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托马斯.阿奎那的形而上学是以是(being)为中心、以本质(essence)和存在(existence)的关系学说为枢纽的存在论。阿奎那认为,形而上学或存在论所探讨的特殊的固有对象即是是(to on,esse,being)自身,或者称之为是之所以为是(esse in quantum esse,being as beinginjeneral)。他在论证是自身时强调实在意义上的是重于逻辑意义的是。是(being)包括本质(essence)与存在(existence);本质(essence)与存在(existence)皆为是者(beings)。而存在(existence)先于本质(essence);存在(existence)是是(being)之最具体的、个别的、实体的、独一无二的完美实现(act)。托马斯.阿奎那的存在论哲学颠覆了传统哲学中存在与本质的位置,它以一种存在主义代替本质主义,从而在形而上学历史上掀起一场革命。  相似文献   

2.
为了确保基督宗教美学的宗教性,托马斯·阿奎那开辟了一条理解基督宗教美学的新道路,亦即在论证"美"的过程中,既不介入神学论题,也不借用神学方法,而仅仅是在哲学的语境中,以哲学的法度和思维方式,通过诸如存在之美、此间世界之美、至一、完足、比例关系和清晰性等概念,研讨了"上帝即是美"这一主题.此乃"证明的道路".本文认为,托马斯研究基督宗教美学的动机或原因,盖源于他不仅要处理基督宗教哲学在构建自身之初,亦即在教父时代所包含的一个内存矛盾,同时也要消解斯多葛学派对基督宗教哲学的某些影响.  相似文献   

3.
文章介绍了尼采宗教(尤其是犹太-基督宗教)批判的主要论点,并且表明,这一批判揭示出了西方哲学与形而上学思考的主要形式以及与之相关的根本道德取向。作者认为,一方面,尼采的批判未能看到一种新的形而上学的可能性,这一形而上学既能顾及尼采的大部分关注,又未放弃一种哲学的、甚至一种特别的形而上学的取向;另一方面,尼采也未能充分理解,在犹太-基督教的宗教和伦理传统之中,存在着一种道德的、法律的、甚至政治的理性和权力结构,这种理性和权力结构深深植根于古老的东方思想,直到如今,还在西方人道主义的道德织体中提供着最为重要的伦理支柱。  相似文献   

4.
海德格尔的形而上学解构在其存在之思中具有重要地位,而这种解构工作与基督教神学之间至少存在着三重密切关系.就形而上学之解构的神学来源而言,弗莱堡早期海德格尔的“宗教课程”对基督教神学的批判已经预示了对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不断解构;就形而上学之解构的神学向度而言,尽管解构工作的神学指向并不完全清晰、始终一致,但是透显出要求由某种“宗教诗学”代替传统宗教神学和宗教哲学的趋向;就形而上学之解构的神学意义而言,虽然它对20世纪西方基督教神学产生了无可匹敌的广泛影响,但是对这种解构工作的神学运用仍然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困难和挑战.  相似文献   

5.
过程思想被恩格斯誉为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然而这个思想却被忽略了。怀特海第一次创立“过程哲学”,试图超越传统哲学的二元对立,调和唯物与唯心、科学与宗教等的矛盾冲突,开辟了从过程本体视角理解形而上学的思路。过程思想内蕴于哲学史,但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思想才是合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真正的行动哲学和过程哲学。过程理论存在三种形态:客体论的过程论、主体论的过程论、实践论的过程论,这喻示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实质和意蕴。  相似文献   

6.
叔本华的意志哲学通常被视为一种悲观主义。其实,学界关于意志哲学与悲观主义之间的关系存在着争议。意志哲学是叔本华建立的一种关于世界的新的形而上学,只有将它置于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背景下才能理解它何以是一种悲观主义。悲观主义导致了虚无主义即人的迷失。悲观主义和人的迷失是叔本华从传统形而上学“跌落”到意志形而上学的一个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7.
任何一种宗教都力图回答人存在的终极性问题即关于死亡的问题,揭示死亡的意义。基督宗教对于死亡问题的答案,是建立在希腊哲学和希伯来信仰基础之上的。本文在论述基督宗教的死亡观之前,首先简要介绍了希腊哲学和希伯来圣经对死亡的基本观点。新约圣经中,特别是福音书与保禄神学都认为,无论身体的死亡,还是灵性的死亡或永远的死亡,都是罪的必然结果;但耶稣基督以自己的死亡打破了死亡对人的权势。其次,传统的基督宗教神学的死亡观由于是在希腊语境中发展起来的,虽然相信末日肉体的复活,但是不免带有终末二元论的色彩。最后,在对当代基督宗教神学在探讨死亡问题时所提出的"立刻复活说"等理论评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基督宗教传统神学中的复活教义。  相似文献   

