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1891 年9 月2 日因宜昌教堂拒绝交还所收买的吴有明拐带的游姓小孩,圣公会“洋人”开枪击伤无辜群众,激起民愤,继而引发“宜昌教案”。文章对教案发生地点进行了考证  相似文献   

2.
光绪十七年,哥老会在长江中下游沿岸城镇开展了一系列反对外国教会的斗争,史称“长江教案”。斗争最初发生在扬州,后迅速蔓延到芜湖、江阴等地。与以往教案不同,在“长江教案”中,哥老会不仅把斗争矛头指向外国教会,而且也准备对清王朝进行“武器的批判”,从而把反对外国教会的斗争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相似文献   

3.
宜昌方言"X人"结构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宜昌方言中的“X人”结构具有比较独特的语法特点和表意功能 ,在西南官话中有着特殊的共时意义 ,可以成为方言共性研究的一个参照。本文主要从语义分析和语值判断方面对该结构作多角度观察 ,结合语表 ,探讨该结构语义整体化、形容词性质、类词结构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宜昌市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环境,对宜昌城市形象进行了定位,提出了建设具有“山水园林特色的水电旅游城市”的理念,探讨了宜昌城市规划合理利用地理环境的方略与措施。  相似文献   

5.
在光绪二年“妖术”恐慌中 ,皖南、苏南等地的秘密社会分子 ,托身外国教会 ,利用剪辫等“妖术”手段打压、摧抑非教民 ,欲从中渔利并制造混乱。这些挑起事端的秘密社会分子 ,其本身就是教民或“望教”者 ,因而不可能也不会反对教会。但他们制造的“妖术” ,客观上导致了教案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连州教案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0 5年 10月 2 8日 ,连州发生了清末广东“最大基督教教案”———连州教案 ,五名美国传教士被杀 ,所有在连州的美国教堂、医院被焚烧。事件惊动了总理衙门以及美国总教会、美国政府 ,此间 ,西方的报纸对连州教案的起因也众说纷纭 ,在中国驻美大臣梁诚的斡旋下 ,历时一年两个月十六天 ,该案才最终得以了结。连州教案的大体情形怎样 ,它的主要起因是什么 ,有关各方对该案处理的态度以及连州教案对当地社会影响如何 ,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加以梳理和论述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市场经济的成熟 ,旅行社设立和经营再不应由政府控制 ,而必须由市场需求来调节。因此 ,宜昌及三峡地区的旅行社唯有面对市场 ,苦练内功 ,加强管理 ,才能在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获得新生。文章从GATS对中国旅游业的影响及制约 ,宜昌及三峡地区旅行社如何应对GATS的挑战两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三峡宜昌地区音乐文物出土较多。以宜昌地区出土的钅享于为例,到目前为止,共出土至少13批,共16件,是研究古代历史文化珍贵的“活化石”资料。  相似文献   

9.
反洋教斗争与中西文化冲突李伟近年来,在中国近代反洋教斗争(也称教案)的研究中,三四十年代早就流行过的“中西文化冲突”论再次时髦起来,有的人更把它看作教案研究的突破口,从而认为教案的发生和发展,是由于中西文化冲突的结果;有的更直接地指出,教案是“保守落...  相似文献   

10.
“成都教案”发生于一八九五年(清光绪二十一年)。从当时全国的形势看,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的反洋教运动已进入高潮。这次教案不仅是一次反对为外国殖民主义政策服务的教会势力的正义斗争,而且是紧接甲午中日战争后,抗议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捍卫民族生存的反帝爱国运动。 “成都教案”发生后,帝国主义向清政府提出最后通牒式的要挟条件,清政府一如既往地屈服于外国侵略者的压力,导致了成都教案的屈辱结局,在近代史上留下了又一次血的教训。  相似文献   

