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作为一个弱国以对德宣战的方式被动卷入这场大战,表面上纷繁复杂,掺杂着各种政治利益与纷争,但从外交和实际效果来看,实际上是为了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在帝国主义列强的夹缝中求生存的本能体现。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美国把“人权”作为“外交政策的基石”和“发展中美关系的基石”,向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向我国发动了猛烈的人权攻势。剖析美国的人权外交,揭露其反动实质,无论是对于我们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还是开展反对帝国主义和平演变的斗争,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人权外交是美国用以摆脱危机,树立“新形象”的手段对外政策与对内政策的总和构成一个国家的基本政策。如同对内政策一样,对外政策也是维护和实现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人权外交作为美国对外政策的重要组或部分,是直接为维护美国资产阶级统治服务的。  相似文献   

3.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作为一个弱国以对德宣战的方式被动卷入这场大战,表面上纷繁复杂,掺杂着各种政治利益与纷争,但从外交和实际效果来看,实际上是为了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在帝国主义列强的夹缝中求生存的本能体现.  相似文献   

4.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邓小平外交思想的根本出发点。他主张为维护经济建设而对世界上所有国家采取灵活外交政策,积极同各国发展经济贸易关系;但同时,他又强调必须把国家的主权与安全放在第一位,决不能拿主权与经济利益作交易。为争取经济利益而采取的灵活外交和为保卫国家主权而采取的强硬外交相结合,正是邓小平外交思想的特色。  相似文献   

5.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邓小平外交思想的根本出发点。他主张为维护经济建设而对世界上所有国家采取灵活外交政策,积极同各国发展经济贸易关系;但同时,他又强调必须把国家的主权与安全放在第一位,决不能拿主权与经济利益作交易。为争取经济利益而采取的灵活外交和为保卫国家主权而采取的强硬外交相结合,正是邓小平外交思想的特色。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之初,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了艰苦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其主要内容有:争取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合法席位;废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管制美日在羊财产;果断处决美国间谍;妥善处理接受美国津贴的文化教育救济机关及宗教团体等。给我们的历史启示是:主权问题是原则问题;不能见利而忽视主权;在国际斗争中,灵活性的基础是主权的原则性;为了维护主权,重大问题一定要针锋相对;决不以主权换取暂时利益。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从中国现实和发展的需要出发,提出了解决香港主权、繁荣与稳定问题的正确理论,强调:必须坚决维护国家的主权,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必须采取正确的方针政策和切实可行的措施,保持香港的繁荣和稳定。这一理论付诸实践,确立了中国对香港的主权地位,稳定了香港人心,保证了“九七”香港的平稳过渡。  相似文献   

8.
先行进入资本主义的英国,企图把香港作为侵华前沿据点,采取一系列外交和武力威胁手段,终于在1842年借签订《南京条约》之机,正式割占了香港本岛,始出“香港问题”。接着,英国又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中日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扩大占据南九龙、“新界”,“香港问题”则完全形成。辛亥革命后,历届政府都曾试图解决“香港问题”,但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未能如愿。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经过艰难谈判,1984年中英两国政府终于签订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1997年7月1日,英国交还香港,中国恢复行使对香港的主权。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代邮政脱胎于海关,由于历史的原因,邮政主权一直被帝国主义把持。特别是“客邮”的开办,不但破坏中国邮政主权,而且侵害中国海关经济。中国历届政府和人民为收回邮政主权作出了不懈的努力,通过开办国家邮政,统一邮政管理,加入万国邮联,签订外交约章等多种努力,最终撤销了“客邮”,统一了邮权,推动了中国近代邮政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自1959年以来,印度不仅公开支持达赖集团的叛乱活动,而且通过外交、军事以及舆论等手段向中国方面施加压力。面对这一形势,毛泽东从维护中印关系出发,纯熟地运用政治、军事以及外交等斗争手段,与印度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较量。毛泽东这一时期的应对,不仅有效地维护了中国的国家安全和主权独立,而且充分体现了其一贯的外交思想和策略。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末年的清政府守旧派非常痛恨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不满于清政府的妥协求和政策,主张加强军备提高国力、实行强硬的对外政策、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利益,其外交观中不失积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外交理论的立论基础、主题与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时代主题的科学判断 ,坚决维护国家的独立、主权与安全 ,利用和营造国际和平大环境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是邓小平外交理论的立论基础 ;不对抗不结盟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站在第三世界一边 ,是邓小平独立自主和平外交主题的基本内容 ;利用矛盾、处变不惊、灵活务实、韬光养晦 ,是邓小平外交理论的策略原则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把维护国家利益视为对美外交中的最高准则,坚决捍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美国以人权问题和台湾问题为由干涉中国的内政;同时,强调在维护自己国家利益时,尊重美国的利益,积极寻求两方利益的汇合点,求同存异,共同发展经济。  相似文献   

