)、征行征镇、镇戍(镇戍、守捉、城)、烽铺、军马、军垦、涉军事文书,每类下依年代先后顺序编号、排列,八大类(一至六九六)之后  相似文献   

8.
《云梦学刊》2010,31(2):40-40
《百年敦煌学:历史·现状·趋势》(刘进宝主编)于2009年12月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根据内容,本书文章大可分为四类,即第一类:历史、理论与方法;第二类:文献与出版;第三类:文书与历史、文学研究;第四类:石窟、宗教民族、音乐体育舞蹈。各类文章均以作者年龄大小排序。(杨年保)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现编为第130号的中村不折旧藏吐鲁番出土文书为研究对象,先据原图版作出一份完整的录文。再就原图版的排列次序和定名(《月仪》)的不妥提出异议,从文书的内容分析得出,该卷包括了诗句、名簿、佛经杂抄、书仪等内容,应据主要部分重新定名为《朋友书仪》。将吐鲁番本《朋友书仪》和敦煌本及传世本同类书仪对照发现,该卷集中纂抄了已知四种形式的《朋友书仪》,这不仅说明吐鲁番地区也是各种版本或类型书仪的集中流行地,且很可能是直接源自中原。与敦煌本《朋友书仪》不同,吐鲁番本书仪由于年代较早,除词句略有差异,没有太多刻意适应地方特点的内容变化,较多保持了《朋友书仪》或《吉凶书仪》的早期形态及特色。而对比各种版本或类型的《朋友书仪》,发现从唐前期吐鲁番本《朋友书仪》到中晚唐敦煌本《朋友书仪》,正好展现了这类书仪从初期纂抄传世本到适应时势和地方特色的改编。  相似文献   

10.
自1981年至2002年《突厥语大词典》三卷汉译本出版,共发表论文172篇,其中民文107篇,汉文65篇。2001年出版了专著——《〈突厥语大词典〉语言研究》。从此以后,《突厥语大词典》研究逐渐向专题化方向发展,初步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的研究格局,并取得了很大成果,为构建"《突厥语大词典》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张小平 《西域研究》2003,(2):105-108
本文对《敦煌愿文集》中的《亡考妣文范本等》、《东都发愿文》、《消灭念往生发愿文》、《尸陀林发愿文》、《比丘法坚发愿文》、《愿文》数篇对照《敦煌宝藏》、《英藏敦煌文献》,对其中的录文、校释作点校补。  相似文献   

12.
关于《贰师泉赋》的作者及写本年代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贰师泉赋》的作者及写本年代问题●颜廷亮《贰师泉赋》见伯二四八八、伯二六二一、伯二七一二,是敦煌文学中的名篇之一。然而,大约同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中敦煌文学研究界对敦煌俗文学特别重视有关吧,敦煌文赋中除个别几篇见于现存古诗文集者如《西京赋》等外,其...  相似文献   

13.
当我们质疑敦煌本之外的《坛经》各本时,需要考虑《坛经》的结集和流传问题。至少从六祖活动的地域和《坛经》的传承宗旨两个方面,敦煌本都存在漏洞和缺陷。考虑到《坛经》记录的方式,敦煌本的原本或古本《坛经》是存在的,这也可以得到唐代碑传及唐代禅宗史书的证明。另外,惠昕序、郎简序以及南宋朱翌的《南华五十咏》都提供了古本《坛经》存在的佐证。禅门语录所见《坛经》异文,也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证据证明惠昕本等后出版本增补部分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羊年契约文书》是黑城出土的14世纪蒙古文文书.该文书第一行写有“羊儿年正月初五”.据其内容,应该是一件民间交往的契约文书.因此,可将这份文书暂定名为《羊年契约文书》.中国古代一般用“天干地支”纪年法,60年一循环,但《羊年契约文书》只记地支,未写明其天干,所以,仅依据地支纪年来确定此文书写成的具体年代有一定的难度.根据《羊年契约文书》的内容以及与其相关的汉文文书互相对比,结合文书中出现的个别专用名词,比如司属衙门的名称等,与有详细纪年的文书相比较,结合天干地支纪年法,可以推断该契约文书书写的具体年代.  相似文献   