8.
传教士创办的报刊是基督宗教在近代中国和亚洲传播的重要媒介。近代以来,基督宗教报刊沿着海洋逐渐在亚洲不同国家或地区出现,并以沿海城市为中心,形成了网络化的发展模式。其方向大致是从东南亚一带延伸扩展至澳门、香港乃至中国本土的广州,再北上上海、天津,并以海洋中国为基地向内陆和周边地区辐射。虽然这些基督宗教报刊出自西方传教士,但对海洋亚洲某些国家或地区的涉入却无法超越固有秩序,这便要求基督宗教报刊及其创办人在书写和言说的过程中充分尊重中国以及海洋亚洲国家或地区的主体性。首先,这些基督宗教报刊不仅仅是对中国以及海洋亚洲国家或地区的传统文化进行批判,而且是以互动的方式探寻当地人对于基督宗教、西方文明及其价值观的接受途径及其效果。其次,来自西方的传教士们放弃了以讲经传道为主的宣教策略,转而关注中国和海洋亚洲国家或地区的时局动向,将基督宗教塑造成社会变革的推动力。上述做法也使基督宗教赢得了包括中国在内的海洋亚洲国家或地区先进知识分子的好感。一方面,他们通过阅读报刊等从基督宗教中找寻救人、救国、救世的真理;另一方面,他们还将这些基督宗教报刊当作自身赖以生存的舆论平台。他们不但演绎了独特的家国情怀,还在与基督宗教的对话中充分伸张了本民族文化的主体性。这在客观上加快了基督宗教报刊与海洋亚洲国家或地区文化的融合。基督宗教报刊在海洋亚洲的传播既是基督宗教在世界扩散的重要动力,也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更重要的是,它们不同程度地改变着中国和海洋亚洲国家或地区各界人士理解和接受基督宗教与西方文明的方式,还成为现代文明的成长要素。  相似文献   

9.
黑格尔宗教哲学是黑格尔晚期思想中比较费解的难点之一,也是理解黑格尔哲学后期思想逻辑架构,即它所依据的哲学形而上学的基本构造。本文通过对黑格尔宗教哲学讲演手稿的解析,论述黑格尔宗教哲学的展开所依赖的哲学思想逻辑架构,即它所依据的哲学形而上学的基本构造。  相似文献   

10.
如何理解马克思与黑格尔之间的关系,是理解马克思哲学及其当代意义的重要问题。黑格尔哲学显然是一种现代性的哲学话语,强调两者的连续性即意味着将马克思哲学也同样理解为一种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此种观点遮蔽了马克思在颠覆形而上学、批判现代性过程中所呈现的后现代性意蕴。正是在黑格尔哲学的断裂处,在传统形而上学的终结处,在现代性哲学的终结地,马克思开启了一种新的哲学范式,它标志着现代性的终结和后现代性的开端。  相似文献   

11.
本体论是形而上学的核心内容,对西方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本体论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本原问题的演变.只有分析本原问题的致思趋向,厘清本原问题与本体论差别,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形而上学本体论的批判与超越.马克思立足于唯物主义,基于人类实践本性,实现了哲学向人的实践本性、人的现实世界以及人的历史的"三重回归",完成了对形而上学本体论的彻底批判与全方位超越.  相似文献   

12.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被研究者认为是乔伊斯的精神自传,从宗教分析的角度来看,主要人物斯蒂芬.迪达勒斯从宗教到艺术之路的历程以及阿奎那哲学美学思想对他的生活态度和艺术追求的影响,表现出乔伊斯对宗教的深刻反思和对社会强烈的批判意识,是西方现代艺术家对单向度的人的否定和超越。  相似文献   

