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列宁在《哲学笔记》中提出的辩证法、认识论、逻辑三者统一的问题,体现了辩证法和唯物论、思维规律和存在规律、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充分表现了唯物辩证法的丰富内容,在列宁哲学思想中占有轴心的地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它一切哲学的根本特点之一。它不仅涉及到作为科学的哲学的某一个局部问题,而且对于揭示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和结构,建立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向纵深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大家都认为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是统一的。但如何统一,却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些同志拘泥于列宁关于三者是“同一个东西”的论断,认为三者是等同的。这种“等同论”是不值一驳的。如果把三者完全等同起来,说成是一个东西,那么,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其统一也就无从谈起了。大多数人是反对这种“等同论”的,但其中有些同志却走向另外一个极端,把三者的统一理解为三门科学的统一或整体与部分的统一。这种观点认为,辩证法适应于三个领域;认识论属于主观辩证法,是辩证法的一部分,又把认识论分为研究感性认  相似文献   

2.
列宁指出:“在《资本论》中,逻辑、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不必要三个词:它们是同一个东西]都应用于同一门科学”(《列宁全集》第38卷第357页)。对于列宁的这一著名命题,在我国哲学界存在着几种不同的理解: 第一种意见认为,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这三者(以下简称“三者”)是指同一个东西的三个方面。第二种意见认为,“三者”是指具有统一关系的三个不同的东西。第三种意见认为,上述两种看法在不同意义上都可以成立,前者是指辩证法和广义的认识论、广义的逻辑学三者的同一,后者是指辩证法和狭义的认识论、狭义的逻辑学三者的同一;这两种看法并不相矛盾。我们认为,这三种意见都包含一定的合理性,但作为对列宁“三者”同一命题的理解则都是片面的。  相似文献   

3.
试论认识论中一般与个别的辩证关系孙慧玲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就是辩证法,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按照列宁的观点,坚持这样的观点,就把握了这个问题的实质。这是由于在人的整个发展阶段以及各具体环节中,处处都体现了个别与一般的辩证矛盾运动。一般...  相似文献   

4.
哲学原理方面的几个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和对象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这一观点的同志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说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的普遍本质和规律”。他们提出,任何学科的研究对象和其内容是辩证统一的。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既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是哲学对象的基本内容;思维与存在这两个系列运动的普遍规律,既是辩证法的对象,又是认识论、逻辑学的研究对象,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在这里得到了统一:辩证法表现为其理论内容,逻辑学是其理论形式,认识论则体现其理论性质。  相似文献   

5.
一辩证法在自然界中是怎样存在的呢?它象一个个红苹果挂在树上那样吗?不,这是具体的物质的东西的存在。它象冬去春来或者化学反应或者物理规律那样存在吗?不,这些只限于某种自然现象或某个无机领域。自然辩证法只能作为自然界中的一般而存在,不能作为自然界中的特殊或个别而存在。一般不能脱离特殊或个别而存在,一般寓于特殊或个别之中。自然辩证法作为自然界中的一般,不能脱离特殊的自然规律或个别自然过程而存在,  相似文献   

6.
列宁指出:“辩证法也就是(黑格尔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列宁全集》第38卷,第410页。)不言而喻,历史辩证法也就是社会历史的认识论。既然如此,笔者为什么还要在标题中特别申明本文研究的是“作为社会认识论”的历史辩证法呢?这是因为,长期以来我们很少从社会认识论的角度看待和研究历史辩证法,在一定程度上,历史辩证法被单纯地理解为经济状况和整个社会结构的一般进程。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人们至今对于认识、研究社会的特殊方法不甚了然,也未能找到将辩证法和认识论统一起来的具体途径。笔者试就这个课题做些粗浅探讨,不正确的地方,望读者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7.
实践是人的根本存在方式 ,以对人的实践存在辩证本性自觉理解为基础的辩证法 ,是合乎真理的认识途径和方法。应当在以人的实践存在为基础的存在论、辩证法和认识论的统一中理解认识 ,揭示认识的辩证法。近代认识论是体系主义认识论 ,它热衷于建构绝对化、终极化的认识论体系。现代某些西方哲学家在反对体系主义认识论时 ,却又走向主张解构一切理论体系的相对主义极端 ,否认知识和规则的确定性、可靠性。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认识论都以理论脱离生活实践为特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则是理论和实践的辩证统一 ,强调认识“贯串着实践”和实践“贯串着理论”的品格 ,在实践交往的基础上揭示了认识主体间的辩证联结 ,克服了局限于语言交流与释义层面理解主体间性的缺陷 ,为不断发现和发展真理开拓道路  相似文献   

