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黄莉丽 《宿州学院学报》2004,19(4):84-85,106
音乐是一门具有独特规律的艺术。与其它艺术形式相比,它对人类的情感有更直接更强烈的影响;另一方面 它又与其它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从内涵与意境、音色与色彩、节奏与音响等方面,简要论述了音乐与文 学、绘画和建筑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2.
人类早期的艺术大致可分为两种“集合体”:其一是以声音、节奏为主体的音乐、歌诗和舞蹈艺术;其二是以造型、色彩为主体的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人类早期有过音乐、歌诗、舞蹈同源的“三位一体”的时代,三者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而音乐则为其母体。例如舞蹈,即使是...  相似文献   

3.
音乐和绘画,这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相互借鉴、相互渗透,吸取有利于其艺术发展的因素,以丰富其艺术形式的表现力.音乐与绘画之间既有差别,又有联系.感悟音乐在绘画、绘画在音乐中的相互作用,探究共同的审美取向.  相似文献   

4.
声乐艺术的本质是表情,完整、准确、细腻而深刻地体验和把握声乐作品的内在情感至关重要,要养就内心视觉,即“心服”,通过想象,捕捉声乐作品尤其是音响部分潜在的绘画性因素,建构画面和视觉形象,为情感着形着色,从而为演唱者对作品的情感体验操作提供一个大体可以触摸的对象.声乐艺术中的绘画性,即指通过想象主要是听觉想象而获得的各种视觉形象及画面.绘画性的构成要素有:线条、色彩、造型、歌词的情境语义.绘画性的存在依据,有实践依据、心理学依据、音乐本体论依据,绘画性的表现途径有:模仿歌曲表现对象的声音以暗示某种画面、通过渲染情绪气氛象征某种情景、通过音响色彩象征或暗示某种景象,通过音响运动状态表证某种视觉形象,通过音响造型象征或暗示某种视觉形象.  相似文献   

5.
原始绘画和儿童绘画带给我们强烈的视觉冲击和令人深思的美学享受,在艺术的长卷中翻开了波澜壮阔的一页,对当代艺术的影响颇深,本文主要从绘画动机、造型、色彩以及绘画形式美感等方面探讨原始绘画和儿童绘画区别与联系。  相似文献   

6.
论音乐创作和欣赏中的文学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与文学、绘画、舞蹈等其它艺术活动,就其本质而言,在性质上大致是相类似的,只是具体的活动形式各有差异罢了。与文学、绘画、舞蹈不同的是,音乐是一种流动的时间艺术,它是一种音响效果,没有具体的形象和看得见的画面,对它的欣赏只能通过听觉(耳朵)去感受,从而获得美的陶冶和心灵的净化。而以塑造形象为手段的文学。以色彩为表现的绘画和以造型为特征的舞蹈,则只能通过视觉(眼睛)去阅读、品评和观赏。但即使如此,它们还是相通的,并且彼此相互促进,取长补短,以期在艺术领域争奇斗艳。一、完整的音乐叙事结构音乐作品中的…  相似文献   

7.
艺术间互融共通,存在多种天然的联系,音乐与美术在线条、色彩、造型及作品表现等方面,有着很大的交融空间,它们虽然属于不同的艺术门类,但都受到共同的艺术规律的制约,存在许多相通或相融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书法是用点、线造型的视觉艺术;音乐是用乐音塑造音乐形象的听觉艺术.从表面上看,一个“静“,一个“响“,好象风马牛不相及,其实书法与音乐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笔者在长期的书法实践中,巧妙地运用书法与音乐的联系,把音乐艺术寓于书法教学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音乐,作为一门音响艺术,其特殊性在于通过音响的流动来传递某种信息,表达某种美感和意念。从艺术表现的媒体材料上分析,绘画是用线条和色彩不描绘事物。雕塑是在三维立体中展示艺术形象。建筑是在体积宏大的框架构造中折射出艺术的美感。舞蹈靠的是人体动作的排列和组合。文学是语言的艺术,电影和戏剧是在综合各种艺术要点的基础上不再加以表现的艺术。而音乐是通过音响在运动中的组合来表达人的审美感受。这种审美感受既是物质的、有声的;又是无形无色的、转瞬即逝和不可触摸的。它是物质世界与人类主观意识、情感的奇妙结合。 当音乐飘然而来,神秘地掠过耳畔,又消失得无影无踪时,我们不知它来自何处去向何方。  相似文献   

10.
闻一多提出的包括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在内的新诗“三美”理论,是十分重要的新诗美学理论创见。本文从新诗绘画美的美学内涵与“诗中有画”诗学传统的辩证联系,新诗绘画美的两个主要美学要素———廓线与色彩的艺术体现等几个方面,论析了闻一多在新诗绘画美的理论倡导和艺术实践中的探索与贡献。  相似文献   