11.
宜昌茶文化的悠久历史、峡州名茶、煮茶名泉、名人诗文、茶风茶俗等资源异常丰富,并显示出地域性、民族性、丰厚性、生态性等鲜明特点,这使得宜昌历史茶文化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2.
"ABB"式为宜昌话一叠缀形容词格式,本文从结构方式、句法功能和表达特点等方面对其一一予以论析,并从历史语言的角度探讨、分析这一话语模式的语源关系.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历史上,往往出现地名字面本身不变,但所指代的实际范围发生较大变化的现象,这里我们称为“地名内涵变化”,可以简称“地名涵化”。历史上“川江”一词从唐宋之际出现后,其概念的内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早期宋代“川江”曾有指代整个长江、长江上中下游,指代范围让人相当意外。明清主要指整个长江上游河道,但到近现代,“川江”所指又有一个泛指整个长江上游干支流到仅指乐山到宜昌、宜宾到宜昌、重庆到宜昌河段一个逐步缩小的过程。宋元以前巴蜀地区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使巴蜀航运的地位很高,成为“川江”话语强大指代中下游的支撑。而受长江上游特殊的复杂河道、特殊的平底木船通过性能、特殊地域滩师导航的制约,传统时代长江上游木船运输曾一度在整个长江航运中占有通过性上的优势,一度一定程度上主导着整个长江航运的运行。近代以来“川江”一词的内涵缩小又与机动船进入川江,木船地位相对下降的情形下,热点聚集在机动船运输的话语内有关。研究发现,历史上中国的“地名涵化”可以分成“地名缩放涵化”“地名异地涵化”两种情形,前者较为典型,后者较为复杂。“地名涵化”在时间上又可分成“漫涵化”和“快涵化”两种。一般来说,在历史上行政区划地名的“涵化”较快,而文化区域概念地名“涵化”的过程较为漫长,影响的因素也较为多元,但受国家相关行政区调整的影响,文化区域概念的“地名涵化”过程也会加快。  相似文献   

14.
重读"红色经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色经典"是中外文学史上一个极为独特的现象。对"人学"原则的漠视是它与时下读者相疏离的根本原因。它写战争却不敢正视战争的残酷与非理性,写人却缺乏对人的命运、灵魂和价值的哲学思考。对日常世俗性及人的正常的物质欲望更表现出否弃与批判。"红色经典"实质上是一种放弃了个人思想的意识形态化写作,是一种彻底的经验性写作,主体层面文化知识的储备与客观向度的文化语境的规约也使作家无力担负起历史的重托。  相似文献   

15.
文学史应该写什么在理论上并无分歧,还原历史与解释历史都在于说明文学史的基本规律。但在实践中,对文学史运行规律的探索仍然没有解决。古代散文史的研究亦然。除了习见的朴学、历史、美学或说逻辑、实证的研究之外,我们需要比较的研究,以在作家、作品、流派、风格等的纵向或横向的联系中看到文学同异的形态,以助对文学规律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三言"是中国古代短篇白话小说中的重要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影响。东传日本以后,对日本文学也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日本前期读本小说以改编"三言"为主,日本学术界的"三言"研究也取得了重要成果,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7.
考据学人眼中的唯物史观史学——以童书业为中心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唯物史观派和史料派是20世纪中国史学的两大派别。两派虽呈对峙之局,正面交锋却不多见。来自史料派大本营的童书业曾与史观派中的王宜昌、李季和翦伯赞展开辩论,公开对其进行学术评估。他并不否认唯物史观史学本身的价值,但反对部分唯物史观者的唯心的古史观及其对考据派的谩骂式批评。他指明史观派所用的是类推的方法,以史观学说为依据,以比附推断为步骤,而以求合为目的。他还认为唯物史观不是科学,而是一种时代思潮和宗教哲学。童书业心目中的唯物史观者,与1949年之后的正统认识大相径庭,其范围要宽广得多。抗战后唯物史观派的上升也具有一定的学理依据,不只是政治变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宜昌市旅游形象探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分析宜昌市的地域背景 ,对宜昌市旅游形象进行了定位研究 ,提出了“水电旅游之都”的核心理念。并对宜昌市的旅游形象进行了策划 ,探讨了宜昌市旅游形象的塑造方略与途径  相似文献   

19.
北京建有中国硅谷,武汉建有中国光谷。宜昌是世界最大的水电基地,发挥"电价谷地"优势,大力发展载电产业,是宜昌产业结构调整的现实选择。本文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提出兴建宜昌·中国电谷的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和,和而不同,在中国思想史、哲学史上,内涵丰富而且历史悠久,在中国社会的各个角度、各个层面,有着深刻而持久的影响。不仅如此,和,和而不同的思想,影响了全球,上世纪90年代起出现的全球化趋向,就是和,和而不同的必然反映和写照。同时和,和而不同引领了全球化的发展方向,使全球化展现其鲜明的活力和生机,为人类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以及应予追求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