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文学向“人学”的逐步深入,塑造各种各样的典型人物已经引起作家们的普遍关注。但象高晓声这样塑造了众多体现着“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的艺术形象,以艰辛而又烦难的艺术积累建造起自己的“人物画廊”的作家尚为数甚少。在广阔的社会生活图景上,高晓声笔下的人物形象已经组成了农民、农村干部、在农村工作或贬入农村的知识分子这样三个系列。就塑造农村中  相似文献   

2.
陆文夫小说《美食家》问世以来,其影响在国内外延续至今。作家遵从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以生活中熟知的人物为原型,提炼、刻画、塑造小说人物形象,准确传达作品深刻的文化主旨。小说以作者为原型塑造“高小庭”形象,凸显了美食文化的政治内涵与历史深度;以周瘦鹃和作者为原型塑造“朱自冶”形象,印证了美食文化的普世价值与顽强生命力;以胡凤君和管毓柔为原型塑造“孔碧霞”形象,展现了美食文化的多彩魅力与艺术形象。《美食家》以典型化的人物塑造方法,体现了作家深厚的文学创作功力,这也是小说在海内外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韦勒克根据索绪尔语言学理论提出文学分类研究的“三分法” :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在新的全球化语境中 ,这种分类法表现出了局限性和不合时宜性 ,而经验研究、批评和撰史的“新三分法” ,在文学、语言学和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实践中表现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意象是中国首创的一个审美范畴 ,也是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固有的概念。意象一词产生于先秦两汉 ,从“象”到“意象” ,主要是在哲学范畴内的讨论 ;刘勰的《文心雕龙》将“意象”引入文学范畴 ,主要是指文学构思中诗人主观情感与客观对象交融后 ,产生于作者脑海中的艺术形象 ;大约从明代开始 ,对“意象”的阐述逐渐接近现代含义 ,即指通过作者审美思维创造出来的 ,融会了主体意趣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5.
论法制文学     
作者认为,法制文学是有着自己的基本特征的:1、反映社会的法制生活,具有法律意识性;2、法制文学也要“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但又有自己的创作原则要求。而法制文学作品要塑造出典型人物,作者就应该深入法制生活、正确认识法制生活并提高艺术修养和才能。  相似文献   

6.
《樱桃园》中的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舞台艺术,戏剧只能用人物口语,而不能用作者的叙述语言来表现人物性格,展示生活画卷。和小说相比,戏剧在刻划人物,特别是描写人物心理方面受到较大的限制。因此,如何揭示人物心理,塑造血肉丰满的艺术形象,是戏剧家们最关心的一个课题,契诃夫是俄罗斯“最卓越的戏剧家”(高尔基《论文学》第71页)之一,他以自己独创的戏剧作品大大扩展了戏剧文学反映人物内心活动的可能性。他的经典剧作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塑造出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7.
文学是艺术的基本样式之一。它以语言文字为媒介和手段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现实生活,表现人们的精神世界,通过审美的方式发挥其多方面的社会作用。因此,通常人们称文学为语言艺术。“文学”一词在我国古籍中早已有之,但其含义与现代美学中专指语言艺术的概念并不相同。在先秦对代,“文学”兼有“文章”、“博学”两重意义,即将现代所说的文学,哲学、历史等等都囊括在“文学”之中。至两汉,人们开始把“文”与“学”、“文章”与“文学”区别开来,称有文采的、富于艺术性的作品为“文”或“文章”,而把学术著作叫做“学”或“文学”——这  相似文献   

8.
浅论《子夜》中的吴荪甫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茅盾先生在长篇小说《子夜》中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形象 ,其中吴荪甫是最具有生命力的艺术形象 ;是一个塑造得相当成功的民族资本家的艺术典型。,必须把吴荪甫这一艺术形象和中国 2 0世纪 30年代前后的时代联系起来考虑 ,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作者创作这一典型形象的伟大现实意义。一、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中国资产阶级艰难挣扎的艺术典型吴荪甫出身于“簪缨世家” ,游历于欧美 ,具有相当高的资本主义企业管理水平。他“有大志 ,有魄力 ,也有计划” ,他精明强干 ,刚愎自用 ,野心勃勃 ,“也不缺少同志” ,而且实力相当雄厚 ,一身经…  相似文献   

