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续 )二、关于清朝开国神话前面所述太宗天聪九年完成的《太祖实录图》是图画本 ,《满洲实录》并不是抄写它而成。其次 ,崇德初年告成的是《太祖太后实录》 ,但现不存世。因此 ,《太祖实录》现存最早的原本是顺治初纂《太祖武皇帝实录》 ,由满蒙汉三种文字写成。汉文本在台北故  相似文献   

2.
吴伟业《秣陵春》传奇现存的最早刻本,当为清顺治间振古斋刻本。据此本卷首寓园居士《秣陵春序》,传奇的刊刻当在顺治十年秋前后。从沈自晋《南词新谱》的编刻时间,可以考定《秣陵春》的作期在顺治四年七月至顺治十年秋之前,甚至可推定为顺治八年九月前后至顺治十年秋之前。从吴伟业与余怀的交往,可以考定《秣陵春》传奇的作期当为顺治七年至顺治八年,最后完稿应在顺治八年初秋或稍前。《秣陵春》传奇作期的考定说明,吴伟业在顺治十年九月出仕清廷之前,就已经借传奇戏曲的写作,既表达对故国眷恋的铭记,也包含着对新朝恩宠的感戴。这正是当时江南士子的典型心态。  相似文献   

3.
《三国演义》的成书有一个复杂过程。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已经临近这个过程的终点,到毛本《三国演义》,终于大功告成。《演义》由何而来,依今天所存材料,已经不能清晰勾勒其过程。但其脱胎于宋元讲史话本,却是公认之事实。刊刻于元代至治年间、署名新安虞氏的《全相三国志平话》,是今存最早、也是惟一的一部《三国志平话》,给出了三国故事较早、也较为清晰的雏形与轮廓。将《演义》与《平话》结构加以比较,可以清楚地看到二者之间的承继关系。  相似文献   

4.
慈恩寺     
慈恩寺位于沈阳市沈河区大南街慈恩寺巷12号。始建于1628年(后金天聪二年),清顺治、道光及民国年间均进行过扩建和重修。寺院坐西朝东,院内建筑共分三路,占地面积约1.26万平方米。中路东为山门,山门内南侧为钟楼,北侧为鼓楼,均为歇山九脊,灰瓦,亭为两层围廓,下为方形基座。向西在中  相似文献   

5.
依据茶文化的广义定义,对《红楼梦》中的茶文化进行四个层次分类,并按此分类梳理《红楼梦》杨、霍两译本中的茶文化译写案例。从生态翻译学语言、文化和交际三维度解读两个译本中的茶文化案例译写,发现两个译本茶文化译写差异之处主要来源于译者对译事的“适应”与“选择”。两个英文译本从译者和翻译策略角度为生态翻译学研究提供了具体的茶文化译写案例,凸显了生态翻译学“译者中心”的翻译行为理念,为今后茶文化译写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6.
《三国》小说史要改写——读周兆新主编的《三国演义丛考》陈辽关于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当今绝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它的成书过程如下:元至治年间(1321—1323)出了建安虞氏刊本《三国志平话》。元至元(1335—1340)年间出了闽建坊刻本《三分事略》,...  相似文献   

7.
将近四年前,我写了一篇《建国以来〈三国演义〉研究情况综述》(原载《社会科学研究》1982年第4期,收入《三国演义研究集》),对1949——1980年间的《三国演义》研究作了粗略的回顾。  相似文献   

8.
《三国演义》研究 ,即使从郎瑛的《七修类稿》中有关《三国演义》的论述算起 ,也有四、五百年的历史 ,特别是我国进入新时期以后 ,二十几年间 ,《三国演义》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都超过了以往《三国演义》研究的任何一时期。《三国演义》的基础研究 (指对《三国演义》不同版本的研究 ,对罗贯中的研究等 )和应用研究 ,《三国演义》的文本研究和比较研究 ,《三国演义》在国外的研究 ,《三国演义》的艺术研究 ,《三国演义》的人物研究 ,《三国演义》的语言研究等等 ,都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 ,坦率地说 ,在《三国演义》研究中还存在着几个认识误…  相似文献   

9.
浙江宁波天一阁藏姚宗文《闲居诗》是目前已知唯一存世的姚宗文诗作集成,堪称孤本,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通过《闲居诗》文本内容分析其刻本的性质及刊刻后在宁波藏书界的流传轨迹,认为《闲居诗》刊刻时代为清顺治年间,而非天一阁著录的明万历年间。《闲居诗》中大量有关晚明党争和明清易代诗作反映了姚宗文厌恶党争、坚持原则、更关心国事民瘼,同时也表达了姚宗文亲近佛道的思想旨趣。以《闲居诗》为代表的晚明阉党成员集部文献,因负面的历史评价,阉党成员著作大多得不到后世妥善保存,甚至被有意毁弃,导致存世情况不甚乐观。而《闲居诗》作为晚明文史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让晚明文史研究更趋全面客观。阉党成员集部文献的价值不容忽视,亟待给予更多关注、保护和利用。  相似文献   

