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霞 《学术探索》2014,(5):122-126
美国作家E.B.怀特在小说《夏洛的网》中以生动幽默的笔触构筑了人类世界与自然世界。在两者的双峰对峙中,怀特呈现了人类世界的人类中心主义、对自然的破坏以及自然世界的清新美好、动物的友爱互助,从而表达了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爱、友谊等问题的思考,传达了深刻的思想内涵。在《夏洛的网》所呈现的幻想世界中,夏洛、坦普尔顿等动物有深刻的寓意,并形成对比映衬关系。  相似文献   

2.
《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不仅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科学的论述,而且也阐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马克思认为自然界始终存在着一种不借人力而天然存在的物质基质,强调了《资本论》的唯物主义基础;把一切生产力都归结为自然界,不仅重视劳动的社会生产力,而且重视劳动的自然生产力;以自然关系为模式来观察人类社会,提出了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史的过程,劳动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的思想。  相似文献   

3.
《礼记·月令》作为古代"月令"体裁的经典文献,它以顺时为思想主线,记录了四季的自然及社会现象,并将自然与人类建构成一个有机系统。此有机体不可避免要涉及到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这其中蕴含了丰富的生态思想。《月令》文本中自然规律体现为阴阳五行律,也正是阴阳五行的作用才将人与自然构建成一个有机系统。《月令》以整体性思维为原则,在其构筑的天人阴阳五行的框架中,天与人不仅追求自然生态的和谐统一,而且从生生之道的角度表明天人是一个道德共同体。  相似文献   

4.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气候变暖、环境恶化已经超越国界成为人类共同面临的生态问题,这使人类必须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有诸多论述,其核心思想即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思想。人与自然之间不是单向的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一种双向的物质变换关系,无论是在农业生产中还是在城市及工业生产中,要弥补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出现的代谢断层,就必须改变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这一思想对于我们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两型社会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和谐社会”的构建是目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所在.结合平时教学体会,通过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文本,本文阐释了讲授“和谐社会”构建的“人与自然关系”视角之必要,并从“人与自然关系”衍变的角度透视了人类文明形态的历史演进过程,提出并论证了“人与自然关系”是马克思生态思想的逻辑主线的观点.基于唯物史观的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法思想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理论指南.  相似文献   

6.
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进行了重新解读,为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中饱含的生态学思想作了一个有力的例证。首先,马克思揭示了人与自然交往的两种形式:自然界是直接的感性的外部世界,外在于人而存在。同时,自然界还是间接的人的无机身体,人类改造自然界的过程正是人与自然不断地发生着交互作用的过程。其次,他指出人与自然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在运动变化的过程是如何从统一走向对立,人类如何才能使这对立的两者再回到统一。最后,在现代语境下,阅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本,重新思考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的实质,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提供了新的思路,凸显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环湖崩溃》昭示着当代生态小说在思想与艺术性融合方面所能达到的可能性: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原点,思考的重心始终对准存在的终极价值;从人类的精神机遇出发,探询时代精神与人类终极精神之间的落差及英表现、补救的可能性;在人类精神的深层冲突中,引导道德、良知辐照内心世界,表达自身对终极未来的坚定信念和希望。  相似文献   

8.
论马克思生活世界视域中的人与自然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祥美 《学术论坛》2008,31(1):14-17
马克思生活世界理论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思想,为我们解决人类生存危机、重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启示: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人与自然之间对象性关系确立的方式是多元的;资本主义制度是导致人与自然关系异化的真正原因;共产主义才是人与自然矛盾的真正解决.  相似文献   

9.
冯贺 《理论界》2023,(1):15-20+94
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和解,因而人与自然关系就成为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中蕴含的基本关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从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视角出发,对异化劳动、私有财产导致的人与自然异化关系及粗陋的共产主义,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批判;在此基础上,对作为历史之谜解答的、人与自然和解的共产主义,展开理论和实践的双重阐释。同时,共产主义作为一种实现人与自然和解的理想社会形态,蕴含并体现出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是现实性与超越性统一的理论特质和实践特色。  相似文献   

