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冒襄是明末清初著名人士,戏曲造诣颇深,其姬妾董小宛为秦淮著名歌伎,擅唱昆剧。冒襄昆剧家班知名角色多,演出技巧较高,清初以后所演剧目带有鲜明的政治思想倾向。冒董二人的戏剧性身世亦成为后世戏剧的素材。  相似文献   

2.
如何保护昆剧 ?近百年来昆剧急剧衰落的历史证明 ,折子戏一招一式的战术性继承最终不能保全昆剧。昆剧的战略继承要求对继承主体的认识 ,从传统的艺人向观众位移 ,只为昆剧的观众秉执大权 ,能对昆剧进行生杀予夺。长期以来 ,正是由于我们继承思维的局限 ,一贯无视“观众选择”的法则 ,从而不能有效遏止折子戏的高速衰亡。直到上世纪 80年代文化部提出昆剧“八字方针”后 ,才为昆剧的科学保护提供了理论基础。今天 ,昆剧振兴的标志不应该是折子戏的反复会演 ,而应该是本戏演出的繁荣。优秀的本戏演出是观众归来的主渠道 ,也是昆剧保护、继承的一项十分繁重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3.
主要由文人创作的昆剧,是中国戏曲中最"雅"的一种。但昆剧之"雅"主要是作品形式(文词、演唱等)文雅,作品内涵并非都属"雅正"。场上搬演的昆剧包含了昆班艺人的创造,这更为昆剧加入不少"俗"的成分。在清代,昆剧和乱弹的服务对象不尽相同,而且乱弹艺人常常努力学习昆剧,昆班(雅部)的所演所唱与乱弹班(花部)的所演所唱常常"交错",故昆剧与乱弹并非不共戴天。近数十年来学界常将清代剧坛大势归结为"花雅之争",但一个"争"字无法概括昆、乱之间的复杂关系。昆剧的衰落也需要从昆剧自身寻找原因,而不应简单归因于乱弹的强盛。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探讨乾隆时期昆剧在北京的演出情况,分别从独立昆班的兴盛、内廷昆剧演出的鼎盛以及昆剧折子戏演出的兴盛三方面进行论述,以突现昆剧在乾隆时期的时代特征、演出特点及本质形态。  相似文献   

5.
昆剧学的建立继1981年11月在苏州举行了“昆剧传习所”创办六十周年纪念大会之后,1982年5月,又举行了第一次南方昆剧传统戏会演。在党的领导下,半年内两次大会活动,使昆剧这个剧种又活泼起来。昆剧是我国现存的、最古老,保存得相当完整的剧种。它曾对其它剧种在继承民族戏曲优良传统工作中,起过桥梁作用,因此把昆剧说成是对我国传统戏剧最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6.
明末清初冒襄的《影梅庵忆语》、清中期沈复的《浮生六记》作为明清自传体笔记,自问世以来便因其中深蕴的夫妻缱绻深情而备受推崇。本文以《影梅庵忆语》《浮生六记》的文本为根据,以人文状况为背景,通过对文中沈复和陈芸、冒襄和董小宛的婚姻生活,以及士人重情与薄情背后原因的分析,试图以小见大,借芸芸众生的一隅看士人情爱观。  相似文献   

7.
吴新雷教授任主编,俞为民教授、顾聆森研究员为副主编,共有111位学者参加撰写,历时10年,终于著作成功的《中国昆剧大辞典》(以下简称《大辞典》),已由南京大学出版社于2002年5月出版,这是中国昆剧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我有机会阅读了这部《大辞典》,认为她是昆剧历史的全面总结,昆剧知识的科学普及,对昆剧今后的发展,对广大的昆剧爱好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昆剧发源于元朝末年的昆山地区,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具有工丽典雅、浓郁醇厚等艺术特色,被推崇为“近代百戏之祖"和“中国戏曲的活化石"。1989年6月,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8.
昆剧问世伊始,昆山派迎合士大夫、贵族文人的审美情趣,开创了典雅骈俪的一代剧风,而萌起于丝绸之乡的吴江派奋起为昆剧的市民观众代言,以“本色”理论对昆山文风予以否定。在昆剧的发展过程中,苏州的人文环境促进了昆剧所内蕴的二元社会属性即贵族性、市民性的和谐共处,苏州派从而得以最终完成雅俗共赏的昆剧终极风范,从而显示了吴中昆曲派的无比魅力。  相似文献   

9.
"明末四公子"之一的冒襄是明末清初文坛上的风云人物。襄少负才名,能诗擅文,及其成年,则积极投身于复社活动,并起到重要作用。入清之后,冒襄隐居不仕,以拒不降清之气节名动海内,然学界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才对其始有关注。在相关研究中,学者们较为关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生平交游、戏剧活动、水绘园唱和、冒董爱情以及《影梅庵忆语》。  相似文献   

