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父亲的家书     
去年元旦,我再次收到父亲的来信。那苍劲而熟悉的字体,如父亲刚毅的性格。书信的大致内容是希望我带妻儿早点回江西过春节。 父亲自小家境贫困,没上过一天学堂。年轻时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大半个中国。他那双粗糙的大手挥过锄、犁过地、编过筐、扛过枪、入党时宣过誓、战场上受过伤……唯独没有拿过笔。  相似文献   

2.
千北 《现代妇女》2007,(12):35-37
青春期从父亲离开开始我的青春期从什么时候开始?大概从杨逸远正式离开我和妈妈那一天算起吧。杨逸远是我的父亲,只是自记事起,我从来没有喊过他,我站在妈妈  相似文献   

3.
千北 《金色年华》2009,(3):41-42
我的青春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大概从杨逸远正式离开我和妈妈那一天算起吧。杨逸远是我的父亲,只是自从记事起,我从来没有喊过他。我想,我对杨逸远全部的情感,只有一个字可以形容,一个源于血缘和基因、植在血与骨头里的字——恨。  相似文献   

4.
一杯热茶     
父亲喜好热茶。饭后静坐亦或劳作间隙,母亲总会悄默声地递给父亲一杯喷香的热茶,父亲接茶不言语,母亲递茶不吭声。有时我也纳闷:父亲和母亲今年都这么些年了,我就没有看见过一回听到过一次老两口在一起说句“体己话”,用句时下流行的话说:一句“烫人”的词都没有。更难奢谈什么卿卿我我缠缠绵绵了。  相似文献   

5.
父亲是三天前的一个下午来的,当时家里没人,他搁下背篼蹲在门口抽叶子烟。傍晚,楼上的张婆告诉我,她下楼撞见父亲,以为是盲流,呵斥他走开,父亲惶惶不安:“这是我儿的家呢!”我向父亲求证此事时,父亲正在厨房择菜。他像犯了错的孩子,局促地站起来,搓着双手,目光游移,嗫嚅着说:“下次,我一定穿周正一点。”我本是怕父亲心灵受到创伤,欲安慰他一番的,岂料他不但没有半点委屈和愤慨,反而以为自己丢了我的丑。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痛。  相似文献   

6.
我在城里工作后,父亲便没有来过,他从学校退休在家,一直照管着我的小女儿,我的作品从来没有给他寄过,姨前年来,问我是不是写过一个中篇,说父亲听别人说过,曾去县上几个书店、邮局跑了半天去买,但没有买到我。听了很伤感,以后写了东西,就寄他一份,他每每又寄还给我,上边用笔批了密密麻麻的字:给我的信上说,他很想来一趟,因为小女儿已经满地跑了,害怕离我们太久,  相似文献   

7.
家书抵万金     
张雪晴 《老年世界》2007,(22):22-22
父亲已有整整十年未再给我写过只言片语,原因是患病之后,右手不能自如。 我现在手头上珍存着一大包信,约百封。那是我在京读书时,父亲写给我的,平均一个星期一封,且每封信都是洋洋千言。  相似文献   

8.
父亲病倒了,说体内热得厉害,呼出气来也发烫。他原来就有胃病和腰肌劳损引起的神经痛。我立即买了药和几盒口服液带上,赶赴乡下老家。见到父亲,我把口服液的盒子打开,想告诉他怎么启开瓶盖。可一不小心,掉了一支到地上,瓶碎了。父亲急忙佝下身,伏在地上,‘十吱”地吸起那滩药液来。看着父亲的样子,我不禁一阵。C酸。他一辈子都舍不得浪费一点一滴,把什么都看得很重,唯独不看重自己。1996年春,我也回过一次老家。天黑了,X亲还没有收工,直到邻居家吃过晚饭,他才扛着锄头回来。见到我,他焦急地说:“我一只手动不得了。”接…  相似文献   

9.
问:我父亲生了我们兄妹5人,现在都已成人并分家另过,父亲生前经营了一家公司(个人独资企业)。去年,父亲不幸因车祸去世,在清理父亲的遗物时发现,父亲生前曾通过公证的方式立过一份遗嘱,遗嘱中指明公司的财产和债权由我一人继承。但对其个人银行存款150万元没有立任何遗嘱确定分配方案。遵照父亲的遗愿,我不仅继承了父亲的公司,而且法定继承了30万元的存款(兄妹5人均分继承)。上个月,安徽某公司来函,要求偿还父亲生前从该公司赊购的原材料款35万元(有合同为据)。兄妹们都认为,我继承了父亲的公司,而该欠款又是父亲生前经营公司的债务,所以应由我一人负责偿还。请问遗嘱继承了父亲的公司,公司的债务就由我一人偿还吗?  相似文献   

10.
蒋波 《老年人》2013,(11):35-35
年过七旬的父亲是真的老了。他的老。是心理年龄老。比如他说在他身边没有一个能说上话的人,和我们生活在一起又没有什么共同语言,日子过得乏味难熬。 我猜想父亲是因为身边缺少一个说话相伴的人。我母亲在我还很小的时候就因病去世了,为了我,父亲没有再娶。  相似文献   

