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永嘉文体是指在南宋陈傅良、徐谊、蔡幼学、叶适等温州籍进士影响下形成的一种新型文体,它实际上是北宋古文运动在南宋的重续.内容上,永嘉文体以经史结合为基础,偏重于阐明经制之学,喜论历朝成败得失之由.风格上,行文气势壮阔,议论辨洽宏博.文学精神上,积极入世,文章为时而发,由历史、经术而指向时事,经世致用之意很强烈.永嘉文体的实践者们有鲜明的写作指导思想,强调和讲究写作技法.其兴起之因有三:绍兴时的科举改革,客观上为韩柳欧苏等人一脉相承的文统和伊洛学说的结合留下了发展的空间;一个政治上的温州群体已经形成;吕祖谦等人对此文体的高度肯定和扶持.永嘉文派是受永嘉文体影响而形成的散文流派,大致可分为三期:早期(1165~1195,乾道、淳熙、绍熙年间),主要以温州士子为主体,代表性作家是陈傅良;中期(1195~1224,光宗、宁宗朝),代表性作家是叶适,作者群体扩大到两浙地区;理宗朝以后即永嘉文派晚期(1224至宋末).儒家文化的基本性格、科举应试的异化、永嘉文体最擅长表达的内容已不适应时代等,是永嘉文派最终退出历史舞台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陈亮前期是寒门士子,后期则为豪商富贾。这种由士而商、既是儒生又是商贾的生存方式在宋代士人中是少见的,它深刻影响了陈亮的人格构成,使其人格心理既有儒士的本质,又有豪杰的作风、商贾的精神。陈亮独特的义利观、理欲观、政治观,以及其豪杰人格、事功精神等,都有"商"的意识的深层渗透和凝聚。  相似文献   

3.
陈亮的文学观是以传统的"文以载道"观为基点,进而落实为"明道致用".他标举"意与理胜"这一文论核心,若兼艺术形式而言,就是他所主张的"理得而辞顺",具体表现为诗、词、文等不同文学体裁均可通用的"立意精稳,造语平熟".陈亮具有诗、词、文通体看待的文学观念,并由此决定了他独特的词学观的形成.在艺术风格上.他则是喜爱阳刚豪放,同时亦不偏废清丽婉约之作.  相似文献   

4.
陈亮对佛教的认知、理解和评价具有鲜明的双重性.一方面,陈亮在物质领域为佛教的发展做了一系列有益的事;另一方面,陈亮在思想领域对佛教"万法皆幻"、"出世离家"等主张提出了批评.陈亮对理学受佛教影响的性质也提出了颇具启示的看法.透视在结构上具有双重特征的陈亮佛教观,不难发现:陈亮佛教观的基本形态是"经权相交",陈亮佛教观的基本性质是"儒体佛用",陈亮佛教观的主要偏失是对佛教的误读和对理学受佛教影响把握的欠完整性.  相似文献   

5.
在南宋词坛,以辛弃疾为一代领袖,发扬苏轼开创的豪放词风,汇聚时代的风云,形成了以抗战爱国为宗旨的新流派.在气宇轩昂的辛派词家中,陈亮以其雄壮的《龙川词》,高举北伐之旗,鼓吹恢复之歌,与同调山呼响应,在中国文学史上谱写了璀灿的篇章.  相似文献   

6.
唐朝的李白和宋代的陈亮都是两位著名的狂士,二人在思想、行为、文学创作各方面都有许多相似性,且前者对后者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庄国瑞 《江西社会科学》2020,40(10):113-120
陈亮的文章在南宋中兴时期文坛独树一帜,突出成就在于:注重事功策略,具有指向未来的独特思想取向;文气宏劲言辞尖锐,具有以气驱遣辞章的特点;为文善于摆脱庸常表达,这源于其学术修养深厚、行文注意把握章法与节奏变化、遣词用语能在学古中创新。陈亮散文在其生活时代所获的影响及其自我评价,与在后世产生的传播效果之间有较大差距,他的文章在南宋后未能持续走上"经典化"的道路,究其原因在于南宋散文整体上受到轻视,且南宋诸人对于北宋六家的创新未实现更大突破,此外,陈亮具有代表性的文章文学性不够突出,而且其学术与后世主流学术取向相异,故缺少传承者发扬其学术与文章。  相似文献   

8.
作为永康代表人物,陈亮以朴素唯物主义哲学观为基础阐发了自己的伦理思想,其“经世致用”的道德观、注重事功的理想人格、注重效果的道德评价,对于当代道德评价体系仍有其不可忽视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注重"理想人格"的设定、探索"成人之道"的人生哲学,是古代儒家的传统之一。陈亮就是其中之一,他基于自己的生命实践与哲学理路,从事功哲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极具事功特色的"成人之道",包括"成人"的人格特征、修养目标及修养途径,为儒家传统"成人之道"思想赋予了新的内涵,在当今社会转型期依然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解旬灵 《兰州学刊》2011,(2):201-203
文章从永嘉四灵徐照、徐玑、赵师秀、翁卷四人,以及上饶二泉赵蕃、韩漉二人,从其六人诗集之中钩稽出他们互相交往的诗作,并进一步扩大至永嘉四灵诗派别的诗人与二泉的交往。在这些交往之中,可以得出晚期江西诗派诗人与四灵诗派较为密切的交往,藉以说明隶属不同诗派之诗人亦可同声共气,互相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甄别江湖诗派与四灵诗派出发,藉助地方志、传记、诗人诗作等文献资料,钩稽出三十馀位隶属永嘉四灵诗派诗人.这一发现,证实了在南宋中后期诗坛,永嘉地方确实存在过一个人数甚夥的诗派,推翻了以往学界认为四灵人数太少、不足立派的成说.  相似文献   

