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8年11月,我参加了中原野战军围歼国民党主力黄维12兵团在小张庄守敌的一次战斗。黄维兵团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装备精良,战斗力很强。  相似文献   

2.
《老年人》1995,(3)
攻克冠心病的老军医路崇义路崇义,山西省运城市冠心病研究所所长。他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至今已有40余年的党龄了。40多年来,路大夫先后供职于解放军224陆军医院、沈阳军区陆军总院,参加过抗美援朝。在部队,他以显著的医...  相似文献   

3.
仁悟 《老年世界》2014,(14):4-6
回头看了看大渡河,杨得志脸上露出微笑 1928年1月,杨得志随他哥哥一起来报名参加红军。 1934年春,杨得志担任了红军第1军团第1师1团团长。从那时起,杨得志率领这支有光荣战史的英雄部队,参加了第五次反“围剿”和著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打了不少硬仗、恶仗、苦仗,已显示出他优秀的军事指挥才能。  相似文献   

4.
1950年10月,我在华北野战军第二十二兵团六十六军一九六师五八六团任看护班长,部队当时驻扎在天津东局子。当美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侵朝战争的消息传来时,我和战友们纷纷请战,要求奔赴前线,参加抗美援朝。10月中旬,我团奉命参加抗美援朝紧急任务,从天津北站乘火车经山海关、锦州、沈阳、东溪到达安东市。  相似文献   

5.
叶德君 《当代老年》2009,(10):20-20
叶德君:河北省深州市人,1931年生,1947年入伍,1950年入党。参加过平津战役,先后荣立三等功三次。参加过开国大典的警卫工作,目前在山东济南居住。  相似文献   

6.
葛勤 《老人世界》2010,(9):29-30
每个人一生中都有自己的美丽记忆,尤其是青年时代:考进一个理想的大学,找到一份称心的工作,抑或是拥有了一个温馨甜蜜的家庭。而我呢?我叫葛勤,生于1928年,1946年10月,年仅18岁的我参加了解放军,直到1951年,我都在打仗。我的部队是二野二纵队,我几乎经历了整个解放战争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唐代陶 《老年人》2007,(5):22-22
部队生活艰苦、紧张,而又让人难忘。我曾有幸成为人民军队中的一员,参加了抗美援越战争。不过,说起当初报名参军的事儿,我还得感谢葛振林壮士呐。  相似文献   

8.
1999年4月30日,《环球时报》向国内外透露了一条消息:参加国庆50周年大阅兵的各兵种部队已进入京郊的阅兵村。  相似文献   

9.
与想象中不同,第一次见到部队首长的高明并没有受到特殊待遇,旅长胡明全的第一句话是:没毕业你来当什么兵? 这是2005年12月,高明刚到这个地处西南边陲隶属“二炮”的部队两个星期。 之前,刚满20岁的高明是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大三学生,文学爱好者,曾经留一头过耳的长发,喜欢读《孙子》,也喜欢和别人辩论。  相似文献   

10.
佚名 《老年世界》2007,(16):7-8
“这里就是80年前南昌起义部队攻打瑞金的主战场!”在江西省瑞金市壬田镇的一片农田前,瑞金市委宣传部的姜建明指着周围连绵的山坡对记者说。1927年8月底,南昌起义部队在朱德、贺龙等指挥下,经过彻夜强攻,一举占领了瑞金,取得了南昌起义后第一次攻城战役的胜利。瑞金,这座赣南山区小城,从此与中国革命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1.
《老年世界》2009,(15):5-7
金洪山老人(曾用名金士奇),今年80岁,1948年参加革命。1950年,时任67军119师597团重炮连某排排长的他,随部队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他英勇作战,荣立三等功。因头部中弹负伤,被评为二等甲残。1954年回乡疗养。1958年赴北疆支援包头建如1986年离开工作岗位。  相似文献   