11.
推父亲下坡     
我是如此地珍爱这样一个动作:每当我想起父亲的时候,我的手便不由自主地抬起来,做出推车的动作。只是我的手再也不像那次那样平稳有力,而是微微地颤抖,然后泪水便盈满眼眶。是的,我的手没法不颤抖,因为我的面前已没有了手推车,车上没有了父亲那庞大的身躯,我也再看不到父亲那花白的头颅。  相似文献   

12.
朱军 《老年世界》2013,(12):14-15
我知道父亲和母亲没有一起看过海,也没有一起拣拾过贝壳。我真的想告诉天堂里的爸爸,见了妈妈一定告诉她贝壳就是有眼儿的,一定不要让我的“谎言”穿帮。  相似文献   

13.
阿宏 《老人天地》2010,(10):41-41
在我的藏品中,有一样“镇箱之宝”,那就是父亲留给我的三枚解放纪念奖章。父亲是一位老兵,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曾5次负伤。这三枚解放纪念奖章分别是:“华北解放纪念章”、“解放西南胜利纪念章”、  相似文献   

14.
父亲的背影     
很难记得确切的时间了,只知道那时候“四人帮”已经垮台,父亲头上那顶莫须有的帽子摘掉了,恢复了看病行医的职业,也恢复了每月58元的薪水。但是,父亲受迫害几年扣发的工资却没有补偿,家里的日子依然过得不轻松。父亲在镇里的医院工作,医龄比我的年龄还要长。解放前,他就跟当地的老郎中当学徒。抗美援朝时,他应征当了志愿军,在弹片如同爆竹屑般飞的战场上,父亲又学会了西医,还能做手术。不曾想,这到“文化大革命”竟成了被打倒的罪证。父亲怎么也不理解,可是愈想不通就愈挨批斗。他彻底失望了,摇着头对我说:“这世道没救了…  相似文献   

15.
多走一步     
一位写小说的朋友曾给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九岁的时候,他的父亲要他去一片麦地里寻找忘在那儿的水壶。那片麦地非常大,麦子又长得高,水壶却很小,朋友找了老半天,也没有发现水壶,他两手空空走了回去。父亲二话没说,自己走进了麦地,不一会儿,父亲就找到了自己的水壶,那是一只黑色的小陶罐。朋友问他父亲水壶是在哪里找到的,父亲说在西北角的草丛中。朋友告诉父亲,他起初也发现那儿有个东西,却以为是石头,没有走过去。他的父亲语重心长地说:“孩子,干什么事都要认真,当你对某种东西已经失望时,不要忘了再向前多走一步。” …  相似文献   

16.
人这一辈子     
戴海 《老年人》2009,(12):26-27
1976年11月,父亲在上班途中,因突发脑血栓昏迷了过去。我从外地赶回长沙,在医院陪护了几天后,父亲终于醒过来了。他睁开眼睛望着我,若有所思,却没有力气说话。不知过了多久,他轻轻叹息了一声,说:“人这一辈子,也容易完……”那年我还未满40岁,只当是父亲自叹,不曾深思细想,心中触动不大。现在若有所悟,父亲的话其实是一种交流,一个启示,而我当时竞没有一声回应。  相似文献   

17.
几年前,我们一家人在科德角团聚。我们到一家餐馆吃饭,吃完饭后,侍者把账单放在桌子当中,可这时,父亲并没有伸手去拿账单。 实际上,父亲对此根本无动于衷。后来,我才渐渐醒悟过来。该轮到我了!这么多年以来,我曾上百次地和父亲一起去餐馆吃饭,嵌厂直认为应当由父亲付钱,可现在这一切都变了。我伸手拿过账单,只是大笔一撩,签了名,转瞬之间,我变成了大人。  相似文献   

18.
父亲的目光     
有一个小女孩,3岁时就被做大学教师的父亲送到少年宫学习舞蹈。刚开始,觉得挺好玩,她和小伙伴们一起蹦呀跳呀,开心极了。可是随着时间推移,教授的舞蹈动作越来越难,劳动强度越来越大,她有些吃不消了,就对父亲说:“爸爸,跳舞累死人了,我不想跳了。”父亲投去一束严厉的目光,对她说:“萌萌,你不是想成为明星么?想做明星,那就要吃常人吃不了的苦。再坚持坚持,挺过这个难关,就会好起来的。”  相似文献   

19.
父亲的背影     
1994年以后,凡去过我家的人都很奇怪,临窗的写字台竟然背窗摆放,这是因为我不愿再现过去的情景:年迈的父亲终日面窗而坐,不是看书就是写字……我每天看到他的背影总有一番感慨,老爸与女儿的最后情缘似乎就定格在这一场景上。当父亲骤然诀别人世后,那背影的场景永远不能再现,真使我痛彻心肺,为抹掉痛苦思念的记忆,我改变了桌子的布局。岂不知这是自欺欺人之举,如今老人家乘鹤西去已五年了,他的背影非但没有从我追念的记忆中抹去,反倒像定影液中显影的照片一样,愈来愈清晰地永存在我的心里。为什么呢?因为父亲的背影是一种…  相似文献   

20.
我的青春期提前结束了我的青春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大概从杨逸远正式离开我和妈妈那一天算起吧。杨逸远是我的父亲,只是自从记事起,我从来没有喊过他。我想,我对杨逸远全部的情感,只有一个字可以形容,一个源于血缘和基因、植在血与骨头里的字——恨。杨逸远在我读小学时与他的初恋情人重逢,从此就没有在夜里回过家了。那是个寒冬的夜晚,我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