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调公先生,以字行,原名吴鼎第,笔名丁谛。江苏省镇江市人。一九一四年生,现年七十四岁。中国共产党党员,南京师大中文系教授。吴先生一九三五年毕业于上海大夏大学。在大学读书时,即从国学大师俞曲园弟子孙德谦先生、大史学家孟森先生治学,开始了对李商隐诗和《昭明文选》的初步研究。并从著名学者刘大杰先生习小说和散文创作。三十年代中后期,即发表有关文化学论文多  相似文献   

2.
冯振传略     
冯先生,名振,字振心,自号“自然室主人。”一八九七年生于广西北流县都陇里容村(今北流县民乐乡山围村)。一九一一年至一九一六年,远离家乡,跟随叔父冯介就学于上海公学、上海南洋公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后因患重病,不得不停学。一九一七年回广西,在梧州中学任教五年。一九二二年在家乡北流中学任教,不久旋任校长,后因病辞职。翌年转容县中学任教。一九二七年起至解放前夕,一直担任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教务长兼代理校长。这期间还兼任江苏教育学院、正风文学院、上海暨南大学、大夏大学、交通大学和无锡江南大学教授。一九四九年,国立南宁师院革命力量活跃,横遭国民党种  相似文献   

3.
(一) 冯白驹同志是广东省海南岛琼山县大山乡长泰村人。一九二五年夏,他考入上海大夏大学,接受了新思潮的影响,后因家庭经济困难,在大夏大学只读了半年,便毅然决定回家乡参加革命,开始从事农村工作。通过近一年的农村大革命的实践锻炼和考验,冯白驹于一九二六年九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4.
<正> 由华东师大、内蒙师院、安徽大学、东北师大、广西师院、河南师大和曲阜师院七院校合编的《简明中国古代史》教材第二次审稿会于1980年11月25日至12月2日在曲阜举行。除协作单位外,会议还邀请了郑州大学、辽宁大学、华南师院、武汉师院、上海师院、福建人民出版社等单位的史学工作者参加了讨论。与会的专家、学者为了保证教材质量,对书稿进  相似文献   

5.
陶愚川教授自解放以来,就立志用马克思主义作指导,撰写中国教育史论著。三十余年来,已写了近二百万字。由于“左”的影响,多年来他呕心沥血作出的科研成果,并未得到重视,未获发表的机会,且散失颇多。他勤奋著述,不计报酬、虽已七十二岁高龄.迄今仍不知疲倦地工作着。为充分反映我校教师的学术成果,本刊将陆续登载他的一些论著。本期刊登的是陶教授于一九五四年写的论文。反映了他三十年前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中国教育史的心得体会。如果从解放初期的历史条件出发,能写出这样颇有见地的文章,是难能可贵的。为了尊重历史,我们将原文如实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对于大夏大学在全面抗战时期长达四年的向国民政府教育部请改国立风波,已有研究多侧重“部校之争”和“政学关系”。然而,大夏大学作为以教育学科见长的私立大学,国民政府教育部又在抗战时期极力加强对师范教育的控制,再加上大夏大学内迁办学的贵州省既无大学亦无师范学院,因此教育学科自然成为大夏大学和教育部在改国立博弈中的重要权衡。1938年,教育部在废除私立大学教育学科时唯独保留大夏大学教育学院,正是其已将大夏大学视为“预备国立大学”的体现。此后由于大夏大学改国立的一波三折,再加上大夏大学沪校有人投敌的“政治污点”,导致黔校教育学科最终成为大夏大学向政府“输诚”的牺牲品,并由此引发大夏大学黔沪两校之间的矛盾,成为大夏大学改国立最终失败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今年十月十八日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诞生九十周年纪念日。陶行知先生一生为人民的教育事业作出了不朽的贡献。一九四六年七月二十五日,陶行知先生遭受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不幸于上海患脑溢血逝世。同年八月十一日,延安各界代表二千余人举行追悼大会,毛泽东同志在所题的悼词中称陶行知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但是在十年  相似文献   

8.
《学术界》2002,(4)
华东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一所全国重点大学 ,创建于 1 951年 1 0月 ,是以大夏大学、光华大学为基础 ,同时调进复旦大学和同济大学等院校的部分系科 ,在大夏大学的原址上创办的。 1 972年华东师范大学曾与上海师范学院等四所院校合并 ,改名为上海师范大学。1 978年 ,各校相继恢复 ,华东师范大学也于 1 980年 7月恢复原校名。学校现有人文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外语学院、商学院、法政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理工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软件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等 1 3个全日制…  相似文献   

9.
八月金秋,正值穆木天先生诞辰90周年之际,由北京师大、吉林大学、中山大学、东北师大、云南大学、广西师大、四平师院、吉林师院、吉林省社科院文学所、吉林市作协、伊通满族自治县发起,由吉林师院、伊通满族自治县主办的“全国首届穆木天学术讨论会”于1990年9月12日—17日在  相似文献   

10.
马承源     
著名中国青铜器、古文字学与博物馆学专家,浙江镇海人。学生时代即投身革命,1951年毕业于上海大夏大学历史系。1954年到上海博物馆工作,先后任保管部组长、青铜研究部主任、上海博物馆馆长、顾问、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顾问等,1985年获文博专业研究馆员职称;兼任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博物馆学会副理事长、上海文物博物馆学会理事长、上海市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等。1984年获国家科委颁发的“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莱誉称号、1997年获美国亚洲文化委员会颁发的洛克菲勒奖、  相似文献   

