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应麟和中国古代小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著名学者胡应麟对中国古代小说所做的贡献 ,包括其小说理论、小说辨伪和小说整理等方面。他对于古代小说的论述多见于《少室山房笔丛》一书 ,对后世影响颇大 ,除了对小说理论颇有建树之外 ,在古代小说的辨伪、小说的整理和创作等方面均作出了贡献。胡应麟的小说理论 ,正如某些学者指出的 ,“不像同时的许多小说序跋那样 ,直接与某部作品联系 ,而偏重于在对古今小说广泛考校的基础上作理论的归纳与阐说。”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小说观和对小说的分类。他首先指明了汉代的小说观念和现在他眼里的小说观的不同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小说之所以历时千百年而流传不衰,时至今日仍具有摄魂夺魄、感人泪下的艺术魅力,究其原因,语言的雅俗共赏颇值得推敲。从古代小说在语言运用方面的发展轨迹探讨其语言雅俗共赏的具体表现形式及形成原因,旨在强调语言之雅、俗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3.
试论中国古代小说的用语特点王启忠文学是借语言这个符号中介反映生活的,所以称之为语言艺术。小说在文学门类中运用语言符号是出类拔萃、丰富多采的。中国古代小说由于生成的文化生态环境、汉语的语境、语韵等特点,形成了独到的特点。主要有下列三方面。(一)散韵相间...  相似文献   

4.
彭利芝 《船山学刊》2008,(1):133-136
易代小说大体上经历了“废”——“兴”——“废”——“兴”的主题演变过程。元末明初产生的易代小说,突出大一统王朝的覆亡,体现了一种浓重的历史兴亡感。明嘉靖至万历年间,易代小说总体上突出新兴王朝之开国,充满建功立业的豪情。明清鼎革之际,不论是“历史”小说还是时事小说,都有着浓烈的亡国之音。“康乾盛世”后,仅有的易代小说重新敷演鼎旧革新的开国故事,歌颂新兴王朝的定鼎,易代小说逐渐走向衰亡。  相似文献   

5.
古代小说插图方式之演变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燕岗 《学术研究》2007,(10):141-145
中国古代小说的插图是逐步从故事情节图转变到人物图,插图方式也经历了从上图下文式到分章分回插图再到书前贯图的演变。不同的插图方式是由各地书坊主所针对的读者群的不同而决定的,又与版画艺术的发展和文人的审美需求密切相关。在明代,建阳插图多以上图下文的全像为主,金陵等地则以整版插图的出像为主。上图下文方式有助于文化层次不高的读者理解故事情节,而整版插图虽然图像的叙事能力有所减弱,但插图的表现力则大为增强。在晚明唯美风气的影响下,插图的阅读功能逐渐消退,审美功能更加凸显,人物插图就是案头清赏发展到极致的表现。清代小说插图以人物图为主,虽然后来随着石印术的普及故事情节图又开始出现,但总的来说失去了明代插图的神韵,仅为小说版式的装帧和美化,古代小说插图至此走到了尽头。  相似文献   

6.
黄卉 《殷都学刊》2004,(3):60-63
主要论及小说学及其研究对象 ;小说的认识流变、演化及其相互关系 ;中国小说史的本位研究 ,小说的文体研究 ,小说存在方式研究 ,小说文本批评研究  相似文献   

7.
本世纪以来 ,向来被传统观念视为小道的小说受到了学术界的重视 ,其学术价值和文化意义得到广泛的发掘。特别是进入新时期的近二十年 ,随着学术文化的大发展 ,小说研究也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但是 ,毋庸讳言 ,在近年的小说研究中 ,同时又存在着一些不良倾向。比如脱离文学本体的繁琐“考证”,捕风捉影似的“索隐”式研究 ,对一些细枝末节问题的纠缠不休 ,乃至于与学术无关的“争论”等等。以上现象 ,显然无助于小说研究的健康发展。特别是在新世纪即将来临之际 ,更需要我们进行深刻的反思 ,以建立真正意义上科学的小说研究方法和观念。我们认为 ,对小说研究方法进行探讨 ,对传统的小说研究从文化视野上加以开拓 ,对于建立科学的小说研究体系应当是有所裨益的。有鉴于此 ,特编发这一组论文 ,以飨读者 ,并热切希望有志于此者参与讨论 ,发表意见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体系。谈到方法论,就会发现,人们往往对于辩证的方法是最为注意的。所以,它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重视。这也是很自然的。继续坚持、深化和发展这一关于方法论的学说,无疑依然是我们哲学理论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但是,除了辩证的方法而外,我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有一种方法论,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这就是唯物主义的方法。本文试就此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论古代小说研究的分歧李日星关于两种小说概念《庄子·外物》所谓“小说”,是指与“大达”不相干的“小道”,即不可与经世之论相比的世俗浅见,并非文体概念的界定。这是公论。汉代目录学家刘向、刘歆父子和史学家班固借“小说”一词用于学术源流和图书目录的分类、以...  相似文献   

10.
易文迪 《云梦学刊》2000,(4):101-103,106
文学研究作家风格已经积累下丰富的经验,而新闻学研究记者风格却才刚刚起步。把文学的相关理论引入记者风格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学理论引入记者风格研究的方法主要是通过个人背景分析、典型人物分析等方面来进行。  相似文献   

