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体性教育”曾经一度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它的旨趣究竟何在?这其实是值得作一番考量的。所谓主体性,就是人作为主体的规定性。主体是一个关系的范畴,只有发生了主客体关系的地方,才有主体。人之所以能够成为主  相似文献   

2.
价值的主体性维度及其意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体性是价值的根本特性。从主体(人)出发,深刻认识主体,充分理解和把握价值的主体性,是研究和解决价值问题的关键。从主要关注客体转向关注主客体关系、特别是关注主体,立足主体性维度进行价值分析、乃至一切哲学问题的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它突出了主体的权力和责任,消解了价值的客观性神话、普遍性神话、以及所谓永恒的“价值真理”。而且,价值的这种“主体性”是一种客观现实,它本身是不可能被“摧毁”或“消解”的。  相似文献   

3.
“主体性”是西方哲学发展史上的重要概念。主体性以“人”为认识主体,强调“我”的主体地位。19世纪末,哲学发生明显的转向,主体性被逐渐削弱。西方文论受到哲学思潮转向的影响,也从主体性文论转变为以主体间性和以他者为核心的文论。在哲学视域下梳理西方文论的转向,有助于对西方文论有更为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基于艺术生产即对劳动对象化的主体性阐释,面对当代哲学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范式转换和现实中“间性”艺术生产的理论诉求的双重挑战,文章对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作了新的阐释,认为劳动对象化思想与主体间性理论有其一致之思。马克思论述的劳动对象化,是主体与对象统一于实践的“交互对象化”,是对传统的主体性哲学只讲单一向度对象化的超越,内在地包容了交互主体性的思想资源,同主体间性哲学一样,充溢着思想的当代性。  相似文献   

5.
主体性教育思想视阈下的个体被理解为一种个体化的理性主体,是一种脱离生活世界的抽象个体;对这种主体的运思方式,实际上是把人看做是单体式的人。这种“单体式的人”的概念实质上是近代哲学思维的产物。主体性教育思想在学理上是有待商榷的,在践行上是问题重重的,而且这种教育思想远没有进入现代哲学和教育学的思维境地。  相似文献   

6.
品德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具有鲜活生命的个体——主体“人”。品德教育是否有效,主要是看教育对象主体“人”是否在内心服膺道德和在行动上是否实践道德。因而品德课程的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主体人,,来进行。然而在传统的品德课程与品德教育中,我们的失误之处恰恰是主体性理念的缺失,对主体“人”主体地位的漠视与淡忘。因此,在新一轮基础教育品德课程改革中,应以主体性哲学理念作为其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7.
凤蝶  梁悦凤 《宿州学院学报》2005,20(1):11-12,22
在西方传统哲学的历史长河中人的主体性被长久遗失,而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将人的主体性复归于人,揭示 了人类与自然、社会关系中的主体能动性。"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8.
对现代性的批判无不伴随着“消解主体性”“超越主体性”“主体性的黄昏”等声音,人的主体性的发展在当代进入了困境。究其原因,近代以来的主体性哲学的理论偏谬在于世界观上的唯心主义、价值观上的个人主义、历史观上的主观主义。由马克思发端并深植于当代中国的人民主体论为突破近代主体性哲学的局限并重建当代人的主体性提供了可能路径。人民主体的客观性、人民主体的能动性、人民主体的社会性构成了其中的理论逻辑;主体个性的社会差异、主体自由的内在需求、主体能力的全面发展构成了其中的价值逻辑;以主体的生命活动为基础的个人史,以主体的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世界史、以主体的创造活动为基础的人类史构成了其中的历史逻辑。  相似文献   

9.
主体性原则是近现代理性哲学的一块基石。它是指人在实践活动中站在主体的立场上,用作为主体的眼光去审视作为客体的对象,并思考在与客体的关系中“应如何”的理性原则。由于现代人对主体性原则的误读与滥用,使得人的价值理性日益萎缩和边缘化,从而导致价值理性的危机和人的生存危机。只有当人的主体性原则回归于价值理性,将追求幸福与追求美德统一起来时,才能把人从现代性的陷阱中拯救出来。  相似文献   

10.
论可持续发展的两个实践论原则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可持续发展观作为社会发展的一个新的指导原则,对其具体内涵众说纷纭.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可持续发展观构建哲学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认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主体性原则,并且不断地追求健全的主体性原则;在人与人或主体与主体的关系上,可持续发展有必要承认互主体性原则的规范和建设作用.  相似文献   