11.
沈从文在《从文自传》中说:"我的心总得为一种新鲜声音,新鲜颜色,新鲜气味而跳。"对"声音"和"颜色"的敏感,其实就是音乐和美术的天禀。沈从文在音乐和美术中"倾听"和"观看"到的是湘西各种各样的生命形式,他"试用爱美术音乐的方式来写作","把脑子里与颜色声音分不开的一簇簇印象,转移重现到纸上",构筑一个生命化的艺术世界。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绘画在色彩观念和表现上具有本民族特有的艺术特点。表现物象时,色彩需根据具体物象而给以具体表现,要求从客观物象本身的固有色出发来设色,而不表现物象由于光线而产生的复杂的色彩变化。中国画的色彩由于其颜色本身的特性,在表现物象上要求达到薄中有厚、浅中有深的效果。中国画色彩浓淡变化是“一色之变化”,色与色之间关系是对比性的调和;色与墨之间要求“色不碍墨,墨不碍色”,达超妙自然之境。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为当代工笔画的复兴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工笔重彩艺术在新的语境下重现生机。但因为艺术家多有着迫切的发展心理,在国门突然大开的同时缺乏相应的理论引导,故此在对异域艺术因素的借鉴上产生了盲目性。由于创作上缺乏对传统的承接,使中国画的民族性受到了忽略。工笔重彩画作为传统中国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深深扎根于民族文化土壤之中。因此,艺术家既要借鉴其他画种的长处,又要保持民族性;既要发扬民族传统精髓,又要表现时代特征,只有这样,中国重彩艺术的未来才会既有现代感,又能表达画家个性,并且在本质上是属于中华民族的。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文化历来有乐感文化之称 ,泛音乐化是中国艺术的普遍倾向。自古诗乐同源 ,千余年来诗乐虽分分合合但始终有纠缠之势。建筑因其抽象与和谐而被称为凝固的音乐。绘画是貌似与音乐距离最遥远的艺术 ,对于绘画中音乐性的挖掘 ,最可以揭示出中国艺术的泛音乐化倾向。水墨画这一中国绘画的典型形态 ,正是在阴阳律动、水墨晕章中展开的 ,“气韵”作为中国绘画的核心概念 ,对于音乐的借鉴不言而喻。中国艺术和文化的核心是道 ,道的演化轨迹可以大致归纳为 :“意” -“象” -“数” ,而道在其间不断演化和流转的程 ,无不渗透着音乐精神  相似文献   

15.
由唐至宋,绘画思想转变与发展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1)从客观转向了主观,尤重画家的人品;(2)由赞美动态、热烈、浪漫的美,提倡天才论、灵感说,转为静态、平和、现实的美,强调日积月累,得外物触发而作画;(3)唐人重情,宋画进而追求“理”;(4)唐人的画论,具有总结中古的意义,宋人作了新的开辟,有近古的色彩,(5)由唐至宋,绘画从宗教化转为文学化,宋代的文人画理论全面兴起、发展;(6)除个别著作外,唐代多零散的绘画思想,宋人则构建起系统的理论。唐宋文化之别造成了绘画题材与风格的三方面变化。  相似文献   

16.
布莱克的诗画艺术演绎了一种率真质朴的风格,呈现出自然写真的诗意与画境,纯美的想象在其中发挥了独到作用。其画境中的色彩基调是再现诗意的视觉表征,色彩镜像由表及里地映射出诗歌的主题、思想、意境、隐喻及象征内涵。他的诗歌富有伦理教化作用,充满对善与恶的审度,追求心灵升华,表达他对世界大同的愿景。从《天真与经验之歌》到《神曲》,体现出返璞归真、爱憎分明、向往美好的创作主旨并成为布莱克创作思想的一条主线,前者由诗歌艺术趋向绘画艺术,后者由绘画艺术回归诗歌艺术。布莱克的创作之途可谓“诗心入画”,将视觉审美意象融会贯通,实现了诗歌艺术与绘画艺术的交融。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绘画历史发展演变的过程中,重彩画的艺术形式始终存在。这种主要使用天然的矿物质颜料的绘画,是中国绘画的绚烂宝藏。上溯原始时代对色彩的最初的尝试,下至当代艺术的视觉震撼,重彩画在不同历史时期都呈现出了色彩明丽的恢弘画卷。通过研究这些不朽之作,现代重彩画继承和发扬了中国重彩画的文化,经历了语言形式的演变,以新的姿态出现在世界艺术之林。  相似文献   

18.
李铁夫是我国20世纪赴美留学的造诣高深的油画家,同时也是获得极高成就的水彩画家。文章通过翔实的历史资料,对李铁夫的水彩画艺术风格、特点及影响进行探讨,并对李铁夫所进行的水彩画中国风格的尝试与追求及其影响作了比较详尽的实事求是的阐述和论证。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印象派与古典绘画的对比,笔者认为,印象派在实景写生、笔触描绘及用“光谱色”颜料调配色彩、运用绘画的条件色作画的规律等技法创新,有着重要的学习价值。但印象派的自然主义、忽视理性和逻辑在艺术表现中的作用等危机也应让我们反思。  相似文献   

20.
中世纪至文艺复兴早期的坎培拉绘画,是在基督教浓郁的社会人文氛围中创作出来的,艺术家带着鲜明的时代精神以虔诚的心灵面对神化的艺术,严肃的心态面对主题性绘画形式创作,精神的执着表现在精湛的技艺里,以单纯的色彩雕塑历史和人文情怀,再现历史赋予中世纪的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