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发表讲话的前两年,在《新民主主义论》这部光辉著作中就明确指出:“中国的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所谓大众文化,“实质上就是提高农民文化。”因为“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是农民,这是小学生的常识。因此农民问题,就成了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农民的力量,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所谓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指导下的以农民为主体的民族的、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下的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后来,在《论联合政府》一书中,毛泽东又进一步阐述了他的这一思想:…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的法制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理论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指导思想。在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之际,重温毛泽东关于革命法制的思想,追忆毛泽东对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关怀,倍感亲切。 毛泽东历来重视革命法制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作用,重视法制建设工作。 早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毛泽东主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里,就开设有《法律常识》课,使农民运动骨干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识,作为向反动阶级斗争的武器。1926年10月,在毛泽东亲自组织和领导的中共湖南区第六次党代表大会的宣言中,提出要“制定农民保护法”。宣言甚至对财产关系中的一些问题直接作了规定。  相似文献   

3.
秦位强 《社科纵横》2007,22(6):118-120
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毛泽东提出了丰富的关于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思想主张。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革命和建设必须依靠各民族人民的力量;要制定和实行正确的民族纲领和民族政策,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政治和文化事业;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毛泽东的民族理论,是指导我们党制定民族政策,开展民族工作的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在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上的重大贡献张永泉在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中,能不能正确地解决农民同盟军问题,直接关系到斗争的成败。列宁曾经把它称之为革命中“最根本最重大的问题”。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问题的重要性尤为突出。中国的主要人口是农民(占了旧中国...  相似文献   

5.
焦坤 《学术交流》2007,(1):17-19
教条主义是革命的大敌。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中,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解决中国面临的实际问题,在实践中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毛泽东创立的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对“左”倾关门主义、右倾“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的批判,成功地领导中国革命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反对教条主义中,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6.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无产阶级领导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毛泽东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下称《分析》)中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的问题,有不少专文做过论述,综合起来是两种意见:一,没有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论据是:1925年12月第一次发表时,只提“做了民族革命运动的主力”,“领导力量”是1951年编《毛泽东选集》时添加的,“主力”不等于“领导力量”;当时的另一篇文章中,还称“革命的国民党为领袖”。二,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或者说,没有明确提出、但已经包含和具备了这种思想。论据是:“主力”和“领导力量”含义相近或相同,当时他入文章中就有通用的例子;称“革命的国民党为领袖”是一种策略;稍后,便明确提出“进步的工人阶级尤其是一切革命阶级的领导”。(为方便计,本文将这两种意见分别称为“否定论”和“肯定论”) 但是,两种意见都存在欠缺。笔者认为:《分析》没有明确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但具备和包含了领导权思想。其所以没有明确提出领导权思想,是因为《分析》是在承认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前提下正面阐述了无产阶级的政治代表共产党领导革命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许静波 《学术交流》2005,1(7):21-24
毛泽东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政治家,在长期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围绕行政权的建设和巩固,形成了相对系统的行政领导思想。毛泽东行政领导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过程紧密相连的,它是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萌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形成,新中国成立以后不断发展、成熟的。毛泽东行政领导思想是理论与实践的结晶,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和邓小平都从解决农村和农民问题入手,来解决中国的革命和改革问题,其战略基点是一致的。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对正确解决农村和农民问题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见解,但也在具体方式、途径和做法方面出现了失误。邓小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继承了毛泽东关于将农民组织起来、发展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思想,特别是找到了实现这一基本思想的有效途径和具体方式。他强调发展生产力、改革人民公社体制,鼓励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并提出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实现农业“两个飞跃”等新思路,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的有关思想,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文化问题的理论,是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文化观产生的理论基础.毛泽东在一贯强调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领导的同时,也一贯强调马克思主义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不但多次强调马克思主义对中国革命的指导,而且特别强调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社会主义建设包括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也是毛泽东的一贯思想.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自建党至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关于农民革命的理论经历了由不自觉到自觉的发展过程,形成了内容的广泛性、结构的层次性、思路的独创性这样三大特性。文章并就毛泽东关于农民问题、贫农问题、土地问题等诸方面的理论观点同当时共产国际、中国共广党其他领导人和中国国民党左派领袖的有关理论与实践进行了历史考察,分析比较了他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共识和特点。论述了毛泽东这一时期的农民革命理论在中国革命和他个人的历史发展中所占有的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一九二五年初,我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作出决议:“中国的民族革命运动,必须最革命的无产阶级有力的参加,并且取得领导的地位,才能够得到胜利。”如此明确地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地位问题,在我党历史上是第一次。但是应该指出:党的“四大”,并没有真正形成无产阶级领导地位的思想,而是毛泽东同志于一九二五年冬至一九二六年真正形成了这一科学思想。这是毛泽东同志杰出的理论贡献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一邓小平同志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因此,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国第二次革命”的理论。毛泽东同志领导的中国的第一次革命,本质上是一场“制度革命”,即推翻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制度,建立新民主主义制度,并向社会主义制度过渡。而邓小平同志领导的第二次革命,其本质是一次“体制革命”,即改革阻碍生产力发展和人民生活提高的不合理体制。不少的同志以为,体制改革仅仅是制度的形式改变,仅仅是社会改良,是一种量变。这种认识并不准确。在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以后一个很长时间里,许多社会主义理论家…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同志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在 20世纪下半叶中国历史转折的关键时期,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高屋建瓴的战略眼光和宽阔胸怀。率先提出了要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和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的问题;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维护了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心中的历史地位,从而为统一全党认识,拨乱反正,加强党的建设和团结,继续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作出了重大贡献。 一、在1975年,邓小平同志就率先提出要全面学习、宣传、贯彻毛泽东思想,反对割裂毛泽东思想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漫长政治生涯中,邓小平同志历经磨难,几起几落。1975年1月,在毛泽东的提议和支持下,他重返中央的领导岗位,代替病重的周恩来总理主持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日常工作。其时,邓小平同志一方面冲破重重障碍,着手进行全面的整顿,扭转严重混乱的局面;另一方面开始反思“文化大革命”的沉痛教训,率先提出要全面学习、宣传和贯彻实行毛泽东思想的问题。1975年9月至10月间,邓小平同志在农村工作座谈会上曾两次插话,指出各方面都要整顿,包括在对毛泽东思想的理解问题上。他认为,怎样宣传毛泽东思想是一个亟待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在我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其中在指导文艺工作方面的贡献也是非常突出的。 一、毛泽东指导文艺工作的突出贡献 (一)高度重视文艺队伍建设。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就多次谈到文艺队伍的建设问题。1936年11月,在中国文艺协会成立大会上的讲演中指出:“过去我们是有很多同志爱好文艺,但是没有组织起来,没有专门计划的研究,现在我们不但要武的,我们也要文的了,我们要文武双全。”(《毛泽东论文艺》增订本第3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相似文献   