11.
当代哲学的“语言学转向”是至为密切地与批判“主体哲学”的进程联系在一起的。所谓主体哲学,意指以“我思”或“自我意识”为基本建制的全部哲学,亦即现代形而上学。对主体哲学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批判始于马克思,这一批判洞穿了作为现代形而上学之基本建制的意识的内在性,从而在瓦解这一“主体性立足点”的同时使现代形而上学本身趋于终结。而马克思在主体哲学批判中获得表述的语言概念,不仅有力地揭示了始终被“我思”这样一种主体性遮蔽起来的意识的存在特性,而且积极地开启了一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存在秩序和存在领域。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的主体哲学批判切近地预示了当代哲学的语言学转向。  相似文献   

12.
主体性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观念之一,主体自觉是人的主体性的重要表征.对传统哲学人的主体性问题的批判,构成马克思主义视域中主体自觉的出场前提.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实现主体自觉,需要把人从宗教的统治下解放出来,揭穿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需要把人从政治国家的统治下解放出来,揭穿人作为社会存在物和作为私人的对立;需要把人从旧哲学的统治下解放出来,揭穿人在非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需要把人从异化劳动的统治下解放出来,把人的本质还给人本身.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主体自觉,是本体论逻辑、认识论逻辑、方法论逻辑和价值观逻辑的有机统一,为人的自我解放和自我超越勾画了新的哲学境界.  相似文献   

13.
论主体间性或交互主体性   总被引:74,自引:0,他引:74  
随着对主体性问题研究的深化 ,这一研究正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转向主体与主体的关系 ,展现了与原来意义上的主体性不同的主体间性。人在交往中生存 ,因而人的世界是一个交往的世界。作为主体的人们在交往中表现出来的主体间性 ,实际上是一种交互主体性。具有交互主体性的主体和主体共同面对特定的客体或客体世界 ,成为某种共同主体。与这种共同主体相对而言的是某种共同客体。共同主体所具有的主体性是一种共同主体性 ,这是一种内含着交互主体性的人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4.
论马克思哲学中的主体性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克思哲学中的主体性问题是一个牵涉到对这一哲学之基本性质及当代意义有以理解的重要问题。然而长期以来,对这一问题的解说在很大程度上被局限于近代形而上学的框架之内。论文力图表明的观点是:马克思哲学关于主体性问题之论域的开展,不仅以对黑格尔观念论的“翻转”为前提,而且以瓦解近代形而上学的基本建制为前提;这一基本建制的核心是“意识的内在性”,在此内在性中意识的存在特性通过主体性被规定。马克思哲学唯经由“对象性的活动”以洞穿意识的内在性,方始开启出主体性问题的全新境域———在这一境域中,才有可能来谈论“不是主体”的“主体性”,亦即完全不从属于意识之内在性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5.
主体性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属性,西方现代管理模式把人视为追求“功利”最大化的要素与工具,人的主体性地位遭到根本否定。如何实现管理模式的创造性转换,实现人的自由与解放,使人回归人本身,是后工业时代管理学所应思考的根本问题。主体性理论对人主体地位的肯定,为管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合理的人文理念和哲学基础。依据主体性理论与主体间性理论,对管理的目的、管理中人的地位、组织权力、管理制度等根本问题做了重新思考和回答,并以人的主体性地位确立为根本,提出了效率与人本统一,管理与人的根本特性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的新组织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6.
李泽厚与邓正来对主体性问题的研究在当代中国思想界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中,李泽厚讨论的主体性指的是人的主体性,而邓正来讨论的主体性指的是中国的主体性。从李泽厚“主体性的人”到邓正来“主体性的中国”的变迁意味着当代中国思想自我意识的恢复,这对重塑中国社会的价值与秩序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主体和主体性的问题是哲学研究的最核心的问题之一。新课程改革提倡主体性教学,作文教学即是一场主体性的活动。呼唤学生作文批阅的主体性回归,明晰主体性的指向,对作文教学,乃至语文教学,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主体性的实践哲学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但它并不是哲学的全部,而是应该在唯物历史观的框架下加以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改造、吸收人类各种思想、智慧的“大”哲学,其主体仍然是唯物论和辩证法。哲学的创新就是从各个方面继续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哲学蕴藏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对于如何解读与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则是当代中国学人的一个重要任务。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仅是"辩证唯物主义",还应该包括"主体实践主义"。"人的主体性"与"人的实践性"以及主体与客体共同统一在"实践性"里。正是从"主体性"与"实践性"以及"主体性"与"实践性"的内在统一性的角度,去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合理"内核"。  相似文献   

20.
启蒙运动以来,理性和科学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理想范式,形成了以主体—客体两极图式为核心的近代西方哲学模式"笛卡尔-康德模式"。这种模式由于过分强调人的主体性,导致了物对人的统治,即"异化"现象,人与人的关系沦为物与物的关系。以哈贝马斯、胡塞尔等人为代表的现代西方哲学家通过对近代哲学思维方式和古典主体性理论的反思,提出了主体间交往理论。主体间交往理论的提出,标志着西方主体性哲学思维方式从注重主客体通约转向主体间通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