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马谡     
马谡,赵括之俦也,两人才相似,后来偾事亦同。《通鉴》(五)言赵括自少时学兵法,以为天下莫能当,尝与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每问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则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又言赵王遂以赵括代(廉)颇将。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鼓瑟耳,括徒能读父书传,不知合变也。”《蜀志》(九)马  相似文献   

2.
读“古蜀国为蚕国说”的献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读朱逖先先生「古蜀国为蠶国说」一文,载进事新报学灯第四十四期主张古代蜀之称蜀实以蜀国蠶业发达故也。而「蜀」舆「瑟」古谊本同。但区区所见,未能与朱先生论旨一致爰仿古人献疑之例提供管窥以就正于当代通人。朱先生若肯赐以指教尤欣幸焉!朱先生所攷证者为古蜀国其所谓「古」当指秦前之蜀而言。惟欲证成此论须根据两汉或其以前之记载始足坚人之信。此犹论殷商事应据甲骨卜辞;论孔子事,应据论语也。乃一核朱先生所据以证蜀地有蠶业者,一据常璩华阳国志言:「蜀侯蠶业。」二据宋乐史太平寰宇记谓:「相传蠶业始教人养蠶。」三引宋黄休复茆亭客语谓:「蜀有蠶市。」以千载后所记载之传说与情况而谓古代或即如此将传说之虚妄与夫时间上之隔离及变遷,尽行忽略;殊觉其所论之未能坚  相似文献   

3.
唐诗中有大量"狂"字,"狂"在唐代诗歌中所指主要有吟咏之狂、性情之狂和饮酒之狂等三个方面。唐代诗人的狂者精神在唐代的演进与唐代社会密切关联,亦与儒、释、道相关联。狂者精神具有促进唐诗的创新与超越、塑造唐代文人自信自负的人格范型等独特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周采之传     
嗟夫自吾亡友周君来之之死。不闻直言者二十有余年矣君为人坦率无城府与人以诚。不亿人不信。时或失听。亦不吝改过面赤微发喜饮酒不至醉。好读书。通小学天算舆地。究心经世之业。丹铅常在手与人笺。或即丹书之。人以为慢已。不省也。与予同读书长沙求贤馆。同修湘乡节孝祠。编纂节孝录。同创立连璧高等小学。莫逆也常辩论古今事一不合辄怒目奋发。盛气相加。若不可向迩。既而气和色霁。复相呼论事。憺忘前语。以此终笃好如初予行。年七十未尝得此于人也见义。教为不  相似文献   

5.
<汉书>为汉班固所撰,其妹班昭续成.是我国古代史上最重要的史籍之一.开创了纪传体断代史之先河,亦是第一部专记一代政权兴亡的皇朝史. "马论日:迁文直而事覆,固文赡而事详.固之序事不激诡,不抑抗,赡而不秽,详而有体.  相似文献   

6.
曾子对待父亲的态度是"兼敬爱",而曾元对待父亲的态度是"爱",表示曾子对于父亲是有距离的,而曾元没有距离。在中国社会中是不允许无距离的存在的,因为无距离就代表着无关系,在中国以关系为本位的社会中,无关系意味着社会关系的坍塌。子对于父兼敬爱,对于母是有爱无敬。曾元的父子一体,取消了敬,并没有取消父的位置。对父不敬,意味着对父母乃是以爱为联结,以事母之道事父,整个家庭便成了以爱为联结。在整个社会中,取消了"敬",于是敬所规定的父、君的关系也就消失了。曾元的做法,实际上造成的结果就是"无父无君"。  相似文献   

7.
士之怀才负异■结不得伸于时者。往往讬于诗歌文词以自寄其意。非有冀于人之知。有所徼幸于后世不可知之名。而人之知之也。或异地而相思。或千载而仰慕。此其气类之感。若有物焉为之相引而相汲是古今文字之灵所由相续于不■而乾坤正气所以不毁于狂流奔放之会也。今天下岌岌然矣。国步颠蹶。九法沦夷。民生蹙疾未知所措。刘君粹叔。独亟亟以纂辑先正文词为务。昔官元江。刊行马悔斋  相似文献   

