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从《简·爱》中的伯莎到《雷雨》里的繁漪,疯女人逐渐走下了紧锁的阁楼,在窒息的男权社会里争取话语的主动权。相同的命运遭际,不同的反抗形式,历经一个世纪后的疯女人,在夹缝中蜕变,在蜕变中成长。她们的蜕变,揭示了女性意识由"他者"到"自我",从蒙昧到觉醒的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2.
近代汉语副词“可煞”的演变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讨论了"可煞"在唐宋元明清以及现代汉语中的使用情况,总结了它演变的三个明显特点一是由宗教文献向中土文献渗透,宋代是过渡时期,元明清时期完全确立;二是修饰对象由多样化向专一化演变,由最初的修饰动词、形容词及其短语到专一修饰形容词"作怪",明代是过渡时期,清代完成;三是语义逐步呈现相对统一性,由最初的可以用做程度副词、语气副词、或二者兼而有之到清代的语气副词与程度副词合而为一.  相似文献   

3.
文章指出《牡帕密帕》是拉祜族最有代表性的神话史诗 ,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特点 ,如充满浓厚、神秘的原始宗教观念 ,展示了拉祜族家庭婚姻和传统伦理道理的演变过程 ,同时还揭示了拉祜族社会生产力由低向高不断发展变化的历史进程 ,阐示了拉祜族从游猎到游耕再到农耕的生产方式演变的历史规律。  相似文献   

4.
所谓"李白形象",不仅有"自画"、史传、艺术塑造的不同,而且有一个演变过程.所谓"演变",主要体现在传说和文艺作品中.其轨迹如下从人到神、从志士到贤臣、从落魄到荣遇、从傲岸到重义多情、从"缺憾"到"完美"、从神到人.  相似文献   

5.
宗教流传过程中,有个"适者生存""入乡随乡"问题。外来宗教中国化是必然发生的社会现象,它演变为中国宗教,显现为宗教的地方化和民族化的发展。伊斯兰教中国化符合宗教发展的一般性规律,有必要沿袭、延续伊斯兰教先贤的步伐,坚持中国化才能维护中国宗教的独立自主,这也有利于信众遵循教道。"去中国化"违背宗教发展规律,毫无出路。  相似文献   

6.
极数十九经历了实虚反复转化的漫长演变过程。从先秦《左传》重耳出亡"十九年"的实数,到《庄子》内篇演变为反复出现的虚化极数;又由《史记·平原君列传》的"十九人"的可虚可实,到《汉书》苏武拘禁匈奴的"十九年",以及玄奘取经"十九年"(一说十七年),又回到实数;复从鲁迅《孔乙己》中所欠的"十九个钱"的虚化,似乎又是对《庄子》的回应。平原君的"十九人",又在唐诗与以后诗中演变为虚数。先秦—战国—汉代—唐代—鲁迅演变的四部曲,基本呈现由实到虚的回环往复。从而形成了虚数与实数共同带有极数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上,经历了从"政治第一"到"物质和精神两手抓,两手硬",再到"物质、精神、政治三大文明协调发展"再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演变进程,这是我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不断深化、与时俱进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语法化理论是从语用和认知角度研究语义演变的重要思路,认为语义演变遵循着从具体到抽象、从主要词类到次要词类、主观性不断增强的单向性规律。视觉动词SEE语义演变主要是在语用推理的作用下,以转喻、重新分析、主观化为机制进行的,是一个语义逐渐虚化的过程,其主观性不断增强,完全符合语法化的历程,同时其在语义演变不同阶段的内在机制和特点也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9.
宗教法治不仅是全民参与、全社会"互动"的过程,而且政府在"互动"中应发挥协调沟通作用,实现由人治、权治,向法治、从管理到服务、由"制约"向"引导"方面的转化。宗教法治需要对宗教界人士和全体公民开展法治教育,宗教法律在自觉、自律的基础上得到普遍遵守是宗教法治的基本要求和重要标志。"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通过宗教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的动态管理模式,实现宗教法治管理他律与自律的统一。正确认识和区分宗教信仰和宗教行为,以及宗教违法行为的刑事处罚性。尊重习惯与规范行为,处理好风俗习惯与宗教信仰行为之间的关系,制定信教群众、宗教工作者、宗教活动及其场所的行为规范等,是宗教法治理念、模式与路径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四海云涛;"背负青天朝下看",喜见九里城廓!从"九万里"到"九里":这不仅是空间的浓缩,更是虚怀若谷、广采博纳的精髓所在!从"九里"到"九万里",这不仅是距离的  相似文献   

