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告     
幸亏每个人都知道广告不是真的,广告只是把他们产品最好的部分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出来。一个汽车广告中说他们汽车上的两个安全气囊,增加了一对男女的“恋情”,这对男女的恋情要靠安全气囊来增进,确实是匪夷所思。气囊对恋情如何个“增进”法?增进前后到底有什么差异呢?广告是不负责解答的,因为,其实是没有解答。  相似文献   

2.
李峰 《老年世界》2007,(10):27-27
有一则广告,大概是这样:一家人吃完饭以后在看电视,电视播放的是京剧。这时,儿子说:“看这个干嘛,看足球吧。”女儿说:“听唱歌吧。”小孙子嚷着要看动画片。过了一会老人悄悄的离开了座位。然后,儿子突然问:“噢,爸爸呢?”广告最后有这么一句:关心老人.要从细微处做起!  相似文献   

3.
七嘴八舌     
《老年人》2004,(8):16-17
实话实说虚假广告害人⊙吴咏桂虚假医药广告害人,仅去年就害得200多万人吃错了药。老年人体弱多病,受虚假医药广告之害更甚。本来,老年人的收入就不多,有了病也不敢上医院。于是,为省钱,就从广告上去找“灵丹妙药”或“祖传名医”。到头来,骗你没商量”。为此,奉劝诸君:治病还是上正规医院,用药也要看是不是有药政批文号的正路货。对那些胡吹瞎编的虚假广告,就当报刊、电视台在倒垃圾,眼不见为净。上海某小学每星期有一节“情感宣泄”课。说是由某个学生当众诉说心中的苦恼,然后全班同学举手发言,帮着出主意、想办法。这也许是好事,因为现在…  相似文献   

4.
美国广告研究权威人士彼得·特拉吉尔说:“广告不仅影响着它所赖以生存的社会,而且反映着社会价值观念和社会机构的某些方面。”英国小说家诺曼·道格拉斯也说过:“通过广告你可以发现一个国家的理想观念”。 在美国,报纸60%到80%的版面,以及电视节目20%的时间都被广告占用,美国人每人每年要看36400到43680个广告,所以美国观众头脑中的形象,谈话中的词汇等等,有许多都来自广告。具体来讲,美国精神在其国内的广告中有以下体现。  相似文献   

5.
现在,“公关第一、广告第二”的理念已经被众多的企业家和受众人群所接受,许多企业甚至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每年都会拿出相当的费用来开展各种各样的公关活动。像蒙牛集团的“超级女声”,更是创造了中国造星运动的经典。但.无论是财大气粗的大集团企业,还是资金有限的中小企业,“用较少的成本产生较大效益”,“事半功倍”,“以小博大”,“四两拨千斤”始终都是他们所关注的问题。其实,企业有这样的要求是很正常的,毕竟,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办企业的初衷。  相似文献   

6.
苗青 《当代老年》2007,(11):46-47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内分泌病,全世界有糖尿病患者1.25亿,我国的糖尿病患者已达4000万。世界卫生组织将糖尿病列为三大疑难病之一,并把每年的11月14日定为“世界糖尿病日”。  相似文献   

7.
有一种脸,是给大伙儿看的,是为“公众脸”。要使自己的脸成为“公众脸”,颇不易,非有大本事大能耐大作为大造化不可──当然,在如今这时代,有大美丽也行。 比如说政治家、军事家、企业家、科学家、文学泰斗、艺术精英。劳动模范、马路英雄……他们或救万民于水火,或造大福于社会,功勋卓著,人格高尚,令人看了衷心仰慕,亦堪为楷模。此自是不消多说。 另有一种不消多说的,不说不诚实,说了却要脸红,那就是──寡人好色。有时在荧屏上发现了真的大美丽者的倩影,甚至比如说有的广告模特,寡人也常是睁大了眼去看的。只是绝不因此而…  相似文献   

8.
余玮 《老人世界》2014,(2):9-11
钱嗣杰离休后,每年都要到华国锋家里去看望他。华国锋大钱嗣嗣杰7岁,但是华国锋一直喊钱嗣杰“老钱”,而钱嗣杰在华国锋离职后也一直喊他“华主席”,尽管华国锋曾对人说过“别再叫我主席,我是老百姓”……  相似文献   

9.
艾瑞 《公关世界》2008,(9):10-11
针对广告在网络世界的效果,有一个观点值得关注“无论公司大小,纯粹的网络广告能产生的效益都非常有限。在网络世界,企业同样要先做公关,再做广告。”  相似文献   

10.
处女膜修补术,贞操的尴尬文/阿紫报载,近几年“处女膜修补术”在都市悄然兴起。北京有两家医院开张仅4个月,已收治107位;而武汉的一则广告标题颇为动人,是“妙手还你女儿身”;河南等地医院也纷纷起而效尤,收费也都在三四百元之间。总想,何必受那二茬罪,能不...  相似文献   

11.
体谅领导     
一般地都说要体谅群众的难处,很少有人说要体谅领导的难处。因为在人们的观念当中,领导就是权力的象征,而拥有权力的人难道还能有难处吗?权力带给人的好处倒是多得勿庸赘言,大到“生杀与夺”,小到“衣食住行”,无不体现着权力的威严,闪烁着权力的光辉。特别是少数滥用权力的腐败分子,败坏了领导在群众中的形象。但事实上,绝大多数领导都是力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都在辛勤工作,努力奉献。只是,他们有何难处需要体谅呢? 先拣眼前的事说吧。政府机构改革,哪个部门不是先事领导开刀?各部委的分流顺序都是:先部长、司局…  相似文献   