8.
读史纠缪     
昔孔子之修春秋也所见異辞所闻異辞所传闻異辞其辞既異则其实事亦乖鸟从而定其是非也惟孔子大圣窃取其义而加以制作之精心此为端门受命之特权非后世诸儒所能妄擬故麟经万字彪煌千古游夏莫能赞一辞。然而孔子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道乖炎汉去对未远何休已有背经任意反传违泪之叹甚矣传信之难也若夫诸史则三长未备百缪业生欲订其讹罄竹难纪然无关伦纪则亦不妨等诸郢书燕说听其存亡若事属诬圣则有不能不辩者予岂好辩予不得已蓋具崇圣卫道之苦心而实有莫扪朕舌者矣龙门所传古称良史檀弓所记。  相似文献   

9.
高孤雁,壮族人,原名炳南,以三岁丧父,又无兄弟,改名孤雁,字文客,笔名冥飞,狱中又以华兄笔名作诗。1898年出生于龙州下冻布局街。其祖籍不知何处,先辈流落来下冻定居。其父以担盐零售为业,生活贫苦,取妻吴氏,只生二女,又纳妾,即高孤雁之母,本越南七溪人。父死后,靠其母春米加工为生。  相似文献   

10.
巴清丹砂矿     
秦始皇帝令倮比封君,以时与列臣朝请。而巴蜀寡妇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数世,家亦不訾。清,寡妇也,能守其业,用才自卫,不见侵犯。秦皇帝以为贞妇而客之,为筑女怀清台。夫倮,鄙人牧长;清,穷乡寡妇,礼抗万乘,名显天下,岂非以富邪?  相似文献   

11.
孔子年谱     
陬大夫名纥。字叔梁。以勇力闻诸侯。娶鲁施氏。生九女而无子。其妾生孟皮。字伯皮。有足疾。不任继嗣。乃求婚于颜氏。颜氏有三女其父问曰。陬大夫祖若父为卿士。乃先圣王之裔。今其人身长十尺。武力绝伦。吾甚喜之。虽年高性严。不足为疑。三子孰能为之妻。二女莫对。其幼徵在进曰。从父所制。将何问马。父曰。即尔能矣。遂以妻之。周灵王二十一年庚戌。即鲁襄公二十二年。冬十月庚子日。孔子生。十月庚子。即今之八月二十七日。  相似文献   

12.
追随萧捷父先生问学30年,对萧先生的船山学方法论略有所窥。值此纪念《船山学刊》创刊90周年之际,我想谈谈对萧先生的船山学方法论的理解。有理解不对的地方,还请师友和同仁们赐教。第一,萧先生治船山之学,首重文本诠释,以此为治船山学之第一要紧事。或曰:此乃海内外船山学界之共识,不足奇。予曰:唯唯,否否。世间固未有不通文义而能治船山之学者,亦未有不精研《船山全书》而能全面准确理解船山者:然而,先生所云之文本诠释,自有其尤重史识和逻辑之特色。其中之重之尤重者,乃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必须区分船山“对旧说之沿袭”与“别开生面之创…  相似文献   

13.
廖燕生于清顺治元年(1644),卒于康熙四十四年(1705).本名燕生,广东曲江人.十九岁为诸生,旋弃诸生籍,改字梦醒,后字人也,号柴舟.廖氏厌恶科举,不事干渴,但抱负宏远,绝非甘于隐遁遗世者.他善读"无字书".即使读"有字书",亦当读其无字处,读其经世济民者.他尊孔子为" 千古大圣人",于孟子有微辞,程朱更非所喜,而受王守仁"心外无物"的主观唯心主义学说影响甚深.他追求个性解放,社会批判亦激切震荡,议论多发前人所未发,就明末李贽往往亦未能到.然平心而论,偏激则有之, 狂诞则未也.  相似文献   