10.
三雅园是晚清上海长期专演昆剧的戏园,也是当时昆班艺人的主要活动基地。在同光年间,因昆剧急遽衰落、戏园间的竞争异常激烈,其经营陷入空前的窘境。为扭转营业状况、挽救与其命运相联的昆剧,三雅园利用《申报》刊登广告,采用灵活多变的营销手段,并不断编演“新戏”等。这些经营策略顺应了晚清上海时代发展的要求,迎合了观众的审美情趣和消费心理,因此为三雅园赢得了部分观众,也给昆剧带来了些许生机,但没能从根本上改变昆剧和三雅园的命运,其中原因复杂,但与经营策略失当有一定的关系。本文的探讨将有助于进一步认识昆剧在晚清上海的生存状况,对于今天的戏剧经营出路和昆剧变革问题或许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1.
昆剧名著改编演出的关键是文本改编 ,表面看这似乎只局限于文学手法或技巧 ,实质却体现了艺术继承方式的变革。五十年代浙江昆苏剧团的《十五贯》完成了昆剧全本戏继承方式的一次革命。新时期以来 ,继承方式已从单一转向多元 ,确立了在科学基础上的非纯粹继承机制。首届中国(苏州 )昆剧艺术节优秀古典名著展演表明 ,全国昆剧艺术表演团体已冲出守旧的观念模式 ,找到了一条正确的在发展中求继承的昆剧之路  相似文献   

12.
樊宁 《华人时刊》2007,(9):24-27
2007年1月,7个半小时的全本昆剧《长生殿》在比利时引起轰动。自从2004年在台湾成功首演后,昆剧《长生殿》已在香港、北京、上海等地演出40余场。远离喝彩声,该剧总导演顾笃璜默默地在苏州为昆剧遗产殚精竭虑。  相似文献   

13.
在昆曲问世之初,太仓王世贞以其曲学论著《曲藻》和传奇《鸣凤记》为昆剧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曲藻》涉及了与昆剧相关的诸多重大论题,开了昆剧理论批评的先河。《鸣凤记》选择了有关国家生死存亡的重大社会事件为题材,以真人真事入戏,表现了剧作者全新的创作观念,开创了“时政传奇”也即昆剧“现代戏”的新门类。  相似文献   

14.
2001年5月,中国的昆剧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第一批“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时隔一年,吴新雷教授主编的《中国昆剧大辞典》又由南京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它的问世,是中国昆剧界的一大盛事。主编吴新雷教授是中国戏剧史研究的知名专家,有《中国戏曲史论》等多部著作行世。其突出成就显著地体现在“昆剧学”方面。南京大学的昆剧和戏剧史的研究与教学,源于20世纪20年代,由曲学大师吴梅先生发端。其  相似文献   

15.
在清帝国腐朽不堪和民初社会曙光未现的背景上,昆剧作者在创作中表现了对现实的极度不满,然而,对未来又信心不足,剧作流露出浓郁的哀伤与绝望的情绪。由于多数剧作者是有政治抱负的文人,所以,他们自觉不自觉地将昆剧创作当作思想宣传的一种手段,因此,说教大于形象。又因为他们缺乏舞台经验,故不遵守昆剧规矩、言语晦涩、情节平直,成了许多新剧目的通病。但他们大胆创新的精神有值得肯定的地方。总的说,清末民初的昆剧创作,使更多的观众对昆剧失去了信心,加速了昆剧的衰败。  相似文献   

16.
清末北京剧坛昆剧极其衰微,"几如广陵散"。一开始曾成立了一两个专唱昆腔的戏班;后来昆班解散,昆剧只能由昆腔演员在寄身的徽班中偶尔插演一二出,或在堂会中演出;再后来昆腔演员开始改歌他调,昆剧由这些演员在唱黄皮外偶尔演一二出;再后来昆剧演员断档,传统的昆曲折子即自明万历年间进京、在北京流行了200余年的"苏昆"已极少出现,取而代之的是寄生在昆弋班中的一些以华丽的灯彩、砌末取胜的昆腔武戏,而传统的昆剧此时仅仅作为演员习剧的基础存在。  相似文献   

17.
苏州昆剧戏衣是昆剧产生之前的中国各戏服之传承,后来成为各种戏剧通用的“戏衣”,在中国戏剧服饰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的产生与发展与江南地区,特别是苏州地区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以及自然环境是分不开的。这里就从经济、政治、文化等角度来阐述苏州昆剧的产生与发展的时代背景。  相似文献   

18.
韵白,就是用中州韵语音念的说白。在昆剧和京剧界难度最大。通过对昆剧和京剧韵白声调及变化规律的比较,发现二者有很多相似之处。笔者认为这与京剧的产生及发展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19.
昆剧是从昆山腔起始,经过昆曲的研制成功,最后才形成或发展而来的,它是吴地历朝历代多种文化的结晶.昆曲不是魏良辅一人独创,而是综合发挥了当时许多戏曲家与戏曲音乐家的集体智慧而成的.梁伯龙<浣纱记>也并非第一本昆剧.昆剧有固定剧本,而且它的文学水平甚高,是地道作家的作品.  相似文献   

20.
张军,国家一级演员,专攻小生,人称"昆剧王子",2004年上海市十大杰出青年。师承著名表演艺术家蔡正仁、岳美缇,是俞振飞大师的再传弟子,被公认为当今昆剧青年演员中的领军人物;曾获上海白玉兰主角奖、上海市首届小剧目汇演戏剧类优秀剧目奖、全国昆剧中青年演员评比展演"联合国促进昆曲艺术发展大奖"等一系列奖项,异荣膺上海市第二届"文化新人"称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