15.
张谨 《社科纵横》2006,21(8):1-5
毛泽东的科学技术思想是毛泽东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活动中,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科技观;提出了“技术革命”的核心思想;确立了以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科技发展原则和“百家争鸣”的基本方略。他把提高领导干部的科学素质和培养大批科技人才看作科技事业发展的关键。由于受历史、时代的局限,毛泽东的科技思想出现了矛盾与曲折。我们应该具体地历史地对待毛泽东的科学技术思想。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同志一九三九年在分析中国的革命知识分子状况的时候说:“他们在现阶段的中国革命中常常起着先锋的和桥梁的作用。”这是一个符合历史实际的公正评价。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是工人阶级,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工人农民,如果离开了这个根本的革命力量,中国革命是不可能胜利的。但是,在旧中国工农劳动人民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下,没有学习文化和掌握科学知识的条件,而中国的知识分子一方面也遭受凌辱和压迫要求革命,另一方面他们有科学文化知识,政治上较为敏感,因而他们是首先觉悟的成份,马克思主义是经过他们传播到工农群众中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扎根、开花、结果的。下面我们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的传播中考察一下先进知识分子的这种作用。一、先进的知识分子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最早的接受者、积极的倡导者和热情的传播者。  相似文献   

17.
一、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职能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指出:“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那么现阶段中国的国情到底是什么呢?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的基本国情主要有三方面,其中一点就是:“阶级斗争已经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但是它在一定范围内还将长期存在,并且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能激化”。而且国内阶级斗争同国际阶级斗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不能削弱和放弃人民民主专政。”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是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和对人民的敌人  相似文献   

18.
近代中国的落后在于农业变革的滞后;中国革命的胜利在于对农业和农民问题处理的胜利;同样,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根本上也取决于农业变革的成功和农民身分的转变。农业和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中一切问题的核心。文章认为,现实中国经济问题的症结仍然是农业与农民问题,是与此相联系的城乡关系、工农关系问题。其实质,是农业工业化的具体途径和传统农民身分的转变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在于科学地构建和推行中国式的现代农场制度。  相似文献   

19.
农民是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中最具有革命性的行为主体,是决定中国革命和现代化道路的决定性力量。近代中国革命有其自身特殊性,从革命的力量来说,中国革命是一场依靠农民的革命;从革命的组织来说,中国革命的胜利离不开革命型政党的领导;从革命的方式来说,中国革命具有强大的动员型特征;从革命的历史逻辑来说,中国革命本身蕴含了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农民在革命中的主体地位,决定了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主体地位,这是新时期国家解决农民问题的政治前提。  相似文献   

20.
本文指出,毛泽东是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奠基人。文章阐明了毛泽东多党合作理论的指导思想、客观依据、主要内容和重大意义;论述了毛泽东为扫除思想障碍,长期坚持对“左”倾关门主义的批判斗争;回顾了毛泽东为建立多党合作的国家政权和政党制度而引导民主党派参政的历史过程;阐述了毛泽东为建立和发展多党合作关系而作出的种种独特贡献。作者认为,毛泽东多党合作的理论与实践不但极大地推进了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发展,而且丰富了马列主义统一战线理论和政党学说,是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伟大创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