11.
莱辛的名剧《智者纳坦》提出了一个核心问题,即为什么是犹太人?由此凸显了犹太问题在德国乃至欧洲史上的核心位置,进而展现了由戒指之争而引发出的宗教和谐之可能。从宗教和谐到人类戏剧,这表明了启蒙精英所表述的世界理想,虽然"未必能至",但他们显然不仅"心向往之",而且"近道于思",在"诗路话语"中体现出一种胸怀天下与人类命运的阔大气魄。而莱辛所表达的"人类戏剧"观念或许正是通向"永久和平"的一条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在单县方言里,普通话里的后缀"子"尾和助词"着",均分化为"恁"和"得"。另外,"恁"还有代词用法,它们的分化是音变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清代康熙年间以来300年间,文县白马人服饰的发展演变,分为清代、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三个阶段.其日常服饰主要经历了由"简"到"全"再到"无"的变化过程,节日服饰地位日渐突出,宗教服饰有"变"与"不变"特点.文县白马人服饰演变的因为与生产方式变化、外来服饰文化的影响以及现代化对之冲击有关.  相似文献   

14.
明代北京存在着来源不同、性质各异的多种庙宇,其中有些神灵被纳入官方"祀典",有些则属于民间"私祀",但是否纳入祀典,并非"正祀"和"淫祀"的明确分界。在日常生活中,各种宗教因素相互交融,成为一种统一的宗教,这就是被社会各阶层共享的民俗宗教。民俗宗教体现在从国家礼仪到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按照时令节日,在家中或到特定的宗教场所进行祭祀、祈祷、进香等活动,是民俗宗教最重要、最直观、最集中的展现。从明代中叶开始,围绕到寺观神庙的祭拜贡献等活动,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香会,它们的规模日趋庞大、组织日趋复杂。民俗宗教虽为社会各阶层所共享,但其内部并非混融无间,不同阶层和身份之间往往会表现出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南都学坛》2019,(1):10-20
谏官沿革源远流长,舜时有"纳言",商朝设"司过之士",周朝立"保氏"。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纷设立专职谏官,齐设"大谏",楚设"箴尹",郑设"司直",赵设"司过",均掌谏王恶。秦朝设立谏大夫,但没有发挥其谏诤作用。西汉初制度疏阔且极少兴革之事,直到武帝时,重新设立谏大夫,职掌议论及"诏令所使",选任方式多种多样。谏大夫为无印绶的散官,由于长伴君前,往往受君主赏识而给予其兼官,兼官职掌具体而广泛。从西汉谏大夫到东汉谏议大夫的转变,其经历一个过程,并非由光武帝直接设立谏议大夫而实现其转变。  相似文献   

16.
论述"终极关切"是蒂里希思想体系中具有存在论意义的核心概念和逻辑起点,其自身所包含的内在的逻辑是整个蒂里希宗教哲学体系的纲领;指出了包含在"终极关切"思想里的内在逻辑,即由"人的存在困境"出发,表现为人的经验世界当中的"焦虑",以及作为最终解决的"爱"与"勇气"。  相似文献   

17.
自汉代开始在西域设立属国和都护,以迄清代的西北治理,不难发现,西北边疆地区经历了一个由被内地争权羁縻、争取的外围地域即"西域",逐渐演变、被整合为中国国土即"西北"的过程。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即由"西域"到"西北"的变化,不仅意味着指称上的改变,其实质性的内容是"西北"边地内化为"中国"国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北"成为"中国"的西北——尽管这一历史进程中曾经历战乱、分裂、割据,但其总体的趋势却是指向中国"大一统"的历史格局的最终形成。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文化角度对中西方宗教进行比较,指出西方宗教中的神是由超人类的终极之神所赋予,其宗教的原始动力是"罪感",故而其人神关系是单向的皈依,其宗教态度是膜拜,其价值张力是远离世俗;中国宗教中的神则是由现实中的杰出人物经过修炼而成的,其宗教的原始动力是"畏感",故而其人神关系是双向的交换,其宗教态度是恭敬,其价值张力是固着世俗.文中还以此解释了中西宗教中其他一些方面(如对异教的态度、宗教的地位、屋顶造型以及不朽观等)的不同.  相似文献   

19.
"终极关切"是蒂里希思想体系中具有存在论意义的核心概念和逻辑起点,其自身所包含的内在的逻辑是整个蒂里希宗教哲学体系的纲领."终极关切"的这种内在逻辑由"人的存在困境"出发,表现为人在经验世界当中的"焦虑",以及作为最终解决的"爱"与"勇气".  相似文献   

20.
中西翻译标准:从传统到现代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概述了中西方翻译领域近代以来关于翻译标准的主要流派及观点,回顾了中西方翻译标准从传统到现代的演变历程。在此基础上作者进一步分析了中西方翻译标准的趋同性,即西方译者重"对等"或"等效",中国译者重"信",究其本质都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忠实于原文或原作者。最后指出了中西翻译标准从经验到科学,从规范到描写,从一般到特别、从笼统到具体的发展特点和中西翻译标准伴随翻译理论由一元向多元发展并逐步借鉴融合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