8.
<正> 蔡灿津同志的《对逻辑、辩证法、认识论同一问题的简要考察》(《青海社会科学》,1982年第2期,以下简称《考察》)一文,对黑格尔以来关于逻辑、辩证法、认识论同一这一思想的演变做了分析,读后颇受启发。但是,作者认为,把列宁所讲的逻辑、辩证法、认识论是“同一个东西”理解为三者合一,就会混淆列宁与黑格尔的区别,就会“从作为列宁个人笔记的个别字面中,引伸出取消马克思主义逻辑科学,以至于取消认识论、取消整个大写字母的逻辑”,因而“背离列宁的本意”。对此,我们不敢苟同,特提出一些粗浅看法以就教于蔡同志。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列宁曾说辩证法和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同一个东西”,这里说的“同一”主要不是指两者的一致性,而是指辩证法本身就是唯物主义认识论。两者的这种同一, 既是辩证法本身历史发展的必然,即唯物辩证法对于作为认识逻辑的黑格尔辩证法批判继承的必然;同时,又是辩证法与唯物主义认识论两者内在逻辑的必然,即辩证法作为客观事物联系与发展运动的基本法则,必然要成为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应该采用的方法和原则。列宁一再批评普列汉诺夫未能注意到这一点,实际上长期以来我们所传播的认识论也仍然停留在普列汉诺夫的水平上,辩证法或其主要部分不被看成认识论。这种偏向迄今为止一直在人们的认识中起着误导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我们只能认识有限的东西……”“我们在根本上只能认识无限的东西。”这是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提出的两个对立的认识论命题。恩格斯认为,这两个命题不仅是对立的,而且是统一的。仅仅从对立的意义上去理解,或者说,离开它们的统一而孤立地去看每一个命题,这两个命题都可以是错误的。如果从它们的统一意义上去理解,它揭示了认识论上个别和一般、有限和无限的辩证关系,对于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可知论,反对不可知论和非辩证的可知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同时对于解决当前哲学本体论问题上的争论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在“辩证逻辑”这一统一名称下面,包含着三种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东西,即客观辩证法、主观辩证法和作为认识论方法论的辩证法。黑格尔是最早用绝对理念把这三者同化为同一个东西的人。然而,它们三者的对象、根源和领域是各不相同的。由于它们三者都是黑格尔通过辩证法这个“脐带”喂养起来,并共存于以辩证法为对象的逻辑学理论中,因而它们又被马克思主义哲学转换到“辩证逻辑”这个摇篮里继续研究培育。但由于认定对象只有一个,因而使研究中出现了种种难以克服的困难。现在,已到了抛弃这个摇篮,打破“辩证逻辑”这个统一外壳而分别确立三种各不相同的理论体系的时侯了。  相似文献   

12.
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三者的关系,现在主要有两种提法:(1)三者是同一个东西,不必要三个词;(2)三者是三个相对独立的东西,但它们是三个层次,是互相从属的关系。我觉得这两种提  相似文献   

