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剥夺言论出版自由权利孙献祯,王建秀我国刑罚体系中附加刑之一的剥夺政治权利,是剥夺犯罪分子参加国家管理和政治活动权利的刑罚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五十条的规定,其内容包括宪法规定公民享有的言论出版自由权利。由于对剥夺言论出版自由权利的具体内...  相似文献   

2.
论政治自由     
政治自由是法律赋予特定的主体所享有的一种政治权利。所谓政治权利,简言之,就是管理国家的权利。它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担任国家公职、参加国家事务的管理以及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活动等权利,还包括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等政治自由。政治权利是公民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基本权利,通常由宪法加以规定。一国的宪法关于公民的政治权利是怎样规定的,以及公民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实际享有这种权利,直接反映该国的性质及其民主化的程度和公民在国家中的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3.
一、刑法规定的剥夺政治权利刑的适用对象按照刑法总则的一般规定和刑法分则的具体规定,我国刑法规定的剥夺政治权利刑的适用对象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种:1.反革命分子。刑法第52条规定:“对于反革命分子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可见,反革命罪犯要无一例外地对其适用剥夺政治权利刑。这是因为,反革命罪犯是政治性的犯罪。实施反革命犯罪的人是以推翻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为目的的,社会危  相似文献   

4.
剥夺政治权利的内容是不确定的,这种不确定性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学界对《刑法》规定的剥夺政治权利内容的阐释存在诸多差异甚至是针锋相对;历史上不同时期的规范性文件规定的剥夺政治权利或相类似刑罚方法的内容不一致;被剥夺政治权利者除在刑罚执行期间丧失《刑法》规定的权利之外,还将在刑罚执行期间及之后一定时间内甚至终身丧失其他一些内容广泛、性质多样的非政治权利。  相似文献   

5.
编辑同志: 我是一个私营企业主,想委任一个有生产经营管理能力的朋友担任我企业的领导,管理生产经营。但有人说,他因犯罪被剥夺了政治权利四年,不能担任企业领导职务。请问,被剥夺的政治权利是哪些?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如何计算? 老 林  相似文献   

6.
德性与自由     
道德自由作为一种积极自由并不具有导致集权专制的危险。但当它被作为一种内在的无限的精神自由来追求时,却是以牺牲对政治自由的追求为代价的。当它被看作是依据道德获得的权利时,它有促进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可能。但是,由于儒家的道德观主要是一种义务观,在权利观上是缺失,因此儒家的道德权利与西方意义上的道德权利有实质的不同,由此也就无法从中转出政治权利和自由。  相似文献   

7.
我国刑法对剥夺政治权利的规定,总体上是合适的,但也存在某些不足,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必要的补充和修改。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剥夺政治权利刑的完善进行探讨。一、剥夺政治权利适用对象的完善剥夺政治权利的适用对象包括单独适用和附加适用两种情况。这里主要对附加剥夺政治权利适用对象中的四个问题进行分析。(一)对犯罪的外国人不能适用剥夺政治权利当外国人(包括无国籍人)犯了反革命罪(如间谍罪),或者所犯罪行严重(如有关毒品的犯罪)并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时,按照刑法规定是“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因为刑法第52条、…  相似文献   

8.
《公务员法》对受过刑事处罚的公民担任公职的权利进行了限制。首先,这种限制在一定程度上,与宪法保障公民参政权与平等权的精神冲突。其次,这种限制使服公职权与被选举权的权利主体在范围上出现不一致。最后,这种限制抵消了刑法附加刑中“剥夺政治权利”的实质功能。因此本文建议将第26条第1款改为“依据刑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员不得录用为公务员”,使是否限制“服公职权”不再简单地以“受过刑事处罚”为依据进行抽象性评价,而由法院和法官在个案中具体判断。  相似文献   

9.
从普通含义和专业含义两个维度解读我国宪法文本中的政治权利概念,政治权利的内涵可被理解为"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而其外延则是不确定的,但至少包含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担任公职权和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等三项权利。并且从《宪法》第34条但书规范的解释角度,我们也无法得出我国宪法文本中的政治权利仅限于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内卷、躺平、焦虑既源于经济与社会,也源于政治权利。政治权利的自由逻辑使内卷、躺平、焦虑具有了正当合理性。权利自由的逻辑体现在内卷的自由、躺平的自由、焦虑的自由。内卷、躺平是自由的起点、过程和结果,也是因自由选择而付出的代价。内卷与躺平体现了政治权利自由的进与退。回归人类本质、人类主体性、自由本性、权利本性、理性才能回归权利自由的正常状态。  相似文献   