13.
叔本华(1788~1860)与传统中国哲学家--特别是朱熹(1130~1200)--的相遇,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关于跨文化哲学解释学的有价值的借鉴和领悟.叔本华相信,他的作为生存(ex-istence)的形而上学基础(ground)的"意志"概念与传统中国哲学中作为本性(nature)原则的天的概念之间有着某种共鸣.本文试图阐明,对"意志和现象(phenomena)"的叔本华式的"一-多"形而上学与"和(harmony)"--中国传统儒家将其描述为存在于天人之间--进行一个鲜明的对照,以期这个中国与西方形而上学间的有价值的区分能够导向一种有关比较的哲学解释学的具有吸引力的新理解.这种理解在西方寻找唯一的统一的绝对真理之坚决主张中较少被触及,但在传统中国对"不同的传统间的融合"(如"三教合流")的探讨中则较多地谈到了它们.  相似文献   

14.
西方传统形而上学实质上是一种建构在理性基础上的理性主义哲学。随着理性自身的发展, 理性形而上学遭遇了现代西方哲学的拒斥。现代西方哲学依据对理性的态度,形成了实证主义、人本主义和马克思哲学拒斥传统形而上学的三种致思路径。  相似文献   

15.
基督宗教在其信仰体系创建的初期,遭遇到了来自具有希腊思想背景的罗马哲学家们的认知合理性质疑。如何应对这种合理性意义的挑战,成为早期教父们致力解决的主要理论问题之一。克莱门特在主张希腊哲学与基督宗教具有内在一致性的基础上,运用亚里士多德关于必然性知识的观点,把信仰视之为一种自明的知识,说明了它在证明性知识中的基础地位和前提地位。克莱门特以亚里士多德知识论为基础形成的辩护思想以及由此所阐释的核心问题,对后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阿奎那和普兰丁格以不同的方式对这些问题做出了回应。  相似文献   

16.
当代西方科学哲学十分重视方法论问题,突出方法论的地位、作用,强调方法论决定知识论,方法论是知识论得以重组和特设的关键。此种认识论及哲学原则,以典型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拒斥“形而上学”,清除“形而上学”;研究科学问题,构造知识论体系;组建方法论规则,夸大方法论作用。显然,当代西方科学哲学认识论特点之一,是来自对近、现代科学发展成果的简单移植和片面理解。  相似文献   

17.
作为西方传统哲学的核心问题,形而上学遭到了现当代哲学的深度解构和尖锐批判。形而上学命运问题在极端的激进型后现代主义浪潮下开始朝着既坚持形而上学又变革形而上学的路向展开探讨。伽达默尔的解释学就是这种探讨的鲜明表现,解释学也是一种形而上学,它就是要从根本上关注人类精神的普遍性和总体性问题,要阐述和创造出人类理性的最普遍的世界意义。但是,解释学的形而上学又完全不同于传统的建立在理论理性基础上以知识本质为思路的所谓客观的形而上学,它是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交流、对话,强调理解意义的普遍性和共同性,突出理解之形而上学的必然性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从尼采的谱系学角度分析海德格尔解读尼采永恒复返学说存在的局限性,具体分析尼采与西方形而上学传统的复杂关系。分析认为,海德格尔批判尼采缺少了德国乡土的向度,实际上这个向度相对化了;海德格尔看重形而上学问题,并依此批判尼采的缺失,而尼采哲学的根本问题不在此;尼采对于理解欧洲虚无主义问题具有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哲学的反形而上学传统下,斯特劳森旨在通过描述的形而上学正面树立形而上学的地位。在其形而上学体系中,世界的结构、语言的结构和思想的结构相互贯通,反映了他将对概念图式的探究联系于本体论、逻辑学和认识论的"三重奏"的哲学构想。其形而上学复兴路径具有开创性意义,促进了哲学伟大传统的复兴。  相似文献   

20.
如何理解黑格尔的形而上学或黑格尔的逻辑学,是理解黑格尔哲学的关键。我国黑格尔研究有些萧条,与我们对黑格尔的形而上学的理解有很大关系。从上个世纪30年代开始,我国学者就认为黑格尔的本体论与神学有内在关联,是一个“思辨创世说”。无论是从形而上学还是从认识论去研究黑格尔哲学,有几个基本概念是必须澄清的。黑格尔的精神概念从一开始就有主体间性的特征,他的形而上学和本体论决不是前康德的形而上学和本体论。黑格尔的上帝概念有其特殊意义,无论从宗教神学还是从绝对唯心论的先验哲学去理解,都会使我们失去对黑格尔哲学的正确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