14.
唐宋诗派     
诗文派别亦至不一诗之派别又多于文自汉魏六朝唐宋有朝代之派别由朝代而又有作家之派别泛言之为搦管者所共知乃若辗转相沿相习之故由来者渐而悟入之消息则亦视乎其学之浅深若何其领受自若何也三百篇后以五言为  相似文献   

15.
<正> (一)颜回(中) 14.1 曾子曰:“君子行于道路,其有父者可知也;其有师者可知也。夫无父而无师者,余若夫何哉?”此言事师犹事父也。曾点使曾参,过期而不至。人皆见曾点曰:“无乃畏邪?”曾点曰:“彼虽畏,我存。夫安敢畏?”孔子畏于匡,颜渊后。孔子曰:“吾以汝为死矣!”颜渊曰:“子在,回何敢死。”颜回之于孔子也,犹曾参之事父也。古之贤者与,其尊师若此,故师尽智竭道以教。(《吕氏春秋·劝学》以下只注篇名) 14.2 孔子穷于陈蔡之间,七日不尝食,藜羹不糁,宰予备矣。孔子弦歌于室,颜回择菜于外。子贡与子路相与而言曰:“夫子逐于鲁,削迹于卫,伐树于宋,穷于陈蔡。杀夫子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生与死的两种观念的统一胡安莲原始的万物有灵观念,使先民们深深地相信人的灵魂永远不灭。尽管不死之药得之不易,长生不死亦为虚幻,身边的人们一个一个离自己而去再也不能返回世间,但是生命的信念和对死亡现象的奇异感受交织、融汇,激烈的震荡着他们幼稚而狂...  相似文献   

17.
在盛唐诗坛,李白、李颀两位诗人有较多相似处:两人都深受道家思想影响,且都炼丹服食;二人皆倾财任侠,不事产业.开元时期,李白、李颀都与宰相之子、玄宗之婿张珀有着不同寻常的交谊.天宝初,李白以天纵之才把雄奇奔放的诗风带进京城诗坛,而此时恰是李颀诗风发生质变时期,且其转变后的诗风豪放跌宕,尤其是人物素描诗中对狂诞个性的张扬,最接近李白的作品.可以说:李颀诗风的转变,当较多的受到李白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有清道咸之朝邓弥之王壬秋两先生以诗雄湘中名满天下而郭筠仙侍郎王葵园阁学亦皆善诗四子者皆尝与吾族祖子寿公相唱和族父幼吾大令少与公同  相似文献   

19.
“玄鸟生商”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神话。关于此神话的原始记述,在《诗经·商颂·玄鸟》内,仅寥寥几句:“天命玄乌,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后来古籍衍述这个神话故事,日渐繁复,遂生歧义。《吕氏春秋·音初》谓:“有娀氏有二佚女,为之九成之台,饮食必以鼓。帝令燕往视之,鸣若嗌嗌。二女爱而争搏之,覆以  相似文献   

20.
论张玉娘的诗歌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玉娘,字若琼,自号一贞居士,约南宋理宗宝祐初到元世祖至元后期在世。她出生于仕宦之家,丽质天生,聪慧绝伦,父母晚年得女,更是钟爱至极。玉娘生性好学,上藉世泽,旁窥家学,才艺冠于一时,故时人目为“班大家”,称其才器与班昭比肩。其为文蕴藉有致,诗词亦精,尤得风人之体。玉娘表兄沈佺,俊茂不群,与玉娘许为婚姻,后玉娘父背弃前言,致使这对恋人在私相结纳中,情愈挚切,苦亦深结。沈佺终于悒郁而卒,玉娘哀惋欲绝,常郁郁不乐。父母欲为玉娘择婿,玉娘曰:“女所未亡者,为有二亲耳。”久之,遂以疾卒,时年28岁。父母哀其志请与沈氏家合葬松阳郭外枫林之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