12.
阮航 《江汉论坛》2020,(11):54-60
陈亮的前后期思想存在极大的区别。其思想早期追随宋代新儒学,坚持以内圣之学为本的基本价值立场;而至迟于1178年,陈亮已从内圣之学的信徒转变为一名激进的功利主义者。这一转向的发生,主要源自陈亮的性格特质、科举失败与仕途挫折、参与政治途径的改变,以及师友群体的变化。这一转向是从新儒学内部发生的。它既是对新儒学的反叛,也是基于对新儒学的深切理解,折射出儒学发展过程中内圣之学与外王之学之间的紧张关系。陈亮基于其功利主义立场而与朱熹展开的王霸义利之辨,也对后世儒学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陆敏珍 《浙江社会科学》2012,(8):124-130,159
郑伯熊是叶适所构建的永嘉学派传人之一,并自此开始成为历代永嘉之学传承谱系中的关键人物。人们很少去追问这一历史人物是否足以符合学派谱系的构建需求。为了理解叶适之所以要标举郑伯熊这样一个人物,我们需要通过叶适来观察郑伯熊,以此体会叶适构建该人物时的依据与想法。叶适在叙述郑伯熊时所预构的人物类型、后人对郑伯熊的师承与个人行为有意识地进行地方化确认,以及叶适所提炼出的郑伯熊的思想主旨,最终使其成为永嘉学派人物传承谱系中的重要一员。同时,区域性学派构建中所包含着的地方认同和价值偏向也定义出了永嘉学派。  相似文献   

14.
永嘉学派从理论上阐明了仁义与功利之间的关系,肯定了仁义的重要性,但认为仁义必须表现在功利上,如果仁义没有在功利上表现出来,仁义就成为没有实际内容的空话,最后仁义本身也就无法存在。永嘉学派的义利观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它可以使我们避免见利忘义,促使社会经济秩序更加井然有序健康地发展,进而有助于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义利观。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永嘉言唐诗自潘柽始"的准确性提出了质疑,经考证认为是四灵在永嘉首言唐诗,而不是潘柽.  相似文献   

16.
陈亮之"事功之学"将古代功利主义思想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自此,中国古代功利主义才具备了比较完整的理论形态.陈亮学说是建基于"现实原则"的价值判断之上,追求道义与功利的统一,并以后者为判定标准,这便是陈亮学说的理论基础.正由于其思想学说之特质在于以事功或功利为标识,政治思想便构成陈亮学说之主干,在继承传统儒家主流政治理念的同时,多有自己的创见.  相似文献   

17.
永嘉学派的活动是以导师和门人为主体展开的。本文以陈傅良门人集团为个案,讨论了永嘉学派的活动样式主要包括了出版著述、书院建设、学术论辩、外出游学,其中尤以学术论辩为重要,并比较朱子学派的活动样式,探讨永嘉学派衰落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8.
朱熹以天理论王道,认为王霸之别就是天理人欲之异,为王道政治寻找到理本论的依据,强调仁义原则的优先性,体现出强烈的现实批判立场。而陈亮则在对王道所体现的道义原则有所肯认的基础上,认为霸道亦有体现仁政处,霸者的伟业也是仁心之发现,霸固本于王。这与他们当时政治关注点的不同有一定关系。但朱熹的王霸论在具体理论的阐述上,偏离其原始初衷,转向空谈性命义理,部分地抹杀了其真正价值所在;而陈亮对汉唐君主事功事能的赞美,从思想逻辑的推衍来看,则会导向道义维度的缺失。  相似文献   

19.
郭庆财 《阴山学刊》2009,22(3):27-31,38
“永嘉文体”是盛行于南宋乾、淳时期的科场程文体式。开创者陈傅良以及吕祖谦等浙东士人在科场中的成功,使“永嘉文体”大盛,其程文作品被奉为范文在士子间流传,使科举文风趋于熟滥。而陈、吕后来皆悔其少作,体现了永嘉事功之学与科举虚文的深刻矛盾。  相似文献   

20.
把是否对制度建设感兴趣、是否重视礼学作为永嘉学派与朱子学派的核心差别未免过于表面化。永嘉学派首先着眼于制度设计的合理性,至少在形式上,永嘉学派维护了制度原则的独立性。朱熹认为为学根本在“理会自家身心”,制度设计的原则也不可能独立于天理。这种分歧的思想上的实质源于双方的道、法之辩。朱子侧重“法”自“道”出,法是派生性的,而道是第一位的,因此所有实践的重心应放在求道;永嘉学认为,理学的“道”与制度自身所具有的制度理性———“法”,是互相独立的,对道与法的追求并不必然是时间先后的问题,二者在士大夫的实践中应该是交织在一起。到了叶适,则以“内外交相成”之论把这一思想发挥到了极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