12.
打开电视机,翻开报纸杂志,总会有数不清的广告进入你的视野。对此,也许你会感到厌烦。但扑面而来的五彩缤纷的广告中,不乏新颖独特、别具一格的优秀之作,尤其是那些充满智慧和谋略的广告杰作,不可抗拒地给人以诱惑,以至于让你身不由己地上了它的“当”。英国作家毛姆在未成名之前为自己的书所写的广告,其中所包含的智谋简直可以和我国古代著名的智慧大师诸葛亮的智谋相提并论。有一次,他写完书后,在各大报刊上登载了一则“征婚启事”,说本人喜欢音乐和运动,是个年轻而又有教养的百万富翁,希望能和毛姆小说中的女主角完全一样的…  相似文献   

13.
“广告是前锋,质量是后卫”,好的质量还顶好的广告。就广告而言,标题是至关重要的,俗话说得好,“题好一半高”,广告标题是广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给公司、酒家取个好名是做好广告标题的第一招。纵览古今中外各大小公司、酒家、其命名虽形形色色,举不胜举,但若仔细分析,便可发现它们命名的技巧、命名的风格主要有以下几种:传统型的命名,多讨吉祥。在汉语中,“发”,“兴”“隆”“庆”“和”“泰”“祥”“盛”、“丰”、“旺”、“达”、“乐”等都是相当吉祥的字眼。只要留心一下如雨后春笋般蜂起林立的公司、酒家、商店,就…  相似文献   

14.
大学学费每年要6000元。 “我连假钱都没有一张。”爹说。  相似文献   

15.
果子也会疼     
远郊那条公路两边,有许多果园,门外全都竖着“欢迎采摘”的大牌子。儿子儿媳妇轮流开车,拉着我们老两口,进入那条公路放慢车速,大家边往外张望边讨论:去哪个果园呢?一家果园门口有醒目的广告:“请来采摘火龙果!”儿子说:“火龙果长在树上还是藤上啊?去看看也好呀!”儿媳妇说:“那一定得进棚里摘.爸妈还是喜欢在阳光下的露地上采摘的。”我说:“采摘之意不在果.能在苹果树下走走就好。”  相似文献   

16.
幽默     
珍珠老妻对老夫说:人家慈禧太后下葬时口中都含着一颗大珍珠,百年之后的我一定也要含些甚么东西才有面子。老夫说:你要含贡丸还是樟脑丸?MODERNWOMEN婚前检查一对恋人去登记结婚。工作人员问“:做过婚前检查吗?”女青年答:“查过了,他房子、车子都全了。”工作人员解释“:我是说去医院。”女青年脸红了,小声回答:“查了,是个男孩。”妻子的疑惑夫被妻子盯得很紧,每日的薪金都如数交给妻子,只有一点刚够买香烟的零钱。一天,丈夫兴高采烈地回家,对妻子大叫:“亲爱的,我中奖了!有5000元呢!妻子吃惊地问道“:你哪里来的钱买彩票?”足球员的…  相似文献   

17.
萧琳 《女性天地》2005,(8):50-51
“中国人缺钙”,这是钙产品广告让“地球人都知道”的事。可中国人的铜摄入情况如何呢?知道的人就不多了。有一则维生素广告说“中国人不缺磷铜”。无论这句广告词的依据如何,我们还是提醒——  相似文献   

18.
《上海科学生活》2003,(5):88-89
美国纽约的卡布瑞尼临终关怀院既不是医院也不是养老院,他们的工作是照顾在家里的临终重病人,情况紧急时将他们转入医疗中心进行加强护理。1990年,有600多位病人在这里由他们的家人陪伴安祥地逝去。进行家庭护理的护士、社会工作者、修女和热情的自愿者包括各个种族的人士,他们自愿参加这样的社会工作,因为在这里他们所遇到的临终的病人可以有家人的陪伴,这同医院和养老院不一样。一位护士说:“临终关怀院给病人提供的护理不仅仅是技术的,而是整体的。”  相似文献   

19.
五年前,我和同事陈芳同时在《美化生活》上发现了上海金盟。当时体重都有点偏胖,暗地里都希望自己美丽点,再美丽点。一天陈芳对我说:“我们使用金盟吧?”我反对说:“金盟基本上不做什么广告。”陈芳说:“广告好不代表产品好,我们又不是没跟广告走过?”我说:“好吧,你用你的金盟,我用我的产品,看看谁能减下  相似文献   

20.
吴镕 《炎黄世界》2013,(2):31-31
瑞芝同志说下农村调查要真调查,不要假调查,这是他留给世人最后的遗言。拳拳爱农之心,溢于言表。 与杜瑞芝同志相识相知,缘于农村工作。我们都一辈子献身“三农”事业。我国没有农会,一年一度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被我们戏称为中国的“农民议会”,“议长”是农口老领导杜润生同志。那时会开得很长,有讨论、辩论和争论。记得1981年农村工作会议从北京开到天津,有半个来月。会上发言的勇敢者杜瑞芝同志堪称第一。会后起草中央关于农村工作的第一个一号文件,反响特好。农民说吃了“定心丸”。胡耀邦同志说今后每年都发个一号文件讲农村、农民的事(那时还没有发明“三农”这个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