15.
刘玉叶 《理论界》2012,(5):109-110
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悔过自新的人格修养非常重视。忏悔作为佛教中重要的思想和修行法门,对当时的南朝文人有很大的影响。本文概述南朝文人的忏悔活动以及他们所做的忏法、忏文,着重分析沈约、庾信等具有独特忏悔精神的文人,以此为视角来对南朝文人的精神世界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一敦煌出土的文书中有许多珍贵的于阗史料。这些有关于阗的史料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于阗语写的各种文书。在整理和研究于阗语文书方面,贝利(H.W.Bailey)做了奠基的工作。德莱斯顿(M.J.Dresden)编有《于阗塞语写本草目》(1),我们以这份目录的部分内容为基础,编纂了《巴黎国立图书馆所藏敦煌于阗语写卷目录初稿》,将刊于《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论集》第四辑。另一部分是敦煌汉、藏文写本中有关于阗  相似文献   

17.
解梅 《西域研究》2003,(1):100-102
朱雷先生《敦煌吐鲁番文书论丛》 (以下简称《论丛》)一书 ,已于 2 0 0 0年 4月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论丛》共 2 6万余字 ,收入了朱先生在不同时期撰写的多篇重要论文。它们涵盖了作者对晋唐社会政治、经济、军事、典制、社会阶级结构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对于我们深入了解和认识魏晋至隋唐历史许多方面的细节具有重要意义 ,许多论文视角新颖、观点精当 ,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政治方面 :共 4篇。《出土石刻及文书中北凉沮渠氏不见于史籍的年号》一文 ,探讨了史籍漏载的“承阳”、“建平”两年号之归属。《敦煌藏经洞所出两种麴氏…  相似文献   

18.
关于《将进酒》的创作时间,历来存在异议。敦煌手写本(三种)以及殷璠《河岳英灵集》等诸版本的比照分析显示,"天生我材必有用"当为"天生吾徒有俊才"。据李白与《将进酒》所提到的"岑夫子"、"丹丘生"二人的交往情形,可推断该诗应创作于天宝三载李白被"赐金还山"之后。敦煌手写本《唐人选唐诗》所载《惜罇空》乃李白传世名篇《将进酒》的原始版本,它在流传过程中经过了编者、刊刻者等人的改动,与我们今天所熟知的文体从题目到内容都有许多不同,文献整理应以敦煌手写本《唐人选唐诗》所载该诗为准。同时,该诗创作于李白被"诏许还山"之后,亦大抵是可以肯定的。  相似文献   

19.
读《敦煌愿文集》许建平敦煌愿文数量繁多,据统计,在业已公布的敦煌文献中,约有六百个卷号中包含有愿文的内容。无论对宗教、文学、民俗的研究,还是对史学、语言学、文体学以及石窟建筑、壁画艺术等的研究,它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但是,数十年来,对于敦煌愿文的研...  相似文献   

20.
《太公家教》是敦煌遗书中的教育史料,也是我国唐宋之际广为流行的童蒙读物之一。在敦煌遗书中,《太公家教》写本在石室竟发现有三十六本之多,这是它当时广为普及和影响深远的生动说明。可是,对于《太公家教》一书,我国老一代敦煌学家和令人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太公家教》是“童蒙读物”;一种认为《太公家教》是“谚语汇海”和“民间谚语”。还有,老一代敦煌学家对于《太公家教》的录记、跋文等等,尚有疏漏和与实际未合地方。对此,笔者不揣浅陋,也就《太公家教》研究中的诸如写本情况、录文、内容及性质等方面试图做一些考补工作,以期于《太公家教》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