9.
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学开始逐渐由对“乡土”区域人生的看取,到有意识地追求一种本土化进而民族化的文学表现。罗淑和柔石两位作家所处的时代、社会价值观念大致相同,选择了同样的“典妻”题材,却塑造了截然不同的艺术形象。本文从人类文化学角度、区域文化背景和特定的人生形态去分析,思考了中国文学由区域化到本土化、民族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学开始逐渐由对“乡土”区域人生的看取,到有意识地追求一种本土化进而民族化的文学表现。罗淑和柔石两位作家所处的时代、社会价值观念大致相同,选择了同样的“典妻”题材,却塑造了截然不同的艺术形象。本文从人类文化学角度、区域文化背景和特定的人生形态去分析,思考了中国文学由区域化到本土化、民族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学开始逐渐由对“乡土”区域人生的看取,到有意识地追求一种本土化进而民族化的文学表现。罗淑和柔石两位作家所处的时代、社会价值观念大致相同,选择了同样的“典妻”题材,却塑造了截然不同的艺术形象。本文从人类文化学角度、区域文化背景和特定的人生形态去分析,思考了中国文学由区域化到本土化、民族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就声乐作品的演唱而言,歌唱者在演唱状态中所形成的心理境界和内心视象是表现歌曲的主题内容和思想感情,表现声乐艺术美,塑造完美的艺术形象的基本心理条件。 作为非纯音乐的声乐艺术,其创作和演唱是以塑造完美的艺术形象为主要任务的。这是因声乐作品的文学性、音乐旋律的表情性和声乐演唱的表演性使然。由于它所使用的材料和作用于听觉的特点,使它无法直接表现以现实空间形态为特征的直观形象。因此,塑造和感受艺术形象的手段就具有特殊性。除了对生活的积累、知识的丰富、音乐语言的把握和声乐技巧的纯熟之外,在演唱过程中通过形象思维手段,形成与之一致的心理境界和内心视象,是塑造艺术形象的基本条件和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语言作为思想的直接现实,是作家用以反映生活、塑造艺术形象的工具,它不仅同作家的思维活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且也是作家表现生活不可缺少的唯一媒介。语言之于文学,就象音响、旋律对于音乐,线条、色彩对于绘画,动作、姿态对于舞蹈一样,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从来任何文学作品没有也不可能脱离其语言形式而独自超然存在,它只能在一定的语言形式之中才能成为特定的现实。没有语言也就没有文学,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语言便成了“文学的第一个要素”。(高尔基《和青年作家谈话》)  相似文献   

14.
《一个人的遭遇》(又译《人的命运》)是消洛霍夫在其创作晚期,于1956年写作发表的优秀短篇小说。“解冻”时期是苏联文学自1954年以来10多年间文学创作思想发生深刻变化的一个至关重要的转型时期。由于《一个人的遭遇》通过对主人公命运的描述,成功地塑造了安德烈·索科洛夫这一艺术形象,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文学创作思想和观念的变化,因此在“解冻”时期的文学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很自然地,我们谈及“解冻”时期,必会念及《一个人的遭遇》,而要理解安德烈·索科洛夫形象的意义和价值,也势必会和“解冻”时期的社会生活和文学…  相似文献   

15.
文学是以语言为手段、通过塑造艺术形象的方式来对社会生活进行审美的反映。现代著名作家赵树理的小说从语言到艺术形象,真实而全新地表现了中国农民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巨大历史变化,深刻地展示了新生活在农民心理上所引起的动荡与变革。然而,历史地审视赵树理的创作,不难发现其呈现出理性贫弱的一面。  相似文献   

16.
究竟什么是音乐形象?音乐形象的本质是什么?我国新编《辞海》中说音乐是“艺术的一种.通过有组织的乐音所形成的艺术形象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生活.”(艺术分册.136页)这个定义涉及“艺术形象”这一概念.什么是“艺术形象”呢?同书的解释是:“文学艺术区别于科学的一种反映现实的特殊手段.即根据现实生活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所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图画”.(文学分册,5页)音乐属于艺术.也适用于这一定义,既然如此,音乐形象自然也是“具体生动的图画”了.对音乐形象的这种认识来自苏联的音乐美学界.  相似文献   

17.
文学作品中成功的细节描写,是塑造真实而动人的艺术形象的一个重要手段,是使作品具体、生动,富有艺术感染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恩格斯把细节描写的真实性,看作是现实主义必须具备的一个条件。历来许多著名作家也都十分重视这一问题。法国著名小说家巴尔扎克就这样说过:“现在当一切可能的结局都已准备就绪,一切情节都已经加工过,一切不可能的都已试过,这时作者坚信,再前进一步,唯有细节将组成作品的价值。”(《个人生活场景》一版《后记》)我国杰出的文学巨匠茅盾在谈到人物形象塑造时也曾说:“善于描写典型的伟大作家,不但用大事件来表现人物性格,而且不放松任何细节描写。” (《鼓吹集·关于艺术技巧》)  相似文献   

18.
翻译与创作都是用语言来塑造艺术形象。艺术形象是艺术思维的结晶。本文从创作思维与翻译思维的对比角度 ,分析了两者思维的异同 ,着重阐述了文学翻译中形象思维的特点及规律 ,认为文学翻译是艺术的再创作  相似文献   

19.
从邪恶走向忏悔——论周朴园性格的内在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众多研究《雷雨》的文章中,对于周朴园这个人物形象,人们几乎部持否定态度。不错,他的确是个“魔头”,剥削压榨工人,摧残抑制人的个性,周、鲁两家血缘纠葛所酿成的悲剧,或直接或间接都与他有关系。仅从这一意义上讲,人们对他的否定贬损也并不为过。但是,在他的身上除了这种“邪恶”的成份以外,还存不存在其它的因素?作者塑造这一艺术形象的主观意图又是什么?这些问题,值得我们仔细思考。  相似文献   

20.
韵味是文学的特质,文学翻译中韵味的传译是保证翻译作品成为“翻译文学”的关键。文章按照刘士聪先生的韵味三分法,参照丹尼斯.马尔和维克多.马尔合译的《聊斋志异》来说明文学翻译中的韵味再现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