11.
剥夺政治权利 ,是我国刑法中一项针对性很强的刑罚方法 ,但对该刑种的适用 ,亦存在着不少的争议。笔者认为 ,对于所涉及的公民言论、出版等自由权应在立法上作出政治性的和非政治性的区分 ;对于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 ,是否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应重新考虑 ,或者对这类犯罪行为作出明确界定 ;对于死刑犯、外国人及未成年人不宜适用剥夺政治权利刑 ;对于剥夺政治权利刑的适用方式 ,应改变现行刑法的作法 ,采用分项适用的执行方式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我国现有资格刑进行了反思.提出淡化剥夺政治权利的政治色彩,以"剥夺公权"代替"剥夺政治权利",并删去"政治自由"的内容.增加"禁止从事特定职业"和"剥夺荣誉",以使资格刑体系更完善.同时建议实行资格刑的分立与复权制度.  相似文献   

13.
剥夺政治权利这一刑罚的发展与完善有赖于其性质的正确定位。剥夺政治权利的性质的现实定位是阶级斗争的工具 ,是政治性刑罚。剥夺政治权利的性质的应有定位是剥夺犯罪人某种资格的刑罚。剥夺政治权利应据此加以改造  相似文献   

14.
新闻传播法属于宪法性法律,新闻传播法是政治法;新闻传播法既反映政治权力关系,也反映一般权利关系,新闻传播法是综合法;新闻传播法奉行“个人——社会本位”,也就是以维护个人权利与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的本位思想,新闻传播法是“个人——社会本位”法;新闻传播权是一种自由权利、政治权利、信息权利,新闻传播法是人权法。新闻传播法具有意识形态功能、自由权利保障功能、解决冲突功能。  相似文献   

15.
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有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权利以及在政治上享有表达个人见解和意愿的自由。它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民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权利,并直接体现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社会主义民主原则。  相似文献   

16.
知情权及其性质探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知情权是公民知悉、请求获取对其有利益关系的信息的自由。知情权可以划分为狭义知情权和广义知情权。知情权的性质,可以通过不同的角度分析,知情权具有宪法权利的属性;知情权是一项重要的公民政治权利,具有明显的公权利属性;知情权是一项民事权利,具有明显的私权利属性;知情权又是一项社会性权利,具有过渡的性质;知情权还是一项具体性权利。  相似文献   

17.
洛克认为,人的生命、自由和财产权是人最基本的自然权利,不可让渡、不可剥夺、不可侵犯,保护自然权利是公共权力得以存在的前提。政府的公共权力源于人民在订立社会契约时的委托式授权,公共权力政治合法性的根源在于民众自愿的结合和人们自由地选择他们的统治者和政府形式。洛克反对霍布斯把统治者排除在社会契约的订立者之外的观点,认为国家是人民自由契约的产物,统治者也是缔约方,其统治合法性的维持依赖于对人民生命、自由和财产权的有效保护,当统治者违反契约时,人民就有权废除他,建立新政府。  相似文献   

18.
运用社会公平和法正义原则评述政治权利和义务之关系命题不仅关涉社会学、政治学和法哲学的基本命题,而且关涉社会学、政治学和法哲学的基本方法问题。这种基本方法最初对人的自然道德状况进行审视,进而审视人在进入政治社会后,作为政治共同体的成员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他们之间的特殊作用。评析的前设条件:(1)所有的人不论其出生于何时何地,他们的政治生活都源于在政治社会中所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的实体性主体身份;(2)正在讨论中的权利不仅包括一般性政治权利,而且包括广泛的自治权利和独立权利。并在此前提下批判地评述了西方具有争论性的公平原则以及在公平原则项下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实现的前提。  相似文献   

19.
环境权作为一项重要的人权散见于一系列人权公约当中。它分散在与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有关的人权公约中,也存在于同经社文权利相关的公约中。在与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相关的公约所规定的一些权利中,潜含着环境权或者环境保护的内容。这些权利包括生命权、家庭和财产不受干预权、公正审判权和信息自由权。这些权利的存在,揭示了人权与环境密不可分的联系;人权的实现必须依赖于适当的环境,良好的环境能够让人权得以更加充分地实现。  相似文献   

20.
环境权作为一项重要的人权散见于一系列人权公约当中。它分散在与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有关的人权公约中,也存在于同经社文权利相关的公约中。在与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相关的公约所规定的一些权利中,潜含着环境权或者环境保护的内容。这些权利包括生命权、家庭和财产不受干预权、公正审判权和信息自由权。这些权利的存在,揭示了人权与环境密不可分的联系;人权的实现必须依赖于适当的环境,良好的环境能够让人权得以更加充分地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