12.
75岁的老人雷华仙,用残存的左手雕出了150余件精美根雕作品,并多次被展出,让人啧啧称奇。雷华仙老人出生在湖南省常宁市新河镇高滩村。15岁那年,他和哥哥同时被抓了壮丁。1945年9月,日本宣布停战投降,兄弟俩领到几块饷钱回了家,发现父母竟还健在,一家人相拥而泣。谁料,1947年5月,雷华仙再次被国民党抓壮丁。1949年,所在部队在四川被人民解放军改编,他才获得新生,成为了一名革命军人。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雷华仙跟随部队奔赴前线作战。他参加了汉江战役、西海岸防御战和高山里、铁山战斗等大小战役,多次…  相似文献   

13.
西藏地处青藏高原,风景秀美,民风淳朴。但它属于典型的高山气候,空气稀薄,条件十分艰苦。在部队服役时,我曾参加过西藏平叛和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在那里留下了一段珍贵的记忆。  相似文献   

14.
2013年10月,我随武铁夕阳红老年专列再一次“闯关东”——重游哈尔滨。 站在“哈尔滨防洪胜利纪念塔”下,我的思绪又回到57年前:1957年8月,我所在的部队紧急登上了北上的列车。在列车上,部队首长进行了战前动员:“东方莫斯科——哈尔滨,正受到特大洪水的严重威胁,我们就是去保卫哈尔滨!”那一年,因为特大洪水的侵袭,使哈尔滨的最高水位达到120.3米,高出市区地面4米左右。  相似文献   

15.
我的老伴     
我的老伴叫秦镜,湖南宁乡人,自幼家境贫寒,1951年参军入伍,经过一年多军校训练,1952年参加抗美援朝。到朝鲜后,她被分配到驻守开城的红一师宣传科工作,从此,我们成了朝夕相处的战友。她工作认真,乐于助人,周围的同志非常喜欢她,连我们驻地的朝鲜老乡也纷纷翘起大拇指夸她“秦镜东木”(朝语同志之意)。她到朝鲜战斗的当年就荣立了三等功。1955年,我们随部队从朝鲜战场回国,  相似文献   

16.
李蓉 《中外书摘》2009,(11):62-64
七大的保卫工作 1945年4月23日下午,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杨家岭中央礼堂开幕。为了保证与会领导和代表们的安全,在大会开幕前夕,中央警备团组织部队整修了杨家岭的防空洞,构筑了从会场通往防空洞之间的防空掩体。  相似文献   

17.
《中外书摘》2008,(7):55-56
“文革”中伯父(周恩来)除了应对全国的混乱局面外,不久,也必须面对自己家中的意外情况了。1968年1月,我正在北京参加空军系统学习毛著积极分子大会。会开完了,我准备第二天就回部队。所以,当晚买了条中华烟回去看父母。到家,却发现爸爸不在。问15岁的小妹妹秉建,她支吾着说出去了。  相似文献   

18.
永远珍藏的记忆□/刘家乐口述王和利整理我曾是雷锋的上级,彼此接触较多。雷锋1960年1月入伍,4月到抚顺,在沈阳军区工程兵部队第10团运输连当战士。同年4月,我调任该团政治处主任。雷锋在当年11月被批准参加中国共产党,年底我被提升为团副政委。我和雷锋...  相似文献   

19.
《中外书摘》2009,(11):4-7
主席的一次笔误 沈世英文 抗日战争后期,我在新四军四师做机要工作。1945年春天,部队在淮北泗阳县杜巷时,组织上决定调我去陕北延安。听到这个消息,我高兴得觉也睡不着了。延安,是革命圣地,每个战士都日夜向往的地方。  相似文献   

20.
在红军中,张琴秋并不是惟一的女性,还有邓颖超、蔡畅、刘英、贺子珍、钟月林、邓六金等,也都参加了长征,但她们从事的大多为机要、秘书及党团妇女工作,没有在红军作战部队中任高级职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