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美国作家杰克·伦敦在半自传体小说《马丁·伊登》中塑造了马丁·伊登这一超人形象,他是作家超人英雄观的显现。马丁·伊登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伦敦的超人英雄观:他的超人是野性的,是复杂矛盾的,是追求完美的代表。  相似文献   

2.
钱乘旦 《中国学术》2001,3(1):319-321
现在来介绍这本书似乎是太迟了,因为它在1963年就已经出版,而且有关的书评和介绍也已经不少。不过现在适逢其中文版问世之时,因此再简单说一说,也不算完全不逢时。  相似文献   

3.
张伦 《中国学术》2001,3(2):308-313
且不说撰文来评论这本厚达700页(正文562页)、纵贯二十世纪、牵涉众多重要社会学家和社会学流派的著作了,哪怕只将其粗略读上一遍,也不是一件易事。仅此一点,我们便不能不佩服作者的功力和勤奋(书中直接引用的著作和文章达1100之多),也自然要感叹法国对学术的尊崇尚未完全被市场逻辑侵蚀殆尽:这里的出版社还肯出版如此大部头的学术著作。  相似文献   

4.
《符号理论》一书是诺伯特·埃利亚斯生前完成并付诸出版的最后一部著作。他于1990年8月1日在阿姆斯特丹逝世,享年93岁。他的“符号理论导论”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其研究成果最初曾在1989年的《理论·文化·社会》杂志上分三期进行了连载,  相似文献   

5.
曾军 《云梦学刊》2006,27(4):14-16
当“当代学术史”作为一个问题突显出来时,其自身便包含着许多无法克服的难题。比如“学术史”问题,当我们视学术史为“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时,它是学术、思想与文化的模糊指涉;而当我们视学术史为“研究之研究”时,它则更多地指单个的学科史、问题史的梳理。那么,我们对“学术史”的研究如何才能在这种“总体性的学术史”和“部门性的学科史”间保持应有的张力与平衡?这是一个问题。与此同时,在当代学术发展中,科际整合、学科互涉而带来的学科边界的模糊进一步加强了“学科史”研究的困难。正如朱丽·汤普森所说的,“传统的学科研究已经导…  相似文献   

6.
在诸多论述战后英国左派运动的著述中,丹尼斯·德沃金的《战后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历史、新左派和文化研究的起源》,无疑是较为全面论述左派文化政治的一部力作。这部著作详尽地论述了从四十年代中期到七十年代末期的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传统,语言清晰简练,可读性很强,资料翔实,  相似文献   

7.
何博闻 《中国学术》2001,3(3):264-270
今天,时间研究不仅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时间本身作为社会科学无法回避的主题,也出现在众多对历史与社会的研究著作中。但对于一个时间研究的初涉者来说,面对跨学科跨领域的时间研究著作,总有无从下手的感觉,因此寻找一些入门著作就十分必要。能够起到这样的引路作用的著作并不多,它至少要满足两个标准,一是要覆盖足够广阔的时间研究领域和足够长久的时间研究历史,二是要在每一个主题上能够给出足够深度的归纳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9.
徐健 《中国学术》2001,3(3):275-277
托马斯·尼佩带两卷本德国近代史的问世,立刻成为当年度德国历史学界最引人注目的焦点。在第1卷中,作者着力探讨了第二帝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而第2卷则是围绕着“国家和政治”这个德国史学家的经典论题展开的。这两部长达900多页的宏篇巨著包揽了从帝国建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全部德国历史,资料精确、内容翔实,同时也反映了德国各个领域的最新研究状况。作者优美的文体和生动的语言同样也使读者在阅读中享受到了读书的乐趣。  相似文献   

10.
张伦 《中国学术》2001,3(4):343-350
对西方当代学术尤其是史学有所了解的人,大概都知道雅克·勒高夫这位年近八旬的法国当代史学大师和中世纪史专家。笔者对勒高夫的了解始于九十年代初开始撰写有关知识分子问题的论文时。在查找到的相关文献中多列有勒高夫近半个世纪前所作的《中世纪的知识分子》一书。后来因对西方历史的兴趣日涨,又去上他有关中世纪史的课程,亲自领教了勒高夫先生精细的思想和渊博的学识。  相似文献   

11.
江西高校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董中锋著《文化关怀中的现代出版》,其书名既避开了西方背景学的旧习常套,又有别于社会范畴学的轻车熟路,而是蹊径独辟,用“关怀”这一极富亲和力的词汇来阐释文化与出版的关系。这既表达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与出版事业的内在主从关系,也传达出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与出版事业的亲和联系,从中也流露出了作为编辑一员的作者对出版事业情有独钟的情愫,使这部理性化的学术专著蒙上了一层个性化的关爱与自豪色彩,令读者尤其是出版业界的同仁获理于情,备感亲切。人类是文化的创造者,人类区别于猿…  相似文献   

12.
张伦 《中国学术》2003,4(4):263-274
“中国文明乃典型的农业文明”,从第一页起,弗朗西斯卡·伯芮(Francesca Bary)女士就在其为李约瑟主持的剑桥中国科技与文明史中有关中国农业史的著作(第六卷)(Science and Civilisationin China,Vo1.VI.2,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4)中,作如此宣示。  相似文献   

13.
14.
对于自然或自由的渴望,“适者生存”的人类社会进化论,关于强者和意志的主题,这三者在《野性的呼唤》中的体现是这部小说之所以几十年来一直受到中国读者青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顾杭 《中国学术》2000,(1):263-265
二十世纪国际史学界影响最大的史学流派无疑是法国年鉴学派。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年鉴学派的史学思想、史学方法已渗透到史学研究的各个领域,为各国史学家所广泛采纳和应用,成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英国剑桥大学彼得.伯克教授的《法国史学革命:1929—1989年的年鉴学派》一书,  相似文献   

16.
17.
大陆法系是当今世界影响最大的法系之一,深受理性主义的影响。笔者通过阅读《大陆法系》这本书,认为理性主义奠定了大陆法系的基础,解读理性主义在大陆法系中的作用对于我们今天的法制探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胡传胜 《中国学术》2001,3(3):252-255
在二十世纪的保守主义思想家中,只有列奥·施特劳斯是专业的政治哲学家。在西方思想界,他是以复兴古典政治哲学的价值而闻名的。三十年代移居芝加哥以后,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他的事业成为当代政治思想中赫赫有名的芝加哥学派。在施特劳斯看来,古典思想中包含着西方文化关于人权、民主的“绝对真理”,对这些真理或价值进行不断的肯定(意味着浸淫于伟大思想家,随时代变化而一再阐发、明确包含在这些思想家的思想努力中的文明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海德格尔与纳粹的公开关系,以及这一关系与其哲学思想的瓜葛——究竟在何种程度上其概念与那声名狼藉的政治信仰相关,已经引起了广泛而热烈的争论,这就是所谓的“海德格尔事件”。而先于海德格尔思想政治性的讨论十年,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布迪厄已通过对(再)生产哲学话语的制度构件的分析,提出了解读海德格尔哲学政治性问题的独特视角,这也是进入该书时必须注意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20.
爱弥莉·勃浪蒂和她的《呼啸山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