10.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对于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前提性界定是其生态思想的鲜明特征。通过人向自然、自然向人历史生成的探究,彰显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协同共生性以及人类历史发展的生态进化视野。马克思立足于人类发展的历史维度,准确把握劳动本质和辩证法的深刻内涵,坚持从现实出发的实践生成论路向,阐释了“两个完成”和“两个和解”的辩证关系以及人类全面发展趋向的多维视角。挖掘其深刻生态思想对当下中国生态文明的构建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陈思敏 《东南学术》2021,(3):126-135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异化现象的批判贯穿着对人的整体生命本质的关怀,达至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初次系统辨析.其中的生命哲学议题阐明了人同自然完成本质的统一是人整体生命本质生成的基础,揭示了人与自然疏离并引发人之生命本质异化的资本主义社会根源,指出了共产主义是积极扬弃私有财产使人同自然完成本质的统一从而实现整体生命本质复归的必由之路.这成为当代反思人与自然关系和经济社会发展价值及方式的重要思想资源,人类应以人的整体生命本质生成为文明演进的根本价值依循,在共谋全球生态文明的历史必然和时代选择中修复并构建人与自然多维、多层交互的关系样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全面而深刻的绿色变革.  相似文献   

12.
曲爱香 《南方论刊》2006,(11):92-93
人类中心主义与自然中心主义既有合理性也有局限性。而《管子》的生态智慧却整合和超越了二者,以人—自然为理论基点,既肯定人类的价值,又尊重自然万物的内在价值和存在权利,为建立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观念提供了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3.
《资本论》是马克思倾尽四十余年心血所撰写的经济学巨著,同时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思想:一是对人与自然关系本质的揭示,劳动作为中介完成了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交换;二是从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入手,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生态危机原因分析基础上进行了生态批判;三是对未来社会的生态描述,即在自由人联合体中实现的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资本论》中的生态思想对我们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阐述实现共产主义需要经历长期的现实运动,只有扬弃私有财产、解决劳动异化问题,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才能走向最终的和解,人类才能在本质上得到解放.马克思在《手稿》中的共产主义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特征和现实价值,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人与自然关系的走向决定着未来人类是否能够走出生态困境。从系统哲学视角对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思想进行分析后得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具有系统整体性、双向互动性、动态平衡性及演化性等特征。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思想对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启示在于:摆正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尊重自然的发展规律,不断完善人类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6.
爱默生是19世纪美国著名思想家、文学家,美国文化精神的重要代表人物,在他的思想学说和文学作品中,自然主义是他习惯表现的主题。他的自然主义观被认为是美国文学与哲学的一大思想源泉,涉及对自然的生态认识、自然理性以及超验主义等内涵。他以不同于中世纪宗教视角的生态眼光审视着自然的本质,提出自然理性与超验主义来重新建构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类灵魂的纯净。  相似文献   

17.
从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中心主义:梭罗生态哲学阐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为美国生态哲学的开拓者,梭罗的生态思想发轫于爱默生的超验主义,但又超越了超验主义的束缚。他从实践出发,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为人与自然处于平等地位,人类应当尊重自然,并在融入自然的过程中思考人生的意义。梭罗超越了他所处的时代,完成了从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中心主义的飞跃。  相似文献   

18.
作为环境保护主义者、自然文学家和小说家,美国国家图书奖二度获得者彼得·马修森的写作视野极其开阔.在自然文学写作中,他致力于描写人类足迹罕至的大自然;在小说创作中,他致力于揭示造成环境破坏背后的各种深层社会根源.无论是自然文学写作还是小说创作,从第一部作品《美洲野生生物》到最后一部作品《在天堂》,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各种环境问题始终都处于其写作视野的中心,充分凸显了一个作家的生态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今威胁人类生存基础的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时刻,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尤其是阐明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已成为一种紧迫的时代要求。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思想家们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唯心主义者把精神、思维、意识看作是创造的积极的、活跃的本质,竭力强调意识先于物质,强调物质的“消除”似乎能够给予精神以广阔的天地,并为人类带来真正的自由。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物质自然被贬低到某种同精神相敌对的力量、某种牵制人类思维奔放的包袱的地步,夸大人的思维的能动作用。机械唯物主义“敌视人”,憎恨“不要肉体的唯灵论”,但也没有克服人与自然的对立。而马克思的人与自然思想,其重大特征就是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在一八四四年以前的著作中,关于人与自然存  相似文献   

20.
1866年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在《普通有机体形态学》一书中首次提出"生态"(ecology)概念时,"生态"所指仅限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还没有涉及到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尽管人类一直在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但是真正促使人类反思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还是在二十世纪中后期:全球经济快速发展与地球生态环境的恶化相伴相生,人们开始探讨如何维护人类唯一的地球的环境生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