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本文将灰色关联法运用于管理舞弊风险评价,首先对442个样本运用T检验和Wilcoxon符号秩检验建立基于舞弊三角理论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选取了具有保牌动机的68家ST公司作为训练样本建立风险评价模型得到风险评分值,最后选取20家公司作为测试样本验证模型识别效果.研究表明:区分舞弊与非舞弊公司的风险评分分割点约为0.465,训练样本综合判别率为72.06%,测试样本模型的综合判别率为85%,灰色模型具有较好的判别效果.  相似文献   

2.
针对个人信用评估单一模型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多分类器组合的个人信用评估模型.该模型综合了多元判别分析、logistic回归、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等七种个人信用评估单一模型的预测结果,利用加权投票方法对其进行组合并输出最后预测结果.在某商业银行信用卡数据集上的测试结果表明,组合模型能有效地提高预测精度及稳健性,对信贷机构控制消费信贷风险具有很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3.
行为评分是银行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通过预测借款人将来的行为,帮助银行在消费信贷管理中做出正确的决策,尽可能减少损失。文章介绍了行为评分的主要模型和方法、行为评分的应用意义及存在的问题,并将行为评分与信用评分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借鉴已有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结合中国企业实际,从偿债能力、赢利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资产流动性和收现能力6个方面考虑,设计新的Z值评分模型并进行实证检验,提出在财务预警中需要考虑Z值上限及Z值波动性的思想。最后根据所设计的模型和思想对辽宁省上市公司进行财务危机分析,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农地抵押贷款信用评价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构建农地抵押贷款信用评价体系,为贷款申请人信用资质的判定提供客观标准。借鉴Z评分模型,使用Bootstrap方法筛选农地抵押贷款信用评价指标,并使用基于离差最大的组合赋权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在信用评价模型建立后,通过贷款户和申请被拒农户信用评分的差异,划定优质借款人的信用评分范围,最后对该信用评分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6.
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个人信用评分领域是必然趋势。依赖大数据技术的新兴信用评分体系具有指标数量庞大,处理速度快,更新周期短等优势,但难以掌握核心的信贷历史数据,也存在着信息透明度不高,信息安全难以保证等问题。打破数据壁垒,加强大数据信用评分模型在传统信贷领域的应用,提高信用评分体系的透明度将有助于完善我国个人征信体系和防控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7.
考察波动的结构突变性对模型估计和预测能力的影响,并通过SPA检验评估几种GARCH模型的预测能力优劣。研究发现,我国股市收益率的波动在样本期内发生了4次结构突变,波动存在着伪持续现象,且这种突变影响了模型的预测能力;SPA 检验表明,短期预测上,经结构突变修正的 GARCH 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能力,验证了结构突变对波动预测的重要性;长期预测上,基于滚动时间窗口下的 GARCH 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通过调整时间窗口的方法来消除结构突变的影响有助于提升模型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8.
财务危机是威胁企业持续经营的根本性危机,财务预警作为经济运行的晴雨表和企业经营的警示灯,在全球金融危机后其重要性更加凸显。现金是企业的血液,现金流量信息作为企业实体资源和财务状况最直接的反映,对企业财务危机具有较强的财务判别和预警能力。本文以现金流量指标对房地产企业进行实证研究,建立房地产业的现金流财务预警模型并检验其预测财务危机能力,为房地产企业提供可操作的规避财务风险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目前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风险管理中定性方法存在一些缺陷.在借鉴国内外个人信用评分指标构建经验的基础上,选取五大子目共19个指标形成个人信用评分指标体系,引入模糊一致判断矩阵,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从而构建了商业银行对个人住房贷款风险控制的定量模型.利用模型可以确定房贷申请者个人信用评分及等级,即按得分多少将房贷申请者个人信用划分为从AAA至C等七个不同的等级,商业银行则依据房贷申请者的信用评分等级给予不同的放款政策.  相似文献   