14.
主权正义论──全球化时代马克思主义的主权观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主义认为,主权是个历史概念,它随着民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随着民族国家的灭亡而灭亡。主权、正义的标准是有利于国家根本利益。在全球化进程中,发展中国家的主权、正义表现为以维护自身根本利益为原则。同时,也应看到发达国家的主权非正义性,它是跨国垄断资本实现其侵略扩张的工具,应加以警惕和抵制。  相似文献   

15.
墨西哥传统外交思想的萌芽与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主权独立、不干涉、各国主权平等为基础的主权原则是墨西哥传统外交思想的核心 ,它是墨西哥国家苦难经历的产物 ,是墨西哥革命在外交思想上的最高成果。这一外交思想以“1917年宪法”形式固定下来 ,成为墨西哥革命制度党“革命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在不断汲取人类先进文化之基础上 ,李大钊深化了对国家学说中主权内涵和实质的认识。通过批判各种专制统治和帝国主义侵略对中国主权之损害 ,论证主权独立、民族解放为中国之必须以及中国通过暴力革命的手段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革命实践来考察 ,其主权观是实现我国国家转型的先声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认识帝国主义方法论的来源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斯大林的外交实践;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中国传统文化和智慧;毛泽东外交实践中感受到的文化冲突。毛泽东认识帝国主义方法论的内容有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团结力量;分化整合;解放思想。毛泽东认识帝国主义方法论的运用,影响了中国的外交实践,也影响到了第三世界的对外关系以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关系的发展,进而影响了世界的格局变化。毛泽东认识帝国主义的方法论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领事裁判权,是帝国主义国家通过不平等条约,扩大其司法管辖权而形成的特权,主要指帝国主义国家在亚洲、非洲等殖民地国家的领事按照其母国法律对本国侨民行使司法管辖权。这种特权制度是对广大落后国家司法主权的侵蚀,也违背了国际法关于国家主权的基本原则。自鸦片战争起中国遭此特权制度祸害近百年。因而,收回治外法权,是近代国人追求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人民寻求自强、独立发展之路的具体表现。一、领事裁判权的祸害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在全球推行殖民化,整个世界逐渐联成了一体。西方的资本主义文明在…  相似文献   

19.
黄遵宪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多方面成就和建树,并积极影响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历史人物,在19年的外交生涯中为维护中国主权,保护华侨、华工权益,促进中外友好与文化交流,作出许多贡献。他深知帝国主义发动的侵略中国的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因此,决心寻求救国方案,并以政论与诗歌来表达他致力于救亡图存事业的雄心壮志。他不仅倡导和宣传资产阶级,维护新思想和启蒙思想,而且勇于实践,促进了中国的政治近代化。  相似文献   

20.
外交语言模糊性的语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交的对象主要是国家.国家之间主权平等,理应相互尊重,外交语言更应十分讲究.外交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其独特性在于丰富、灵活、委婉、含蓄、模糊和折中,其模糊性的特点恰恰符合外交活动的要求.文章从国际礼貌原则、关联理论和语言顺应理论的视角对外交语言进行分析,阐释了模糊语言在外交语境中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