13.
从历史的角度对辩证法进行读解可以看到 :在古代柏拉图那里 ,辩证法是通过揭示矛盾来达到理念的过渡以获得真理的哲学思维方法 ;在亚里士多德那里 ,辩证法是或然逻辑 ;在斯多葛派那里 ,辩证法被视为论辩的逻辑。近代康德把辩证法视为幻相逻辑 ,而与人的先天理性法则相关 ,从而使辩证法获得客观的意义。黑格尔极大地拓展了辩证法的范围 ,赋予辩证法以新的涵义 ,使辩证法与本体论、认识论、逻辑学、历史观等熔为一炉。马克思主义通过对旧哲学的批判 ,颠倒并改造了黑格尔的辩证法 ,创建了唯物辩证法。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揭示了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指出,“关于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一般和个别的辩证法,在几十年的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它已成为我党指导实际斗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路线的生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当代的发展,总的说来是循着两大基本趋向进行的。其一是由客体认识论朝主体认识论发展;其二是由总体认识论向分支认识论发展。关于后一种发展趋向,我们可以根据客体的不同类型把总体认识论划分为自然认识论、社会认识论和精神认识论;我们也可以根据主体的不同类型把总体认识论划分为人类认识论、群体认识论和个体认识论。总体认识论和这些分支认识论的关系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作为总体认识论分支的个体认识论,不是研究人类如何去认识个别客体,而是研究个人主体如何去认识外界客体,也就是说个体认识论中的个体一词不是指客体,而是指书体。个体认识论就是以个人主体的认识为研究对象的。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辩证法作为认识的原则的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性是实践性.列宁建立了辩证法也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命题,他在所建构的辩证法三要素的理论纲领中,把分析与综合的结合作为辩证法的第三要素,指出了把辩证法作为认识论的关键环节是通过分析与综合的连接解决对共性和个性的认识问题,从而抓住了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毛泽东阐发了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辩证法,首次提出个性共性关系是唯物辩证法的精髓.我们可以把个性共性关系作为认识论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7.
沈耕 《天府新论》2023,(3):58-61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列宁《哲学笔记》的贡献之一,是明确地提出了辩证法、认识论、逻辑学三者“同一”或“一致”的思想。但是,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和教学中将辩证法、认识论、逻辑学三者的关系表述为同一或一致是不准确的。按照列宁提出这一命题的《哲学笔记》文本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辩证法、认识论、逻辑学三者的关系应该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恰好相合”“同时发生”。这种相合与同时发生不是先验的,而是只有在实践基础上的认识运动过程中才会呈现和被把握。  相似文献   

18.
怎样理解辩证法、认识论和辩证逻辑的三者同一,学术界争论了几十年,其中主要的观点有二:一是认为三者是三个东西,所谓三者的同一,是指三者有统一的联系,有共性;再一个是认为三者是一个东西,所谓三者的同一,是指同一门学科具有三方面的意义,包括有三方面的性质和特点。  相似文献   

19.
实在论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几个阶段。古希腊罗马哲学关于实在论的思想是素朴的本体实在论。巴门尼德关于“思和在是同一者”的论述确立了本体实在论的基本思想,即关于诸在者的学问是得到真理的途径。亚里士多德进一步完成了这种本体实在论,他竭力在经验世界的个别事物中确定本体,本体是实在事物的“变中的不变者”,从而形成实在论的一个重要假设:实在世界有秩序,这秩序是一逻辑结构,与在者世界的逻辑结构相同。近代哲学中,认识论上升到主导地位,实在论根本上由本体论问题变成认识论问题。笛卡尔把物理的东西同心理的东西在概念上对…  相似文献   

20.
把实践观点导入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认识的过程和发展,这是认识论之所以科学、之所以能够成为科学的两个根本之点;这两个方面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中是统一的。正确地理解认识的真理性标准问题,以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考察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对于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识论,对于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都有重要意义。一人类认识的全部历史,就是主观和客观、思想和存在的矛盾运动的历史。在思维和存在的矛盾运动中,实践是沟通两者之间关系的桥梁。认识始于实践,又反转来服务于实践。实践不仅是认识的来源,而且是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