10.
如何更好地对信用卡申请人进行识别和判断,提高银行预防和抵抗信用卡风险的能力,是所有银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做出更高效、智能的判断,为决策者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从而提高银行信用卡审批过程中资信评估的正确率及效率。本文提出结合神经网络及Logistic回归技术的混合模型,结合神经网络预测精度高及Logistic回归稳定性高的特性,对信用卡进行信用评分。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混合模型的预测精度确实比单独使用神经网络模型和Logistic回归的预测精度高,证明了该方法确实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基于GP的个人信用评估非线性组合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人信用评估对于商业银行控制信贷风险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单一模型存在的分类精度不高的问题,需将组合预测模型用于个人信用评估。本文在线性回归和Logistic回归两种单一统计模型的基础上,利用遗传规划(GP)构建了一种非线性组合预测模型。将模型应用于某商业银行的消费信贷数据的分类,其结果表明,基于GP的非线性组合预测模型有效地提高了分类精度,模型的第二娄误判率低,对于商业银行控制个人信用风险具有更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2.
将分类精度作为遗传算法的适应度函数,利用遗传算法改进了基于线性回归和Logistic回归的统计组合预测模型,并将其应用于个人信用评估。结果表明,遗传算法改进后的组合预测模型在总分类精度和两类误判率方面都低于单一模型以及基于误差平方和最小的组合预测模型。利用遗传算法改进组合预测模型并用于个人信用评估是具有优势的。  相似文献   

13.
关于我国个人信用体系构建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个人信用制度的含义,指出个人信用制度要发挥作用需要有两个前提,即完善的个人信用调查机制和规范的个人资信评估机制,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个人信用体系构建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个人信用、组织信用为向量构建三维社会信用结构,分析了在每一平面上每两个向量(即个人信用与组织信用、社会信用环境与组织信用、社会信用环境与个人信用)之间的关系,认为决定社会信用状况的关键因素是社会信用环境。并从我国的信用环境入手提出了改善我国目前信用状况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个人消费信用制度构建的法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人消费信用制度作为社会经济的一项重要制度,已超出在传统上只把它作为道德问题看待的范围,它往往牵涉到复杂的经济、法律问题。文章从我国个人消费信贷存在的问题,信贷消费条件太苛刻,信贷消费机会不均等方面分析了我国个人消费信用制度的现状;介绍了以美国为代表的个人信用法律制度;并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完善国家在消费信贷方面的立法,从个人信用征集法律制度,个人信用评估法律制度,个人信用信息管理和使用的法律制度,信用风险救济法律制度,建立完善的个人消费信用制度方面,对构建我国个人消费信用法律制度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6.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立市场经济中的信用基础制度,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的目标。平台企业参与的信用治理是中国式现代化指引下的治理创新,始终在国家顶层设计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平台企业成为信用治理的关键枢纽,个人信用保护面临信息处理边界不清和信用制度利益失衡的困境。必须仔细探寻个人信用保护困境背后的理论根源,防止信用共享共治异化为信用管制。现行信用法律制度在权利归属、程序设计、责任机制方面均存在空白,导致个人信用仅构成一种反射利益。传统权力制约范式难以回应数字时代的个人信用保护需求,新型信息权利是解决困境的根本,数据流通规则有助于解决权利成本过高问题。应当围绕个人在信息处理活动中的权利体系,完善数据流通规则,重建个人信用保护的法律框架。首先,必须明确界定信息的敏感程度及其信用评判价值功能,并对信用领域的信息处理行为适用层次化同意规则:针对有利于信息主体的正面敏感个人信息采取单独同意与资格准入规则,适用责任规则;针对不利于信息主体的负面敏感个人信息一般采取禁易规则,基于公共利益目的除外。其次,信用领域数据流通的商业实践要求转向行为风险规制模式,实施以合同为中心的支配规则,适当运用特别规则强化个人信用保护力度。其中,平台与经济组织之间的数据流通应当在同意规则以外,增设标准合同文本、平台责任强化、证明责任分配规则三类倾斜性保护措施。平台与行政部门之间的数据流通应当确立以主体责任和救济机制为关键内容的流通秩序。  相似文献   

17.
我国发展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虽然近年来我国个人消费信贷发展速度较快,对促进消费,扩大内需,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动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很多不足和缺陷。目前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应逐步建立有效的全社会个人信用管理体系,消除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金融机构管理水平,从而促进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建立个人信用制度发展消费信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人信用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消费信贷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条件,建立个人信用制度有利于商业银行积极开展消费信贷,对激活消费者消费信贷意愿具有积极作用。我国应通过尽快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信用管理立法方案、开放数据源、加快发展征信市场、健全个人信用组织机构、建立各项配套制度、强化惩罚措施等途径来建立个人信用制度,大力发展消费信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