11.
宁夏大学中文系教授、当代语言学家高葆泰,长期致力于汉语和汉语方言的教学和研究。他善于思考,勤于实践,勇于创新,治学严谨,学风正派;待人诚恳,谦虚谨慎,成就卓著。1984年被宁夏回族自治区评为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高教授生于1933年4月16日,甘肃榆中县人。1955年8月毕业于西北师院中文系,同年考入东北师大中文系现代汉语研究班,  相似文献   

12.
1917年7月,孙中山先生从上海来到广州,筹建护法军政府,同北洋军阀政权南北对峙。军政府从同年9月正式成立起,中经桂系军阀的篡权把持,孙中山被迫离粤,尔后又将桂系逐出广东、重新掌握领导权,直至1921年5月军政府改组为正式政府止,历时约四年之久。  相似文献   

13.
一、陶行知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地位和贡献(一)地位陶行知先生做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陶行知先生根据国内形势的发展及政治形势的变幻,提出过平民教育、乡村教育、国难教育、战时教育、民主教育等.但生活教育理论是贯穿其全部教育活动的中心思想,生活教育理论正确地批判继承了古今中外教育思想的优秀成果.1942年3月徐特立、范文澜代表延安新教育学会给陶行知的慰问信中说:“先生从事教育事业以来,就打起反八股的旗帜,向传统教育和洋教育进攻,创立生活教育理论,主张教学做合一、注重理论和实践的联系,力图打破劳心与劳力的分裂.像先生这种进步的教育主张,正是对症下药,为治疗中国教育弊病的良方.”“先生的教育主张及十五年来所辛苦经营的事业,在中国教育史上,实占了光辉的一页.这不仅是对摧毁中国传统教育起了很大的革命作用,同时也为新中国教育树立了一块基石.”在封建思想极端顽固,政治腐败的旧中国,陶行知先生为中国教育能够走向新生,走向光明,艰难奋斗了30年,无论是教育思想,还是教育方法和教育实践,所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都是十分丰富的.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从幼儿教育到成人教育,从家庭教育到社会教育,从普通教育到职业技术教育,从扫  相似文献   

14.
陈毅和鲁迅     
“并世不识面,文藻实我师。”这是陈毅同志在1955年2月初参观了上海的鲁迅故居之后所题的诗句。句短意赅,是陈毅同志热爱鲁迅先生的肺腑之言,也是他和鲁迅关系的真实写照。 早在1924年,陈毅同志在北京中法大学学习时,经由著名文学家,文学研究会发起人之一的王统照先生的介绍,加入了这个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文学团体。基于“为人生”的共同文学见解,鲁迅先生与这个进步文学团体保持着经常的密切联系。1925年3月,陈毅同志发表论文《我们的生活》,在回顾五四文学革命战绩时,陈毅同志特别称道鲁迅先生的小说和郭沫若同志的新诗。同时,陈毅同志提出了“不是在向大众撤谎”的文学见解。这正与鲁迅先生的主张不谋而合。鲁迅先生在同年七月写的《论“睁了眼  相似文献   

15.
<正> 王绍曾先生,江苏江阴人,1910年生,现为山东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古文献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1930年毕业于无锡国学专修学校,以优异成绩见知于唐文治、钱基博两位大师。同年入上海商务印书馆,协助海盐张元济先生校勘《百衲本二十四史》,亲炙于张氏之门。王先生早在30年代即已  相似文献   

16.
潘光旦(1899—1967),著名社会学家、民族学家、翻译家、教育家。早年在清华学校学习,20年代在美国达茂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学习生物学和动物学;回国后在上海光华大学、大夏大学任教,参与创办《新月》杂志,并创建人文生物学,30年代中期回母校清华社会学系任教,担任清华大学教务长达十年,是清华自由教育的理论家;解放后,他被调往中央民族学院,研究民族学,在土家族、苗族、畲族、瑶族研究中创见迭发。潘光旦是一位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多方面修养、学贯中西的学者,40年代形成他“自然一体、人文一史、天下一家”的新人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7.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成人教育期刊工委(含重点高师院校)2010年年会暨“媒介在终身学习中的作用”理论研讨会,于2010年8月在上海召开。本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由上海教育报刊总社《成才与就业》杂志承办,上海远程教育集团《上海社区教育》杂志、《开放教育研究》杂志和华东师范大学《成人高等教育研究》杂志协办。  相似文献   

18.
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于今年3月1日发布命令,决定将苏联各国人民友谊勋章授予我国著名外国文学研究家、翻译家戈宝权,以表彰他在加强苏中文化合作及介绍俄苏文学方面所作的杰出贡献。年初,他还接受了苏联文学基金会授予的“普希金纪念奖”。戈宝权,1913年2月15日出生于江苏东台,1932年毕业于上海大夏大学,精通英、法、俄、日、世界语等多种语言。青年时代便潜心于翻译和外国文学研究工作,曾用葆荃、北泉等笔名发  相似文献   

19.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成人教育期刊工委(含重点高师院校)2010年年会暨“媒介在终身学习中的作用”理论研讨会,于2010年8月在上海召开。本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由上海教育报刊总社《成才与就业》杂志承办,  相似文献   

20.
我国著名新闻记者戈公振先生,究竟卒于何时,其说法不一。戈宝权同志发表在1979年第4期《新闻战线》的《邹韬奋和戈公振》一文中说:“家叔(即戈公振)立即由莫斯科启程,经海参崴乘船回国,在十月十五日(一九三五年)到达上海,旋即因病于十月二十四日逝世”。许涤新同志在其新作《百年心声》(1979年3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一书第256页上写道:“同年(一九三五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名记者戈公振病卒;临死时断断续续发出‘我是中国人’的呼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