10.
明代插图版本《三国演义》现存20余种。在福建建阳地区,叶逢春本作为其肇始者,其上图下文的版画形式对后来各版本具有重要影响;熊氏宗族先后刊刻了不同风格的《三国演义》插图,体现了不同时期的版画趣味;诚德堂本承本坊旧板,插图拙劣;忠正堂本插图数量和质量均比以往有所提高,成为《三国演义》插图转向圆润明朗的重要过渡;刘次泉式图像的刻技超越前人,风靡坊间。同时,单幅大图的金陵版画以其雅致、精工对万历后期建阳版画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出现了借鉴周日校本的李卓吾本和英雄谱本。  相似文献   

11.
《东华录》诸书系由清人蒋良骐、王先谦、潘颐福、朱寿朋等,抄录清代“实录”、“圣训”、“方略”、“会典”等官书,所编篆的一部编年体史料群书。记清代十一帝十二朝(年号代朝),即太祖(天命)、太宗(天聪、崇德)、世祖(顺治)、圣祖(康熙)、世宗(雍正)、高宗(乾隆)、仁宗(嘉庆)、宣宗(道光)、文宗(咸丰)、德宗(光绪)共二百九十六年之大事。因其史料价值较高,被誉为仅次于清历朝“实录”的第二部巨书。 该书问世后,被书贾争相刊刻。因该书有原纂、改纂、续作、校印之分,卷佚分析合并之变,多朝合订、一朝单印之别,所以形成多种书名和版本.根据所知分列如下: 《东华录》《蒋氏东华录)蒋良骐纂,32卷本,记天命至雍正朝事;  相似文献   

12.
在罗慕士的《三国演义》英译本中,对“数合”的英译有多种形式。本文对罗慕士英译的《三国演义》中的“数合”一词的译文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该词译文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3.
《通天台》的创作时间一直以来都是有争议性的,有的学者认为《通天台》杂剧创作于吴伟业入仕清朝之后,是他的追悔之作;有的学者认为它作于顺治六七年间,是悲悼故国之作;还有的学者认为是在顺治十年,吴伟业受到举荐但未出仕清朝之时,为了表达自己进退失据的矛盾心态所作的。基于以上各种学说,本文拟将它们做一次梳理,并对其进行辨别。  相似文献   

14.
《通天台》的创作时间一直以来都是有争议性的,有的学者认为《通天台》杂剧创作于吴伟业入仕清朝之后,是他的追悔之作;有的学者认为它作于顺治六七年间,是悲悼故国之作;还有的学者认为是在顺治十年,吴伟业受到举荐但未出仕清朝之时,为了表达自己进退失据的矛盾心态所作的。基于以上各种学说,本文拟将它们做一次梳理,并对其进行辨别。  相似文献   

15.
中秋时节,气候凉爽,阳光灿烂,笔者抽暇游览了具有独特建筑风格的福陵。 福陵,亦称东陵,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及孝慈高皇后叶赫纳喇氏的陵墓,位于沈阳东北郊11公里处的丘陵地上。它始建于天聪三年(1629),至清顺治八年(1651)基本竣工。后经顺治、康熙、乾隆多次续有增建,形成完整的陵园建筑体系,其占地面积五百余公顷,面临浑河,背依天柱山,自南而北地势渐高,巍峨壮观。  相似文献   

16.
罗贯中是古代伟大的通俗文学作家,历史小说《三国演义》诞生于明代初期不是偶然的,完全符合文学自然发展演进的规律。《三国演义》成书后数十年间不见于文献记载,那是明初错误的文化政策造成的结果。罗贯中具备创作《三国演义》的时间、艺术素养和生活阅历,其著作权是不可否认的。  相似文献   

17.
罗贯中与《三国演义》《水浒传》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8月在山东泰安召开,与会中外专家学者就《三国演义》《水浒传》的版本与成书过程;罗贯中的籍贯问题;《三国演义》《水浒传》人物形象、思想文化内涵;小说艺术的运用以及《水浒传》《三国演义》的小说评点、传播、接受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热烈而又和谐的讨论,提出了许多新见解、新观点,为《三国演义》《水浒传》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拓宽了道路。  相似文献   

18.
依据可靠资料,经过缜密考证,对清初现身的宋蜀刻本《孙可之文集》的源出、刊刻时间、两部传世刻本的差异上获得三点新见:一是宋蜀刻本《孙可之文集》源于作者孙樵的自编本,二是宋蜀刻本《孙可之文集》成于光宗绍熙年间,三是宋蜀刻本《孙可之文集》传世的二部是初印与后印关系。  相似文献   

19.
试论《续金瓶梅》的创作年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说《续金瓶梅》的创作年代目前还是一个比较有争议的话题,基本上有三种观点:黄霖的顺治十八年说,张清吉的顺治十五年说,孙玉明的顺治十七年说。笔者赞同孙玉明的观点,而且珍贵历史文献的发现,也证实了这部小说创作于顺治十七年。  相似文献   

20.
汉语拼音字母名称符合国际习惯,符合汉语特点,根据现有的国家标准解释汉语拼音方案字母名称,即按照国家标准《外语地名汉字译写导则》里的《音译表》,像读音译的外国地名一样地读《汉语拼音方案》规定的字母名称。可以根据音译表列出表示字母名称读音的汉字。提出处理加符字母的办法和完善汉语拼音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