11.
试论中国古代小说崇尚“教化”的传统王启忠中国古代文艺思想讲究“诗教”、“文道”,把先秦的《诗经》与一些诸子散文作品作为经典,并立为后世学习效法的楷模。只是到了宋元以后,科举以“八股”取土,才把先圣的“文章”奉为神明,把诗词贬为旁门左道。在民间文学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小说中的时令节日及其叙事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小说常借助时令节日来谋划结构、展开叙事.周而复始的"四时"观念有助于古代小说循环构架的形成.<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历史演义、英雄传奇小说带有"四时"转换性质,<西游记>等神魔小说也常利用"四时"观念来完成故事之间的过渡性转换.在世情小说中,<金瓶梅>的"四时"秩序尚处在隐含象征层次,<红楼梦>的"四时"布局则已达到了哲理化高度.作为独特的文化心理:"四时感"有助于古代小说表达人物情绪的喜怒哀乐乃至命运的悲欢离合.在古代小说的"四时"叙事中,人们更多地利用"春"与"秋"来生发话题.呼应"天时"的"元夕"等几大传统"人时"节日,为古代小说故事的生发提供了"时机",并成为故事赖以展开的人文化时间刻度.每逢佳节,社会整体的狂欢热闹和个别家庭的生离死别容易出现错位,从而成就了古代小说的"乐中悲"叙事模式.  相似文献   

13.
古代批评方法及其借鉴意义郑昌华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一贯倡导并身体力行的优良作风,也是我们党区别于任何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在新的历史时期,要把我们党建设成为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  相似文献   

14.
试论中国古代的老有所为及尊老之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冉冉 《兰州学刊》2008,(10):155-157
真正意义上的敬老尊贤,不但体现在为老年人提供物质待遇、解决他们的温饱问题上,更重要的是充分重视老人的治国经验和政治生活积累,通过给予他们一定的社会地位,发挥他们的作用,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敬老尊贤是统治者兴孝道、行教化的基本手段,也是传统农业社会从事农业生产的根本需要。重老尚齿、敬老尊贤的道德风尚,在促进政权稳固、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临川八股文,始于两宋,盛于明清。由北宋王安石首倡,并鼎力推行的一项重大改革,实为中国封建社会“经世致用”的官方主流文化,对近千年来我国的教育和科举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临川八股文所倡导的“代圣贤立言”,强调立论的思想性和道德性原则;所倡导的“经世致用”,强调学习考试的实用性原则等对当今的高考与公务员考试仍不乏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侧重探讨中国古代小说学的自身特征,即小说学的本位研究,重点了解它的构成、内容、具体存在方式以及研究范围.了解古代小说学是全面了解中国文论的需要,是中国小说发展史研究的需要,是建设中国特色文艺理论的需要,而这也是小说学研究的重要任务和题中应有之义.本文重点从文体、存在方式和文本批评等三个方面,探讨了中国古代小说学的研究范围.  相似文献   

17.
如何评价中国古代小说理论?它在古代文论中的地位如何?这是人们关心的一个问题。近年来,我对我国古代的小说理论资料作了一些初步的搜检,深深地体会到我们祖先的小说理论是一座宝库,正等待着我们去挖掘、整理和研究。中国古代小说理论之所以珍贵,首先就因为它蕴藏着不少诗文理论中没有或缺乏的宝藏。开掘这些宝藏,就可以使人们重新完整地认识我国古代的文学理论。长期以来,我国对于古代文学批评与理论的研究只偏于诗文方面。就以“文革”之前所出的各本批  相似文献   

18.
"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与百年来中国社会及其思想文化的剧烈动荡和频繁变革联系密切,其发展受到各种观念意识、社会思潮,甚至政治运动的影响,并在不同的文学观念、文学理论和学术思想的背景下,形成了各种研究范式、研究方法.这些研究范式、研究方法作为"传统和惯性",至今仍然从各方面影响着古代小说研究.只有对这些研究范式、研究方法从理论上进行认识和总结,并在研究实践中既有所继承,有所建树,亦有所批判和扬弃,才能更好地推动古代小说研究合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张丑平 《学术界》2012,(11):176-182,286
信物,作为男女恋人传达情意、私定终身的物件,从古到今,流传不断。在六朝至唐宋时期的小说中,爱情信物主要包含金银玉石首饰、日常生活用品、书信三大类,这些信物具有丰富的文化内蕴:它们不仅是人间男女爱情的传递者,也是异类姻缘的特殊物证;寄托着坚守誓言情感意义的同时也印证着落魄文人追求艳遇、财富的现实语境。在唐宋时期的一些小说中,信物成了贯穿整个故事的"功能性物件",具有彰显人物性格、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叙事意义。  相似文献   

20.
试论中国古代绘画理论中气范畴的意义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丹 《天府新论》2009,(6):139-143
气在中国哲学中是一个重要范畴,它在古代绘画理论中同样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在古代绘画理论中,它主要有绘画表现对象、画家、绘画作品三个不同层面的意义。在绘画表现对象层面,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共同元素。在画家层面,气是画家的个人风格。它有先天具有和后天养成两个组成部分,前者主要是气质和禀赋,后者主要是学识和才能。而在绘画作品层面,气则是一种偏重于刚性美的审美价值评判标准,具体体现在画作的笔墨技巧和结构安排上。气使得绘画表现对象、画家、绘画作品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它最终呈现出的是中国绘画与众不同的天人合一的空间观念和生生不息的宇宙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